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骨缺损并静脉窦破裂区促头皮愈合23例分析

杨兴奎;王晓锋;唐宗椿;魏毅君;陈勃勃;李虎

关键词:颅骨/损伤, 静脉/损伤, 破裂, 头皮, 伤口愈合
摘要: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中颅骨缺损合并静脉窦破裂区促进头皮愈合措施进行探讨,为预防头皮下积液、感染、头皮愈合不佳提供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此类患者23例,贯序行颅骨缺损空虚区放置脑科硅胶引流管,4层弹力冒加压包扎伤口,48 h内拔管并腰大池置管、继续弹力帽包扎、腰穿放脑脊液等措施.结果 23例患者头皮均1/甲愈合,无颅内感染、皮下积液及头皮愈合不佳发生,近远期效果显著.结论 贯序采取颅骨缺损区放置脑科引流管、多层弹力帽包扎、腰大池置管、腰穿释放脑脊液等措施,完全可以防治颅骨缺损并静脉窦破裂区头皮愈合不良、头皮下感染甚至颅内感染的发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喹诺酮类药物所致过敏反应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喹诺酮类药物所致过敏反应摘要如下.1氧氟沙星女,31岁.因Ⅱ度烫伤给予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用药数分钟患者突然出现全身不适,并于四肢、胸部、颈肩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红色风团,伴瘙痒,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0 min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姜翠玲;段玲燕;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20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采用KP(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04 -2008-05收治的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不愈合患者行KP手术治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特点及护理要点.结果 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脊柱序列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术后3d可下地行走,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与其他骨折一样,也存在骨折不愈合,保守治疗常无效而需要手术干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再次复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距骨无菌性坏死误诊1例分析

    本文对距骨无菌性坏死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1岁.患者于入伍新训时,不慎右踝关节扭伤,曾在新训卫生所就诊,查体:右躁轻微肿胀、无淤血,压痛轻微.摄X线片诊断为右踝关节扭伤.经理疗、休息、治疗3d好转.此后剧烈运动就会右踝疼痛.

    作者:图娅;薄正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某院临床输血情况调查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2006-2010年临床手术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达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确保血液使用合理,不浪费.方法 对2006-2010年的输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自体输血率有升高趋势.结论 总体血液输注合理,红细胞使用合适血浆的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在大出血时强化首先输注冷沉淀,自体输血的比例逐年增加.

    作者:栾琳;於晶;李群;梁弘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SAPHO综合征1例的护理

    我科2010-10收治了1例SAPHO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19岁.1a前面部出现粉刺和红色丘疹,未予重视.2010-09患者双颊部突然出现大量红色丘疹、脓疱疹、额部和背部散在炎性丘疹,伴明显疼痛.2010-10-10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胯部疼痛,并进行性加重.

    作者:曹书艳;厉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有机磷中毒1例分析

    对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有机磷中毒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9岁.以呕吐、腹泻2d入院.患者早餐后大量呕吐胃内容物,频繁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伴四肢麻木,乏力,不伴发热,于当地医院诊为急性胃肠炎,给予利复星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好转,遂入我院.见患者腹痛剧烈,频繁呕叶,频泻不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皮肤干燥,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HR 11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肠鸣音活跃,四肢厥冷.

    作者:孙颖颖;王冀;魏庆庆;严宇鹏;李莉;胡罗文;马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部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部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术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行MVRP,对照组行MVR.两组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心胸比例和左心室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的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左心室功能改善明显.

    作者:夏晓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自制管道护理卡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够为中期至长期进行静脉输液及化疗的患者提供有效的静脉通道,其操作简单、危险性低、管道留置时间长,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者:刘雯;王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手部肌腱修复45例的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手部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通过对45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早、中、晚期的正确指导,严密观察,及有效地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优良率达94%.结论 术后正确的康复护理及锻炼方法能使损伤肌腱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作者:黄开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2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下漏斗胸矫形术(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 通过对20例Nuss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体位、下床活动指导、呼吸道管理、疼痛干预,出院健康指导等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畸形均得到满意矫正,无护理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Nuss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可靠、美观的优点,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不仅是手术取得成功的保证,更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萍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致畸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罹患此病.而在我国发病率为0.32%~0.4%.其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疼痛、僵直及肿胀.如不及时治疗.在2a内患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后将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

    作者:丁杰;张晶;宁永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致坠床骨折1例分析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致坠床骨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4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无精神疾病史.入院检查: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半卧位,双下肺较多细湿啰音,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心电监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心电图I,aVL, V1-6导联ST段压低、T波导置,血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T酶和B型促尿钠肽升高.

    作者:侯春霞;沈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78例分析

    本文选择2010-06-2010-12本院进行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27例,年龄20-68(平均43)岁.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2例,Ⅱ型30例,Ⅲ型11例,Ⅳ型12例,Ⅴ型9例,Ⅵ型4例.左侧37例,右侧40例;闭合性损伤71例,开放性损伤7例;合并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7例,交叉韧带损伤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5例.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入院后抬高患肢,待患者膝肿胀消退后手术,以肿胀后皮肤出现皱纹为手术佳时机,一般为伤后1周左右.

    作者:胡中兴;蔡春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糖尿病白内障32例围手术期糖化血清蛋白变化分析

    目的 通过2型糖尿病白内障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糖化血清蛋白(GSP)变化,明确GSP在短期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01- 2010-02住院32例行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白蛋白.结果 GSP水平术后均明显低于术前(P值<0.05),治疗前后HbAlc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GSP可准确、及时地反映短期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比HbAlc更适合作为短期降糖疗效监测指标.

    作者:余丽燕;徐立;李俊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慢性肾衰竭23例血液透析的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多预后不佳且治疗费用昂贵.尤其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者,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大,做出各种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等,这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精神状态及家属的生活、工作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维护患者心理健康,有效的护患沟通,把关爱延伸家庭,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从而延长存活时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边慧娟;郭雅琼;李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临床护理进展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是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即可提高主动脉内舒张期的压力,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及重要脏器灌注;又可降低心脏后负荷,使血管壁张力下降,减少心脏做功,提高心排血量.国内IABP多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而IABP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苏丹丹;吴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胸部手术400例呼吸道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分析40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作出正确评估,制定相应的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结果 有1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围手术期正确的呼吸道指导与管理是老年开胸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可以明显增加手术耐受力,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艳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急性白血病245例的健康教育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对2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适时进行.结果 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自愿采纳有利于疾病的生活方式.结论 有计划、有目的 地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春霞;张中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手足口病920例临床分析

    手足门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是一种以手、足、口腔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但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并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瘫痪及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科2010-01-2010-12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92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曾甲庆;邢凌翔;董建立;程刚;耿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包在急诊科中的标准化管理及应用

    目的 保证锁骨下静脉穿刺包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方法 锁骨下静脉穿刺包采用标准化管理,物品统一标准和规格,放置标识明确.结果 实施2a多来,锁骨下静脉穿刺包使用方便.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包标准化管理方法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

    作者:赖燕红;谢晓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