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琳琳
现代医院发展的实力是名医和名牌专科,名医打造名牌专科,名牌专科造就名医,打造名牌专科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名牌专科比打造名医更为重要.名牌专科建设要有技术高度,是持续发展的长久保证,没有技术高度的名医、名牌专科不会有未来.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护理查房和高职查房作为控制医疗质量常规工作之一,已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的重视.传统的查房形式不能客观、准确、动态的反映护理工作的不足,也就不利于优质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根据这一现象,我科特别制作了护理夜查房记录本,经过一年多的应用,受到了护理部及护理同仁的一致好评,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秀芹;李映;达建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未婚.因发作性反应迟钝、懒言、二便失禁1.5个月入院.入院前1.5个月CO中毒后出现昏迷、二便失禁,经高压氧治疗后约10多个小时后转为神清,但遗留反应迟钝、懒言、左手痉挛,5 d前病情加重,反应迟钝、懒言均较前加重,二便失禁,偶尔间断发作四肢不自主震颤,以左手为著,但神志清晰.
作者:刘缘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院老年病科2009-05-2010-01收治食管裂孔疝误诊为冠心病患者3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26例,年龄35-68(51.5±4.6)岁.均为阵发性胸骨后疼痛,其中烧灼样痛17例.闷痛8例,压榨样痛5例,针扎样痛7例,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伴随症状中有胸闷22例,心慌9例,气短6例,病史6个月~3 a, 31例反复就诊考虑冠心病,予抗心绞痛治疗效果欠佳,其中11例以往或发作时有不同程度泛酸、恶心、腹胀,余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作者:王英;帕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90后护理实习生早期临床角色适应情况,探讨促进其角色适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112名90后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多数护生实习早期存在角色适应不良,主要影响因素有环境陌生、患者不信任、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主动学习精神与沟通技巧.结论 护生在临床实习早期的角色适应能力受多重因素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能促进护生尽早适应角色转变.
作者:杨玲云;王甜;胡丽;伍乐燕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2010-04以来淮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治疗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做好预处理期的护理,治疗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术后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结果 3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皮肤硬化度明显改善,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面部红斑减退,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减轻.2例儿童走路明显好转,肌力增强,1例床上能自行翻身.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向晓丽;王莲;李江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单孔氯化钠溶液置换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键为县人民医院31例单孔氯化钠溶液置换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6例恢复良好,3例颅内少量积气,1例引流效果较差,1例发生颅内感染,无死亡,无护理并发症.随访1-2 a均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关怀和出院康复指导是预防并发症、防止复发、促进康复、减少病残的重要措施.
作者:罗宣;何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为了验证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对老年贝尔麻痹评价存在某种缺陷.方法 将62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0岁)和老年组(66-80岁),比较经电针治疗的两组患者,病程在1个月内、3个月内及3个月以上的面神经评分差别.结果 62例患者中,程度在1个月内,两组面神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3.40,P0.1;t3=0.33,P>0.1).结论 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存在对病变较轻的老年贝尔麻痹患者评分偏低,面神经严重程度估计过高的缺陷.
作者:周瑞堂;张彦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测查104例连续定期体检的7月龄,1岁和2岁健康小儿的发育商.对测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和女性相比、自然产和剖宫产相比,小儿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父母亲文化程度与小儿发育商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文化程度高小儿发育商高.结论 提高父母文化程度,提高父母科学育儿水平,对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福霞;张文静;邵俊彦;任劼;刘丽利;赵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院2004-01-2009-01共收治子宫角部妊娠42例,诊治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B超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角部妊娠42例,年龄20-46岁.
作者:丁永艳;王琴;黄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检测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e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水平,探讨白细胞介素-4 (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A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留取30例健康人58例AR患者外周血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IL- 4及TNF-α水平.结果 AR患者血清IL-4,TNF-α检测结果均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患者伴鼻息肉清中IL- 4,TNF-α水平较无鼻息肉患者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AR患者血清IL-4,TNF-α水平从1分→2分→3分级逐渐升高,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IL-4和TNF-α在AR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TNF-α也可能是IL-4升高的重要促进因子.
作者:林钦;付芬兰;郑宗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对234例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为期4-6周的康复护理.结果 患者未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下床活动:当天可扶助步器行走.60 d随访:均行走正常.无下肢水肿.180 d随访:全部生活正常.结论 康复护理对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田美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降低高血压病的复发,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 对临床9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制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分别在入院、住院和出院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4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5%.结论 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的前提和保证,在临床高血压预防治疗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者:戴宏威;温智勇;段堃;郭惠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是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即可提高主动脉内舒张期的压力,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及重要脏器灌注;又可降低心脏后负荷,使血管壁张力下降,减少心脏做功,提高心排血量.国内IABP多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而IABP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苏丹丹;吴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2007-01-2009-10对60例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以观察甲羟孕酮对化疗疗效及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初治晚期肺癌,卡氏评分≥60分.无化疗禁忌证.
作者:陈宇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脑出血后吞咽困难并食管癌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因突发右侧肢体偏瘫,失语1h入院.查体:嗜睡状态,呼唤睁眼,不能言语,左手能按指令动作,BP 180/90mm Hg,双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左偏,左侧肢体活动好,肌力Ⅴ级,右侧肢体偏瘫.
作者:王黎华;王乃柱;刘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婴幼儿的发育尚未成熟,心内直视手术的创伤、低温体外循环的影响以及长时间的呼吸带管等,使患儿末梢循环受损,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感觉迟钝和反应迟钝,增加皮肤感染概率.皮肤护理成为预防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身体各部位受损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汉宇;于丽;左丽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们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成功救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胆囊炎及溶血性贫血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62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5 d,加重4d入院.患者15d前晚餐后出现胸痛,每次持续30 min-1 h,可自行缓解,未诊治.近4d反复出现胸痛,长持续1h,就诊于我院急诊后收入院.
作者:田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喹诺酮类药物所致过敏反应摘要如下.1氧氟沙星女,31岁.因Ⅱ度烫伤给予氧氟沙星甘露醇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用药数分钟患者突然出现全身不适,并于四肢、胸部、颈肩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红色风团,伴瘙痒,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0 min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姜翠玲;段玲燕;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况.探讨药师在ACS中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调查秦皇岛市第二医院2008-2009年无临床药师时ACS患者100例(对照组);2009-2010年药师深入临床后ACS患者100例(实验组).通过调查患者发病到他汀类的应用及ACS复发情况,分析药师对ACS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中的影响.结果 药师深入临床后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药师对ACS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合理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艳斌;牛玉田;杨明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