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54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

李进;黎敏;鲁卫平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物灵敏度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分离率及对12种抗菌药物的体外灵敏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本院收集到的8546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8546例患者标本中支原体阳性3237例(37.9%),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阳性2897例(89.5%)、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39例(1.2%)、Uu 和 Mh 均阳性301例(9.3%),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敏结果显示,2897例 Uu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交沙霉素(98.4%)、强力霉素(97.9%)、美满霉素(97.6%);耐药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环丙沙星(71.8%)、螺旋霉素(46.8%)、氧氟沙星(35.6%)。39例 Mh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交沙霉素(96.7%)、强力霉素(91.2%)、美满霉素(90.8%),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氧氟沙星(68.9%)、环丙沙星(67.8%)、罗红霉素(54.2%)。301例 Uu+Mh 对抗菌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强力霉素(95.2%)、美满霉素(94.8%)、交沙霉素(92.1%),耐药率由高到低的前三位依次为:环丙沙星(83.3%)、氧氟沙星(80.1%)和左氧氟沙星(76.3%)。结论Uu 和 Mh 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本院泌尿生殖道标本分离到的支原体以 Uu 为主,所以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把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等灵敏度较高的药物作为首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概率。方法选择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并选择6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FT3、FT4和 TSH 水平的检测结果平均值分别为5.09 pmol/L、17.32 pmol/L 和2.81 mIU/L。对照组的血清FT3、FT4和 TSH 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4.99 pmol/L、17.24 pmol/L 和2.71 mIU/L,糖尿病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86例糖尿病组中共有29例患者 TSH 异常,异常率为33.7%,对照组为14.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患者中,女性的 TSH 异常率为42.1%,高于糖尿病患者中男性的 TSH 异常率(17.2%)。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女性患者,以利于早期筛查和防治。

    作者:马智鸿;武红玉;朱利国;李跃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CCL18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索趋化因子CCL18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ELISA法对诊断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眼结膜炎的患儿和同期健康体检学生的血清 CCL18水平进行检测,并在临床治疗6个月后重新复检该指标。结合临床相关检查资料,对检测结果采用 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眼结膜炎3组患儿的 CC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中度和重症患儿两组比较,重症患儿组 CCL18水平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轻、中度患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3组患儿的 CCL1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CL18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治疗后明显下降,提示 CCL18的检测在过敏性患儿的病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治疗效果的监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猛;丁翠君;陆冬明;高春标;陈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 S1抗原与其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其5项血清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5例 HBV 感染者的 HBV 前 S1抗原及其血清标志物。结果HBV 前 S1抗原在 HBsAg(+)、HBeAg(+)、抗-HBc(+)患者,HBsAg(+)、抗-HBe(+)、抗-HBc(+)患者,HBsAg(+)、HBeAg(+)患者及HBsAg(+)、抗-HBc(+)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51%、46.11%、76.47%、34.78%。结论结合 HBV 前 S1抗原检测可以较好的完善和补充 HBV 5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特别是对于 HBeAg 阴性或者存在变异的 HBV 感染者,HBV 前 S1抗原可以较好地反映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及是否存在传染性。

    作者:王玲玲;李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抗核抗体核型检测与特异性抗核抗体谱检测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核型与特异性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检验科检测的974例抗核抗体结果,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核型,用条带酶免分析法(LIA)检测特异性抗核抗体谱,分析199例 IIF 与 LIA 同时阳性的结果,比较抗核抗体核型与特异性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结果974例标本中 IIF 阳性249例(阳性率25.6%),LIA 阳性237例(阳性率24.3%),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IF 与 LIA 单项或两项阳性287例(29.5%),高于IIF 或 LIA 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9例 IIF 阳性中 LIA 阳性199例(79.9%),725例 IIF 阴性中 LIA阴性687例(94.8%)。核颗粒型多见抗 Ro-52抗体,胞浆颗粒型多见抗线粒体 M2抗体,核均质型以抗 dsDNA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多见,着丝点型多见抗着丝点抗体,核仁型多见抗 PM-Scl 抗体。结论IIF-ANA 与 LIA-ANA 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也有一定差异,两者联合检测能降低漏检率,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金菊;牟晓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AFP、AFP-L3、DKK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单独或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PHC 组、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 AFP 水平;采用亲和吸附层析法检测 AFP-L3水平,计算 AFP-L3在 AFP 中比例;采用 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中 DKK1水平。结果单独检测 PHC 患者的3种肿瘤标志物,AFP、AFP-L3、DKK1灵敏度分别为60.9%、76.8%、69.6%,特异度分别为88.7%、91.5%、95.8%。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是91.3%,特异度是87.3%,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FP 、AFP-L3、DKK1的联合检测能提高 PHC 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 PHC 诊断方面比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组合方法更准确。

    作者:薄维波;秦继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多渠道网络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检验医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应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分析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理变化,用于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的一门学科[1]。当前,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诊断方法和仪器设备已经逐步替代了传统检验人员的手工方法。在临床血液学检验中出现的较先进的诊断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大大地提高了血液疾病检测的准确率,但常见血液病的骨髓象和血象白细胞形态学检查仍在本门学科里占据主要地位,甚至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态学检查仍然是本学科教学中为重要的内容。由于检验专业学生在本科教学中的课程设计问题,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面临着实验课学时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空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临床诊断能力。

    作者:张晓丽;潘静;司维柯;杨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尿酸水平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水平的情况。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5例作为Ⅰ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Ⅱ组,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体检人群74例作为Ⅲ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 Hcy、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与Ⅲ组(对照组)比较,Ⅰ组及Ⅱ组患者的Hcy、UA、TC、TG 水平均明显升高,而 HDL-C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与Ⅱ组相比,Hcy、UA、TC、TG水平均明显升高,而 HDL-C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 Hcy 和 UA 水平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58,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Hcy 和 UA 水平显著升高。高 Hcy 和高 UA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端;汪宏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TC-1、CyclinD1、β-catenin 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相关基因1(TC-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β-链蛋白(β-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其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调控的相关性,为研究 TC-1在NSCLC 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TC-1、CyclinD1、β-catenin 蛋白在48例 NSCLC 中的表达,并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TC-1、CyclinD1、β-catenin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其中 TC-1在 NSCLC 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 TNM 分期有关;β-catenin 在 NSCLC 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NSCLC 患者中 TC-1、CyclinD1和β-catenin 蛋白的表达均为上调趋势,其可能在肺癌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TC-1可能参与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这些都为 NSCLC 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罗建奎;邢时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腹股沟疝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关系分析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清楚,而患儿鞘状突未闭是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原因之一[1]。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手术给患儿带来较多的并发症,如阴囊血肿、输精管损伤、睾丸萎缩等,且术后约4%左右的患儿会出现疝复发[2]。所以寻找新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新方向。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能够诱导鞘状突闭合[3]。本研究通过检测腹股沟疝患儿疝囊CGRP 受体及 HGF 受体的密度,旨在探究 CGRP 和 HGF 对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玲;余宗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制凝血室内质控品的使用与评估

    目的:评价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的质控效果。方法收集健康者的新鲜混合血浆保存于-70℃冰箱,每周用原装质控血浆(N 浆、P 浆)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定标校准1次,对自制质控血浆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观察。结果自制质控品 APTT、PT、TT、FIB 每月的变异系数百分比(CV%)变化均较小,均小于 CLIA′88规定的各项目的1/4总允许误差,室间质评成绩均为优秀。结论自制凝血质控血浆精密度、准确度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稳定期可达到12个月,是合格的室内质控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平竹仙;孙武;蒋红君;王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病毒肝炎实验室诊断的分析和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以肝脏急慢性炎性病变为主要改变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感染超过3亿人,中国也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 是一个引起重症肝炎和肝癌的常见诱因。HBV 的实验室诊断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和应用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提供了确切的依据。除了传统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前 S1抗原(PreS1-Ag)、前 S2抗原(PreS2-Ag)的检测还有核酸标志物 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 DNA(即 cccDNA)以及 HBV 基因的分型和突变耐药的诊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HBV的 X 基因的产物 X 蛋白 HBxAg 在肝癌(HCC)的风险预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项指标相互结合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预后的检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邵君(综述);王伟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机体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的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与术中淋巴细胞亚群及活性T 淋巴细胞差异状况,研究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4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细胞。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中 CD3+、CD4+、CD8+较术前有所降低,CD3+与 CD4+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K、CD19+、CD3+ HLA-DR+明显升高,NK 细胞与 CD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CD3+ HLA-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手术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损害。手术、创伤等的应激反应使 NK、CD19+、活性 T 淋巴细胞的表达上升。恶性肿瘤患者建议手术前使用免疫反应调节剂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确保术后的放、化疗等后续治疗的效果。

    作者:施爱军;吴晓柳;沈宗丽;戴立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联合检测肿瘤 M2型丙酮酸激酶、TPS 及 CEA 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 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K)、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及癌胚抗原(CEA)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4例结肠癌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检测血清 TPS、CEA 和粪便中 Tumor M2-PK 水平,对比分析 TPS、CEA 及 Tumor M2-PK 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结肠癌观察组肿瘤标志物 TPS、CEA 及Tumor M2-PK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3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在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种肿瘤指标单一检测、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之间比较,特异度及准确性均低于三者联合。结论肿瘤标志物 TPS、CEA 及 Tumor M2-PK 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结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作者:陈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梅毒甲苯胺红试验(TRUST)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梅毒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 TRUST 法、TPPA 法和 ELISA 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结果1118例疑似梅毒患者标本,TRUST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166例,阳性检出率14.85%。TPP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52例,阳性检出率22.54%。ELISA 法检测筛出阳性标本263例,阳性检出率23.52%。结论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所得到的阳性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P-PA 法和 ELISA 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TRUST 法。

    作者:余晓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肝囊肿囊泡液涂片显微镜检出细粒棘球绦虫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于广西某医院体检时发现肝脏占位3 d”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可见腹壁静脉轻度曲张;腹肌软,无压痛,未触及明显肿物,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墨菲征阴性;肝、脾及双肾区无叩痛,肝浊音界正常存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约4~5次/分,未闻及气过水音及高调金属音。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因子五项、肿瘤标志物、尿粪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血型(BG):O 型、RH 血型鉴定阳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胸片:右上肺少许结核。CT:肝右后叶良性占位,请结合临床,除外寄生虫感染。肝左外侧叶钙化灶。临床诊断考虑:肝右后叶囊肿,寄生虫性囊肿可能性大,拟行“肝囊肿切除术”。术中取出大小约6 cm×5 cm×4 cm 囊肿,包膜完整,送病理检查和检验科寄生虫学检验。囊肿大小6cm×5cm×4cm,其中见灰白色囊泡多个,小米至鸡蛋大,囊泡内为透明液体,另见灰黄色胶冻样物,周围肝组织棕红棕黄色,见图1。

    作者:谢志雄;林明珠;江先海;徐忠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在小儿手足口并发心肌炎的诊断

    目的:研究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T(hs-cTnl)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3例临床确诊的手足口患儿设为 HFMD 组,并根据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心电图正常组(59例)、心电图异常组(84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6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心肌酶谱、cTnT-hs 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心电图异常组急性期及恢复期心肌酶谱、cTnT-hs 的变化情况。结果HFMD 心电图异常组心肌酶谱、cTnT-hs 血清浓度及异常率与 HFMD 心电图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MD 心电图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FMD 心电图异常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浓度 CK、CK-MB、cTnT-h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ST、LDH 和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损伤为 HFMD 患儿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对患儿进行心肌酶谱、cT-nT-hs 的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志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 PTH 和 SF 检测的临床价值与β2-MG 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铁蛋白(SF)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特点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不同肾功能时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并将各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代偿组患者 SF、PTH 和β2-MG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和尿毒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145例患者 PTH 与β2-MG 呈正相关(r=0.92,P <0.05),SF 与β2-MG 亦呈正相关(r=0.92,P <0.05)。结论检测血清 PTH、SF 及β2-MG 水平对了解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自生;秦文燕;陈博;佘有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白细胞计数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在婴幼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在婴幼儿肺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细菌感染组48例、非细菌性感染组102例及对照组50例,测定 WBC 和检测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 WBC 计数(11.3±8.4)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5.4±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性感染组异型淋巴阳性率(46%)高于细菌性感染组(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WBC 计数联合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在婴幼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为强;周敏榆;陆丹倩;彭明;丘利玲;吕蓉;顾向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石河子流产孕妇自身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相关检测与孕妇流产的关系。方法利用金标免疫斑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6例流产孕妇及100例健康孕妇血清抗双链 DNA(dsDNA)抗体、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抗体(ANA),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结果与健康孕妇比较,流产孕妇 EMAb 、ACA、AoAb、ANA、SMA 值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EMAb 、ACA、AoAb、ANA、SMA 与孕妇流产相关性高,对于边疆地区孕妇不明原因流产采取明确原因及产前筛查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张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体、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A1酸性糖蛋白(AAG)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五个检测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 RA 患者(RA 组)、110例非 RA 患者(非 RA 疾病组)和4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抗 CCP 抗体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F、hs-CRP 和 AAG 的浓度,用 Vesmatic 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检测 ESR。结果RA 组抗 CCP 与 RF 血清水平明显高于非 RA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 组和非 RA 疾病组 hs-CRP、AAG、ESR 血清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 CCP 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6.6%,95.3%),五项检测指标联合检测特异度高,达到99.1%,阳性预测值达到97.5%,平行试验灵敏度显著提高到93.3%,阴性预测值为94.2%。结论抗 CCP 抗体在 RA 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利于 RA 的早期诊断;五项检测指标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 RA 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白海燕;梁贤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