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 AAG和 Hcy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刘金昌;史桂香;于桂军;李玉红

关键词:α1酸性糖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C r )、尿素氮(BUN)和Hcy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AAG、Hcy水平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R与血清AAG水平呈正相关(r=0.673,P<0.05),与 Hcy水平呈正相关(r=0.35,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AG、Hcy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以及评估糖尿病肾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 )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至2015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成:手术组64例,非手术组56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分成预后不良组61例(GOS 1~3分),预后良好组59例(GOS 4~5分)。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伤后1 d、3 d、7 d动态检测CRP、PLT水平变化。结果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伤后1 d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之后均逐渐下降,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手术组患者下降缓慢,一直维持较高水平,14 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手术组患者下降显著,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伤后1 d时 PLT均未见升高,术后3 d开始逐渐升高,7 d时升高显著,手术组患者PLT水平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血清CRP入院时均升高,术后1 d达高峰,之后两组均逐渐下降,预后良好组下降明显,而预后不良组CRP水平下降不明显,持续高水平状态时间长,术后7 d时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在各时间点预后不良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术后1 d时PLT水平均变化不大,术后3 d均开始逐渐升高,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7 d PL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PLT 的动态变化均存在一定规律,是判断脑损伤急性期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毕爱芬;胡汉斌;裴德翠;丘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广东清远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广东清远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对就诊者进行 HPV 23种基因亚型的分型检测。利用实时荧光 PCR对 HPV阳性者进行CT 检测。结果23983例标本中, HPV阳性为5372例,有836例CT检测阳性。感染率前五位的HPV基因亚型合并CT感染例数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10/1444,CT阳性/HPV阳性)、52(182/1069)、56(101/643)、HPV‐11(27/540)、66(83/446)。单一 HPV亚型感染为的3966例,其中438例合并CT感染;双重HPV亚型感染为1061例,合并CT感染206例;三重感染为为223例,合并CT感染105例;四重以上感染为为122例,合并CT感染87例。随宫颈疾病及癌前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 HPV合并CT 感染率均显著上升,CINⅡ、CINⅢ和浸润癌均超过80%。结论本地区宫颈炎患者的 HPV合并CT感染率较高,宫颈病变程度与 HPV合并CT 感染密切相关,长期持续高危型 HPV合并CT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对 HPV合并CT感染者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振勇;李介华;刘艳枚;吴爱娟;胡庆兰;岑欢;周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11~2013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目的:分析该院2011~2013年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门诊、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和耐药分析。结果分离率高前四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的分离率3年分别为52.17%、57.9%和55.52%。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的大肠埃希氏菌有增高的趋势,第三代头孢以及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仍然是肠杆菌科细菌活性高的药物;糖肽类、利奈唑胺、利福平及莫西沙星等对M RS A始终保持高活性;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需关注多药耐药菌的出现,建议临床在药敏结果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素。

    作者:刘杨;陈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水平的测定及分析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水平(PLT)进行测定,分析血液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其CRP浓度和PL T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RP浓度和PLT水平分别为(22.13±4.71)mg/L和(241±33)×109/L ,对照组的CRP浓度和 PLT水平分别为(2.74±0.49)mg/L和(162±26)×109/L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RP阳性检出率和PLT增高率分别为73.33%和38.33%,对照组的CRP阳性检出率和PLT增高率分别为3.33%和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中,对患者的CRP浓度和 PLT 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机体免疫炎性反应情况,这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预防、病情检测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红梅;黄华;邓宝佳;郭珍万;张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作为冠心病危险标志的意义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95例CHD患者的血清 TC、三酰甘油(TG)、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结果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颁布的血脂水平合适范围,CHD患者血清 TC、TG及LDL‐C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分别为32.20%、34.24%及37.63%,血清 HDL‐C低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39.32%。血清TC/HDL‐C比值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57.29%。血清TC/HDL‐C比值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TC、TG、HDL‐C及LDL‐C(χ2=37.540、31.576、19.066、22.866,P<0.01)。结论与任一单项血脂检测相比,血清 TC/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可能更有临床意义,临床血脂检测报告单应增加TC/HDL‐C比值。

    作者:李璐;纪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肌钙蛋白I质控物的研究

    目的:评价自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质控物均匀性和稳定性。方法按实验设计收集混合血清,分装-20℃贮存。参照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物的均匀性进行评价;运用恒温加速试验研究稳定性。结果质控物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加速试验显示,血清cTnI降解随时间变化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根据Arrhenius方程推测4℃贮存7 d ,-20℃贮存有效期为19个月;监测质控物9个月,与恒温加速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自制血清cT nI质控物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施英娟;王建新;王超;施秀英;王惠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乙肝表面抗原室内弱阳性质控物的制备及其应用评价

    目的:制备长期使用且稳定性好的HBsAg室内弱阳性质控血清。方法以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按不同稀释倍数1∶2、1∶4、1∶8、1∶16、1∶32等比例梯度稀释 HBsAg阳性血清;以2种厂家提供不同批号的检测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进行连续6个月检测,以此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以吸光度值/临界值(S/CO )1.0~3.0为参考标准,确定该实验室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的佳稀释度为1∶8[其 S/CO值为2.42,变异系数(CV)为4.72];且该质控血清在不同试剂使用稳定性较好(其S/CO范围为2.41~2.82,CV范围为4.24%~8.68%);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连续6个月检测结果 CV范围为8.71%~9.86%(CV<10%)。结论自制 HBsAg质控血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可作为临床常规HBsAg检测中的室内质控血清。

    作者:刘云;高玲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部位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中,铜绿假单胞菌的常见感染部位及相应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离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分布,并对不同部位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以呼吸道标本高,占74.1%,其次是中段尿和伤口分泌物。3种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比较高,而伤口分泌物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道感染常见,耐药率高。不同感染部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应在临床上用药治疗时予以区别对待。

    作者:李瑞莹;徐晓松;陈思聪;卢景辉;李昕;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某三甲医院2013年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和分析本院2013年尿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M 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WHONET5.6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尿培养出病原菌2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22.1%;革兰阴性菌170株,占73.6%;真菌10株,占4.3%;分离的病原菌中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48.9%、13.0%、9.5%和5.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占C N S的76.7%,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3%,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5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度为100.00%。结论尿标本的分离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严重。

    作者:谢强;曹明杰;陈玲;雷成余;徐添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孕妇女 TORCH 病原体的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TORCH病原体感染与不孕的相关性,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343例孕早期妇女及1356例不孕妇女进行TORCH 4项检测,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不孕妇女RV、HSV的感染率较高,且以30~34岁年龄段为主。不同季节不孕妇女TORCH的感染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孕妇女 TORCH的感染与受教育程度、家庭来源、动物接触史相关(P<0.05)。结论受教育少、农村、有动物接触史均为 TORCH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孕妇女应积极做好TORCH感染的筛查工作。

    作者:王甲甲;王智斌;黄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北京房山区健康人群6项生化指标参考区间验证分析

    目的:验证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体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球蛋白(GLB)、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的参考区间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参考区间。方法按照卫生部2012年12月发布的行业标准WS/T 404‐2012《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中第1部分和第2部分相关指标的参考人群筛选标准,从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12月筛选18~84岁健康体检者5798例,其中男3046例,女2752例,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统计该研究人群的参考区间,与行标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体检人群ALT、AST、TP、ALB、GLB、A/G得到的参考区间,与行业标准比较,基本一致。结论国家新的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行业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房山区成年人群。

    作者:窦会东;李国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非小细胞肺癌血清miR-125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在NSCLC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2例NSCLC患者、4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结果 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血清miR‐125b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1)。与化疗前比较,晚期NSCLC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miR‐125b的检测对于NSCLC的辅助诊断和化疗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时广利;孙勇;尹颜军;宋长兴;许绍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脊液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脊液病原学及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颅内感染患者(感染组)和49例颅脑外伤但无颅内感染患者(对照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蛋白质、IgG、IgA、IgM检测,结合病原学检测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AD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隐球菌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蛋白质、Ig 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G水平明显增高,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毒性颅内感染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病原学和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颅内感染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陈达富;邵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Sysmex XT-1800i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Q‐Flag报警信息的标本394份和无异常报警信息的标本190份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检,观察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XT‐1800i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62.3%,阳性预测值为70.8%和阴性预测值为100.0%。以人工显微镜复检为“金标准”,血细胞分析仪未出现Q‐Flag报警信息时,人工显微镜复检未见异常细胞,符合率为100%;Sysmex XT‐1800i分析仪在100 U ≤ Q‐Flag <200 U 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0%~75.0%;在200 U≤Q‐Flag≤300 U报警时,白细胞分类符合率为66.7%~95.6%。结论 Sysmex XT‐1800i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报警系统(Q‐Flag )灵敏度高,异常Q‐Flag报警的标本必须人工显微镜复检,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作者:韩冰;高阳;李康;宋其生;于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糖化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评估血清糖化清蛋白(AG)测定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GDM )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0例高危孕妇在孕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AG检测,以OGTT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AG各个切点测定结果对GDM筛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性。结果以A G 14.0%为切点,灵敏度可达92.86%,但特异度性仅为57.32%;以A G 16.0%为切点,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性为89.84%;而以A G 18.0%为切点,诊断灵敏度仅为42.86%,特异度性则高达100.0%。因此,A G低于14.0%的孕妇GDM风险低,AG高于18.0%的孕妇为GDM的风险则明显增加。结论 AG检测快速简便,以AG 14.0%作为切点可保证筛查的高灵敏度,而以18.0%作为切点则具有高的诊断特异度性。因此,AG的监测在GDM 的筛查与预防中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唐劲松;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胱抑素C儿童急性肾损伤病情评估与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胱抑素C(CysC)对于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KI患者共93例,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期组、AKI 2期组和AKI 3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AKI患儿血清Cys C与SCr、BUN、GFR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对比不同Cys C水平AKI患儿SCr、GFR、APACHEⅡ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对照组和3组患儿的SCr、BUN、CysC、GFR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CysC、GFR和 APACHEⅡ评分随着AKI程度加重而逐渐上升。3组患儿的血清Cys C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与GFR均存在负相关(P<0.05)。CysC水平小于1.50、1.50~2.00和大于2.00的SCr、APACHEⅡ及病死率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FR逐渐降低,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AKI患儿的血清Cys C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同时血清Cys C和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儿童 AKI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作者:雷伟;李发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广州地区高龄孕妇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高龄孕妇(产龄不低于35岁)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必要性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107277例孕14~20周+6天之孕妇进行三联血清学筛查,通过Lifecycle3.2风险评估软件计算罹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率,以1/270作为风险截断值,对高风险孕妇建议进行产前诊断,随访其妊娠结局。同时以低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在107277例受检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7147例,筛查阳性率为6.39%,其中高龄孕妇1564例,筛查阳性率为22.68%;低龄孕妇5583例,筛查阳性率为5.55%。终检出21‐三体综合征35例、18‐三体综合征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6例。结论对高龄孕妇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检出率高于低龄孕妇,再根据筛查结果进行产前诊断,可有效减少介入性诊断手术,减轻孕妇紧张情绪。

    作者:孙茜;许遵鹏;白雪;李东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SSI)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该院210例SSI患者的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16种20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31株(64.22%)、革兰阳性菌68株(33.33%)、真菌5株(2.45%);以大肠埃希菌(22.55%)、金黄色葡萄球菌(16.67%)、肺炎克雷伯菌(14.71%)、铜绿假单胞菌(10.78%)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厄它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其中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20株(43.48%) ,肺炎克雷伯菌18株(60.00%);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青霉素类药物显示高度耐药,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11株(32.35%)。结论应严格控制外科切口感染,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作者:姚金元;顾蓓青;吴毓丽;祝慧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脂6项在Beckman AU 系列多个检测系统精密度、不确定度的评估及可比性分析

    目的:评估实验室内Beckman AU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套检测系统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6项指标的精密度、不确定度及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采用NCCLS EP15‐A2方案,进行精密度、可比性分析,批内及日间精密度、各仪器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1/4、1/3、1/2CLIA′88TEa为评价标准。利用校准品不确定度、基于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数据评估这些项目的不确定度。结果5套检测系统血脂6项指标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相对偏倚均符合临床要求;TG扩展不确定度为0.079、0.035 mmol/L , TCHO扩展不确定度为0.248、0.157 mmol/L ,HDL‐C扩展不确定度为0.144、0.018 mmol/L ,LDL‐C扩展不确定度为0.140、0.186 mmol/L ,APOA1扩展不确定度为0.148、0.090 mmol/L ,APOB扩展不确定度为0.104、0.058 mmol/L。结论血脂6项检测结果在Beckman AU系列5套检测系统精密度良好且相同项各结果呈显著相关,结果一致且可比,对各分析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直观表达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评定简单易行。

    作者:向加林;任勇;杨小理;杨艳;欧阳旭红;韩昵薇;尹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PEDF、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a复合物纤维蛋白受体(PAC‐1)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血清PEDF水平逐步降低,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均逐步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与CD62P和PAC‐1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43、-0.505,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降低与血小板异常活化标志物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龙平;唐爱国;周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