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10例的护理

向晓丽;王莲;李江津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 免疫系统疾病/治疗/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2010-04以来淮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治疗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做好预处理期的护理,治疗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术后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结果 3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皮肤硬化度明显改善,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面部红斑减退,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减轻.2例儿童走路明显好转,肌力增强,1例床上能自行翻身.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152例的护理

    目的 配合医生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方法 对152例患者的413枚结肠息肉进行电子结肠镜下ERBE高频电刀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治愈,413枚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未发生大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子结肠镜下ERBE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周文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度褥疮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Ⅲ、Ⅳ度褥疮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999-07-2009-08 Ⅲ、Ⅳ度褥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口服中药,外用MEBO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33例,外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6.62,P<0.05).结论 口服中药,并外用MEBO湿润烧伤膏换药,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有;刘效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两种不同采血路径在NICU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与桡动脉采血比较.评价股静脉负压真空采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03-2010-07在我科收治的需采血的新生儿,一次采血量均≥5 ml.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股静脉负压真空采血;对照组40例采用手部挠动脉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局部损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结果 实验组在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降低局部损伤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股静脉负压真空采血比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同时减少了职业暴露,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荭;陈梅;刘艳菲;张素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包在急诊科中的标准化管理及应用

    目的 保证锁骨下静脉穿刺包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方法 锁骨下静脉穿刺包采用标准化管理,物品统一标准和规格,放置标识明确.结果 实施2a多来,锁骨下静脉穿刺包使用方便.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包标准化管理方法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

    作者:赖燕红;谢晓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沫,无臭,有引湿性,适用于对头孢哌酮单药耐药,对本品敏感的产内酞胺酶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例如:泌尿系生殖系感染,包括急性肾孟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其他生殖道感染.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

    作者:涂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破伤风34例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护理工作在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我院2009-06-2010-12收治的34例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8例,年龄4-67(平均42)岁.患者90%来自农村,除1例没有明显的受伤史外,其余均有外伤史,主要以足和手的刺伤、扎伤、砸伤为多见,潜伏期3d-几个月,在14 d以内占75%伤后至发病前均未用过破伤风抗毒素.单纯破伤风17例,合并伤口感染10例,有并发症者7例.

    作者:王巧丽;秦红英;张元蓓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插入且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的限制,在无感染的情况下可保留1a,一般为3-6个月.

    作者:黄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医院打造名医和名牌专科建设探讨

    现代医院发展的实力是名医和名牌专科,名医打造名牌专科,名牌专科造就名医,打造名牌专科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名牌专科比打造名医更为重要.名牌专科建设要有技术高度,是持续发展的长久保证,没有技术高度的名医、名牌专科不会有未来.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临床用药风险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据有关报道:在美国住院患者所受到的医疗伤害占3.5%,其中用药疏忽或错误占7%;在我国与用药安全有关的缺陷占所有护理缺陷的33.5%,但有50%是可以预防的.本文通过对本科本年度第一季度所有治疗单、差错登记及不良反应登记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用药常见的风险问题和发生的原因,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达到减少护理用药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志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自体血胸腔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10例的护理

    目的 观察用自体血胸腔注射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胸腔插管实行闭式引流后,于胸腔内注射自体静脉血50-100 ml.结果 10例气胸患者均成功,无不良反应.结论 抽气后胸腔内注射自体血治疗顽固性气胸方法简便,随访1-12个月无一例复发.疗效满意.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利多卡因中毒

    1 病历摘要女,37岁.于2010-03-09来我科行第二次面部磨削术,术前给予0.5%利多卡因400 mg+肾上腺素0.1 mg,作面部浸润麻醉.约5 min后,患者出现寒战、胸闷、心慌,测P 120次/min,随之出现呼吸不畅,测BP 96/50 mm Hg,脉搏细弱,无法监测.

    作者:朱开梅;姚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层流净化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 介绍层流净化空气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确保空气洁净度达标.方法 通过从人员、环境和设备维护三个方面对层流净化空气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分类管理.结果 每月消毒供应中心空气培养符合标准.结论 本管理模式有效.

    作者:刘敏;曹华;尹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颅骨缺损并静脉窦破裂区促头皮愈合23例分析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中颅骨缺损合并静脉窦破裂区促进头皮愈合措施进行探讨,为预防头皮下积液、感染、头皮愈合不佳提供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此类患者23例,贯序行颅骨缺损空虚区放置脑科硅胶引流管,4层弹力冒加压包扎伤口,48 h内拔管并腰大池置管、继续弹力帽包扎、腰穿放脑脊液等措施.结果 23例患者头皮均1/甲愈合,无颅内感染、皮下积液及头皮愈合不佳发生,近远期效果显著.结论 贯序采取颅骨缺损区放置脑科引流管、多层弹力帽包扎、腰大池置管、腰穿释放脑脊液等措施,完全可以防治颅骨缺损并静脉窦破裂区头皮愈合不良、头皮下感染甚至颅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兴奎;王晓锋;唐宗椿;魏毅君;陈勃勃;李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高血压病98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降低高血压病的复发,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 对临床9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制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分别在入院、住院和出院时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4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85%.结论 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的前提和保证,在临床高血压预防治疗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者:戴宏威;温智勇;段堃;郭惠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深部真菌247例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特点分析

    目的 调查深部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ATB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对247株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测试,对其结果和临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深部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其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8.0%,95.6%,94.4%,88.3%,84.6%.结论 真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病房、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等病房;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均为主,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较高.

    作者:卢亚林;游升荣;郑淑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甲羟孕酮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2007-01-2009-10对60例化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以观察甲羟孕酮对化疗疗效及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初治晚期肺癌,卡氏评分≥60分.无化疗禁忌证.

    作者:陈宇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PDCA循环法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一享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在临床上,此类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难点,需要常常反复施教.笔者在工作中尝试将PDCA循环法实施健康教育,体会深刻,现介绍如下.1 PDCA循环法的概念

    作者:石晓芳;冷雪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颅内疾病误诊为眼科疾病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疾病误诊为眼科疾病的原因,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10例颅内疾病误诊为眼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并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时间为5-14 d,平均7d,误诊为视神经炎4例,青光眼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视乳头血管炎1例,缺血性视乳头病变1例.结论 部分颅内的疾病早期都以眼科病变为首发症状,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特别是眼科专科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赖慈珍;余铮;李向华;吴光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急性白血病245例的健康教育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对2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适时进行.结果 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自愿采纳有利于疾病的生活方式.结论 有计划、有目的 地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春霞;张中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属于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一种由于栓子的脱落或动脉血栓形成而导致肠管急性缺血坏死的外科急腹症,具有早期误诊率高、死亡率高(60-100%),预后差等特点.现将我院2010年收治的2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此病的警惕和认识.

    作者:段建峰;刘晓晨;豆发福;郑明华;周亚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