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久波;刘海菊;陈斌;李智山;段清理
目的 初步探讨和评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线粒体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腺苷脱氨酶(ADA)、清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前清蛋白(PA)、5′-核苷酸酶(5′-N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α-L-岩藻糖苷酶(AFU)共13项生化指标在常见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68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和21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3项生化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m-AST、ADA、ALP、GGT、5′-NT、TBA、TBIL、AFU在各组肝病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ALB、CHE、PA则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对肝脏疾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应选择具有特异性、互补性的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急性肝炎优先考虑ALT、AST、m-AST、TBA、TBIL.慢性肝炎优先考虑AST、ALT、m-AST、CHE、GGT.肝硬化优先考虑ADA、CHE、TBA、TBIL、ALB.肝癌优先考虑AFU、GGT、5′-NT、ALP、m-AST.
作者:李萍;史茜;王波;徐维家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维生素D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钙磷平衡,调节骨代谢.近年来,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肿瘤、改善肿瘤预后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肿瘤学研究和维生素D功能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有关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对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从维生素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维生素D与肿瘤相互作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维生素D抗癌的分子机制,全面揭示了维生素D在抗癌方面的功效及原理,从而为维生素D用于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基础.
作者:包安裕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输血与恶性肿瘤及其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313例恶性肿瘤病例,将其分为A、B、C组,A组(n=58)患者输注去白细胞血液,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B组(n=35)患者为自体输血;C组(n=220)为未输血患者.观察其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感染、3年内转移复发率、5年生存情况.结果 A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感染、3年内转移复发率、5年生存情况分别为3.45%、10.30%、31.00%和48.20%;B组分别是2.86%、5.72%、17.10%和68.50%;C组分别是0.00%、6.37%、23.10%和66.80%.A组分别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输血要权衡利弊,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尽量选用自体输血和血液替代品,提高输血治疗质量.
作者:李岚;孙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不同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原因.方法 样本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住院输血的6 773例患者,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 6 773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有112例,发生率为1.65%,几乎全部为发热和过敏反应,其中输注血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为2.31%,血小板其次(2.05%),多发生在输血过程开始的1 h内,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输血反应(P<0.05).结论 临床应密切观察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过程,特别重视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输血护理.
作者:陈志远;张洪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不合格率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速率法对2009~2012年无偿献血者的248 164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含量检测.结果 2009~2012年保定市无偿献血者ALT的总不合格率为0.97%,ALT不合格数占总不合格数的比例逐年增加(χ2=59 968.04,P<0.01).不同献血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χ2=653.71,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ALT不合格率增高(χ2=196.88,P<0.01);学生是ALT不合格率低的献血人群,其次为农民,高的是职员.结论 加强献血前宣传和献血队伍管理,以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ALT检测合格标准是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浪费的有效措施.
作者:郝志伟;宋任浩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金标免疫层析检测技术(GICA)检测聚维酮碘辅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6例VVC患者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治疗组患者予氟康唑口服、硝呋太尔制霉菌素及聚维酮碘外用;对照组患者予氟康唑口服、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外用,而不用聚维酮碘.采用GICA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GICA较显微镜检查及临床症状评价有较高的符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91.66%,复发率分别为4.16%、20.83%,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维酮碘在VVC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GICA较显微镜检查更为准确.
作者:朱素梅;魏峰;刘晓慧;任传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9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n=28)、真菌感染组(n=28)、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n=28)、支原体或病毒感染(n=14),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8).检测各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组的变化不明显.各感染组患者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单纯真菌感染相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总体真菌感染患者比较,念珠菌感染患者PCT值高于曲霉菌感染(P<0.05).结论 PCT和hs-CRP检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志华;潘航;沈红石;任传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淮安市健康成人的尿液电导率分布情况,建立本地区健康人群尿电导率的参考区间.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UF-5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1 196例健康人群尿液的电导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之间尿电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尿电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尿电导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男、女之间尿电导率有性别差异(t=6.67,P=0.00),男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尿电导率有差异(P=0.00),男性年龄>30~40岁组与>40~55岁组,尿电导率无差异(t=1.59,P=0.11);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尿电导率也有差异(P=0.00).女性年龄18~30岁组,>30~40岁组,>40~55岁组尿电导率无差异(P=0.96).将无显著性差异的不同组数据合并后计算均数和标准差,按±1.96 s表示95%参考区间得到健康成年男性尿电导率参考区间,>18~30岁组为9.46~42.86 mS/cm,>30~55岁组为6.17~40.15 mS/cm,>55岁组为4.82~34.66 mS/cm;健康成年女性尿电导率参考区间:>18~55岁组为3.32~37.62 mS/cm,>56岁组为1.97~31.73 mS/cm.结论 建立了淮安地区健康成人尿液电导率参考区间.
作者:高玉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美国雅培公司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已在三甲医院广泛应用,本科室主要用于门诊患者生化项目的快速检测.本科室自2004年起使用该仪器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范久波;刘海菊;陈斌;李智山;段清理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 采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其分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评估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SAP组与MAP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WBC及NLR预测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不低于0.7.NLR较WBC预测SAP的诊断临界(CO)值、敏感性、特异性、AUC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SAP的早期诊断中意义不大.结论 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不良预后中优于WBC.
作者:胡秦妮;张玉琴;邓芝云;林静;肖娜娜;杨志华;赵晋;哈小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试验中的临床效能.方法 将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n=342),包括鳞癌63例,腺癌84例,小细胞肺癌195例,另将6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114).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 腺癌患者CEA、CA125阳性率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NSE、ProGRP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和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CYFRA21-1、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ProGRP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4.00 ng/L、78.80%、90.00%;鳞癌患者SCC-Ag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3 ng/mL、93.70%、90.00%;腺癌患者CA125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5.26 U/mL、79.00%、93.00%.结论 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的试验诊断可分别优先选择ProGRP、SCC-Ag、CA125.
作者:穆朝东;徐怡;黄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医院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接受和认同,作为医院数字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IS)在医院实验室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作为本科室的一员,一直学习、探索LIS信息化服务理念.现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简单谈谈LIS系统中设备管理及设备故障维护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雷明德;黄学忠;郑晓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将Carba NP法用于产碳青酶烯酶肠杆菌科及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检测.方法 将8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arba NP法进行碳青霉烯酶检测,并将其与改良Hodge试验比较.结果 Carba NP 法能够特异、灵敏地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Carba NP试验Ⅰ能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Carba NP试验Ⅱ能进一步判定产碳青酶烯酶菌株的组别.其检测方法较改良的Hodge试验更简单、快速.结论 Carba NP法操作快速、简单,有助于提高产碳青酶烯酶菌株的检出率及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作者:袁敏;龚林;陈霞;刘佳;禹惠兰;徐建国;李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检测白细胞计数的准确性.方法 采集该院住院患者的脑脊液、胸腔积液和腹水标本共46例,分别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将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1组标本采用血液分析仪、流式细胞术计数法进行白细胞计数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2种计数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种方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的白细胞计数,其结果有良好的准确性,可满足临床工作的要求.
作者:夏永泉;徐学静;王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检测中年男性新鲜开放骨折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旨在探讨骨折状态时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和相关激素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定量检测68例男性骨折患者FT3、FT4 和TSH水平的变化,并与76例男性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 骨折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FT3、FT4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变化与骨折密切相关.
作者:肖艳虹;伊晟;李英;李曼;张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输注前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预防凝血功能障碍的措施.方法 对37例不同类型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24 h输注红细胞悬液>10 U(2 000mL),输注红细胞悬液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患者在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后,检测结果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均较输血前显著降低(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均较输血前有显著延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应及时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减少因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稀释引起的出血,及时输注血小板和血浆,提高输血疗效.
作者:于丽君;朱国标;李翠莹;黄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应用云南省血细胞二级比对实验室定值的新鲜血液为标准物质进行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调查,为云南省检验结果互认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依据.同时,利用互联网对各级临床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失控时可及时提供指导帮助,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陈玲;牛华;马顺高;李从凤;孙武;平竹仙;董云华;马玉林;肖质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与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选取7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清蛋白(ALB)浓度,以及Cys C与ALT、AST、TBIL、γ-GT和AL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ys C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TBIL、γ-GT及ALB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与ALT、AST、TBIL、γ-GT及ALB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ys C浓度与慢性乙肝病程的进展有关,可作为评价肝功能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赵永杰;鲁岚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2种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比较,优选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控制范围的设定方法.结果 2种方法中,以20个测定数据计算均值,再用前3个批次的加权平均不精密度(CV%)计算的标准差(s),失控率和控制效果更加令人满意.结论 用加权平均CV%计算的s值来设定质控的控制范围,更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
作者:董家书;彭华;邹单东;蒙杰;戴盛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共105例,检测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总胆红素、血清清蛋白浓度,并对患者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测定门静脉宽度,腹水清蛋白浓度,计算SAAG,随访1~5年.构建SAAG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大截点值.结果 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APTT、SAAG是出血的危险因素,APTT、SAAG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SAAG的大截点值为18.5 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66.1%.结论 SAAG可作为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
作者:程丽萍;张浩;高全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