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平
以臀肌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肾腺癌较为少见,临床很少报道,我院收治1例患者,误诊为臀部肌内注射感染,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男,62岁.因臀部肌内注射药物后创口反复破溃不愈合4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肾结石于某院行碎石治疗,同时臀部肌内注射黄体酮4针,分4次4d注射,注射后半个月患者发现臀部肌肉出现硬结,局部热敷,症状不见好转,20 d后腰部疼痛,行腰部X线片检查,诊断骨质增生,药物治疗,症状逐渐加重,末行其他治疗.2个月前臀部疼痛剧烈,局部肿胀,胀痛感就诊.初诊为:注射后感染,行切开引流术(引流物为血性液体,非脓性).
作者:高俊峰;杜志云;孟宪卿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喹诺酮类药物所致过敏反应摘要如下.1氧氟沙星女,31岁.因Ⅱ度烫伤给予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用药数分钟患者突然出现全身不适,并于四肢、胸部、颈肩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红色风团,伴瘙痒,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0 min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姜翠玲;段玲燕;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全部病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根据脑室出血的部位、脑积水的情况决定一侧或双侧进针,清除脑室积血,微创术后第2天每日进行1次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获得成功,术后存活11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微创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脑室出血的死亡率.
作者:毕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院于2008-03救治了巨大神经纤维瘤囊内出血致休克患者1例,成功切除巨大神经纤维瘤.由于手术重大,护理过程细致而且复杂,患者预后良好.护理体会如下.1 病历摘要女,42岁.先天性多发神经纤维瘤病,右颞枕部有一皮囊状包块.4d前因车祸头部受伤包块流血不止.至我院就诊前3h头痛剧烈,意识不清.
作者:于凤丽;周秀荣;肖梅;于仲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对1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除3例气管切开后因病情危重不足1a内死亡外,7例80岁以上长期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均存活2a以上,长7a,均未发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结论 规范细致气管切开套管管理、正确有效的吸痰和充分的气管内湿化可有效提高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海燕;王蓉美;赵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们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胆囊炎及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62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5 d,加重4d入院.患者15d前晚餐后出现胸痛,每次持续30 min-1 h,可自行缓解,未诊治.近4d反复出现胸痛,长持续1h,就诊于我院急诊后收入院.
作者:田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肺复张(RM)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RM,记录末次RM 2 h后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PO2 /FiO2),跟踪计算两组患者平均ICU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氧合指数和平均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肺复张可改善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清;田颖慧;李福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南京妇幼保健院2007 -2009年开展的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PICC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PICC治疗中发生堵管6例,堵管发生率为8.8%,堵管过程中应用尿激酶进行溶解疏通,4例复通,2例无法再通拔管.结论 通过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认为选择合适的导管,加强输液巡视,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方法,加强护士的管理等可有效预防PICC管道堵管的发生.
作者:徐微;徐业芹;翁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培训.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了她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结论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及防范措施的落实,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莺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双氯芬酸钠栓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20岁,无药物过敏史.2010-11-05T10:20在工作中感痛经难忍,征求老师同意后用双氯酚栓钠栓剂一粒50 mg(国药准字H10920060,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塞肛,大约10min左右,开始感到手足麻木,全身瘙痒.接实习同学汇报后发现患者意识尚清,口唇发绀,手足冰冷.
作者:闫敏;吴苗苗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外周白细胞(WBC)计数在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的表现,鉴别病毒与细菌感染.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的急性发热小儿200例,予常规检测CRP、血常规,对两者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在200例小儿急性发热中,CRP阳性者103例,占51.5%; WBC明显升高98例,占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阳性多见于细菌感染.结论 CRP是检测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比WBC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保国;杜靖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射尿激酶防蛛网膜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入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鞘内注药.结果 治疗组治愈23例,治愈率为88.46%.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72.72%,两组的临床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洪春永;张卫东;董闽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调查深部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ATB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对247株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测试,对其结果和临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深部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其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8.0%,95.6%,94.4%,88.3%,84.6%.结论 真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病房、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等病房;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为主,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较高.
作者:卢亚林;游升荣;郑淑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哮喘是临床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而受到世界极大关注.2002年,GINA(全球哮喘防治倡议)进一步强调早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但在吸入疗法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导致失败,现将影响患者吸入治疗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灿;舒芬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1 病历摘要女,37岁.于2010-03-09来我科行第二次面部磨削术,术前给予0.5%利多卡因400 mg+肾上腺素0.1 mg,作面部浸润麻醉.约5 min后,患者出现寒战、胸闷、心慌,测P 120次/min,随之出现呼吸不畅,测BP 96/50 mm Hg,脉搏细弱,无法监测.
作者:朱开梅;姚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现将我科收治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尿毒症脑病的患儿行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14岁,因尿检异常8a余伴呕吐3d,认知障碍1d于2010-04-10入院.患儿8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就诊我院,行肾穿刺活检术提示为系膜增生性肾炎,自2009-08起患儿突发尿量偏少,就诊当地医院,予中药保肾治疗,效果差.
作者:胡蝶;徐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临床科室根据病种的需要,备有常用药和急救药品,本文着重对备用药存在的质量问题和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1 备用药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药品存放时间过长,出现过期、失效、变质、结晶、破损等严重质量问题,有的药品安瓿上只有生产日期但无有效期,一旦离开药盒,无法核实,同时还存在不同批号的药品混放在一起的现象.
作者:代俊;陈同姣;曾庆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脑出血后吞咽困难并食管癌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因突发右侧肢体偏瘫,失语1h入院.查体:嗜睡状态,呼唤睁眼,不能言语,左手能按指令动作,BP 180/90mm Hg,双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左偏,左侧肢体活动好,肌力Ⅴ级,右侧肢体偏瘫.
作者:王黎华;王乃柱;刘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2007-01-2009-10对60例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以观察甲羟孕酮对化疗疗效及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初治晚期肺癌,卡氏评分≥60分.无化疗禁忌证.
作者:陈宇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1例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少见.16岁男性,临床表现为下肢胫前单个生长缓慢的蓝棕色结节.组织学特点为:(1)肿瘤位于真皮内,无包膜.(2)肿瘤中心可见多个含血的囊腔,囊腔壁无内皮细胞被覆.(3)囊腔间为车轮状排列的的小梭形细胞.瘤细胞浆少,核细长,两端尖.结论 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是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特征和组织学特征及预后的皮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个少见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发生于成人女性,少见于男性青少年.
作者:谢新民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