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血清miR-125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时广利;孙勇;尹颜军;宋长兴;许绍发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RN A, 辅助诊断, 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在NSCLC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2例NSCLC患者、4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结果 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血清miR‐125b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1)。与化疗前比较,晚期NSCLC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miR‐125b的检测对于NSCLC的辅助诊断和化疗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房山区健康人群6项生化指标参考区间验证分析

    目的:验证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体检人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清蛋白(ALB)、球蛋白(GLB)、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的参考区间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参考区间。方法按照卫生部2012年12月发布的行业标准WS/T 404‐2012《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中第1部分和第2部分相关指标的参考人群筛选标准,从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12月筛选18~84岁健康体检者5798例,其中男3046例,女2752例,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统计该研究人群的参考区间,与行标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体检人群ALT、AST、TP、ALB、GLB、A/G得到的参考区间,与行业标准比较,基本一致。结论国家新的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行业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房山区成年人群。

    作者:窦会东;李国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25例闭经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采用G显带分析。结果225例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63例,占28%。其中,原发闭经患者148例,异常核型55例,占37.16%。继发闭经患者77例,核型异常8例,占10.39%。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的主要原因,对闭经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明确闭经原因,及早对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燕銮;徐岚;张新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后血浆5-羟色胺浓度的变化

    目的:了解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后血浆5‐HT浓度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筛选本院门诊原发性早泄患者81例,根据患者近3次性生活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ntra‐vaginal ejaculation latency time , IELT )的平均值将入选样本分为两组:A组(IELT≤30 s),B组(30 s<IELT≤60 s)。同时对每一个患者予以提取血浆冻存。两组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20 mg/d ,连用8周。治疗8周后再次予以同样的方法记录IELT ,提取患者血浆。采用5‐HT ELISA试剂盒测定所收集的血浆样本。运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结果研究初始,研究终点时,共计125例患者获得了可靠随访数据及血样信息,其中 A 组41例,B组40例。研究发现,研究初始时,A 组患者血浆5‐H T 浓度显著低于B组( P<0.001),治疗后,血浆5‐HT浓度及IELT均显著增加(P<0.001),A组IELT 均值的增加以及5‐HT 浓度的增加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原发性早泄患者血浆5‐HT浓度越低的患者表现出了越严重的早泄症状。原发性早泄患者在通过帕罗西汀治疗后5‐HT浓度显著增高且治疗前5‐HT浓度越低的患者治疗后其5‐HT浓度增高越明显,且其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5‐HT浓度的提高与患者早泄症状的改善之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作者:罗兵;龙家才;李炜;朱科;刘三荣;张超;李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DNA 载量与肝功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 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ST 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 HBeAg阴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 ALT 和 AST 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克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基于行业标准的国产美康 MS-8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依据行业标准Y Y/T 0654‐20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我国自主设计开发的800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康M S‐880进行性能评价。方法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杂散光、吸光度线性范围等仪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杂散光结果:6.47;吸光度线性范围:340 nm不小于2.346,505 nm不小于2.77;吸光度准确度在0.5吸光度误差不超过0.0069,在1.0吸光度误差不超过-0.0144;吸光度的稳定性在340 nm波动不大于0.0021,在700 nm波动不大于0.0012;吸光度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 )为0.3%;温度准确度-0.022,波动度0.01℃;样品携带污染率为0.001%;加样准确度误差不超过±5%,重复性 CV≤2%;临床项目的批内精密度满足要求。结论 M S‐8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指标符合行业标准Y Y/T 0654‐20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要求,性能稳定可靠。

    作者:王远;严荣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从ICU 继发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从IC U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类型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 U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IC 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6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从IC U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60.0%);药敏试验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普遍多重耐药,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耐药率小于40.0%;从痰液和无菌体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在ICU中不同标本类型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治疗该菌感染时首选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温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席汉综合征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

    目的:研究席汉综合征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状况。方法比较纳入研究的100例席汉综合征患者与100例女性健康对照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差异;比较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TSH、fT3、fT4水平变化;比较不同发病时间席汉综合征患者 TSH、fT3、fT4水平差异。结果席汉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TSH水平分别为1.60(0.79~2.86)、3.08(1.97~5.08)mU/L ;fT3水平分别为2.09(1.44~3.69)、4.86(4.49~5.40)pmol/L ;fT4水平分别为8.01(3.45~12.64)、14.56(13.63~16.11)pmol/L(P值均小于0.001);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后TSH、fT3、fT4水平分别为1.16(0.57~2.11)mU/L、3.27(2.38~4.11)pmol/L、14.32(10.48~15.92)pmol/L ,3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根据分娩大失血到发病时间不同分为小于1年、1~5年以及大于5年3组,TSH水平分别为2.85(2.21~3.51)、1.82(1.24~2.98)、1.52(0.65~2.64)m U/L ,P<0.05;f T 3水平分别为3.74(2.24~4.45)、2.54(1.87~3.32)、1.89(1.13~3.11)pmol/L ,P<0.05;fT4水平分别为12.21(10.45~14.32)、8.52(5.13~12.34)、7.85(3.12~10.12)pmol/L ,P<0.05。结论 TSH可作为席汉综合征与原发性甲减一项鉴别指标;分娩大出血到发病时间越长,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越明显;席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防止甲亢的发生;对于产后大出血患者,应该早期监测甲状腺激素等并结合临床表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席汉综合征及其危象发生。

    作者:李广权;黄华兰;李贵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脑脊液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脊液病原学及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颅内感染患者(感染组)和49例颅脑外伤但无颅内感染患者(对照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腺苷脱氨酶(ADA)、葡萄糖、蛋白质、IgG、IgA、IgM检测,结合病原学检测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AD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隐球菌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细菌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蛋白质、Ig A水平明显增高,细菌性颅内感染与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G水平明显增高,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毒性颅内感染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病原学和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颅内感染的诊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陈达富;邵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日本积水FDP试剂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性能评价

    目的:验证由日本积水(SEKISUI)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FDP检测试剂盒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检测FDP的精密度、检测限、线性范围、准确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和参考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质量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FDP批内不精密度小于5.0%;批间不精密度小于10.0%,检测限为0.44 mg/L小于说明书提供的检测限,符合要求。FDP的线性方程为:Y=1.003 X+0.675,r2=0.995,检测范围为0.44~150.00 mg/L。干扰试验:在总胆红素小于220μmol/L ,血红蛋白小于4.0 g/L ,三酰甘油小于7.5 mmol/L的情况下,对FDP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其相对偏差均小于10%。参考范围区间:20例健康者的FD P的检测结果均在厂商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D147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CD147作为一种跨膜糖蛋白,在体内多种细胞表面均有表达。CD147在不同的种属中有不同的命名:大鼠中被称作OX47、CE9,小鼠中被称作 gp42、basigin ,人体内为 Basigin、M6、HAb18G。Biswas早在人体中发现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周围的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酶,被命名为肿瘤细胞来源的胶原酶促进因子;因其能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后来又被称作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第6届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协作组会议统一将其命名为CD147。研究发现CD147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肺癌、卵巢癌及肺癌等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均增加[1],其与肿瘤发展的关系是目前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另外,CD147在调节细胞代谢、多药抗性、阿尔茨海默病、人外周血白血病 T 细胞的趋化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牙齿发育等过程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D147的结构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杰;潘玉琴(综述);王书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 AAG和 Hcy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肾损害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C r )、尿素氮(BUN)和Hcy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AAG、Hcy水平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R与血清AAG水平呈正相关(r=0.673,P<0.05),与 Hcy水平呈正相关(r=0.35,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AG、Hcy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以及评估糖尿病肾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金昌;史桂香;于桂军;李玉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I3K 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局部血管生成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PI3K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PI3K在28例宫颈正常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SCC组织的表达,并检测其中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PI3K在NCE、CIN及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55.56%及85.29%。PI3K在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CIN和NCE组(P<0.05)。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 PI及MVD显著正相关。PI3K在SCC组表达分别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否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而与患者年龄、有否脉管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生存率无关(P>0.05)。宫颈鳞癌FIGO分期为Ⅱ期、组织学分级为Ⅲ级及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其 PI3K阳性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FIGO分期为Ⅰ期、组织学分级在Ⅱ级以内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PI3K过度表达可能上调宫颈鳞癌细胞增殖及间质血管新生,可能促进宫颈鳞癌转移、从而促进其病程进展。

    作者:刘兆董;江忠清;戴丽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集199例肺炎患者的血清和咽拭子,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和DNA。结果199例肺炎患者按照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61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ELISA法和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6.9%和96.7%,特异性分别为78.3%和97.1%。结论PCR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

    作者:李海平;杜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与荧光定量 PCR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外结核组125例,均进行T‐SPOT .TB、TB‐PCR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对照组非结核疾病患者87例,均进行上述检测。结果125例肺外结核患者,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例,阳性率3.2%;PCR阳性57例,阳性率45.6%;T‐SPOT .TB 阳性96例,阳性率76.8%。T‐SPOT .TB与 TB‐PCR两种方法共检测阳性患者104例,阳性率83.2%。对照组 PCR阳性3例,阳性率3.4%;T‐SPOT .TB阳性4例,阳性率4.6%。结论 T‐SPOT .TB检测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PCR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的检出率。

    作者:王成勇;潘士虎;刘敏;刘洁;吴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快速检测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目的:应用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αT‐地贫)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取已经反向点杂交法(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为3种常见αT‐地贫标本149份(羊水标本6份),其中血红蛋白(Hb)CS 63例、Hb QS 22例、Hb WS 43例和 Hb CS/Hb WS双重杂合子1例及20例正常α‐珠蛋白基因型,通过盲法方式,采用探针熔解曲线法进行检测其αT‐地贫以评价该技术的特异性、准确度和可靠性。结果盲法分析结果显示,探针熔解曲线法对αT‐地贫基因型经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的DNA标本的诊断准确度达到100%。结论探针熔解曲线法能快速准确检测3种常见αT‐地贫,可用于临床及产前诊断。

    作者:陈兴;肖奇志;于雯;周玉球;谢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广东清远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的研究

    目的:了解广东清远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型技术对就诊者进行 HPV 23种基因亚型的分型检测。利用实时荧光 PCR对 HPV阳性者进行CT 检测。结果23983例标本中, HPV阳性为5372例,有836例CT检测阳性。感染率前五位的HPV基因亚型合并CT感染例数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10/1444,CT阳性/HPV阳性)、52(182/1069)、56(101/643)、HPV‐11(27/540)、66(83/446)。单一 HPV亚型感染为的3966例,其中438例合并CT感染;双重HPV亚型感染为1061例,合并CT感染206例;三重感染为为223例,合并CT感染105例;四重以上感染为为122例,合并CT感染87例。随宫颈疾病及癌前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 HPV合并CT 感染率均显著上升,CINⅡ、CINⅢ和浸润癌均超过80%。结论本地区宫颈炎患者的 HPV合并CT感染率较高,宫颈病变程度与 HPV合并CT 感染密切相关,长期持续高危型 HPV合并CT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对 HPV合并CT感染者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对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振勇;李介华;刘艳枚;吴爱娟;胡庆兰;岑欢;周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C T 、hs-CRP及WBC检测在广州地区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89例、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2例、支原体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0例,检测其PCT、hs‐CRP和WBC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时PCT与hs‐CRP、WBC呈正相关(r=0.807、0.764,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P<0.05)。结论 PCT、hs‐CRP、WBC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儿童支气管肺炎、动态监测其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陈柳青;连炬飞;刘紫菱;赖科峰;曾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糖化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评估血清糖化清蛋白(AG)测定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GDM )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0例高危孕妇在孕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AG检测,以OGTT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AG各个切点测定结果对GDM筛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性。结果以A G 14.0%为切点,灵敏度可达92.86%,但特异度性仅为57.32%;以A G 16.0%为切点,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性为89.84%;而以A G 18.0%为切点,诊断灵敏度仅为42.86%,特异度性则高达100.0%。因此,A G低于14.0%的孕妇GDM风险低,AG高于18.0%的孕妇为GDM的风险则明显增加。结论 AG检测快速简便,以AG 14.0%作为切点可保证筛查的高灵敏度,而以18.0%作为切点则具有高的诊断特异度性。因此,AG的监测在GDM 的筛查与预防中有重要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唐劲松;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江苏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以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方法采用重点单位约谈法、个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江苏省医学检验专业相关行业单位128家,调查内容包括人才需求情况、需求变化的原因、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技能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结果3年制高职检验专业需求情况为三级医院需求很少,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需求较为旺盛。主要工作岗位为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及病理检验技术方向,此外,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检验试剂及仪器营销方向、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都有需求。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高职医学检验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专业方向,提出构建“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的设想。

    作者:缪文玲;王莉;陆璐;汪平;孙薇;骆峻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作为冠心病危险标志的意义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的血脂水平,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95例CHD患者的血清 TC、三酰甘油(TG)、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TC/HDL‐C比值。结果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颁布的血脂水平合适范围,CHD患者血清 TC、TG及LDL‐C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分别为32.20%、34.24%及37.63%,血清 HDL‐C低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39.32%。血清TC/HDL‐C比值高于合适范围百分率为57.29%。血清TC/HDL‐C比值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TC、TG、HDL‐C及LDL‐C(χ2=37.540、31.576、19.066、22.866,P<0.01)。结论与任一单项血脂检测相比,血清 TC/HDL‐C比值作为CHD危险标志可能更有临床意义,临床血脂检测报告单应增加TC/HDL‐C比值。

    作者:李璐;纪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