学术投稿

血清糖化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唐劲松;吴莉莉

关键词:血清糖化清蛋白, 妊娠, 葡萄糖耐量试验, 灵敏度, 特异度性
摘要:目的:评估血清糖化清蛋白(AG)测定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GDM )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0例高危孕妇在孕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AG检测,以OGTT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AG各个切点测定结果对GDM筛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性。结果以A G 14.0%为切点,灵敏度可达92.86%,但特异度性仅为57.32%;以A G 16.0%为切点,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性为89.84%;而以A G 18.0%为切点,诊断灵敏度仅为42.86%,特异度性则高达100.0%。因此,A G低于14.0%的孕妇GDM风险低,AG高于18.0%的孕妇为GDM的风险则明显增加。结论 AG检测快速简便,以AG 14.0%作为切点可保证筛查的高灵敏度,而以18.0%作为切点则具有高的诊断特异度性。因此,AG的监测在GDM 的筛查与预防中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DCA 循环法在构建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甚至泛耐药(PDR)的“超级细菌”,由于其感染的复杂性、难治性[1],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工作,国家卫计委曾颁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就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和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强调要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为此,本文运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理念,构建了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体系,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学忠;林佩佩;谢雪蓓;陈祥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种生化分析系统对血清CK、AS T 、LD H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3项指标在2种生化分析系统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为实验室2种生化分析系统检验结果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依据。方法取2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分别在2种生化分析仪进行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检测,并以厂商注明和该实验室设定的精密度要求为评估标准,再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EP9‐A2文件,分别测定100例患者血清CK、AST、LDH的含量,计算2种方法的相对偏倚(SE%)。然后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总误差范围的1/2为临床可接受判断标准,评估两种生化分析系统对CK、AST、LDH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种生化分析系统对CK、AST、LDH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厂商注明和该实验室设定的精密度要求,且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实验结果比对可靠。除LDH在低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超过了临床可接受判断标准,其余项目均低于可接受限,2种生化分析系统结果一致。结论当有2个检测系统对同一检验项目进行检测时,应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彭琪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作为冠心病危险标志的意义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95例CHD患者的血清 TC、三酰甘油(TG)、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结果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颁布的血脂水平合适范围,CHD患者血清 TC、TG及LDL‐C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分别为32.20%、34.24%及37.63%,血清 HDL‐C低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39.32%。血清TC/HDL‐C比值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57.29%。血清TC/HDL‐C比值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TC、TG、HDL‐C及LDL‐C(χ2=37.540、31.576、19.066、22.866,P<0.01)。结论与任一单项血脂检测相比,血清 TC/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可能更有临床意义,临床血脂检测报告单应增加TC/HDL‐C比值。

    作者:李璐;纪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孕妇女 TORCH 病原体的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TORCH病原体感染与不孕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343例孕早期妇女及1356例不孕妇女进行TORCH 4项检测,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不孕妇女RV、HSV的感染率较高,且以30~34岁年龄段为主。不同季节不孕妇女TORCH的感染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孕妇女 TORCH的感染与受教育程度、家庭来源、动物接触史相关(P<0.05)。结论受教育少、农村、有动物接触史均为 TORCH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孕妇女应积极做好TORCH感染的筛查工作。

    作者:王甲甲;王智斌;黄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DNA 载量与肝功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 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ST 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 HBeAg阴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 ALT 和 AST 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克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 AAG和 Hcy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C r )、尿素氮(BUN)和Hcy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AAG、Hcy水平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R与血清AAG水平呈正相关(r=0.673,P<0.05),与 Hcy水平呈正相关(r=0.35,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AG、Hcy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以及评估糖尿病肾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昌;史桂香;于桂军;李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某三甲医院2013年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和分析本院2013年尿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M 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WHONET5.6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尿培养出病原菌2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22.1%;革兰阴性菌170株,占73.6%;真菌10株,占4.3%;分离的病原菌中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48.9%、13.0%、9.5%和5.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占C N S的76.7%,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3%,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5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度为100.00%。结论尿标本的分离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严重。

    作者:谢强;曹明杰;陈玲;雷成余;徐添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损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H FM D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将患儿分成两个亚组:普通型 H FM D 71例,重症HFMD29例;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儿童的血常规检查,心电图异常率、肌钙蛋白(cTnI)和h‐FABP异常率。比较普通型HFMD亚组和重症HFMD亚组不同时刻的cTnI和h‐FABP。结果各组儿童的RBC、WBC和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LT 无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型 HFMD亚组心电图异常率19.72%(14/71),cTnI异常率4.23%(3/71),h‐FABP异常率16.39%(10/71);重型 HFMD亚组心电图异常率72.41%(21/29),cTnI异常率82.76%(23/29), h‐FABP异常率82.96%(23/29);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1.00%(1/100),cTnI异常率2.00%(2/100),h‐FABP异常率0.00%(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HFMD亚组和重症HFMD亚组不同时刻的cTnI和h‐FA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可以反应 HFMD患儿早期的心肌损伤。

    作者:徐传彬;黄华;杨小星;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湛江市1808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 HPV 基因分型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1808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各亚型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1808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核酸的提取和 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808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H PV阳性511例,感染率27.8%(511/1808),21种基因型均被检出,其中单纯高危型354 例,感染率19.6%(354/1808);单纯低危型93例,感染率5.1%(93/1808);高、低混合感染型64例,感染率3.5%(64/1808)。单一感染367例,感染率20.3%(367/1808),多重亚型感染144例,感染率8.0%(144/1808)。感染率较高的5种亚型是 HPV52(6.6%,120/1808)、HPV16(4.8%,86/1808)、HPV18(4.3%,78/1808)、HPV58(3.7%,67/1808)、HPV8304(3.1%,61/1808)。50岁以下女性人群感染率较高。结论湛江市区女性宫颈脱落细胞 HPV感染率为27.8%,HPV52、16、18、58、8304是常见的感染基因型,高危型占阳性样本的90.5%;应加强50以下女性人群 HPV的筛查。

    作者:梁华英;黄胜;庞伟鸿;陈亚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集199例肺炎患者的血清和咽拭子,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和DNA。结果199例肺炎患者按照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61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ELISA法和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6.9%和96.7%,特异性分别为78.3%和97.1%。结论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

    作者:李海平;杜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9项病原体IgM 抗体在患儿呼吸道感染检测的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对患儿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性别、地域和季节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L F )法对本院2736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Q热立克次体(COX)、腺病毒(ADV)、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九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记录患儿信息,用SPSS18.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2736例患儿共检测出IgM抗体阳性918例(33.55%),其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 P、FluB、PIV、ADV、RSV、COX、FluX ,CP及L P1;混合感染124例,占总感染人数的13.51%;总阳性感染人数中男性为21.02%,女性为12.54%,不同性别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1~3岁组阳性率高为13.49%,其次为3~5岁组(7.79%),且各组间有显著差异( P<0.05);对患儿进行季节性感染分析,以冬季(14.07%)、春季(7.79%)感染率较高。结论本地区患儿以M P病原体感染居多,且存在季节性、性别和年龄差异。

    作者:李宁霞;王明磊;曹东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火针治疗60例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卤米松软膏(澳能)局部外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予以皮肤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EASI评分均有下降,但火针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小琴;刘善会;王津;王祝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两种肠球菌致泌尿外科医院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的耐药性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致该院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现状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患者尿路感染分离的172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 T B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肠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共分离肠球菌172株,其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是68.0%(117株)和32.0%(55株);药敏试验表明2种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都较敏感(耐药率小于5.0%),除这4种药物外,对其余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5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其中3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3株,屎肠球菌1株。结论从该院重症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2种肠球菌的耐药性存在菌种差异,临床应加强细菌监测,治疗肠球菌感染时首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

    作者:范玉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HBV 感染者血清中IL-33及IL-18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探讨其与乙肝患者病情发展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42例,重症乙肝患者33例)和36例正常对照血清IL‐33及IL‐18的水平,同时检测以上乙肝患者血清转氨酶A L T ,分析IL‐33、IL‐18与A L T的关系。结果重症乙肝患者组与慢性乙肝患者组血清IL‐33及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01),无症状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且各组乙肝患者IL‐33及IL‐18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 r=0.568;r=0.612,P<0.01)。结论 IL‐33及IL‐18在 HBV感染者中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炎症因子激活有关,在 HBV感染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肖庆;迟秀文;刘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席汉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

    目的:研究席汉综合征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状况。方法比较纳入研究的100例席汉综合征患者与100例女性健康对照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差异;比较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TSH、fT3、fT4水平变化;比较不同发病时间席汉综合征患者 TSH、fT3、fT4水平差异。结果席汉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TSH水平分别为1.60(0.79~2.86)、3.08(1.97~5.08)mU/L ;fT3水平分别为2.09(1.44~3.69)、4.86(4.49~5.40)pmol/L ;fT4水平分别为8.01(3.45~12.64)、14.56(13.63~16.11)pmol/L(P值均小于0.001);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TSH、fT3、fT4水平分别为1.16(0.57~2.11)mU/L、3.27(2.38~4.11)pmol/L、14.32(10.48~15.92)pmol/L ,3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根据分娩大失血到发病时间不同分为小于1年、1~5年以及大于5年3组,TSH水平分别为2.85(2.21~3.51)、1.82(1.24~2.98)、1.52(0.65~2.64)m U/L ,P<0.05;f T 3水平分别为3.74(2.24~4.45)、2.54(1.87~3.32)、1.89(1.13~3.11)pmol/L ,P<0.05;fT4水平分别为12.21(10.45~14.32)、8.52(5.13~12.34)、7.85(3.12~10.12)pmol/L ,P<0.05。结论 TSH可作为席汉综合征与原发性甲减一项鉴别指标;分娩大出血到发病时间越长,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越明显;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防止甲亢的发生;对于产后大出血患者,应该早期监测甲状腺激素等并结合临床表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席汉综合征及其危象发生。

    作者:李广权;黄华兰;李贵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水平的测定及分析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水平(PLT)进行测定,分析血液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其CRP浓度和PL T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RP浓度和PLT水平分别为(22.13±4.71)mg/L和(241±33)×109/L ,对照组的CRP浓度和 PLT水平分别为(2.74±0.49)mg/L和(162±26)×109/L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RP阳性检出率和PLT增高率分别为73.33%和38.33%,对照组的CRP阳性检出率和PLT增高率分别为3.33%和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对患者的CRP浓度和 PLT 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机体免疫炎性反应情况,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预防、病情检测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红梅;黄华;邓宝佳;郭珍万;张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PEDF、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a复合物纤维蛋白受体(PAC‐1)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血清PEDF水平逐步降低,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均逐步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与CD62P和PAC‐1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43、-0.505,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降低与血小板异常活化标志物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龙平;唐爱国;周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快速检测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目的:应用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αT‐地贫)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取已经反向点杂交法(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为3种常见αT‐地贫标本149份(羊水标本6份),其中血红蛋白(Hb)CS 63例、Hb QS 22例、Hb WS 43例和 Hb CS/Hb WS双重杂合子1例及20例正常α‐珠蛋白基因型,通过盲法方式,采用探针熔解曲线法进行检测其αT‐地贫以评价该技术的特异性、准确度和可靠性。结果盲法分析结果显示,探针熔解曲线法对αT‐地贫基因型经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的DNA标本的诊断准确度达到100%。结论探针熔解曲线法能快速准确检测3种常见αT‐地贫,可用于临床及产前诊断。

    作者:陈兴;肖奇志;于雯;周玉球;谢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与荧光定量 PCR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外结核组125例,均进行T‐SPOT .TB、TB‐PCR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对照组非结核疾病患者87例,均进行上述检测。结果125例肺外结核患者,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例,阳性率3.2%;PCR阳性57例,阳性率45.6%;T‐SPOT .TB 阳性96例,阳性率76.8%。T‐SPOT .TB与 TB‐PCR两种方法共检测阳性患者104例,阳性率83.2%。对照组 PCR阳性3例,阳性率3.4%;T‐SPOT .TB阳性4例,阳性率4.6%。结论 T‐SPOT .TB检测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PCR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的检出率。

    作者:王成勇;潘士虎;刘敏;刘洁;吴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性激素、胰岛素抵抗与超声影像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液中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特征并分析与超声影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PCOS患者(PCOS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超声影像指标检查,包括卵巢间质面积(SA)、卵巢总面积(TA)并计算SA/TA比值,以及检测血液中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LH /FSH、雌二醇(E2)、睾酮(TESTO)、催乳激素(PRL)。对PCOS组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计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PCOS组的LH、LH /FSH、TESTO、SA、SA/T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组的SA、SA/TA与LH、LH /FSH、TESTO、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超声影像指标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适恩;侯艺园;赖大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