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闽东畲族自然人群体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水平调查

郑长业;陈琼;洪永强;朱婵虹;黄孟华;陈宏斌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补体C3, 补体C4, 畲族
摘要:目的 对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进行调查,并比较畲族人群与汉族人群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别.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对279例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和104例汉族自然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畲族自然人群间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异,并与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畲族自然人群血清IgG水平女性[(14.55±3.06)g/L]高于男性[(13.49±2.84)g/L](P<0.05),IgA、IgM和C3、C4的水平与性别无关(P>0.05);IgG、IgA、IgM的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C3、C4随年龄的增长水平升高(P<0.05).畲族人群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在各年龄段均高于汉族人群(P<0.05),畲族人群的C3、C4水平与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畲族人群的体液免疫指标中IgG、IgA、IgM水平高于汉族人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游离脂肪酸对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及人前体脂肪细胞HPA-v,将HPA-v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用1 mmol/L FFA分别干预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0、4、12、24 h,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细胞miRNA-143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FFA干预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miRNA-143表达增高(P<0.05),HPA-v成熟脂肪细胞中miRNA-143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 FFA对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秀芳;张向君;徐广峰;张乃键;赵超;赵亚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阳性血清的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抗着丝点蛋白B抗体(CENP-B)阳性血清抗核抗体(ANA)荧光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抗CENP-B抗体阳性血清的ANA荧光模式、滴度、分布及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抗CENP-B抗体阳性血清中,单纯性抗CENP-B 抗体阳性(+/-)为46例(47.9%),+/-组和+/+组的荧光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 000和≥1∶1 000的核型滴度组抗CENP-B抗体阳性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主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雷诺综合征;非AID患者中,主要多见于脑梗死、贫血和Ⅱ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抗CENP-B抗体在脑梗死、贫血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较高表达值得关注.

    作者:朱蓉;孙明忠;居会祥;周中卫;肖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美国雅培公司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已在三甲医院广泛应用,本科室主要用于门诊患者生化项目的快速检测.本科室自2004年起使用该仪器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范久波;刘海菊;陈斌;李智山;段清理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细菌性阴道病实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相关,患者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尤其是产过氧化氢乳杆菌减少,而阴道加德纳菌、阴道阿托波菌、动弯杆菌、人型支原体以及其他厌氧菌的异常增多[1-2].BV与妇科手术感染、胎膜早破、自然流产、早产、绒毛膜炎、产褥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内瘤样变等发生相关,可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概率.另外,BV患者中交叉感染支原体、真菌、滴虫非常普遍[3].因此,BV的检测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子刚;徐瑞宏;李晶晶;汪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闽东畲族自然人群体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水平调查

    目的 对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进行调查,并比较畲族人群与汉族人群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别.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对279例闽东地区畲族自然人群和104例汉族自然人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的畲族自然人群间体液免疫指标水平的差异,并与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畲族自然人群血清IgG水平女性[(14.55±3.06)g/L]高于男性[(13.49±2.84)g/L](P<0.05),IgA、IgM和C3、C4的水平与性别无关(P>0.05);IgG、IgA、IgM的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C3、C4随年龄的增长水平升高(P<0.05).畲族人群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在各年龄段均高于汉族人群(P<0.05),畲族人群的C3、C4水平与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畲族人群的体液免疫指标中IgG、IgA、IgM水平高于汉族人群.

    作者:郑长业;陈琼;洪永强;朱婵虹;黄孟华;陈宏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T)、Ⅳ型胶原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7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正常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测定其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和部分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PⅢNT、Ⅳ型胶原与TBIL、TBA呈正相关;与总蛋白、清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性,化学发光法动态监测肝纤维化指标可指导临床判断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李彩东;吴斌;段正军;田鹏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保定地区3752例患儿MP-IgM抗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保定地区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检测情况.方法 采集3 752例保定地区患儿静脉血2 mL,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抗体,并将结果根据患儿性别、年龄、季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752例被检测患儿中MP-IgM抗体阳性1 293例,阳性率为34.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1.7%,女性阳性率为41.8%.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女感染阳性率之比为1.00∶1.32.8~<14岁MP-IgM抗体阳性率高,其次为4~<8岁年龄组,<1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低.8~<14岁组与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岁和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冬、春季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P<0.01),冬季与春季节比较,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P感染的发病与季节、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儿童血清IgM抗体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年龄5~28 d 10例,1~12个月58例,1~3岁62例,4岁及以上30例.采集患儿血清,应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对其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160例检测样本中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者共81例,占50.62%;阴性79例,占49.38%,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64例(40.00%),乙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39例(24.38%),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抗体阳性17例(10.62%),呼吸道合抱病毒抗体阳性6例(3.75%),副流感病毒l、2、3型6例(3.75%)、甲型流感病毒3例(1.87%),腺病毒2例(1.25%),Q热立克次体抗体阳性2例(1.25%),未检测到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所检测160例患儿中以1~3岁患儿检出率高,阳性率为70.97%.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呼吸道感染患者3 514例,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结果 3 514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5.00%(1 230/3 514),IFB阳性率高,为26.01%;其次为MP,阳性率为16.28%;PIV、ADV、RSV阳性率分别为0.03%、2.27%、0.65%.病原体合并感染413例,阳性率为11.75%(413/3 514).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MP.

    作者:胡伟;代琼;胡孝彬;陈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高湿环境中不同性别人群血清TK-1水平差异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湿环境对不同性别人群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自高湿环境的健康体检者51例,其中,男20例,女31例.采用酶联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进行TK-1检测.结果 20例男性体检者中,血清TK-1阳性者3例(15.0%);31例女性体检者中,血清TK-1阳性者13例(41.9%).女性体检者血清TK-1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高湿环境中,女性细胞增殖明显比男性活跃.

    作者:胡娟;林薇;呼永河;徐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4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结果可比性的验证

    目的 探讨常规生化检测结果在不同生化分析仪间的可比性,为临床对不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互认提供可接受性依据.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2文件,以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比较方法(X),分别以3台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1)、(Y2)和(Y3),用回归统计法计算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SE%),以中国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WS/T 403-2012)规定的室间评估允许总误差(TEa)为标准,判断临床可接受水平.结果 经方法内和方法间离群点检测未发现存在离群点.各检测项目均以X和Y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bX+a,r2均大于0.95,表明X的分布范围合适,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可靠.可以用于评估2种方法之间的偏倚.除总胆红素(TBIL) SE%>TEa%,临床不可接受外,其他检测结果在不同的医学决定水平的预期偏倚均低于TEa%.结论 4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比性较好,可通过比对分析实现不同实验室生化检测结果的同城互认.

    作者:孙健;蒋廷旺;钱建平;曹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血液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的范围设定与实践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2种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比较,优选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控制范围的设定方法.结果 2种方法中,以20个测定数据计算均值,再用前3个批次的加权平均不精密度(CV%)计算的标准差(s),失控率和控制效果更加令人满意.结论 用加权平均CV%计算的s值来设定质控的控制范围,更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

    作者:董家书;彭华;邹单东;蒙杰;戴盛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登革病毒1型E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目的 构建登革病毒1型(DENV-1)E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细胞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ENV-1 E蛋白序列,经酶切后将其插入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D1-E.重组质粒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目的 蛋白经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并用纯化后的表达蛋白免疫家兔,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32-D1-E原核细胞表达重组质粒,DENV-1 E蛋白获得高效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的特异性抗血清效价为1∶25 600,Western blot证实其特异性良好.结论 成功构建了DENV-1 E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制备了可用于DENV快速检测的高效多克隆抗体.

    作者:汪伟;丁显平;杨会强;李竹石;谭帅;赵宇;刘莉娜;谭昌耀;曾献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三种方法检测O型孕妇IgG抗A(B)效价比较

    目的 比较试管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下称试管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在IgG抗A(B)效价检测的灵敏度.方法 对20份O型孕妇血标本同时用3种方法检测IgG抗A(B)效价,采用几何均数计算平均效价并检验.结果 试管法所测IgG 抗A(B)平均效价分别为11.71和10.56;凝聚胺法的分别为3.14和3.03;微柱凝胶法的分别为147.03和152.23.三种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且易自动化等优点,值得在IgG 抗A(B)效价检测中推广.

    作者:林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8例宫颈癌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水平.结果 正常体检者、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浓度分别为(8.12±2.13)ng/L 和(18.42±6.12)ng/L.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为(18.42±6.12)ng/L,明显高于术后患者[(12.93±5.13)ng/L](P<0.05).血清组织蛋白酶D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组织蛋白酶D在宫颈鳞癌的分化、侵袭性生长及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宫颈鳞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桂;黄德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医学实验室管理评审实践

    医学实验室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主要内容是对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和实现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些活动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相应的整改,以达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2个月,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期间,评审间隔宜缩短.当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或组织机构、人员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工作中质量体系不能有效运行时增加评审,时间由质量负责人指定.管理评审一般采用会议形式.以下是2012年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现汇报如下.

    作者:董家书;蒙雨明;蒋利君;李卓园;李钰;韦美德;彭华;程红革;韦柳华;梁委军;王贵生;吴昊;蒙杰;戴盛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刺猬(Hh)因子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以及发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肝脏疾病的研究中发现,Hh信号通路在受到损伤因素作用后可被激活,该信号通路活化后可以参与包括促进肝祖细胞的增殖,肝内炎症细胞的聚集,肝纤维化以及血管形成等多个过程,上述这些变化都与急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Hh信号通路在急、慢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临床提供治疗肝脏疾病的有力证据.

    作者:傅海涛;杨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快速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利用PCR-HRM技术对常见β地中海贫血5种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对野生型、纯合以及杂合突变进行分析,建立一种有效地突变筛查方法.方法 针对5种突变类型进行短片段扩增引物设计,用已知基因型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组DNA标本进行PCR-HRM分析,并对于纯合子进行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 常见5种基因型纯合子以及杂合子均可以利用PCR-HRM进行区分,并得到测序验证.结论 利用PCR-HRM技术可以对常见β地中海贫血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并可以发现未知突变.

    作者:张彦;曾玉坤;刘舒;陈汉彪;尹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 采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其分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评估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SAP组与MAP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WBC及NLR预测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不低于0.7.NLR较WBC预测SAP的诊断临界(CO)值、敏感性、特异性、AUC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SAP的早期诊断中意义不大.结论 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不良预后中优于WBC.

    作者:胡秦妮;张玉琴;邓芝云;林静;肖娜娜;杨志华;赵晋;哈小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1,3-β-D-葡聚糖定量测定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各类真菌细胞壁中,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表明,除少数真菌外,所有真菌细胞壁上都含有1,3-β-D-葡聚糖,以酵母样真菌含量高.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1,3-β-D-葡聚糖可从胞壁中释放出来,其在血液及其他体液(如尿、脑脊液、腹水、胸腔积液等)中的含量增加.因此,1,3-β-D-葡聚糖已成为检测真菌感染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国内、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1,3-β-D-葡聚糖的定量检测方法进行研究,近年来更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本文就目前已有的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于婷;蔡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