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
目的 探讨高龄及高脂血症与首发缺血性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再发卒中患者980例.患者必须是首发缺血性卒中,对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酗酒、吸烟等情况进行收集并记录.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再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80例复发卒中患者中,出血性复发268例,年龄(63.11±3.26)岁,高血压151例(56.3%)、糖尿病144例(56.3%)、高血脂109例(40.7%)、心脏病101例(37.7%)、酗酒98例(36.6%)、吸烟87例(32.5%),缺血性卒中患者612例,年龄(67.25±2.67)岁、高血压298例(48.7%)、糖尿病198例(32.4%)、高血脂134例(21.9%)、心脏病191例(31.2%)、酗酒88例(14.4%)、吸烟77例(12.6%).高龄(t=2.139,P=0.021)和高血脂(t=4.607,P=0.030)为复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及高脂血症是预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的二级预防措施.
作者:周曼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变累及到肾脏而引发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普遍、也是严重的脏器损害之一[1-2],并且肾脏的受累情况直接影响了SLE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出狼疮患者是否有肾脏病变,尤其是了解LN是否处于活动期及其活动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肾穿刺活检术仍是LN的病理诊断及分型的金标准.但LN的病程是一个活动与缓解反复交替的临床过程,而肾活检作为一个有创性检测手段,重复多次操作具有一定风险,所以难以通过肾活检对病情进行连续监测.因此,如何从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测指标的细微变化来及时了解肾组织的急性改变,已成为了LN研究的热点.
作者:李海英;左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在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方法学差异,并评估性能差异.方法 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87年定义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依据,筛选1 50例患者.同时选取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用两种方法学进行检测,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 15.0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检测结果的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及Kappa值.取高、低浓度标本验证GICA法重复性.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和Kappa值分别为100.0%、99.33%、99.67%和0.96;GICA法高浓度标本结果阳性数为10次,阳性率100%;低浓度标本结果阳性数为6次,阳性率为60%.结论 ELISA法和GICA法检测抗-CCP抗体结果一致性良好,而且GICA法操作简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整个实验过程仅需10 min,较为适合大批量的初筛检查.
作者:瞿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在极限浓度值样本来源困难的条件下,优化现有实验方案,以获得实验室定量项目的可报告范围.方法 采用IRC法对谷丙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淀粉酶(AMY)的分析测量范围进行评估,根据相对稀释浓度、分析测量范围、预期稀释相对浓度进行预期稀释结果的计算,比较稀释结果和预期结果,后根据校准曲线参数和分析测量范围、大稀释倍数得到可报告范围.结果 ALT、DBIL、AMY的分析测量范围分别为6.5~553.5 U/L、1.7~117.1 μmol/L、27.0~1 260.5 U/L,ALT和DBIL的大稀释倍数分别为11倍和2倍,ALT、DBIL、AMY的可报告范围分别为:4.0~6 600.0 U/L、1.0~257.6μmol/L、13.5~1 386.5 U/L.结论 优化的线性评估、稀释验证、校准验证、极限测试的联合使用对于实验室定量项目可报告范围的制订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陶然;王家健;鲁勇;冯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用于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亲和吸附法检测53例PHC患者(PHC组)、36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GPC3水平以及AFP-L3占总AFP的比例.结果 GPC3用于诊断PHC的佳临界值为283.5 ng/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0.881,95%置信区间0.815~0.947;诊断灵敏度56.6%,特异度89.4%;AFP-L3用于诊断PHC的佳界值为11.25%,ROC曲线下面积0.901,95%置信区间0.840~0.962;诊断灵敏度62.3%,特异度87.9%.PHC组血清GPC3以及AFP-L3的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血清GPC3、AFP-L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GPC3与AFP-L3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r=0.613 3,P<0.01).与GPC3、AFP-L3单项检测相比,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的灵敏度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单项检测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血清GPC3以及AFP-L3含量明显增高,二者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周助权;张民军;宋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两种检测系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偏倚评估.方法 分别使用TOSOH 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化学法检测40例血液样本的糖化血红蛋白,对两检测系统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检查离群点,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预期偏倚评估.结果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TOSOH 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测定均值为7.31%,酶化学法(雅培AEROSET生化仪)的测定均值为7.07%,线性回归方程为Y=1.047 4X-0.587 2,r2=0.954 4,糖化血红蛋白可接受偏倚大于预期偏倚可信区间上限.结论 酶化学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相当,酶化学法结果可接受,可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李池慧;黄续炜;吴翡斐;施金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在病毒不同感染程度的乙肝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乙肝患者共140例,根据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eAg的水平分为6组:A组(ALT正常,HBeAg阳性)、B组(ALT正常,HBeAg阴性)、C组(ALT轻度/中度升高,HBeAg阳性)、D组(ALT高度/重度升高,HBeAg阳性)、E组(ALT轻度/中度升高,HBeAg阴性)和F组(ALT高度/重度升高,HBeAg阴性).采用ELISA检测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水平在健康对照组(即G组)及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与ALT、AST、HBSAg、HBeAg、HBV-DN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F组的MASP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和D组,同时其显著低于B组和G组(P<0.05);D组的MASP水平显著低于其余6组(P<0.05);G组的MASP水平显著高于其余6组(P<0.05);MASP水平与ALT、AST、HBSAg、HBeAg、HBV-DNA的值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MASP水平会降低,且其水平异常降低与患者肝损伤程度加重、病毒感染和复制水平加剧均有关系.
作者:蒋静;王拥军;薛黎;何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干预后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来收集该院2009~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析MRSA检出率、感染部位和科室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干预措施前后MRSA检出率并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9~2011年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检出1 1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704株,检出率为61.1%.2009年检出MRSA 178株,检出率为66.4%;2010年检出MRSA 264株,检出率为63.2%;2011年检出MRSA 262株,检出率为56.5%.MRSA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皮肤软组织常见,好发于脑外科、重症监护室、骨科、烧伤科和皮肤科.结论 临床干预后,MRSA的感染率有所下降,证明针对MRSA感染的干预措施有效.
作者:谢宁;郭斌;杨俊;廖涛;邓健康;熊元;黄义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血浆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02例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血压水平分为3组,检测3组患者的血脂谱、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1)3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 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性(r=0.883,P=0.025),与DBP无明显相关性(r=0.536,P=0.074).结论 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检测SAH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伍传琦;许文水;韦宏文;赵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药敏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2年2~9月临床采集的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分离出446株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56株,占57.40%;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06株,占23.77%.真菌来源分布前3位是尿液、宫颈分泌物、痰液.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性好,均达97%以上.结论 临床标本中真菌感染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虽药物敏感现状仍算良好,但仍应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梁培松;王结珍;孙各琴;兰海丽;卢兰芬;冯雪琴;慕月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学校入学新生尿吗啡、甲基安非他明的检测结果.方法 采集当日早晨新鲜尿液标本,用MOR/MAMP二合一试剂盒(胶体金法)联合检测.结果 初检者中有16例呈阳性反应,其中吗啡阳性反应者12例,甲基安非他明阳性反应者4例,调查询问情况后,排除干扰因素,一周后再次复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尿毒品检测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因素很多,除了一些药物外,饮食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卢秋菊;谷费菲;胡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重庆及周边患者泌尿生殖系统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和药物耐受性特点.方法 分析2010~2011年该院皮肤性病科实验室对1 189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进行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189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555例,检出阳性率为46.7%,其中单纯Uu阳性标本386例(69.5%),Uu+Mh混合感染157例(28.3%),单纯Mh阳性12例(2.2%).12种抗菌药物中对支原体敏感度高的是交沙霉素(96.0%),其次是米诺环素(95.5%)、强力霉素(94.4%)和四环素(84.0%),其余敏感度均低于60.0%.结论 支原体在体外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宜首选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
作者:李凤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5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以同期28例单纯肺炎患儿及26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收集所有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并与其血浆G试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BALF G试验检测值为(279.0土121.3)pg/mL,血浆G试验检测值为(98.5±32.6) pg/mL,均显著高于单纯肺炎组和非感染组(P<0.05),对照组的BALF G试验检测值显著高于血浆G试验检测值(P<0.05).BALF标本G试验诊断IPF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血浆G试验.结论 BALF G试验较血浆G试验在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方面具有更早、更准确、更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赖源;朱纯华;刘娜;叶志纯;李梨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5种常见肿瘤放射介入治疗疗效观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65例恶性肿瘤患者,从中选择68例进行放射介入治疗,对所有受试者检测TSGF、AFP、CEA、Ca199、CA125、Ca50的含量.结果 16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8例适合放射介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射介入后TSGF含量及阳性率与介入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后检测TSGF水平对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涛;孙红梅;王一萍;任峥嵘;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感染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细胞因子检测对病情判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DKA合并感染患者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0例,入选后分别检测2组对象的hs-CRP、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hs-CRP及WB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hs-CRP及WB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IL-6、TNF-α、1L-8、IFN-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IL-6、IL-8、IFN-γ及TNF-α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IL-6、IL-8、IFN-γ及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IL-6、IL-8、IFN-γ及TNF-α呈正相关(P<0.05);WBC与IL-6、IL-8呈正相关(P<0.05),但与IFN-γ及TNF-α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与IL-6、IL-8、IFN-γ及TNF-α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对DKA合并感染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在机体受到创伤时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因外伤住院的患者154例为研究组,年龄在25~45岁之间,平均35岁.并同时在门诊选择同一年龄段6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Hcy和CR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Hcy与CRP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根据创伤轻重分为轻伤、中伤和重伤3组,3组间Hcy和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Hcy与CRP对于外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志尊;郝建宗;段艳梅;王广丽;李亚茹;刁恒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国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开展已30多年[1],盐城属苏北欠发达地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市部分卫生院开展生化室间质评工作,距今也达20余年,本院是本市首批参加市级室间质评活动的单位.参加室间质评,对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责任感和工作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的对比,了解参评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2],找出平时不易被自己的实验室所发现的误差.现就对本院2003~2012年10年40批号404个生化室间质评测试结果作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德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广东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以Bio-Rad VARIANTⅡTURBO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比对系统,以通过NGSP认证的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参比系统,用20份不同浓度的新鲜全血进行比对;再以通过比对系统对两份新鲜全血进行赋值,两份赋值的新鲜全血与另外3个定值的Bio-Rad全球室间糖化血红蛋白调查物作为调查品派发给参与调查的17家实验室,对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具有可比性;17家实验室使用12套检测系统,分析方法包括3种,分别是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免疫比浊法和微粒色谱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百分偏倚范围和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00%~32.29% 、2.30%~14.59%,其中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的平均百分偏倚和CV均小,新鲜全血和室间调查物的平均百分偏倚和CV分别为1.79% 、2.30%和4.35%、6.28%.结论 Bio-Rad VARIANTⅡTURBO和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使用多个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系统、检测方法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徐全中;温冬梅;张秀明;索明环;吴剑杨;李曼;萧金丽;阚丽娟;庞嘉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EG沉淀法纯化鸡胚培养流感病毒尿囊液的工艺,对PEG-6000的浓度、沉淀时间、离心力进行优化,为流感病毒抗原和抗体制备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方法 向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添加PEG后进行高速离心收集沉淀,检测纯化病毒液效价、病毒形态,以及卵清蛋白含量.结果 PEG浓度为4%,沉淀时间2h,离心力8 000 g条件下,病毒能完全沉淀,杂蛋白卵清蛋白含量低,病毒颗粒完整,浓缩液中病毒血凝效价为1∶10 240.以纯化病毒免疫山羊3次后,血清抗体滴度为1∶1 024且无交叉.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明优化后的PEG沉淀法对鸡胚培养流感病毒尿囊液中的病毒浓缩、纯化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戴宗祥;耿兴良;周健;马磊;郭晨;周竟贤;高清霞;张新文;姜述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Siemens RAPIDLAB1265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自动化程度高[1],能自动进行项目定标和冲洗,其日常维护即“每周保养”为顺次执行去蛋白和活化一次.血气分析仪的核心部件是电极,电极故障是引起项目无结果常见的原因.本科室先后引进2台RAPIDLAB1265分析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分别出现1例相似的少见故障,其排除与维修过程颇费周折,现总结如下.
作者:欧阳能良;陈春明;张秀明;黄福达;王伟佳;缪丽韶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