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统计资料类型

关键词:统计资料, 计量资料, 定量资料, 度量衡, 单位, 红细胞计数, 研究指标, 数据资料, 计数资料, 定性资料, 等级资料, 测量, 人体内, 连续性, 变量值, 种类, 物质, 身高, 浓度, 方法
摘要:统计资料共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按变量值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为具有度量衡单位、多为连续性资料、可通过测量得到,如身高、红细胞计数、某一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等有一定单位的资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淋球菌耐药性分析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57株淋球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PCR 法扩增相关耐药基因,PCR 产物测序结果在 GenBank 中用 blastn 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结果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0.0%、8.8%、7.0%、61.4%、100.0%,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和质粒介导的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阳性率分别为35.1%、56.1%。耐药基因突变率均在80%以上。结论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以作为佛山地区治疗淋球菌的首选药物。淋球菌耐药机制较复杂,应加强对相关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作者:陈桂山;林超萍;张秀明;孙各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剪切重组麦芽糖结合蛋白-人鼻病毒3C 蛋白酶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一种可以自剪切的重组的麦芽糖结合蛋白-人鼻病毒3C蛋白酶融合蛋白酶,获得一种可溶性好、酶切特异性强,且在低温下仍保持酶活性的新型基因工程工具酶。方法将编码人鼻病毒3C 蛋白酶的遗传微粒克隆入表达载体 pRSF-duet,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人鼻病毒3C 蛋白酶。通过自身体内酶切实验进行活性检测。结果人鼻病毒3C 蛋白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得到了高效的表达,并可特异性识别及剪切人鼻病毒3C蛋白酶酶切位点。结论获得了新型的基因工程工具酶。

    作者:董哲君;赵海舰;许小毛;方保民;郭健;肖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病毒肝炎实验室诊断的分析和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以肝脏急慢性炎性病变为主要改变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感染超过3亿人,中国也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 是一个引起重症肝炎和肝癌的常见诱因。HBV 的实验室诊断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和应用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提供了确切的依据。除了传统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前 S1抗原(PreS1-Ag)、前 S2抗原(PreS2-Ag)的检测还有核酸标志物 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 DNA(即 cccDNA)以及 HBV 基因的分型和突变耐药的诊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HBV的 X 基因的产物 X 蛋白 HBxAg 在肝癌(HCC)的风险预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项指标相互结合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预后的检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邵君(综述);王伟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上海市奉贤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型别分布特征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预防 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PCR 联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本院初次进行 HPV 检查的18194例妇女 HPV 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194例样本中阳性例数为2986例,总感染率为16.41%,其中21种基因型全部检出,单一 HPV 病毒感染2714例,2种 HPV 病毒感染148例,占总感染例数的4.96%,3种及以上 HPV 病毒感染124例。住院患者阳性率为12.76%,门诊患者阳性率为16.88%。HPV 感染高危型多于低危型,检出数约为低危型的7.5倍。高危型HPV 感染中,以16、52、58型感染多;低危型 HPV 感染中以81型感染多,其次为6、11型。结论奉贤区 HPV 流行整体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又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感染年龄高峰在51~65岁,高危型感染高于低危型感染,主要为单基因型感染。

    作者:李晓娇;卢晓佳;张群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854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分离率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体外灵敏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本院收集到的854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8546例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3237例(37.9%),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阳性2897例(89.5%)、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39例(1.2%)、Uu 和 Mh 均阳性301例(9.3%),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敏结果显示,2897例 Uu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交沙霉素(98.4%)、强力霉素(97.9%)、美满霉素(97.6%);耐药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环丙沙星(71.8%)、螺旋霉素(46.8%)、氧氟沙星(35.6%)。39例 Mh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交沙霉素(96.7%)、强力霉素(91.2%)、美满霉素(90.8%),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氧氟沙星(68.9%)、环丙沙星(67.8%)、罗红霉素(54.2%)。301例 Uu+Mh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强力霉素(95.2%)、美满霉素(94.8%)、交沙霉素(92.1%),耐药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环丙沙星(83.3%)、氧氟沙星(80.1%)和左氧氟沙星(76.3%)。结论Uu 和 Mh 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本院泌尿生殖道标本分离到的支原体以 Uu 为主,所以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把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灵敏度较高的药物作为首选。

    作者:李进;黎敏;鲁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miR-31在肿瘤中预后作用的 meta 分析及机制

    目的:综合评价miR-31与肿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仔细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以及ISIWebofScience数据库与miR-31相关肿瘤预后文献,提取预后数据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并对预后数据进行合成分析。结果共有7篇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累积病例2012例;Meta分析显示,肿瘤患者miR-31表达降低预后不良(HR=0.784,95%CI:0.630~0.974);而亚组分析中采用多变量分析及中国人群的研究合成结果分别为3.512(95%CI:1.797~6.865)、1.574(95%CI:1.062~2.333),提示miR-31表达升高预后不良;miR-31在消化系统中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1在肿瘤中的预后作用可能具有组织及地域特异性,具备作为新型标记物的潜力。

    作者:付文博;宋亚芹;杨兰;朱建波;魏育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统计资料类型

    统计资料共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按变量值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为具有度量衡单位、多为连续性资料、可通过测量得到,如身高、红细胞计数、某一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等有一定单位的资料。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需氧菌性阴道炎(A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筛检门诊妇科就诊的19~49岁阴道分泌物异常及阴道清洁度Ⅲ/Ⅳ度患者655例,进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655例标本培养出病原菌518例(79.1%),混合感染207例(31.6%),共检出病原菌6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5株(46.9%),革兰阴性菌141株(22.4%),假丝酵母菌193株(30.7%),以白色假丝酵母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多见,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育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菌群复杂,重视阴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江立千;李荣顺;陈恒;练润琼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6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和铁蛋白(Ferritin)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51例肺癌(肺癌组)、10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 NSE、CYFRA21-1、CEA、CA125、CA153、Ferritin 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患者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细胞肺癌的 NSE 水平高于鳞癌和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鳞癌和腺癌 CYFRA21-1水平高于小细胞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种肿瘤标志物中 NSE 的灵敏度高,为82.8%。6项肿瘤标志物中3项阳性时,肺癌组阳性率较高,假阳性显著降低。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阳性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提高早期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首选 CEA、NSE 和 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作者:贺望娇;范柳青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心肌酶谱与 cTnI 联合检测对 AMI 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 (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 AMI 患者87例,随机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AMI 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与 cTnI 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肌酶谱灵敏度为86.20%,特异度为92.00%,cTnI 灵敏度为89.70%,特异度为96.00%。结论心肌酶谱与 cTnI 联合检测能达到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减少对患者的误诊和漏诊。且 cTnI 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出现时间早、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诊断窗口时间长等优点,对 AMI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骈桂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骨髓涂片检出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发病率低,艾滋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感染,多数表现发热、肝脾肿大及外周血细胞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早期诊断不易想到该病,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将本院发现的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例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晶;孙寅耀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呼吸道感染纹带棒状杆菌1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2月18日本院急诊接收1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抢救后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自主呼吸微弱。白细胞(WBC)18.6×109/L,中性粒细胞(NEU)79.2%,谷草转氨酶116 U/L,乳酸脱氢酶358 U/L,肌酸激酶79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99 U/L,D-二聚体1.8μg/L,肌钙蛋白307.1 pg/mL,肌红蛋白大于3000 ng/mL,脑钠肽839.7 pg/mL。随即入住心肾内科,2013年12月20日送检痰培养结果为阴性,2013年12月22日起送检痰培养结果培养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此时 WBC 12.2×109/L, NEU 82.6%,谷草转氨酶81 U/L,肌酸激酶348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61 U/L,D-二聚体1.6μg/L,肌钙蛋白24.44 pg/mL,肌红蛋白314.1 ng/mL,脑钠肽555.7 pg/mL。2013年12月24日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12月25日送检痰培养结果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阴沟肠杆菌(ECL)。2013年12月29~31日,共送检4次血培养和3次静脉导管培养,均培养出阴沟肠杆菌(ECL),提示该患者的菌血症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所致。2014年1月3日上午送痰标本1份,体温38℃,WBC 18.7×109/L,NEU 77.0%,谷草转氨酶,6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8 U/L,肌钙蛋白48.6 pg/mL,肌红蛋白80.9 ng/mL。2014年1月5日培养出纹带棒状杆菌,临床选用利奈唑胺,3 d 后患者体温37.1℃,WBC 10.1×109/L,3次痰培养均无纹带棒状杆菌生长。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2013年12月24日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2013年12月25日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2013年12月26日改用亚胺培南;2014年1月4日选用利奈唑胺。

    作者:杨晓波;周璐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 HCY、UⅡ、ACE 及 NT-proBNP 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尾加压素Ⅱ(U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B型钠尿肽前体 N 端(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临床病例的收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UⅡ,同时测定血清中HCY、ACE 及 NT-proBNP 水平,并对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4项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清 HCY、UⅡ、ACE 及NT-proBNP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EH)组患者血清中 HCY、UⅡ、ACE 及 NT-proBNP 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EH组患者血清中 HCY、UⅡ、ACE 及 NT-proBNP 在 ROC 曲线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0.765、0.792、0.972,均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 HCY、UⅡ、ACE 及 BNP 高表达,与健康人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陈彬;许永志;陈燕红;林淳峥;冯嘉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检测因胸痛就诊患者198例,其中急性心梗(AMI)患者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93例,健康体检者83例,均检测了 hs-cTn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确诊为 AMI 患者的 hs-cTnT、CK、CK-MB 阳性率分别为88.6%、48.6%、71.4%,均高于 UA 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且 AMI 早期患者检测 hs-cTnT 阳性率高于 CK 和 CK-MB。结论hs-cTnT 与心肌酶谱中的 CK、CK-MB 相比,对心肌损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减少 ACS 的误诊和漏诊,是 ACS 早期诊断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作者:詹淑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IL-1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和T细胞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ELISA 法测定血清 IL-17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 CA153和 CA125的水平,并分析 IL-17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 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IL-17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IL-17水平与CD3+ CD4+ IL-17+ T 细胞百分数及 CA153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 IL-17水平与 CA125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17水平与乳腺癌有关。

    作者:陈光辉;陈建安;陈慧;曾今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游离 DNA 动态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游离DNA的动态变化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54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分为轻度17例,中度21例和重度16例,分别采集发病后1、3、7、15 d 脑脊液2 mL,提取游离 DNA,采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游离 DNA 水平。结果脑出血组中游离 DNA 水平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颅内压异常组高于正常组;颅内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结论脑脊液游离 DNA 水平对于诊断脑出血颅脑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有助于监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牛家峰;贾磊;李雪;厉宗祥;李庆;周德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肝素锂抗凝动脉血与静脉血清钾钠氯测定结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肝素锂抗凝动脉血与静脉血清中钾、钠、氯测定结果的差异。方法按照NCCLS(EP9-A2)对仪器间的预期偏倚进行评估,将8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新生儿组和成人组,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钾、钠、氯,同时用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利用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钾、钠、氯。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成人组动脉血、静脉血清中钾、钠、氯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组动脉血与静脉血清比较,钾、钠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氯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肝素抗凝的动脉血钾低于静脉血清,钠高于静脉血清。

    作者:徐翠玲;钱成荣;刘继勇;龚庆辉;史连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西北地区524例不孕症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西北地区524例不孕症女性的宫颈标本进行高危型 HPV、衣原体及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分析这3种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524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中,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支原体、高危型 HPV、衣原体。单纯支原体阳性、单纯衣原体阳性和支原体、衣原体双阳性患者中,高危型 HPV 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衣原体全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孕症女性患者中,高危型 HPV 感染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有一定关系,建议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在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除做好支原体、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外,同时需进行高危型 HPV 的检测。

    作者:王晓昌;陈俊;侯铁塔;尹俊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 S1抗原与其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其5项血清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5例 HBV 感染者的 HBV 前 S1抗原及其血清标志物。结果HBV 前 S1抗原在 HBsAg(+)、HBeAg(+)、抗-HBc(+)患者,HBsAg(+)、抗-HBe(+)、抗-HBc(+)患者,HBsAg(+)、HBeAg(+)患者及HBsAg(+)、抗-HBc(+)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51%、46.11%、76.47%、34.78%。结论结合 HBV 前 S1抗原检测可以较好的完善和补充 HBV 5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特别是对于 HBeAg 阴性或者存在变异的 HBV 感染者,HBV 前 S1抗原可以较好地反映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及是否存在传染性。

    作者:王玲玲;李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石河子流产孕妇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相关检测与孕妇流产的关系。方法利用金标免疫斑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6例流产孕妇及100例健康孕妇血清抗双链 DNA(dsDNA)抗体、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抗体(AN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结果与健康孕妇比较,流产孕妇 EMAb 、ACA、AoAb、ANA、SMA 值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MAb 、ACA、AoAb、ANA、SMA 与孕妇流产相关性高,对于边疆地区孕妇不明原因流产采取明确原因及产前筛查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