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丽;周秀荣;肖梅;于仲波
2009-01-2010-12我科收治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17例,均采取禁食水、抑制胰腺分泌、抗休克、抗感染、纠正低氧血症等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3-39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3例;孕龄13-38周;产后发病2例,围产期发病12例.主要症状以突发上腹部疼痛入院,经CT检查及血尿淀粉酶检查确诊为妊娠合并SAP,诊断均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的临床诊断标准.
作者:吕琳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培训.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了她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结论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及防范措施的落实,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莺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新生儿乳糜胸是新生儿呼吸窘迫鉴别诊断中罕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期胸腔积液常见的原因.因新生儿各种肺损伤均可伴随胸腔积液,通过X线胸片敏感的认识这一疾病,对患儿的预后意义重大.现将我院确诊的第1例新生儿乳糜胸的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作者:李福彰;靳瑞娟;孙多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危重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2例急性危重型肺水肿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运用彩色超声仪记录正压通气时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口的血流速度.结果 急性危重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通过机械通气,可迅速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心率、呼吸频率较机械通气前均有显著下降,动脉血气较机械通气前显著改善,机械通气期间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恶化的情况.正压吸气末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大,在呼气末速度逐渐减低,与呼气相相比,吸气相肺膨胀时左心功能增强.结论 机械通气技术是急救急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刚丽;张新莉;张绪新;寇露鑫;蒋志宏;张蕾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2005-01-2010-11收治COPD 3 260例,合并PTE 535例,误诊15例.结果 误诊时间3-7 d,平均(4.5±2)d;12例有双心病;9例呼吸困难加重;8例咯血;8例发热、血压低;12例动脉血气Pa (A-a) O2增高;13例纤维蛋白原升高.结论 误诊原因:(1)COPD特点:肺部血管壁损伤、纤维蛋白原升高,血流速度减慢;(2)与低灌注有关;(3)与COPD症状学混淆;(4)对理化检查认识不够.
作者:李晶;吴立华;王笑歌;张旭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对1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除3例气管切开后因病情危重不足1a内死亡外,7例80岁以上长期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均存活2a以上,长7a,均未发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结论 规范细致气管切开套管管理、正确有效的吸痰和充分的气管内湿化可有效提高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李海燕;王蓉美;赵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对234例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为期4-6周的康复护理.结果 患者未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下床活动:当天可扶助步器行走.60 d随访:均行走正常.无下肢水肿.180 d随访:全部生活正常.结论 康复护理对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田美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优化头孢他啶治疗方案对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以头抱他啶每12 h 1 g静脉输注为对照组.实验组62例患者给予头孢他啶1g快速输注,后2g于3h内给予;共7 d.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2%及93.6%(P>0.05);实验组细菌清除率(58.3%)稍高于对照组(53.1%,P>0.05);对照组复诊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头孢他啶根据药效/药代学理论优化的治疗方案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鲁;戴红艳;尤淑玲;徐桂香;李伟;张洪磊;叶欣;曹继花;李玲;苏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致坠床骨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4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无精神疾病史.入院检查: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半卧位,双下肺较多细湿啰音,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心电监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心电图I,aVL, V1-6导联ST段压低、T波导置,血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T酶和B型促尿钠肽升高.
作者:侯春霞;沈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8例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测定两组实验室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降低纤维蛋自原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秋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科2010-10收治了1例SAPHO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19岁.1a前面部出现粉刺和红色丘疹,未予重视.2010-09患者双颊部突然出现大量红色丘疹、脓疱疹、额部和背部散在炎性丘疹,伴明显疼痛.2010-10-10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胯部疼痛,并进行性加重.
作者:曹书艳;厉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2型糖尿病白内障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糖化血清蛋白(GSP)变化,明确GSP在短期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01- 2010-02住院32例行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白蛋白.结果 GSP水平术后均明显低于术前(P值<0.05),治疗前后HbAlc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GSP可准确、及时地反映短期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比HbAlc更适合作为短期降糖疗效监测指标.
作者:余丽燕;徐立;李俊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肺复张(RM)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RM,记录末次RM 2 h后动脉血气,计算氧合指数(PO2 /FiO2),跟踪计算两组患者平均ICU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氧合指数和平均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实施肺复张可改善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清;田颖慧;李福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84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84例中7例因不同原因内瘘闭塞行其他血管通道透析,3例因社会因素结束透析,其余患者动静脉内瘘均为有效的血管通路.结论 加强动静脉内瘘的维护,及时正确地处理并发症,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毕晓英;杨春梅;赵清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卡孕栓与徒手按摩子宫法联合应用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4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0例.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静脉滴注催产素的基础上,观察组于胎盘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并进行徒手按摩子宫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则采用经腹按摩子宫法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时、产后2h及24 h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时、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孕栓与徒手按摩子宫法联合使用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王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用自体血胸腔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胸腔插管实行闭式引流后,于胸腔内注射自体静脉血50-100 ml.结果 10例气胸患者均成功,无不良反应.结论 抽气后胸腔内注射自体血治疗顽固性气胸方法简便,随访1-12个月无一例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1例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少见.16岁男性,临床表现为下肢胫前单个生长缓慢的蓝棕色结节.组织学特点为:(1)肿瘤位于真皮内,无包膜.(2)肿瘤中心可见多个含血的囊腔,囊腔壁无内皮细胞被覆.(3)囊腔间为车轮状排列的的小梭形细胞.瘤细胞浆少,核细长,两端尖.结论 动脉瘤样型纤维组织细胞瘤是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特征和组织学特征及预后的皮肤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个少见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发生于成人女性,少见于男性青少年.
作者:谢新民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脑出血死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5岁.主因发作性胸闷2个月余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1级,高血压2级(极高危).心电图提示下壁、广泛前壁ST-T改变.
作者:马玲玲;侯春霞;周思颖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异丙托溴铵治疗婴幼儿重症喘憋性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婴幼儿重症喘憋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镇静、吸氧、祛痰等治疗,同时给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置压缩泵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雾化.结果 加用异丙托溴铵治疗组有效排痰时间、憋喘缓解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可靠,与沙丁胺醇合用可协同增强疗效,更起着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茹慧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况.探讨药师在ACS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调查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8-2009年无临床药师时ACS患者100例(对照组);2009-2010年药师深入临床后ACS患者100例(实验组).通过调查患者发病到他汀类的应用及ACS复发情况,分析药师对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中的影响.结果 药师深入临床后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药师对ACS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合理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艳斌;牛玉田;杨明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