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68例堵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徐微;徐业芹;翁莉

关键词: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导管, 留置,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南京妇幼保健院2007 -2009年开展的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PICC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PICC治疗中发生堵管6例,堵管发生率为8.8%,堵管过程中应用尿激酶进行溶解疏通,4例复通,2例无法再通拔管.结论 通过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堵管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认为选择合适的导管,加强输液巡视,掌握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方法,加强护士的管理等可有效预防PICC管道堵管的发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况.探讨药师在ACS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调查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8-2009年无临床药师时ACS患者100例(对照组);2009-2010年药师深入临床后ACS患者100例(实验组).通过调查患者发病到他汀类的应用及ACS复发情况,分析药师对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中的影响.结果 药师深入临床后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药师对ACS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合理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艳斌;牛玉田;杨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射尿激酶预防蛛网膜粘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结核性脑膜炎鞘内注射尿激酶防蛛网膜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入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鞘内注药.结果 治疗组治愈23例,治愈率为88.46%.对照组治愈8例,治愈率72.72%,两组的临床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尿激酶对结核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洪春永;张卫东;董闽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颅骨缺损并静脉窦破裂区促头皮愈合23例分析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中颅骨缺损合并静脉窦破裂区促进头皮愈合措施进行探讨,为预防头皮下积液、感染、头皮愈合不佳提供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此类患者23例,贯序行颅骨缺损空虚区放置脑科硅胶引流管,4层弹力冒加压包扎伤口,48 h内拔管并腰大池置管、继续弹力帽包扎、腰穿放脑脊液等措施.结果 23例患者头皮均1/甲愈合,无颅内感染、皮下积液及头皮愈合不佳发生,近远期效果显著.结论 贯序采取颅骨缺损区放置脑科引流管、多层弹力帽包扎、腰大池置管、腰穿释放脑脊液等措施,完全可以防治颅骨缺损并静脉窦破裂区头皮愈合不良、头皮下感染甚至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兴奎;王晓锋;唐宗椿;魏毅君;陈勃勃;李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外伤性脾破裂抢救99例的护理

    目的 进一步提高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成功率,发挥护理在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在救治中的观察护理.结果 痊愈97例,死亡I例,死亡患者均有严重的复合性损伤.结论 加强观察护理,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医护配合,积极治疗,能有效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畸形子宫B超引导下人工流产术132例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畸形子宫安全人流的方法.方法 对132例畸形子宫合并早孕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无痛可视超导微管人流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畸形子宫合并早孕者,在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成功率100%.结论 在B超引导下进行无痛可视超导微管人流,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海燕;杨芳;李战宁;余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手足口病920例临床分析

    手足门病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是一种以手、足、口腔出现水疱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二者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难以区别,但EV71引起的症状较重,并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瘫痪及病毒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现将我科2010-01-2010-12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920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曾甲庆;邢凌翔;董建立;程刚;耿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对老年贝尔麻痹评价缺陷性研究

    目的 为了验证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对老年贝尔麻痹评价存在某种缺陷.方法 将62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0岁)和老年组(66-80岁),比较经电针治疗的两组患者,病程在1个月内、3个月内及3个月以上的面神经评分差别.结果 62例患者中,程度在1个月内,两组面神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3.40,P0.1;t3=0.33,P>0.1).结论 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存在对病变较轻的老年贝尔麻痹患者评分偏低,面神经严重程度估计过高的缺陷.

    作者:周瑞堂;张彦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数字化条件下门诊服务流程的重组与实践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的高低是医院整体水平的反映,门诊服务流程的便捷与否不仅影响患者的就诊,更关联着医院的总体效益.以往门诊服务流程存在诸多问题,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为管理重叠推诿、就诊不方便、环境不理想、布局不合理、信息不通畅等等.

    作者:林秀蓉;谷颖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手部肌腱修复45例的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手部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护理.方法 通过对45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早、中、晚期的正确指导,严密观察,及有效地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优良率达94%.结论 术后正确的康复护理及锻炼方法能使损伤肌腱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作者:黄开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利多卡因中毒

    1 病历摘要女,37岁.于2010-03-09来我科行第二次面部磨削术,术前给予0.5%利多卡因400 mg+肾上腺素0.1 mg,作面部浸润麻醉.约5 min后,患者出现寒战、胸闷、心慌,测P 120次/min,随之出现呼吸不畅,测BP 96/50 mm Hg,脉搏细弱,无法监测.

    作者:朱开梅;姚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氟伐他汀钠致横纹肌溶解症

    对氟伐他汀钠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0岁.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TC)8.3 mmol/L,甘油三酯(TG)3.2 mmol /L就医.既往无特殊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有长期饮酒史.遵医嘱氟伐他汀钠胶囊40 mg(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X0847,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18)每晚1次口服.

    作者:邓晓莉;杨翠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1例分析

    笔者在西沙某海岛值班时曾遇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52岁.因中上腹及胸骨下段烧灼样疼痛5h就诊.患者于入院前5h出现中上腹及胸骨下段烧灼样疼痛,伴反酸、暖气症状,疼痛无放射,平卧位时明显,坐位及立位时减轻,自服速效救心丸10粒后胸腹疼痛症状无明显缓解.

    作者:艾冬华;王绍钧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1例分析

    对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未婚.因发作性反应迟钝、懒言、二便失禁1.5个月入院.入院前1.5个月CO中毒后出现昏迷、二便失禁,经高压氧治疗后约10多个小时后转为神清,但遗留反应迟钝、懒言、左手痉挛,5 d前病情加重,反应迟钝、懒言均较前加重,二便失禁,偶尔间断发作四肢不自主震颤,以左手为著,但神志清晰.

    作者:刘缘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头孢唑肟致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头孢唑肟为半合成注射用广谱耐R内酸胺酶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少见.但近期,我院在应用该药物过程发生了2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作者:刘明权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安全使用

    青光眼是眼科领域内为一复杂、顽固而又严重影响视力的常见眼病.在盲人群中调查其中20%为青光眼所致.青光眼可用药物及激光治疗,但效果不尽人意,滤过手术仍是当前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建立房水向眼外引流的新途径,以使眼压降至正常水平.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区球结膜下和巩膜之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纤维化、瘢痕形成致手术失败.

    作者:徐媛;张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优化头孢他啶治疗方案对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优化头孢他啶治疗方案对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以头抱他啶每12 h 1 g静脉输注为对照组.实验组62例患者给予头孢他啶1g快速输注,后2g于3h内给予;共7 d.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及93.6%(P>0.05);实验组细菌清除率(58.3%)稍高于对照组(53.1%,P>0.05);对照组复诊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头孢他啶根据药效/药代学理论优化的治疗方案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鲁;戴红艳;尤淑玲;徐桂香;李伟;张洪磊;叶欣;曹继花;李玲;苏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换床登记本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对换床登记本的规范管理方法,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 自行设计换床登记本,接待班护士于下午按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转至病房,并认真、逐步填写换床脊记表,责任护士、治疗班护士、主班护士负责核对护士站内相应的项目,并签名.结果 规范了对换床患者的管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 加强对换床登记本的管理,可降低医疗纠纷.

    作者:曾婷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喹诺酮类药物所致过敏反应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喹诺酮类药物所致过敏反应摘要如下.1氧氟沙星女,31岁.因Ⅱ度烫伤给予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用药数分钟患者突然出现全身不适,并于四肢、胸部、颈肩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红色风团,伴瘙痒,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0 min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姜翠玲;段玲燕;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2例分析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75岁.因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性加重1d来医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门诊测BP 190/100mm Hg,以高血压收入内科进行治疗.血压控制平稳后,右眼眼痛、视物不清伴头痛不能缓解,请眼科会诊查:右眼远视力指数/眼前,矫正视力无提高,眼压45 mm Hg,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周边浅前房,虹膜纹理清,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晶状体混浊,眼后段情况窥视欠佳,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李洁;黄蒂;周希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中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100例的护理

    目的 总结中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中年男性的特殊心理特点,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不良刺激,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 100例中年男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经过抢救治疗和心理疏导安全渡过危险期的96例,死亡4例,92例临床治愈,护理抢救成功率93.3%.结论 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及加强探视制度的管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