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萨希丝孢酵母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临床分析

蒋琳华

关键词:阿萨希丝孢酵母菌, 泌尿系统感染, 抗真菌治疗
摘要:目的: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是能在免疫宿主引发白色毛结节病和甲真菌病的一类酵母样真菌,能引起局部或深部侵袭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较为罕见。分析致病机制及药敏结果对泌尿系统感染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该院2014年共在尿液标本中培养出2株阿萨希丝孢酵母菌,通过对病例和药敏试验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该菌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真菌治疗分析的临床意义。结果2例阿萨希丝孢酵母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后治疗效果明显,尿液培养转阴。结论阿萨希丝孢酵母菌致病原理的了解及药敏试验的分析应用对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日本积水FDP试剂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仪上使用的性能评价

    目的:验证由日本积水(SEKISUI)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FDP检测试剂盒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的分析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系列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检测FDP的精密度、检测限、线性范围、准确度、临床可报告范围和参考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与试剂说明书提供的质量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FDP批内不精密度小于5.0%;批间不精密度小于10.0%,检测限为0.44 mg/L小于说明书提供的检测限,符合要求。FDP的线性方程为:Y=1.003 X+0.675,r2=0.995,检测范围为0.44~150.00 mg/L。干扰试验:在总胆红素小于220μmol/L ,血红蛋白小于4.0 g/L ,三酰甘油小于7.5 mmol/L的情况下,对FDP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其相对偏差均小于10%。参考范围区间:20例健康者的FD P的检测结果均在厂商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生产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试剂盒应用在STAGO 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主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佛山市育龄人群中生育严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儿高风险夫妇检出率研究

    目的:调查广东省佛山市育龄人群中生育严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儿的高风险夫妇检出率及严重地贫导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采集佛山市17522对待孕育龄夫妇的外周静脉血,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80fL为血液学表型初筛阳性指标,对检出双方表型阳性的348对夫妇进行α和β‐珠蛋白基因型分析,根据夫妇双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育龄人群中生育HbBart′s水肿胎、血红蛋白H病、重型β‐地贫患儿的高风险夫妇检出率分别为0.36%、0.47%和0.20%,合计为1.03%;上述3种严重地贫所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9.0/万、11.8/万和5.0/万,合计为25.8/万。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佛山市育龄人群中严重地贫导致出生缺陷的危害程度,为该地区开展优生工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作者:张海英;刘国先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快速检测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目的:应用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3种常见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αT‐地贫)并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取已经反向点杂交法(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为3种常见αT‐地贫标本149份(羊水标本6份),其中血红蛋白(Hb)CS 63例、Hb QS 22例、Hb WS 43例和 Hb CS/Hb WS双重杂合子1例及20例正常α‐珠蛋白基因型,通过盲法方式,采用探针熔解曲线法进行检测其αT‐地贫以评价该技术的特异性、准确度和可靠性。结果盲法分析结果显示,探针熔解曲线法对αT‐地贫基因型经RDB结合DNA测序方法确诊的DNA标本的诊断准确度达到100%。结论探针熔解曲线法能快速准确检测3种常见αT‐地贫,可用于临床及产前诊断。

    作者:陈兴;肖奇志;于雯;周玉球;谢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性激素、胰岛素抵抗与超声影像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液中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特征并分析与超声影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2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PCOS患者(PCOS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超声影像指标检查,包括卵巢间质面积(SA)、卵巢总面积(TA)并计算SA/TA比值,以及检测血液中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LH /FSH、雌二醇(E2)、睾酮(TESTO)、催乳激素(PRL)。对PCOS组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计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PCOS组的LH、LH /FSH、TESTO、SA、SA/T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OS组的SA、SA/TA与LH、LH /FSH、TESTO、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超声影像指标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适恩;侯艺园;赖大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检验科收治的21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6mL ,分别放于3个试管中,并参照放置1 h后的测定结果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果血液标本放置3 h后,GLU指标的检测结果与1 h后的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 h后,ALP、ALT、AST、ALB、TP、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 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24 h后,P、Ca、ALP、GGT、ALT、AST、ALB、TP、TBIL、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 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IL、UA、CHOL、TG的测定结果与1 h的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作者: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新近研究进展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可溶性蛋白,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含量丰富。具有组织特异度,心肌损伤后血浆中 H‐FABP水平变化有时间规律性,且血浆H‐FABP水平与心肌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故 H‐FABP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近年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袁海生(综述);杨立顺(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 )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至2015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成:手术组64例,非手术组56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 ,GOS)分成预后不良组61例(GOS 1~3分),预后良好组59例(GOS 4~5分)。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患者伤后1 d、3 d、7 d动态检测CRP、PLT水平变化。结果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伤后1 d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之后均逐渐下降,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手术组患者下降缓慢,一直维持较高水平,14 d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手术组患者下降显著,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伤后1 d时 PLT均未见升高,术后3 d开始逐渐升高,7 d时升高显著,手术组患者PLT水平升高程度明显高于非手术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血清CRP入院时均升高,术后1 d达高峰,之后两组均逐渐下降,预后良好组下降明显,而预后不良组CRP水平下降不明显,持续高水平状态时间长,术后7 d时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在各时间点预后不良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术后1 d时PLT水平均变化不大,术后3 d均开始逐渐升高,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7 d PL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PLT 的动态变化均存在一定规律,是判断脑损伤急性期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毕爱芬;胡汉斌;裴德翠;丘雪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DNA 载量与肝功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99例男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9例CHB患者空腹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各组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和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8、0.300;P<0.05);男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286,P<0.05);男性 HBeAg阳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AST 水平也呈正相关(r=0.341,P<0.05);男性 HBeAg阴性CHB患者 HBV DNA载量与 ALT 和 AST 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BeAg阳性男性CHB患者的HBV DNA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CHB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克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永川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永川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污染情况,为加强水质卫生监督管理及改善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4年在永川区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采集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样440份,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440份农村集中式供水微生物指标检测水样,合格数143份,合格率36.59%,其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低,为37.50%;永川区2012~2014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与水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永川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存在饮水安全隐患,应加强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消毒工艺及设施,开展饮水卫生健康教育,加大对水质监督的执法力度,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作者:旷春梅;郑显奇;成世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HBV 感染者血清中IL-33及IL-18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及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探讨其与乙肝患者病情发展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1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35例,慢性乙肝患者42例,重症乙肝患者33例)和36例正常对照血清IL‐33及IL‐18的水平,同时检测以上乙肝患者血清转氨酶A L T ,分析IL‐33、IL‐18与A L T的关系。结果重症乙肝患者组与慢性乙肝患者组血清IL‐33及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01),无症状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且各组乙肝患者IL‐33及IL‐18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 r=0.568;r=0.612,P<0.01)。结论 IL‐33及IL‐18在 HBV感染者中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炎症因子激活有关,在 HBV感染免疫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肖庆;迟秀文;刘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瘦素比例与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瘦素比例与代谢指标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患167例为研究对象,以空腹血糖(FPG)水平将所有病患分成3组(<7.2 mmol/L为1组42例,7.2~9.4 mmol/L为2组59例,>9.4 mmol/L为3组66例)。已经排除接受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增敏剂进行治疗的病患。要求病患禁食10~12小时,后取其空腹血样,将样本送往本院检验科利用生化分析测定的方式,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值,血脂指标进行检测,计算病患的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病患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瘦素以及脂联素,年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存在,HDL、FPG、HOMA‐IR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病患的脂联素水平和TG ,BMI ,HDL以及LDL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且3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的瘦素水平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病患的脂联素水平和TG、LDL、HD密切相关(P<0.05)。体内的瘦素水平和TG与BMI相关,脂联素/瘦素(A/L)比例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与所有指标有关(P<0.05)。结论 HOMA‐IR并不能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A/L和其相比则较为适合。

    作者:田晓静;钱高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迈瑞BC-69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的性能验证和评价

    目的:验证和评价迈瑞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对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白细胞(WBC‐BF)、红细胞(RBC‐BF)的空白计数、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和相关性等性能指标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BC‐6900血球仪2个项目空白计数与携带污染率均较低,符合厂家的技术指标要求;不同水平的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变异系数(CV )均小于15%;临床标本2个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稀释倍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 r>0.99);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2个项目测定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均 r>0.99);分类结果与显微镜下手工分类比较,有核细胞计数大于0.1×109/L时,单个核细胞、多个核细胞分类结果相关系数为0.984,而有核细胞计数在0.1×109/L以下时2种细胞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811。结论 BC‐6900血球仪体液模式性能指标良好,能较好地满足临床体液常规的检测要求。

    作者:寿爽;谭焕腾;张敏;王晓君;李静云;成军;孙长贵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江苏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以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方法采用重点单位约谈法、个人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江苏省医学检验专业相关行业单位128家,调查内容包括人才需求情况、需求变化的原因、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技能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结果3年制高职检验专业需求情况为三级医院需求很少,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需求较为旺盛。主要工作岗位为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及病理检验技术方向,此外,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检验试剂及仪器营销方向、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都有需求。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确定高职医学检验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专业方向,提出构建“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的设想。

    作者:缪文玲;王莉;陆璐;汪平;孙薇;骆峻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胱抑素C儿童急性肾损伤病情评估与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胱抑素C(CysC)对于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KI患者共93例,根据AKI分期标准分为AKI 1期组、AKI 2期组和AKI 3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分析AKI患儿血清Cys C与SCr、BUN、GFR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对比不同Cys C水平AKI患儿SCr、GFR、APACHEⅡ及病死率比较。结果对照组和3组患儿的SCr、BUN、CysC、GFR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BUN、CysC、GFR和 APACHEⅡ评分随着AKI程度加重而逐渐上升。3组患儿的血清Cys C与SCr、BUN和APACHEⅡ评分均存在正相关(P<0.05),与GFR均存在负相关(P<0.05)。CysC水平小于1.50、1.50~2.00和大于2.00的SCr、APACHEⅡ及病死率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FR逐渐降低,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AKI患儿的血清Cys C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同时血清Cys C和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儿童 AKI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作者:雷伟;李发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从ICU 继发感染者不同标本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从IC U重症患者不同标本类型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差异,为有效预防和控制IC U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IC U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568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资料。结果从IC U感染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60.0%);药敏试验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普遍多重耐药,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耐药率小于40.0%;从痰液和无菌体液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血液和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在ICU中不同标本类型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必须加强耐药性监测,治疗该菌感染时首选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温国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主要构成及故障维修

    SYSM 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在本院至今已使用5年多,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而且保养维护方便,故障率极低,该仪器主要由采样单元、白细胞(WBC )检测单元、红细胞(RBC)检测单元、压力单元、水路单元等组成。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能提供24个参数报告,采用半导体激光器,通过鞘液机制包裹细胞,以流式细胞原理分析细胞使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核酸荧光染色对有核细胞进行染色分类,有效地对疑问细胞进行提示;采用经典的小孔阻抗计数法分析红细胞和血小板,分析血红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LS)血红蛋白检测法,此方法汇集了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和氧合血红蛋白法两种方法的优点[1]。现针对仪器各系统出现的故障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苏大林;明道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阿萨希丝孢酵母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是能在免疫宿主引发白色毛结节病和甲真菌病的一类酵母样真菌,能引起局部或深部侵袭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较为罕见。分析致病机制及药敏结果对泌尿系统感染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该院2014年共在尿液标本中培养出2株阿萨希丝孢酵母菌,通过对病例和药敏试验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该菌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真菌治疗分析的临床意义。结果2例阿萨希丝孢酵母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后治疗效果明显,尿液培养转阴。结论阿萨希丝孢酵母菌致病原理的了解及药敏试验的分析应用对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终末消毒效果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终末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为及时干预消毒效果提供依据。方法用ATP荧光检测仪随机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消毒后的治疗室操作台面、患者床头柜台面共144个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检测,现场读取ATP荧光检测值,以ATP荧光检测值0~250 RLU判断为合格,>250 RLU判断为不合格。检测不合格物表,现场干预,再次终末消毒,并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全院各临床科室治疗室操作台面和患者床头柜消毒前检测均不合格,ATP检测值分别为(780±10.34) RLU和(853±13.29) RLU ;首次消毒后操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61.97%,患者床头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79.45%。对消毒不合格的位点进行现场干预后重新检测,干预前 ATP检测值为(431.02 ± 0.53) RLU ,干预后 ATP检测值为(1.43 ± 0.59) RLU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对终末消毒效果的评价快捷、简便、省时,能及时判断消毒效果的有效性,为现场消毒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

    作者:江婷;蒋颖;甘露;吴昊;张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信阳市16429例输血前患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信阳市拟输血人群梅毒的流行特征,减少医疗纠纷及预防院内感染。方法收集该院16429例输血前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资料,并对各类患者人群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137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0.83%,其中男70例,占男性患者0.74%,女67例,占女性患者0.96%,男女患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组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线性趋势检验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不同文化程度间梅毒感染率也有差异,文化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职业分布以无职业者和农民感染率高,学生感染率低。结论不同输血人群梅毒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应加强对输血前患者梅毒检测。

    作者:张静;方静;周小菊;金玉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C T 、hs-CRP及WBC检测在广州地区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检测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89例、病毒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2例、支原体感染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00例,检测其PCT、hs‐CRP和WBC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时PCT与hs‐CRP、WBC呈正相关(r=0.807、0.764,P<0.05),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和支原体感染(P<0.05)。结论 PCT、hs‐CRP、WBC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细菌感染儿童支气管肺炎、动态监测其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陈柳青;连炬飞;刘紫菱;赖科峰;曾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