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 PTH 和 SF 检测的临床价值与β2-MG 的相关性研究

李自生;秦文燕;陈博;佘有清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血清铁蛋白, 甲状旁腺素, β2-微球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铁蛋白(SF)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特点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不同肾功能时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并将各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代偿组患者 SF、PTH 和β2-MG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和尿毒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145例患者 PTH 与β2-MG 呈正相关(r=0.92,P <0.05),SF 与β2-MG 亦呈正相关(r=0.92,P <0.05)。结论检测血清 PTH、SF 及β2-MG 水平对了解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FP、AFP-L3、DKK1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单独或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PHC 组、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 AFP 水平;采用亲和吸附层析法检测 AFP-L3水平,计算 AFP-L3在 AFP 中比例;采用 ELISA 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中 DKK1水平。结果单独检测 PHC 患者的3种肿瘤标志物,AFP、AFP-L3、DKK1灵敏度分别为60.9%、76.8%、69.6%,特异度分别为88.7%、91.5%、95.8%。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是91.3%,特异度是87.3%,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FP 、AFP-L3、DKK1的联合检测能提高 PHC 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在 PHC 诊断方面比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组合方法更准确。

    作者:薄维波;秦继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病毒肝炎实验室诊断的分析和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以肝脏急慢性炎性病变为主要改变的传染性疾病。目前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全球感染超过3亿人,中国也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HBV 是一个引起重症肝炎和肝癌的常见诱因。HBV 的实验室诊断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和应用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提供了确切的依据。除了传统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前 S1抗原(PreS1-Ag)、前 S2抗原(PreS2-Ag)的检测还有核酸标志物 HBV DNA,共价闭合环状 DNA(即 cccDNA)以及 HBV 基因的分型和突变耐药的诊断。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HBV的 X 基因的产物 X 蛋白 HBxAg 在肝癌(HCC)的风险预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项指标相互结合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预后的检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邵君(综述);王伟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几种联合试验检验1例双克隆 IgG-2K 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体会

    M 蛋白是浆细胞或 B 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的片段。因其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及恶性淋巴瘤,都是以 M 开头的疾病,故称为“M 蛋白”。本院1例直肠癌术后2年的住院患者,检验科实验室血清及尿液蛋白电泳检查出“M 蛋白”,经过进一步试验终确诊为1例双克隆IgG-2K 轻链,现将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辛;范君;吴颖稚;张庆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基层中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临床输血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久远。从学科分类来看,中医与输血似乎很难找到密切联系,但深入到基础医学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研究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1]。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院为了加快发展,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相结合的原则,因此临床上治疗用血和抢救用血也日益增多,输血已成为中医院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基层中医院由于起步晚等各方面的原因,输血工作发展缓慢,很多环节上存在漏洞甚至违反操作规程,给临床输血安全埋下隐患[2]。如何加强输血质量管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娟;张洪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 ACCP 抗体、MMP-3、IL-17、IL-18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ACCP)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80例 RA 患者、32例骨关节炎(OA)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血清 ACCP 抗体、MMP-3、IL-17、IL-18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 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显著高于 OA 组和健康对照组;RA 低、中、高活动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高于稳定组,RA 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疾病活动评价分数(DAS28)、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都升高;ACCP 抗体阳性组 MMP-3、IL-17、IL-18、DAS28高于阴性组;RA 组 ACCP 抗体、MMP-3、IL-17、IL-18之间正相关;ACCP 抗体、MMP-3、IL-17、IL18与 RA低、中、高活动组监测指标 CRP、DAS28呈正相关。结论MMP-3、IL-17、IL-18参与 RA 的发生、发展过程;ACCP 抗体、MMP-3、IL-17、IL-18的检测对 RA 患者病情活动的判断和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郑锡铭;鱼云霞;张爱君;陈建;贾伟;徐广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上海市奉贤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型别分布特征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预防 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 PCR 联合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本院初次进行 HPV 检查的18194例妇女 HPV 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194例样本中阳性例数为2986例,总感染率为16.41%,其中21种基因型全部检出,单一 HPV 病毒感染2714例,2种 HPV 病毒感染148例,占总感染例数的4.96%,3种及以上 HPV 病毒感染124例。住院患者阳性率为12.76%,门诊患者阳性率为16.88%。HPV 感染高危型多于低危型,检出数约为低危型的7.5倍。高危型HPV 感染中,以16、52、58型感染多;低危型 HPV 感染中以81型感染多,其次为6、11型。结论奉贤区 HPV 流行整体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又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感染年龄高峰在51~65岁,高危型感染高于低危型感染,主要为单基因型感染。

    作者:李晓娇;卢晓佳;张群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西北地区524例不孕症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西北地区524例不孕症女性的宫颈标本进行高危型 HPV、衣原体及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分析这3种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524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中,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支原体、高危型 HPV、衣原体。单纯支原体阳性、单纯衣原体阳性和支原体、衣原体双阳性患者中,高危型 HPV 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衣原体全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孕症女性患者中,高危型 HPV 感染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有一定关系,建议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在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除做好支原体、衣原体的实验室检测外,同时需进行高危型 HPV 的检测。

    作者:王晓昌;陈俊;侯铁塔;尹俊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呼吸道感染纹带棒状杆菌1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2月18日本院急诊接收1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抢救后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自主呼吸微弱。白细胞(WBC)18.6×109/L,中性粒细胞(NEU)79.2%,谷草转氨酶116 U/L,乳酸脱氢酶358 U/L,肌酸激酶79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99 U/L,D-二聚体1.8μg/L,肌钙蛋白307.1 pg/mL,肌红蛋白大于3000 ng/mL,脑钠肽839.7 pg/mL。随即入住心肾内科,2013年12月20日送检痰培养结果为阴性,2013年12月22日起送检痰培养结果培养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此时 WBC 12.2×109/L, NEU 82.6%,谷草转氨酶81 U/L,肌酸激酶348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61 U/L,D-二聚体1.6μg/L,肌钙蛋白24.44 pg/mL,肌红蛋白314.1 ng/mL,脑钠肽555.7 pg/mL。2013年12月24日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12月25日送检痰培养结果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阴沟肠杆菌(ECL)。2013年12月29~31日,共送检4次血培养和3次静脉导管培养,均培养出阴沟肠杆菌(ECL),提示该患者的菌血症是导管相关性感染所致。2014年1月3日上午送痰标本1份,体温38℃,WBC 18.7×109/L,NEU 77.0%,谷草转氨酶,6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8 U/L,肌钙蛋白48.6 pg/mL,肌红蛋白80.9 ng/mL。2014年1月5日培养出纹带棒状杆菌,临床选用利奈唑胺,3 d 后患者体温37.1℃,WBC 10.1×109/L,3次痰培养均无纹带棒状杆菌生长。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2013年12月24日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2013年12月25日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2013年12月26日改用亚胺培南;2014年1月4日选用利奈唑胺。

    作者:杨晓波;周璐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五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体、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A1酸性糖蛋白(AAG)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五个检测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 RA 患者(RA 组)、110例非 RA 患者(非 RA 疾病组)和4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抗 CCP 抗体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F、hs-CRP 和 AAG 的浓度,用 Vesmatic 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检测 ESR。结果RA 组抗 CCP 与 RF 血清水平明显高于非 RA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 组和非 RA 疾病组 hs-CRP、AAG、ESR 血清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 CCP 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6.6%,95.3%),五项检测指标联合检测特异度高,达到99.1%,阳性预测值达到97.5%,平行试验灵敏度显著提高到93.3%,阴性预测值为94.2%。结论抗 CCP 抗体在 RA 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利于 RA 的早期诊断;五项检测指标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 RA 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白海燕;梁贤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机体淋巴细胞亚群和活化T淋巴细胞的分析

    目的:对比研究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术前与术中淋巴细胞亚群及活性T 淋巴细胞差异状况,研究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42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细胞。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术中 CD3+、CD4+、CD8+较术前有所降低,CD3+与 CD4+淋巴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K、CD19+、CD3+ HLA-DR+明显升高,NK 细胞与 CD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CD3+ HLA-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手术使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损害。手术、创伤等的应激反应使 NK、CD19+、活性 T 淋巴细胞的表达上升。恶性肿瘤患者建议手术前使用免疫反应调节剂增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以确保术后的放、化疗等后续治疗的效果。

    作者:施爱军;吴晓柳;沈宗丽;戴立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自剪切重组麦芽糖结合蛋白-人鼻病毒3C 蛋白酶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一种可以自剪切的重组的麦芽糖结合蛋白-人鼻病毒3C蛋白酶融合蛋白酶,获得一种可溶性好、酶切特异性强,且在低温下仍保持酶活性的新型基因工程工具酶。方法将编码人鼻病毒3C 蛋白酶的遗传微粒克隆入表达载体 pRSF-duet,转化大肠杆菌 BL21(DE3),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人鼻病毒3C 蛋白酶。通过自身体内酶切实验进行活性检测。结果人鼻病毒3C 蛋白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得到了高效的表达,并可特异性识别及剪切人鼻病毒3C蛋白酶酶切位点。结论获得了新型的基因工程工具酶。

    作者:董哲君;赵海舰;许小毛;方保民;郭健;肖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测定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采用 MTS 法检测替加环素 MIC 值,折点采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公布的判定标准。结果6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有极高的耐药率,替加环素的灵敏度为80.3%,中介率为19.7%,无耐药菌株。MIC90为3μg/mL,而 MIC50为2μg/mL。结论替加环素对于本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复合不动杆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周道红;彭云;蔡信永;刘益鹏;黎敏;王艺;鲁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 PTH 和 SF 检测的临床价值与β2-MG 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铁蛋白(SF)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特点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不同肾功能时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并将各期 SF、PTH 和β2-MG 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代偿组患者 SF、PTH 和β2-MG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和尿毒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145例患者 PTH 与β2-MG 呈正相关(r=0.92,P <0.05),SF 与β2-MG 亦呈正相关(r=0.92,P <0.05)。结论检测血清 PTH、SF 及β2-MG 水平对了解慢性肾脏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自生;秦文燕;陈博;佘有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 S1抗原与其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其5项血清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5例 HBV 感染者的 HBV 前 S1抗原及其血清标志物。结果HBV 前 S1抗原在 HBsAg(+)、HBeAg(+)、抗-HBc(+)患者,HBsAg(+)、抗-HBe(+)、抗-HBc(+)患者,HBsAg(+)、HBeAg(+)患者及HBsAg(+)、抗-HBc(+)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51%、46.11%、76.47%、34.78%。结论结合 HBV 前 S1抗原检测可以较好的完善和补充 HBV 5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特别是对于 HBeAg 阴性或者存在变异的 HBV 感染者,HBV 前 S1抗原可以较好地反映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及是否存在传染性。

    作者:王玲玲;李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测定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8例,记录患儿的 PCT、hs-CRP 及血培养等资料,并与同期48例非败血症新生儿的血清 PCT 和 hs-CRP 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败血症患儿血清PCT(93.75%)、hs-CRP(10.42%)明显高于非败血症患儿血清 PCT(79.17%)、hs-CRP(50%),两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CT 和 hs-CRP 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有显著改变,血清 PCT 和 hs-CRP 的联合测定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且 PCT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 hs-CRP 高,两者的联合检测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

    作者:段宝生;赵娜;梁超;王艳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控界限设定的讨论

    目的:讨论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量控制程序中质控图控制界限的设定问题。方法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血清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3个项目每月质控数据作正态性检验并与累积数作比较。结果30组数据中有18个正态性检验不符合,30组均数 t 检验有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短期内计算出的均数和标准差不能直接应用为质控图的控制限。结论临床实验室定量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图控制限的设定应当按照 CLSI 的 C24-A3文件指导,使用稳定时期大量质控数据得到的标准差估计值或6个月累积值作为新批号的标准差,并定期评估。

    作者:冯志刚;刘肖瑛;林佩娜;黄明兰;徐名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复发性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及其在脑梗死复发中的预报价值。方法收集215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分为复发组126例,初发组8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 IL-18、MMP-9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斑块分型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复发组血清 IL-18、MMP-9水平,颈动脉 IMT 及易损斑块积分显著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L-18、MMP-9水平与 HbA1c 和易损斑块积分均呈正相关(P <0.05),IL-18与 MMP-9呈正相关(P <0.05)。Logistic 多元回归证实 IL-18、MMP-9及易损斑块积分是糖尿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 IL-18、MMP-9高表达及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在糖尿病脑梗死复发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脑梗死二级预防的预报指标。

    作者:韩峰;高志亮;胡志坚;冷耀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TNF-α及其拮抗剂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及新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α在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分泌型的 TNF-α(S-TNF-α),现已证实 S-TNF-α参与全身炎症反应;另一种是跨模型 TNF-α(TM-TNF-α),是 S-TNF-α的前体,其作用广泛,不仅可以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1],现正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张越铭(综述);鲍依稀(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联合检测肿瘤 M2型丙酮酸激酶、TPS 及 CEA 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 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K)、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及癌胚抗原(CEA)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4例结肠癌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检测血清 TPS、CEA 和粪便中 Tumor M2-PK 水平,对比分析 TPS、CEA 及 Tumor M2-PK 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果结肠癌观察组肿瘤标志物 TPS、CEA 及Tumor M2-PK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3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在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种肿瘤指标单一检测、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之间比较,特异度及准确性均低于三者联合。结论肿瘤标志物 TPS、CEA 及 Tumor M2-PK 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结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作者:陈卫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新生儿 ABO 血型正反定型及其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正反定型的符合情况及与异型血交叉配血的试验结果,探讨交叉配血试验在婴幼儿输血时的局限性及保证新生儿安全输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095例新生儿血液标本用微柱凝胶卡进行 ABO 血型鉴定,并与异型血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095例新生儿标本中,弱 A、弱 B 抗原检出率分别为3.99%、17.93%,以弱 B 抗原为主;血型抗体阴性率抗-A 为53.72%,抗-B 为60.70%;与异型血做交叉配血时,主侧未出现预期凝集者占52.87%,弱凝集占33.27%,次侧弱凝集占9.49%。结论新生儿 ABO 抗原抗体成熟度及正反定型符合率均不及成人,依据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进行输血有一定局限性,应高度重视新生儿 ABO 血型的正确性,明确新生儿个体输血策略,以免给新生儿误输 ABO 异型血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其输血安全。

    作者:雷丽明;王华;彭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