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保瑞;石瑛
目的 对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进行调查,并比较畲族人群与汉族人群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别.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对279例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和104例汉族自然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畲族自然人群间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异,并与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畲族自然人群血清IgG水平女性[(14.55±3.06)g/L]高于男性[(13.49±2.84)g/L](P<0.05),IgA、IgM和C3、C4的水平与性别无关(P>0.05);IgG、IgA、IgM的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C3、C4随年龄的增长水平升高(P<0.05).畲族人群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在各年龄段均高于汉族人群(P<0.05),畲族人群的C3、C4水平与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畲族人群的体液免疫指标中IgG、IgA、IgM水平高于汉族人群.
作者:郑长业;陈琼;洪永强;朱婵虹;黄孟华;陈宏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及人前体脂肪细胞HPA-v,将HPA-v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用1 mmol/L FFA分别干预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0、4、12、24 h,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细胞miRNA-143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FFA干预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miRNA-143表达增高(P<0.05),HPA-v成熟脂肪细胞中miRNA-143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FFA对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秀芳;张向君;徐广峰;张乃键;赵超;赵亚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验证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贫血指标的方法学性能.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测定叶酸、铁蛋白及VitB12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灵敏度、生物参考区间、携带污染率等,并进行验证.结果 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叶酸、铁蛋白及VitB12的批内、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3.27%~4.72%和3.65%~4.95%;高、低值校正品的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在-5.3%~4.2%之间;测量范围与厂家提供的测量范围相近;叶酸、铁蛋白及VitB12的测量数值与仪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符合率分别为92.50%、90.70%及93.20%;仪器检测的携带污染率为0.02%~0.18%.结论 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叶酸、铁蛋白和VitB12的方法学性能良好.
作者:吴敏;陈明艳;刘爱胜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 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4例GDM高危孕妇作为研究组(包括正常糖耐量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及GDM组),30例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孕妇空腹血糖、血清Cys C及hs-CRP水平.结果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孕妇空腹血糖、Cys C及hs-CRP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DM组孕妇Cys C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和正常糖耐量组,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高于正常糖耐量组(P<0.01).妊娠晚期GDM孕妇空腹血糖、Cys C、hs-CRP水平高于妊娠早、中期(P<0.01).GDM组孕妇血清Cys C与hs-CRP、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1),血清hs-CRP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1).结论 Cys C和hs-CRP水平与G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Cys C、hs-CRP对GDM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莉;杨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构建登革病毒1型(DENV-1)E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细胞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ENV-1 E蛋白序列,经酶切后将其插入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D1-E.重组质粒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目的 蛋白经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并用纯化后的表达蛋白免疫家兔,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32-D1-E原核细胞表达重组质粒,DENV-1 E蛋白获得高效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的特异性抗血清效价为1∶25 600,Western blot证实其特异性良好.结论 成功构建了DENV-1 E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制备了可用于DENV快速检测的高效多克隆抗体.
作者:汪伟;丁显平;杨会强;李竹石;谭帅;赵宇;刘莉娜;谭昌耀;曾献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24 h尿蛋白定量与尿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36例肾病患者,嘱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收集晨尿的中段尿以及当天的24 h内尿标本各一份,检测24 h尿标本中尿蛋白的含量、尿肌酐、尿丙氨酸氨基肽酶(AA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尿半乳糖苷酶(GAL),分别比较不同轻重程度蛋白尿中所含物质的相关性,并用尿蛋白/肌酐值来估算24 h尿蛋白量的准确性.结果 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将患者按尿蛋白量分为正常尿蛋白组(n=36,尿蛋白小于0.15 g)、轻度蛋白尿组(n=55,尿蛋白0.15~0.35 g)及重度蛋白尿组(n=45,尿蛋白大于0.35 g).A、B、C三组中尿蛋白/尿肌酐与24 h尿蛋白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组间比较,不具有相关性(P>0.05).在24 h尿液检测中,AAP、NAC、GAL浓度与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不具有相关性(P>0.05).用尿蛋白/尿肌酐的值来估算24 h尿蛋白含量的准确性发现,在落入24 h尿蛋白定量30%的区域范围内的有56例(41%),以YA、YB、YC方程测量的落入24 h尿蛋白量30%区域范围内的P/C值有47例(35%),而用Y总方程测量的落入24 h尿蛋白量30%区域范围内的尿蛋白/尿肌酐有48例(35%).结论 尿蛋白/尿肌酐与24 h尿蛋白量的测定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可用晨尿中的尿蛋白/尿肌酐来检测患者蛋白尿的情况.
作者:甘萍;徐丹;张丽芬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大鼠骨折愈合和骨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尼古丁组(n=40)、高尼古丁组(n=40)和对照组(n=40).建立骨折愈合模型,于建模后第3、7、14、21天分别处死10只大鼠,采集桡骨骨折部位骨痂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测量骨痂厚度和成熟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痂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 建模后第3天,低尼古丁组、高尼古丁组大鼠骨痂厚度、成熟度及VEG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第7、14、21天,低尼古丁组、高尼古丁组大鼠的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但骨痂厚度和成熟度低于对照组(P<0.05);低尼古丁组大鼠VEGF表达水平高于高尼古丁组(P<0.05).结论 尼古丁减少骨痂形成,延缓骨折愈合过程,促进VEGF表达,且不同尼古丁剂量对VEGF表达的影响不同.
作者:黄伟忠;张莉;唐景云;廖苑妮;刘东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接受胃镜检查的500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n=257)受检者给予口服二甲硅油散,对照组(n=243)受检者给予口服胃镜润滑剂.2组受检者分别于检查前15~20 min口服二甲硅油散40 mL,胃镜润滑剂10 mL.根据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程度,将其分为A、B、C、D 4个等级,并记录检查所需时间.结果 实验组受检者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受检者检查的平均时间为(7.0±2.3)min,对照组受检者检查的平均时间为(9.0±3.6)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硅油散具有良好的去泡效果,能提高胃镜下视野清晰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华;吕琳;梅浙川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易感性的潜在影响.方法 将PCI术后的241例有再发缺血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ISR组,n=68)和非ISR组(n=173),另选择109例排除冠心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IL-18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血清IL-18浓度.结果 ISR组、非ISR组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3、0.83,二者明显高于对照组(0.73,P<0.01),ISR组患者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非ISR组(P<0.01).ISR组、非ISR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7、0.69,二者明显高于对照组(0.54,P<0.01),ISR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非ISR组(P<0.01).ISR组、非ISR组患者血清IL-18浓度分别为(309.39±86.75)、(245.37±59.0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38.41±47.28)ng/L](P<0.01),ISR组患者血清IL-18浓度明显高于非ISR组(P<0.01).结论 IL-18启动子-137G/C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血清IL-18浓度及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的易感性.
作者:刘文卫;江华;刘永胜;李婷;王萍;王炜娜;赵玉勤;周登明;朱通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是较为少见的一种,约占3%~5%,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则更为少见.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发病见于儿童及成人,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工作中发现1例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玮玮;孙晓明;陈英剑;司海燕;胡成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呼和浩特地区急性脑梗死(ACI)与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将1 094例ACI患者作为ACI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及Hcy浓度.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CI组患者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前、后的血清Hcy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及Hcy检测对ACI的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保平;刘珊;董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9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n=28)、真菌感染组(n=28)、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n=28)、支原体或病毒感染(n=14),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8).检测各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组的变化不明显.各感染组患者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单纯真菌感染相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总体真菌感染患者比较,念珠菌感染患者PCT值高于曲霉菌感染(P<0.05).结论 PCT和hs-CRP检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志华;潘航;沈红石;任传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前、后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分为药物处理组(用400 μg/mL鞣酸处理)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采用快速银染法鉴定药物作用前、后生物被膜的形成;用CRA平板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细胞间多糖黏附因子(PIA)的能力.用双向电泳技术对细菌总蛋白进行分离,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芯片/质谱 (HPLC-Chip/MS)鉴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表皮葡萄球菌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PIA生成能力减弱,生物被膜的形成被抑制.通过电泳分离,共得到1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分子,其中13个仅在药物处理组表达升高,有6个仅在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 生物被膜形成是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的主要途径,差异蛋白在生物被膜的形成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王伟佳;张秀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S/CO值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30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HBeAg定量检测,采用ABI 73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306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eAg阳性177例(57.84%);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24例(7.84%);HBV-DNA阴性而HBeAg阳性56例(18.30%).HBV-DNA浓度为103~107 IU/mL,HBeAg与HBV-DNA浓度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HBV-DNA与HBeAg联合检测可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昝丽娜;孙峰;张秀芳;雷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医院网络化建设的普及应用,输血科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是必然趋势.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BTIMS)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科学在输血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对输血信息管理长期影响、渗透以及相互结合的产物[1-2].BTIMS是一个科学高效、流程合理、方便实用的管理系统,能够将职能主管部门、临床医师、护士工作站、输血科、中心血站等部门有机地联为一体.BTIMS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应用,对于促进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提高输血科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本院输血科自1996年起,将输血管理引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以来,先后多次修改和完善其功能,以前只是检验科和输血科数据的局域应用,本次重新编写源程序,将输血科信息化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联结,增大了功能,扩大了应用范围,提高了服务能力.本文拟从医院用血管理模块、临床用血联接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血液管理模块、数据统计与信息查询模块、维护与管理模块等6大模块介绍BTIMS的建设和应用.
作者:马盛余;黄德才;梁定伟;张洪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改变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根据其预后状况良好与否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61);以68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其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及尿酸水平.结果 3组受检者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LDL-C、血糖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HDL-C、血尿酸及血糖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HDL-C、血尿酸、血糖及年龄这7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al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年龄、HDL-C、血尿酸、血糖是急性期脑出血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HDL-C、血尿酸、血糖可作为脑出血预后不良的预测性指标.
作者:韩铁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78例胰腺癌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情况,将其与同期肺癌患者,急、慢性胰腺炎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胰腺癌、肺癌患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患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6.34%(43/678)、4.33%(71/1 640)、5.07%(57/1 124)、4.21%(4/95),健康体检者HBsAg阳性率为3.37%(1 652/49 017).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胰腺癌患者HBsAg阳性率的比值比(OR)值为1.94,95%可信区间(CI)为1.42~2.65.胰腺癌患者分别与肺癌患者、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慢性胰腺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的胰腺癌患者无发病年龄、性别的优势(P>0.05).HBsAg阴性与阳性的胰腺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存在相关性.
作者:倪芳;刘雁雁;吴志奇;蒋理;邵明雯;刘连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年龄5~28 d 10例,1~12个月58例,1~3岁62例,4岁及以上30例.采集患儿血清,应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对其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160例检测样本中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者共81例,占50.62%;阴性79例,占49.38%,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64例(40.00%),乙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39例(24.38%),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抗体阳性17例(10.62%),呼吸道合抱病毒抗体阳性6例(3.75%),副流感病毒l、2、3型6例(3.75%)、甲型流感病毒3例(1.87%),腺病毒2例(1.25%),Q热立克次体抗体阳性2例(1.25%),未检测到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所检测160例患儿中以1~3岁患儿检出率高,阳性率为70.97%.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HITACHI 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个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好、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精密度、准确性,检测范围宽,携带污染率低的检测系统.它应用于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使检验科的工作实现了方便、快捷,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从多方面去综合分析,其中反应曲线的观察分析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作者:张力;葛才保;陈六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据患者血清中HBV e抗原(HBeAg)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将其分为6组:A组(HBeAg阳性,ALT正常)、B组(HBeAg阴性,ALT正常)、C组(HBeAg阳性,ALT轻、中度升高)、D组(HBeAg阳性,ALT高度升高)、E组(HBeAg阴性,ALT轻、中度升高)、F组(HBeAg阴性,ALT高度或重度升高).另将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ALT采用速率法,补体C3b采用ELISA-生物素亲和素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 D组与F组患者血清C3b、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A、B、C、E组(P<0.05);而D组与F组比较,患者血清C3b、AS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受检者血清C3b水平显著低于A、B、C、D、E、F组(P<0.05).C3b水平与ALT、AST、HBsAg存在正相关(P<0.05),而与HBeAg和HBV-DNA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补体C3b水平与HBV的感染及肝细胞损伤程度有关,而与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无关,可作为感染和预后的辅助检测指标.
作者:蒋静;刘斌;热依汗·谢以提;孟存仁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