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概率。方法选择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并选择6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的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5.09 pmol/L、17.32 pmol/L 和2.81 mIU/L。对照组的血清FT3、FT4和 TSH 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4.99 pmol/L、17.24 pmol/L 和2.71 mIU/L,糖尿病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86例糖尿病组中共有29例患者 TSH 异常,异常率为33.7%,对照组为14.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的 TSH 异常率为42.1%,高于糖尿病患者中男性的 TSH 异常率(17.2%)。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女性患者,以利于早期筛查和防治。
作者:马智鸿;武红玉;朱利国;李跃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体、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A1酸性糖蛋白(AAG)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五个检测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 RA 患者(RA 组)、110例非 RA 患者(非 RA 疾病组)和4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抗 CCP 抗体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F、hs-CRP 和 AAG 的浓度,用 Vesmatic 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检测 ESR。结果RA 组抗 CCP 与 RF 血清水平明显高于非 RA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 组和非 RA 疾病组 hs-CRP、AAG、ESR 血清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 CCP 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6.6%,95.3%),五项检测指标联合检测特异度高,达到99.1%,阳性预测值达到97.5%,平行试验灵敏度显著提高到93.3%,阴性预测值为94.2%。结论抗 CCP 抗体在 RA 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利于 RA 的早期诊断;五项检测指标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 RA 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白海燕;梁贤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80例 RA 患者、32例骨关节炎(OA)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血清 ACCP 抗体、MMP-3、IL-17、IL-18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 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显著高于 OA 组和健康对照组;RA 低、中、高活动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高于稳定组,RA 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疾病活动评价分数(DAS28)、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都升高;ACCP 抗体阳性组 MMP-3、IL-17、IL-18、DAS28高于阴性组;RA 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之间正相关;ACCP 抗体、MMP-3、IL-17、IL18与 RA低、中、高活动组监测指标 CRP、DAS28呈正相关。结论MMP-3、IL-17、IL-18参与 RA 的发生、发展过程;ACCP 抗体、MMP-3、IL-17、IL-18的检测对 RA 患者病情活动的判断和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郑锡铭;鱼云霞;张爱君;陈建;贾伟;徐广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需氧菌性阴道炎(A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筛检门诊妇科就诊的19~49岁阴道分泌物异常及阴道清洁度Ⅲ/Ⅳ度患者655例,进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55例标本培养出病原菌518例(79.1%),混合感染207例(31.6%),共检出病原菌6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5株(46.9%),革兰阴性菌141株(22.4%),假丝酵母菌193株(30.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多见,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菌群复杂,重视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江立千;李荣顺;陈恒;练润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华润武钢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鲍曼不动杆菌(ABA)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API 微生物培养鉴定系统对临床各科送检标本进行 ABA 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通过 WHONET5.6软件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近6年来,本院共分离出 ABA 791株,ABA 在病原菌中的分离率为7.8%。ABA 检出以痰液(80.4%)及咽拭子(10.9%)标本为主,该菌株临床分布比较广泛,重症监护病房(18.8%)、干部病房(17.6%)、呼吸内科(13.3%)和神经外科(12.3%)的患者感染率较高。2007~2012年耐药率小于50%的抗菌药物包括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有升高的趋势,尤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升高为明显。结论ABA 耐药情况较为严重,2007~2012年 ABA 临床分离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有升高的趋势,动态监测该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变迁,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医院内感染,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金花;黄文红;吴小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以肝脏急慢性炎性病变为主要改变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感染超过3亿人,中国也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 是一个引起重症肝炎和肝癌的常见诱因。HBV 的实验室诊断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和应用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提供了确切的依据。除了传统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前 S1抗原(PreS1-Ag)、前 S2抗原(PreS2-Ag)的检测还有核酸标志物 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 DNA(即 cccDNA)以及 HBV 基因的分型和突变耐药的诊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HBV的 X 基因的产物 X 蛋白 HBxAg 在肝癌(HCC)的风险预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项指标相互结合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预后的检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邵君(综述);王伟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血清学和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失调导致 SLE 患者大量的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产生,过量的补体活化以及隐匿的组织炎症,从而导致一组多器官受累的临床综合征。生物标志物可用来反映 SLE 的发病机制,并用于 SLE 的诊断、监测、分层和预测个人对治疗的反应。长期以来,抗 dsDNA 抗体、补体活性和免疫复合物等免疫学指标是 SLE 疾病活动性的经典标志。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大量新的 SLE 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出现。本文从表观遗传学、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T 细胞等方面对 SLE 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作一综述。
作者:常文静(综述);蔡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铁蛋白(Ferritin)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51例肺癌(肺癌组)、10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NSE、CYFRA21-1、CEA、CA125、CA153、Ferritin 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细胞肺癌的 NSE 水平高于鳞癌和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鳞癌和腺癌 CYFRA21-1水平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种肿瘤标志物中 NSE 的灵敏度高,为82.8%。6项肿瘤标志物中3项阳性时,肺癌组阳性率较高,假阳性显著降低。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阳性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提高早期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首选 CEA、NSE 和 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作者:贺望娇;范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 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24例O型孕妇做产前 IgG 抗 A(B)效价测定,对其中136例 IgG 抗 A(B)效价较高的孕妇的新生儿进行 ABO 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孕妇 IgG 血型抗体效价与 ABO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524例 O 型孕妇中,IgG 抗 A(B)效价小于等于32组、64组、128组、256组和大于等于512组分别占60.9%、20.3%、10.6%、5.6%和2.6%。136例有 ABO-HDN 风险的孕妇中,有41例新生儿发生 HDN,占30.1%。妻-夫血型为 O-A、O-B 和 O-AB 各组新生儿 HDN 发生率分别为30.3%、28.8%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gG 抗 A(B)效价64组、128组、256组和大于等于512组中,ABO-HDN 阳性率分别为7.7%、28.6%、50.0%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BO-HDN 发生率与孕妇丈夫血型无关,与孕妇血清 IgG 抗 A (B)效价有关。
作者:杨伯家;邹志强;鲍海娥;李芙蓉;鲍春妹;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相关基因1(TC-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β-链蛋白(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其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调控的相关性,为研究 TC-1在NSCLC 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TC-1、CyclinD1、β-catenin 蛋白在48例 NSCLC 中的表达,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TC-1、CyclinD1、β-catenin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其中 TC-1在 NSCLC 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 TNM 分期有关;β-catenin 在 NSCLC 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NSCLC 患者中 TC-1、CyclinD1和β-catenin 蛋白的表达均为上调趋势,其可能在肺癌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TC-1可能参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这些都为 NSCLC 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罗建奎;邢时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方法在人群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胶体金快速试验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检测 HCV-RNA 病毒载量。结果(1)539份样本中,其中266例抗体阴性,263例抗体阳性。(2)在67例 HCV-RNA 病毒载量小于103 IU/mL 组中,ELISA 法检测 HCV 抗体阳性有60例,胶体金快速试验法检测抗体阳性有30例。208例 HCV-RNA 病毒载量大于或等于103 IU/mL 组中,ELISA 法检测的抗体阳性有199例,胶体金快速法检测阳性的有181例,另外有6例两种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患者 RNA 病毒载量大于或等于103 IU/mL。(3)对208例 HCV-RNA 病毒载量大于或等于103 IU/mL 样本分成4个组。GGT、ALT 及 AST 在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LB 及 S/CO 值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人群筛查中为了减少漏诊率,尽早诊断丙型肝炎,要联合运用以上各实验室检测方法,综合分析。
作者:朱红艳;毕胜;杨曦;李峥;徐永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髓鞘碱性蛋白(MBP )联合检测在早期脑挫裂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 GFAP、MBP 浓度,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q 检验分析脑挫裂伤患者与健康人群间的差异。结果血清 GFAP、MBP 浓度,轻、重型颅脑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3组间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轻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挫裂伤患者早期血清 GFAP、MBP 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损伤越重升高越明显。结论血清 GFAP、MBP 水平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脑挫裂伤诊断及评估损伤程度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庆禄;李宁;王文智;李伟;李光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目前传统炎症指标之一的 C 反应蛋白检测已经可达0.1 mg/L 以下,被称为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心血管病风险和心血管病死率方面的应用价值已经获得公认[1]。hs-CRP 在冠脉综合征(ACS)时明显升高,并与心肌梗死病死率密切相关。
作者:操良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统计资料共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按变量值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为具有度量衡单位、多为连续性资料、可通过测量得到,如身高、红细胞计数、某一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等有一定单位的资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血浆及胃黏膜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其与 H.pylori 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法),检测96例儿童血浆及胃黏膜 IL-6水平,其中 H .pylori 感染患儿52例,非 H . pylori 感染患儿44例。结果血浆 IL-6在 H .pylori 感染组和非 H .pylori 感染组的浓度分别是(173.36±143.15)pg/mL 和(168.55±99.67)p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胃黏膜 IL-6在 H .pylori 感染组和非 H .pylori 感染组的浓度分别是(210.54±53.68)pg/mL 和(140.59±73.4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胃黏膜组织中 IL-6水平就越高,两者呈正相关(R 2=0.868)。结论H .pylori 感染患儿的血浆 IL-6水平不升高,但胃黏膜的 IL-6水平升高,其升高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IL-6可能参与了 H .pylori 感染的病理损伤过程,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岳玉林;邱凤玲;徐静茹;郭敏;徐嘉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在婴幼儿肺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细菌感染组48例、非细菌性感染组102例及对照组50例,测定 WBC 和检测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 WBC 计数(11.3±8.4)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5.4±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性感染组异型淋巴阳性率(46%)高于细菌性感染组(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WBC 计数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在婴幼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为强;周敏榆;陆丹倩;彭明;丘利玲;吕蓉;顾向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动脉血与静脉血清中钾、钠、氯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按照NCCLS(EP9-A2)对仪器间的预期偏倚进行评估,将8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新生儿组和成人组,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钾、钠、氯,同时用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利用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钾、钠、氯。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成人组动脉血、静脉血清中钾、钠、氯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组动脉血与静脉血清比较,钾、钠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肝素抗凝的动脉血钾低于静脉血清,钠高于静脉血清。
作者:徐翠玲;钱成荣;刘继勇;龚庆辉;史连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sAg、HBeAg、HBeAb、HBcAb 的相关性。方法724例 HBV 感染者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 HBV DNA 载量,运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 HBsAg、HBeAg、HBeAb、HBcAb 水平。结果兰州地区慢性 HBV 感染者 HBsAg 水平与 HBV DNA 载量呈正相关关系(r=0.342,P <0.05),HBeAg 水平与 HBV DNA 载量呈正相关关系(r=0.463,P <0.05),HBeAb 水平与 HBV DNA 载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 =-0.227,P =0.001),HBcAb 水平与HBV DNA 载量变化无相关性(r=-0.062,P =0.366)。结论兰州地区慢性 HBV 感染者 HBV DNA 载量和 HBsAg、HBeAg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提示临床上应把 HBsAg、HBeAg 与 HBV DNA 结合起来观察,能更准确判断患者的传染性程度。
作者:李彩东;吴斌;陈锡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和T细胞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ELISA 法测定血清 IL-17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 CA153和 CA125的水平,并分析 IL-17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 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IL-17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IL-17水平与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及 CA153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 IL-17水平与 CA125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17水平与乳腺癌有关。
作者:陈光辉;陈建安;陈慧;曾今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T(hs-cTnl)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3例临床确诊的手足口患儿设为 HFMD 组,并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心电图正常组(59例)、心电图异常组(8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6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心肌酶谱、cTnT-hs 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心电图异常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心肌酶谱、cTnT-hs 的变化情况。结果HFMD 心电图异常组心肌酶谱、cTnT-hs 血清浓度及异常率与 HFMD 心电图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MD 心电图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FMD 心电图异常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浓度 CK、CK-MB、cTnT-h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T、LDH 和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损伤为 HFMD 患儿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对患儿进行心肌酶谱、cT-nT-hs 的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志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