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强
胰腺结核是胰腺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罕见,常继发于常见部位的结核.胰腺结核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漏诊、误诊率高.2014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胰腺结核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示胰头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术中探查见胰头部占位侵犯胆囊管,快速冷冻切片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肉芽肿性炎,倾向结核,行肉芽肿切除+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术中一致.患者出院后予保肝、抗结核治疗.
作者:翟文龙;叶健文;傅哲;周闯;赵龙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Ⅳ期右半结肠癌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行姑息切除术,设为姑息切除组;30例患者行造瘘术,设为造瘘术组;20例患者行旁路术,设为旁路术组;14例患者未治疗,设为未治疗组.术后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时间为2~6个月.预后指标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2月.符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连续变量截分为分类变量,分类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进入法检验.结果 姑息切除组、造瘘术组、旁路术组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20/42)、40.0%(12/30)、65.0% (13/2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3,P>0.05).100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4.0个月(3.0~40.0个月).患者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0.3个月(2.6~27.0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36.8%和6.7%.其中姑息切除组、造瘘术组、旁路术组和未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5个月(4.3~27.0个月)、8.5个月(3.5~18.0个月)、9.0个月(3.0~13.0个月)、5.0个月(2.6~10.0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47.6%和16.7%、20.0%和0、15.0%和0、0和0;4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95,P<0.05).姑息切除组患者术后预后分别与造瘘术组、旁路术组和未治疗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786,6.178,10.378,P<0.05);造瘘术组与旁路术组患者术后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3,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术前梗阻、腹膜种植、治疗方式、术后化疗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是影响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x2=37.428,48.586,32.550,22.739,33.562,42.395,21.517,11.530,P<0.05).T4分期、N2分期、肿瘤低分化、有腹膜种植是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R=2.336,2.945,2.182,3.500,95%可信区间:1.102~4.953,1.156~7.501,1.003~4.749,1.573~7.787,P<0.05).术后化疗是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RR=0.495,95%可信区间:0.271~0.904,P<0.05).结论 行姑息切除术可改善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的预后,T4分期、N2分期、肿瘤低分化、有腹膜种植是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化疗是其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
作者:邝江波;王永飞;蔡誉伟;张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患者肝肾功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0例AN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接受≥5 d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其中试验组采用结构脂肪乳,对照组采用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在行营养支持治疗前、治疗后1、3、5 d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ALT、AST、GGT、ALP、Cr、BUN、TG和TC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患者共30例.两组患者ALT、AST、GGT、ALP、Cr、BUN、TG、TC水平于营养支持治疗前、治疗后1、3、5d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试验组患者ALT、AST、GGT、ALP、Cr、BUN、TC分别由治疗前29.0 U/L、25.4 U/L、83.2 U/L、(193±115) U/L、(124±97)μmol/L、(8±6) mmol/L、(2.4±1.1)mmol/L变化为治疗后5d的29.4 U/L、33.0 U/L、77.7 U/L、(172±74) U/L、(117±103) μmol/L、(8±5)mmol/L、(2.3±1.0) mmol/L;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由治疗前23.8 U/L、22.9 U/L、96.2 U/L、(148±108) U/L、(82±57) μmol/L、(9±7)mmol/L、(2.5 ±0.7) mmol/L变化为21.3 U/L、24.5 U/L、127.4 U/L、(179±126) U/L、(80±54) μmol/L、(10±6) mmol/L、(2.4±0.8)mmol/L.两组各指标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7,1.186,0.282,0.553,0.862,0.182,0.369,P>0.05).试验组患者TG由治疗前(1.5±0.6) mmol/L变化为治疗后5d的(1.5±0.7) mmol/L,其中治疗后l dT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至治疗后3、5 dTG水平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对照组患者TG治疗前(1.5±0.6) mmol/L变化为治疗后5d的(2.4±0.6) mmol/L,其中治疗后1 dT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至治疗后3、5 dTG水平仍高于治疗前水平.两组患者行营养支持治疗前后TG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40,P<0.05).结论 ANP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构脂肪乳和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对患者肝肾功能没有影响,而对患者TG的代谢,结构脂肪乳影响要小于中长链脂肪乳.临床试验注册:在大学医院医疗信息网络(UMIN)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编号:UMIN000016958.
作者:陈继业;何蕾;刘志伟;蔡守旺;董家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MicroRNAs作为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在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增殖与分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患者5年生存率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MicroRNAs在肝癌中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邓曦;吴敬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规范化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方案首选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无法达到目标剂量>3d时,推荐施行补充性肠外营养.加速康复外科(ERAS)主要是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随着研究者对ERAS的不断深入探索,相应的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也得到了更新和拓展.手术患者营养风险评估、术前营养不良的纠正等已成为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含义不再仅仅是能量供给,也包括调控手术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这是促进外科康复的必需措施,也是强化围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行富含精氨酸与标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行富含精氨酸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设为AEN组;42例患者术后行标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设为EN组.分析两组患者营养学(计算患者BMI、检测血清rTP、Alb和前白蛋白)、免疫学(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总数、WBC和CD4 +/CD8+)、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AEN组患者TP由术前的(64±16)g/L变化为术后7d的(55±13) g/L,EN组由术前的(65±21) g/L变化为术后7d的(52±11)g/L,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29.653,P>0.05).AEN组患者血清Alb由术前的(33±17) g/L变化为术后7d的(32±3) g/L,血清前白蛋白由术前的(0.20±0.01)g/L变化为术后7d的(0.26 ±0.06) g/L;EN组患者Alb由术前的(32±19) g/L变化为术后7d的(27±5)g/L,前白蛋白由术前的(0.20±0.03) g/L变化为术后7d的(0.22±0.03) g/L,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784,10.653,P<0.05).AEN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0 d WBC分别为(5.3±0.7)×109/L和(5.9±0.7)×109/L,淋巴细胞分别为(1.39±0.06)×109/L和(1.33±0.03)×109/L,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3%±3.5%和18.4%±3.8%;EN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0 d WBC分别为(5.1±0.5)×109/L和(5.4±0.5)×109/L,淋巴细胞分别为(1.40±0.04)×109/L和(1.23±0.04)×109/L,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4%±2.8%和17.3%±3.1%,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429,20.461,38.820,P>0.05).AEN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0 d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4.7%±5.4%和39.5%±3.9%,CD4 +/CD8+分别为1.80±0.29和2.23±0.32;EN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0 d 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3.2%±4.6%和34.6%±2.4%,CD4+/CD8+分别为1.73±0.26和1.82±0.42,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398,7.473,P<0.05).AEN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 (4/42);EN组患者为31.0%(1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9,P<0.05).AEN组和EN组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持续时间分别为(1.3±0.6)d和(2.4±1.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360,P<0.05).AE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分别为(2.6±0.3)d和(3.6±0.5)d;EN组分别为(2.5±0.3)d和(3.5±0.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0,0.897,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发生.AEN组和EN组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1.7±0.4)万元和(2.2±0.5)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0,P<0.05).结论 与标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富含精氨酸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以及患者预后.
作者:何承志;戚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营养不良在腹部外科较为常见,对患者的恢复产生影响,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入院24 h内应行营养风险筛查,对于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需制订营养支持治疗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途径行营养支持治疗.术前整夜禁食对绝大多数腹部外科患者是没有必要的,应允许摄入浓度很低的流质饮食至麻醉前2h.外科患者如术前存在重度营养不良,应行7~10 d营养支持治疗.术后需要行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但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不可行或达不到目标量的60%患者,应辅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无严重伴发疾病的患者,通常没有必要行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酰胺等药理营养素对腹部外科大手术、危重患者有益,临床上可酌情使用.
作者:韦军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可发生于胃肠道全长范围,并偶见于网膜、肠系膜等消化道以外的部位.因GISTs具有广谱的生物学行为,其治疗存在较大困难.外科手术是原发性GISTs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但术后存在复发风险.然而,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接受伊马替尼的治疗,复发的风险怎样评估,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评价标准.无论是常用的F/NIH共识、美国武装部队病理研究所(AFIP)标准、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标准,还是数学模型共识,均无法准确评估复发风险的概率.因此,GISTs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有学者用列线图预测GISTs术后复发风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者:田晓文;梁小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Traumatic biliary stricture,usually iatrogenic during biliary surgeries,is still a disastrous mistake because of its serious consequences.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epatic surgery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widespread use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patterns of traumatic biliary stricture changes in result as more complicated.In the future,more will be expected from the changes of the view point that the biliary system is actually an organ rather than merely an excretory duct,and,further more,the preservation of integrity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biliary tract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surgical repair.A simplified classification of bile duct injuries and biliary stricture is presented for discussion.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浆膜受侵犯面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腔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11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腹腔冲洗液和手术切除的胃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应用AutoCAD软件计算患者手术切除胃组织标本的浆膜受侵犯面积.浆膜未受侵犯患者32例,设为A组;浆膜受侵犯面积<5 cm2患者30例,设为B组;浆膜受侵犯面积为5~10 cm2患者27例,设为C组;浆膜受侵犯面积> 10 cm2患者25例,设为D组.B、C、D组患者为T4a期胃癌.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和多巴脱羧酶(DDC)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4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及D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2±0.013、0.194±0.017、0.221 ±0.018、0.256±0.021,术后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9±0.012,0.217±0.018、0.245±0.012、0.565 ±0.026;4组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86±0.011、0.227±0.021、0.244±0.019、0.268±0.025,术后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3±0.018、0.257±0.020、0.281±0.024、0.573±0.049.4组患者术前CEA mRNA、术后CEA mRNA、术前DDC mRNA、术后DDCmR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1.865,397.488,289.541,381.769,P<0.05).进一步分析:A组、B组、C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51,0.681,1.381,P>0.05);D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E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28,P<0.05).A组、B组、C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79,1.309,1.321,P>0.05);D组术前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55,P<0.05).104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1.23%(104/114),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3.0~30.0个月).104例获得随访患者中,A组、B组、C组及D组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6%、83.3%、77.7%、64.0%.4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00,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733,1.045,0.034,P>0.05);D组分别与A组、B组、C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081,4.939,3.957,P<0.05).结论 胃癌患者浆膜受侵犯面积≤10 cm2时,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腹腔微转移几率,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张帆;郝迎学;唐波;赵永亮;石彦;钱锋;李平昂;余佩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Since the success of the first case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1987,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as become the most active field in all the branches of surgery.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surgery needs to be changed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procedures,medical materials and devices,and the requirement of 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medicine also poses great challenges to today's surgeons.Traditionally trained surgeons may find it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w developments.While,on the other hand,young laparoscopists may be at a loss when facing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laparoscopic operation.The surgeons of tomorrow should have profound base of the knowledge of surgery and skillful in laparoscopy at the same time.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Bile duct has great attraction to surgeons due to its special anatomical location,unique biological features and origin of complicate diseases.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represented b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Davinci robotic surgical system,has brought technic revolutions to traditional biliary surgery.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spect and regression of biliary surgery in the new era,we need to upgrade the knowledge of the biliary system,and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 the anatomy and development of bile duct.The study of biliary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path of extrahepatic system to hilar and then to the intrahepatic system,and the intrahepatic biliary disease should be emphasised in this new era.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营养混合液对胃癌根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其中26例患者采用全营养混合液行营养支持治疗设为试验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治疗设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前5d、术后1~5d采用全营养混合液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术后补液方式补充液体、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和治疗后(术后8d)的营养指标(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Hb),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出血、肠梗阻)和住院时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1≤小理论频数≤5,采用连续性矫正卡方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营养指标分析采用协因素方差分析,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Hb分别为(38.6±2.0)g/L、(281±33) mg/L、(2.5±0.9)g/L、(111±20) g/L,术后8d上述指标分别为(38.2±1.9)g/L、(277±16)mg/L、(2.3±1.1)g/L、(112±37) g/L;对照组营养支持治疗前Alb、前白蛋白、转铁蛋白、Hib分别为(38.3±2.4) g/L、(287±34) mg/L、(2.4±1.1)g/L、(107±21) g/L,术后8d上述指标分别为(30.3±2.3)g/L、(190±41)mg/L、(1.6±0.3)g/L、(93±22) g/L.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8d营养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4.042,95.637,9.529,4.919,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52±11)h、(70±1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6,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8.3%(14/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60,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经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9±3)d和(1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2,P<0.05).结论 全营养混合液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刘庆;刘亿;冯立波;夏冬;徐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4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9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预后因素分析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Twist蛋白的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 (28/45)和20.0% (9/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83,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1%,Ⅲ~Ⅳ期患者为76.9%.N0期结直肠癌患者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7%,N1~2期为85.7%.不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662,9.244,P<0.05).45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0~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Twist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个月和69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7%和82.4%,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47,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wist蛋白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HR=8.669,95%可信区间:2.959~25.39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wist蛋白表达阳性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5.059,95%可信区间:2.888~8.863,P<0.05).结论 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这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iwst蛋白表达阳性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伟杰;陈小伍;朱达坚;欧阳满照;钟强;刘长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General surgery has been the clinical foundation for all of the branches of the surgical specialties.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developed in general surgery have spread through the specialties as well.This is the basis for surgical master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s in general surgery.General surgeons will be challenged to learn how to incorporate these advances into their practice.Integrating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digital imaging will be required for general surgeons in the 21st century.General surgeons should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general surgery,but also be proficient in the usage of advanced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ools which will lead to promoting further developments in general surgery.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及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现有的放化疗手段对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收效甚微.因此,亟需探索治疗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新手段.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基因编码蛋白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犯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ER2/neu基因高表达与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包润发;束翌俊;刘颖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营养状况、炎性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肝切除术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患者术后1~7d行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试验组应用结构脂肪乳.在肝切除术前及术后5、7d抽取血液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营养学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分析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各指标趋势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0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前白蛋白、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IgG、IgM、IgA、CD3 +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CD4 +/CD8+于术前及术后5、7d在一定趋势内变化,对照组患者由术前水平逐渐变化至术后7d水平分别为:(36±10)U/L~(83±33)U/L、(37±13)U/L~(63±42)U/L、(233±42) mg/L~(208±37) mg/L、(154±32) U/L~(145±26) U/L、(8.1±1.6) mg/L~(30.3±8.6) mg/L、(14±5)g/L~(12±3)g/L、(3.2±1.3) g/L~(2.8±1.6) g/L、(2.1±1.3)g/L~(2.0±1.2) g/L、55.6%±6.8%~46.2%±3.9%、37.5%±2.0%~33.4%±3.1%、25.9%±2.9%~27.9%±3.0%、1.5±0.5~1.2±0.4;试验组分别为(36±12)U/L~(43±30) U/L、(36±14)U/L~(40±33) U/L、(231±45) mg/L~(255±44) mg/L、(149±25) U/L~(153±27) U/L、(7.6±1.8)mg/L~(21.7±11.2)mg/L、(13±5)g/L~(17±4) g/L、(3.3±0.7)g/L~(4.1±1.7)g/L、(2.1 ±1.1)g/L~(2.4±1.9)g/L、54.2%±6.3%~57.9%±3.2%、37.6%±3.5%~39.2%±2.9%、24.8%±3.4%~22.7%±3.4%、1.5±0.4~1.7±0.4,两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94.71,86.40,64.22,16.77,8.18,37.23,11.52,22.58,50.30,26.44,13.16,44.84,P<0.05).术后5d,两组患者ALT、AST、前白蛋白、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IgA、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1.03,0.91,1.02,0.53,0.68,1.61,0.98,P>0.05).术后5d两组患者IgG、IgM、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58,3.15,3.87,2.46,P<0.05).术后7d,两组患者ALT、AST、前白蛋白、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IgG、IgM、IgA和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 +/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3,2.79,5.58,2.12,3.10,2.53,4.17,2.35,3.45,2.98,3.12,3.75,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7d体质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7±6)kg和(9.9±1.5)d,试验组分别为(61±8)kg和(8.8±1.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2.71,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应用结构脂肪乳,能够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施晓雷;王帅;吴亚夫;汤宁;张炜炜;丁义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肝门周围恶性梗阻CT与MRI检查联合多技术成像的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在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20例行CT和MRI检查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门周围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CT联合阴性对比CT胰胆管造影(nCTCP)及CTA检查的图像设为CT组;MRI联合MRCP及MRA检查的图像设为MRI组.由2名阅片者独立分析2组影像学检查图像,分别评估肝门周围恶性梗阻分型、肝动脉和门静脉受侵犯、淋巴结和器官转移情况,评估结果与手术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2组影像学检查对肝门梗阻类型分类准确性比较采用配对x2检验;血管受侵犯、淋巴结和器官转移评价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其准确性比较ROC下面积(Az值),并作z score检验.结果 2组影像学图像上胆管受累及典型表现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伴逆行肝内胆管扩张;血管受侵犯主要征象为狭窄、闭塞或病灶与血管接触面过半;淋巴结转移典型表现为短径增大或呈类圆形或环形强化征象;器官受侵犯表现为病灶与其分界不清楚、受压或可见器官内低密度坏死灶.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术中探查结果:肝门部胆管癌13例,胆囊癌7例;肝动脉受侵犯5例,门静脉受侵犯10例;淋巴结转移10例;器官转移4例.CT组中,阅片者1和2准确评价肝门周围恶性梗阻分型、肝动脉受侵犯、门静脉受侵犯、淋巴结及器官转移情况分别为18例/18例、19例/18例、18例/18例、17例/16例和18例/19例;MRI组中准确评价上述特征的例数分别为17例/16例、14例/13例、17例/16例、15例/14例和19例/18例.2组影像学检查就肝门周围恶性梗阻分型、肝动脉和门静脉受侵犯、淋巴结和器官转移评估的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2.593,8.889,z=1.823,1.956,0.462,0.817,0.977,0.751,0.233,1.403,P>0.05).结论 CT和MRI检查肝门周围恶性梗阻的图像特征一致,在评估肝门周围恶性梗阻分型、血管受侵犯、淋巴结和器官转移情况时,CT与MRI检查效能相同.
作者:吴小平;吴文娟;张追阳;陆风旗;孙国洋;金慧涵;戴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1944年当我结束实习医生生涯从医学院毕业的时候,一位倍受我尊敬的知名内科学教授,以肯定而信任的目光询问我是否要做内科,但我却低着头,小声地说:“不,我要做外科!”.六十来年的外科医生生涯,见证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的确,我从来未曾后悔过选择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的决定.然而,自从步入21世纪之后,传统的外科学似乎正在受到挑战.
作者:黄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相当高,营养不良增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生命质量,增加病死率.围术期合理、有效地施行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吴国豪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