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莹;徐晓松;陈思聪;卢景辉;李昕;曾涛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致该院重症患者尿路感染现状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症患者尿路感染分离的172株肠球菌进行分析,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 T B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肠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结果共分离肠球菌172株,其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离率分别是68.0%(117株)和32.0%(55株);药敏试验表明2种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都较敏感(耐药率小于5.0%),除这4种药物外,对其余12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5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其中3株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耐利奈唑胺的粪肠球菌3株,屎肠球菌1株。结论从该院重症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多重耐药严重,2种肠球菌的耐药性存在菌种差异,临床应加强细菌监测,治疗肠球菌感染时首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
作者:范玉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2012年11月25日至26日,我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负责人会议在遵义医学院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21个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负责人和专家代表。这是一次关于医学检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会议,经过参会专家深入细致的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会议共识(纪要)由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报教育主管部门。遗憾的是,学界对这次会议共识知之甚少,并且其上报给什么部门、上报后有无反馈等问题至今还是不得而知,可见这次重要的会议共识受到了冷遇。
作者:林发全;罗佐杰;刘成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对肝癌组织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和多药耐药蛋白(MRP)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病理科的肝癌石蜡包埋标本共83例,对标本进行处理,制作组织切片,观察HIF‐1α的阳性表达、MRP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83例标本中有50例的 HIF‐1α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0.2%;其中中高分化肿瘤样本的HIF‐1α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低分化的28.0%(P<0.05);而淋巴结肿瘤转移与否的 HIF‐1α阳性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83例样本中,有58例样本的MRP呈阳性,阳性率为70.0%;其中中高分化度的MRP阳性率为77.6%,明显要高于低分化的52.0%(P<0.05);而淋巴结肿瘤转移与否的MRP阳性率分别为76.3%、64.4%,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标本中MRP表达为阳性的,其 HIF‐1α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肝癌组织中 HIF‐1α蛋白的表达与MRP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大帅;陈英;马小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检验科收治的21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6mL ,分别放于3个试管中,并参照放置1 h后的测定结果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果血液标本放置3 h后,GLU指标的检测结果与1 h后的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 h后,ALP、ALT、AST、ALB、TP、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 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24 h后,P、Ca、ALP、GGT、ALT、AST、ALB、TP、TBIL、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 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IL、UA、CHOL、TG的测定结果与1 h的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作者: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自制血清肌钙蛋白I(cTnI)质控物均匀性和稳定性。方法按实验设计收集混合血清,分装-20℃贮存。参照CNAS‐GL03《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物的均匀性进行评价;运用恒温加速试验研究稳定性。结果质控物均匀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加速试验显示,血清cTnI降解随时间变化符合化学动力学一级反应,根据Arrhenius方程推测4℃贮存7 d ,-20℃贮存有效期为19个月;监测质控物9个月,与恒温加速试验结果一致。结论自制血清cT nI质控物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可用于临床室内质量控制。
作者:施英娟;王建新;王超;施秀英;王惠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与血小板活化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PEDF、α颗粒膜蛋白(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 a复合物纤维蛋白受体(PAC‐1)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加,其血清PEDF水平逐步降低,而CD62P和PAC‐1阳性百分率均逐步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与CD62P和PAC‐1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43、-0.505,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EDF水平降低与血小板异常活化标志物密切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了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龙平;唐爱国;周勇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胱抑素C(CysC)对于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KI患者共93例,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期组、AKI 2期组和AKI 3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AKI患儿血清Cys C与SCr、BUN、GFR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对比不同Cys C水平AKI患儿SCr、GFR、APACHEⅡ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对照组和3组患儿的SCr、BUN、CysC、GFR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CysC、GFR和 APACHEⅡ评分随着AKI程度加重而逐渐上升。3组患儿的血清Cys C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与GFR均存在负相关(P<0.05)。CysC水平小于1.50、1.50~2.00和大于2.00的SCr、APACHEⅡ及病死率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FR逐渐降低,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AKI患儿的血清Cys C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同时血清Cys C和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儿童 AKI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作者:雷伟;李发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患者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采用G显带分析。结果225例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63例,占28%。其中,原发闭经患者148例,异常核型55例,占37.16%。继发闭经患者77例,核型异常8例,占10.39%。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的主要原因,对闭经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明确闭经原因,及早对症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燕銮;徐岚;张新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胱抑素C(Cys C)和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根据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分为1 ~ 30 分组、31 ~ 60 分组及> 60 分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5 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RDW 、Cys C 和LP(a)水平,并将各组RDW 、Cys C 、L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RDW 、Cys C 及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 积分的增加,RDW 、Cys C 、LP(a)大致呈增高趋势,相关分析显示,RDW 、Cys C 、LP(a)与Gensini 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RDW 、Cys C 、LP(a)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均可能是冠脉病变程度新的预测因子。
作者:农贤刚;程卫萍;吕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探讨其与孕妇异常高凝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50例异常高凝状态孕产妇和44例健康对照孕产妇的MT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情况。结果异常高凝组和对照组MTHFR基因C677T3种基因型在两组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中高凝组CC基因型表达频率明显降低( P=0.01 ),T等位基因表达频率明显增大( P=0.005)。结论孕产妇异常高凝状态与M T HFR基因C677T位点突变有关。
作者:章莉;俞菁;谭美玉;侯雅萍;李海川;胡荷宇;龚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MAO)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及其与肝功能检测项目腺苷脱氨酶(ADA)、胆碱脂酶(CHE)的相关性以探寻一种能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敏感、且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以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兰州石化总医院、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甘肃省人民医院已确诊住院且排除有肝病外其他疾病249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心、肝、肾功能检测健康的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Olympus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MAO、ADA、CHE活性并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未复制患者比较,血清ADA和CH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A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未复制患者比较,ADA、MAO、CH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患者常规肝功能检测项目及MAO、ADA、CHE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皆在肝硬化组中明显升高,CHE在肝硬化组中降低为明显。将病例组的MAO与其他反映肝功能指标CHE、ADA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乙肝、丙肝、肝硬化病例组ADA、MAO、CHE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组与乙肝、丙肝组比较ADA、MAO、CH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肝和丙肝组比较 ADA和CHE有显著性差异 P<0.01和 P<0.05,而MAO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血清中 ADA、MAO、CHE在肝硬化时升高程度高于乙肝和丙肝组。且 ADA、MAO、CHE活性升高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致性。表明MAO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更具敏感性,且检测方法简便,对检测者无危害。结论血清MAO、ADA和CHE能反映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更能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及肝实质细胞损害程度,是早期反映肝损伤较为理想的敏感指标,特别是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血清M AO检测是一项检测方法简便、适合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价格低廉、适宜各级医院推广、对检测者无危害的早期诊断肝硬化的血清学检测项目。
作者:王彩凤;齐发梅;袁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胃蛋白酶原(PG)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18例RE患者(RE组)、60其他胃病患者(其他胃病组)和60例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血清H P抗体、PG水平检测,比较RE组、其他胃病组、健康组之间及RE组不同病变程度患者之间血清PGⅠ、PGⅡ水平、PGR和 HP抗体阳性率。结果 RE组血清PGⅠ水平、PGR及 HP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其他胃病组和健康组,健康组低于其它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Ⅱ水平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A、B级患者血清PGⅠ水平、PGR及 HP抗体阳性率均低于C、D级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Ⅱ水平与C、D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患者血清PGⅠ水平、PGR及 HP抗体阳性率降低,HP感染是RE的一种保护机制,病情随感染程度的降低而加重,血清HP抗体、PG水平检测在RE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吴永国;佘秋民;晏洁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外结核组125例,均进行T‐SPOT .TB、TB‐PCR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对照组非结核疾病患者87例,均进行上述检测。结果125例肺外结核患者,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例,阳性率3.2%;PCR阳性57例,阳性率45.6%;T‐SPOT .TB 阳性96例,阳性率76.8%。T‐SPOT .TB与 TB‐PCR两种方法共检测阳性患者104例,阳性率83.2%。对照组 PCR阳性3例,阳性率3.4%;T‐SPOT .TB阳性4例,阳性率4.6%。结论 T‐SPOT .TB检测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PCR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的检出率。
作者:王成勇;潘士虎;刘敏;刘洁;吴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G)和血清总IgE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0例儿科住院肺炎患儿进行血清M P‐Ig G和总Ig E检测并以M P‐Ig G结果分组。结果研究组各组别肺炎患儿血清总Ig E阳性率和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组组间血清总IgE阳性率和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IgE阳性率和浓度与MP‐IgG滴度呈良好的正相关(R2分别为0.9571和0.9177)。结论血清MP‐IgG和总IgE联合检测能为临床提供MP肺炎的诊断依据和相关治疗依据。
作者:朱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高龄孕妇(产龄不低于35岁)进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必要性及其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107277例孕14~20周+6天之孕妇进行三联血清学筛查,通过Lifecycle3.2风险评估软件计算罹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率,以1/270作为风险截断值,对高风险孕妇建议进行产前诊断,随访其妊娠结局。同时以低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在107277例受检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7147例,筛查阳性率为6.39%,其中高龄孕妇1564例,筛查阳性率为22.68%;低龄孕妇5583例,筛查阳性率为5.55%。终检出21‐三体综合征35例、18‐三体综合征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46例。结论对高龄孕妇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检出率高于低龄孕妇,再根据筛查结果进行产前诊断,可有效减少介入性诊断手术,减轻孕妇紧张情绪。
作者:孙茜;许遵鹏;白雪;李东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 T 细胞试验(T‐SPOT .TB)在涂阴肺结核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利用 T‐SPOT .TB、TB‐DNA、TB‐DOT 3种结核病诊断方法对112例确诊涂阴肺结核病患者和60例非结核病对照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SPOT . TB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8.3%,TB‐DNA、TB‐DOT的灵敏度依次为25.9%、58.9%,与T‐SPOT .TB试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χ2=23.3,P<0.05);T‐SPOT .TB试验特异度为96.7%,显著高于 TB‐DOT (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T‐SPOT .TB对涂阴肺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涂阴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具快速准确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彭东东;刘晓燕;郭苏珊;李耿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针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后所使用的绷带式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病原学进行分析。方法对接受PRK手术的50例(100只眼)患者,手术前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术后给予术眼配戴高透氧性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术后第6~8天摘除角膜接触镜,将角膜接触镜进行细菌学检测,并同时再次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并将接触镜培养阳性的患者与培养阴性的患者分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厚度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100片角膜接触镜中,3片(3%)细菌学检测结果呈阳性,均为表皮葡萄球菌。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结膜囊均未监测到细菌,术后均未见眼部感染表现。阳性组和阴性组间,泪液分泌量存在差异,可能与培养阳性有相关。结论 PRK术后使用的高透氧性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具有发生细菌污染的可能,尤其对于泪液分泌量较少的患者,其角膜接触镜发生感染机率较高。手术前后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接触镜中细菌的繁殖。
作者:艾辉;窦晓燕;樊冰;林宝虹;李卓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在NSCLC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2例NSCLC患者、4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结果 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血清miR‐125b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1)。与化疗前比较,晚期NSCLC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中miR‐125b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miR‐125b的检测对于NSCLC的辅助诊断和化疗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时广利;孙勇;尹颜军;宋长兴;许绍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可溶性蛋白,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含量丰富。具有组织特异度,心肌损伤后血浆中 H‐FABP水平变化有时间规律性,且血浆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故 H‐FABP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近年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袁海生(综述);杨立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评价胱抑素C(Cysc)、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 )5项生物学指标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所致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能。方法收集本院高血压患者6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2例,糖尿病患者59例,对照组56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ysc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β2‐MG ,采用两点法测定NAG ,酶法测定血Scr ,UV‐GLDH法测定血清BUN ,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血BUN和Scr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ysc、尿β2‐MG和NAG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糖尿病、高血压所致早期肾损伤各诊断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大的分别为血 NAG、尿β2‐MG和Cysc。在诊断早期肾损伤患者中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阳性率高,以联合检测Cysc、尿β2‐MG和NAG这3项肾功能指标组阳性率高,达88.7%,明显高于2项联合检测(77.4%、70.9%、66.1%)。结论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高血压所致早期肾损伤灵敏度、特异度佳的诊断生物学指标分别为血NAG、尿β2‐MG和Cysc。三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肾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适于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雷耀珍;刘艳;陈敬银;于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