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婷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腹膜后转移淋巴结近期疗效.方法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3例,放射治疗采用6 MV-X射线体外照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90%-95%PTV 50-55 Gy/25-28次.射频热疗每周2次,60 min/次,共6-8次,每次热疗1h后行放疗.结果 结果表明,近期疗效评价有效率(CR+PR)为82.6%.结论 放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后转淋巴结,能提高局部控制率,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顾小伟;袁明;王南瑶;吴丹;沙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大压疮常经久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定期翻身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晚期肿瘤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0%-70%,患者多半有骨痛及肢体运动不灵,脊柱转移甚至合并截瘫,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骨折,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作者:陈莉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某市无偿献血人群HI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825 351名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抗-HIV、抗-HCV及HBsAg筛查,并将抗-HIV筛查阳性的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2003-2010年抗-HIV确认阳性94例,阳性率依次为12.02/10万、11.21/10万、16.52/10万、14.51/10万、12.39/10万、10.14/10万、7.63/10万、11.03/10万,平均感染率为12.03/10万,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与HCV,HBV存在合并感染,以与HCV合并感染率高,占54.3%.结论 在无偿献血招募、体检过程中加强排查,适时调整检测方法,进一步保障血液的安全.
作者:宁东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应用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分散片组、单用丹参酮胶囊组.2周为1疗程.结果 联合组和单药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参酮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小娥;周红;刘兴无;韩宝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本文对先天性膈疝误诊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时龄.颜面发绀、口吐白沫1.5 h入院.查体:体重1.9 kg,呼吸急促.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X线胸片:双下肺少许絮状模糊影.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低出生体重儿.行抗感染、吸氧及对症治疗.
作者:罗忠媛;金梅英;李卓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血管形成和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肝癌和非癌组织中表达.结果 肝癌和非癌组织中Survivin和MVD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肝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MVD与肿瘤数目、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病理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urvivin的表达与MVD密切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和MVD在肝癌中的高表达与恶性生物学特征和肿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为评估肝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夏永立;孙培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院前急救是在现场和途中,经过专门受训的人员,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行医院前急救,目的是保全患者生命,减少医院前期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有资料显示,心肌梗死患者有40%-50%因得不到现场救治会在初的2h内死亡,严重交通事故致伤者有2/3以上在发生事故的25 min内可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作者:郭雅琼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2006-2010年临床手术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达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确保血液使用合理,不浪费.方法 对2006-2010年的输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自体输血率有升高趋势.结论 总体血液输注合理,红细胞使用合适血浆的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在大出血时强化首先输注冷沉淀,自体输血的比例逐年增加.
作者:栾琳;於晶;李群;梁弘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对1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除3例气管切开后因病情危重不足1a内死亡外,7例80岁以上长期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均存活2a以上,长7a,均未发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结论 规范细致气管切开套管管理、正确有效的吸痰和充分的气管内湿化可有效提高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海燕;王蓉美;赵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初步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均行头部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证实有无梗死发生.结果 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经检查证实有梗死灶发生49例(59%),其中有典型临床症状23例(2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软斑、混合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董晓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女,66岁.因纳差、乏力伴腹泻、发热5d于2010-08-25T10: 30收入治,步入病房,神志清,精神可,BP 140/90mm Hg, 11:10予注射用左卡尼汀1.0 g(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702)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药液推注完毕后.
作者:黄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射尿激酶防蛛网膜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入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鞘内注药.结果 治疗组治愈23例,治愈率为88.46%.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72.72%,两组的临床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洪春永;张卫东;董闽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产科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助产与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顺产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对产房开展全程陪伴分娩护理管理,提高助产士服务素质,培训其专业技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其剖宫产率、使孕产妇与围产儿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降低.
作者:李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臀肌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 ure,GMC)是由诸多原因引起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表现出特有的步态、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现对我院近期收住的1例双臀肌挛缩症分析如下.
作者:孙鹃;杨爱华;张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近几年来,国产的财务软件及医院管理软件不断规划、完善,大大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程度.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提高我国医院管理水平,确保医院财产安全,为医院决策提供完善、准确的信息.
作者:高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危重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2例急性危重型肺水肿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运用彩色超声仪记录正压通气时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结果 急性危重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通过机械通气,可迅速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心率、呼吸频率较机械通气前均有显著下降,动脉血气较机械通气前显著改善,机械通气期间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恶化的情况.正压吸气末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大,在呼气末速度逐渐减低,与呼气相相比,吸气相肺膨胀时左心功能增强.结论 机械通气技术是急救急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刚丽;张新莉;张绪新;寇露鑫;蒋志宏;张蕾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脑出血死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5岁.主因发作性胸闷2个月余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1级,高血压2级(极高危).心电图提示下壁、广泛前壁ST-T改变.
作者:马玲玲;侯春霞;周思颖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单孔氯化钠溶液置换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键为县人民医院31例单孔氯化钠溶液置换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例恢复良好,3例颅内少量积气,1例引流效果较差,1例发生颅内感染,无死亡,无护理并发症.随访1-2 a均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关怀和出院康复指导是预防并发症、防止复发、促进康复、减少病残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宣;何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测查104例连续定期体检的7月龄,1岁和2岁健康小儿的发育商.对测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和女性相比、自然产和剖宫产相比,小儿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父母亲文化程度与小儿发育商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小儿发育商高.结论 提高父母文化程度,提高父母科学育儿水平,对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福霞;张文静;邵俊彦;任劼;刘丽利;赵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骨折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中药洗剂熏蒸湿敷治疗60例骨折肿胀患者,并与应用传统的七叶皂昔,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疗效对照,观察两组局部组织肿胀消退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组在治疗骨折肿胀消退时间优于对照组,且无皮肤损害,具有操作简便,显效快,疗效好,患者无痛苦及无任何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于建红;刘海霞;张志刚;郭俊琴;谷慧萍;赵金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