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及其分布特征调查

郝志伟;宋任浩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 无偿献血者, 分布
摘要: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不合格率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速率法对2009~2012年无偿献血者的248 164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含量检测.结果 2009~2012年保定市无偿献血者ALT的总不合格率为0.97%,ALT不合格数占总不合格数的比例逐年增加(χ2=59 968.04,P<0.01).不同献血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χ2=653.71,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ALT不合格率增高(χ2=196.88,P<0.01);学生是ALT不合格率低的献血人群,其次为农民,高的是职员.结论 加强献血前宣传和献血队伍管理,以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ALT检测合格标准是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浪费的有效措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性能.方法 采用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CA153,对该仪器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试验及携带污染率进行测试.结果 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3.15%、2.58%、1.92%,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4.29%、3.65%、2.4%.AFP、CA125、CA153检测的相对偏差分别为3.45%、2.66%、-2.61%.其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相关性良好.各测定项目的 携带污染率均小于2%,属于可接受范围.结论 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线性.

    作者:吴佳力;郑莹莹;苏屿;王可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cTnI和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首发AMI患者68例,将其作为AMI组,另选择于68例健康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健康者抽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AMI组患者于入院后即刻抽肘静脉血3 mL,采用Mini-Vidas-Blue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原装试剂进行血清cTnI和NT-proBNP检测,以NT-proBNP>300 pg/mL、cTnI>0.01 μg/L为异常结果.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NT-proBNP与cTnI呈正相关(r=0.835,P<0.05).NT-proBNP、cTnI联合检测,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9.6%、98.5%,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cTnI联合检测可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苏州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4 862例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上皮细胞HPV阳性率为31.74%(1 543/4 862).其中,一重感染、多重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1.43%(1 042/4 862)、10.30%(501/4 862).前7位高危型HPV分别为16、58、52、33、18、56、31型,占59.09%,而低危型HPV分别为11、6、43型,占23.70%.结论 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HPV分型检测.

    作者:龚培尧;李海;耿建祥;李丽;刘忠伦;王晓红;王宏景;夏林;夏思钧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清葡萄糖性能评估

    目的 评价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Glu)的基本性能.方法 采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的精密度、检测低限、线性范围、干扰实验,并与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个不同浓度葡萄糖样本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1.70%;检测低限为0.04 mmol/L;线性范围为(0.01~46.14 mmol/L),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为0.998;干扰物脂血、黄疸和溶血对葡萄糖干扰率均小于10%;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的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采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其精密度、检测低限、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均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刘珍琼;熊国亮;万珊;程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免疫定量分析仪MD-QMT001检测降钙素原的方法学性能评价

    目的 对免疫定量分析仪MD-QMT001检测降钙素原(PCT)的主要方法学性能进行验证与评价.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结合实际工作设计验证方案,对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全血PCT的精密度、线性、可比性、抗干扰能力等4项分析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该定量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整个检测过程约17 min;PCT定量时,批内、批间精密度为1.26%~3.96%;检测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回归方程检验有意义(P<0.05),与厂商承诺范围接近;该定量法与半定量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达92%;三酰甘油、胆红素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溶血可使检测结果显著偏高(P<0.05).结论 该科室引进的降钙素原免疫定量分析仪操作简便、主要性能评价良好,可满足临床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等需要.

    作者:陈燕;李文静;石冬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1例误食溴鼠灵轻度中毒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应用

    溴鼠灵是长效超华法林类抗凝血杀鼠药--第2代抗凝血杀鼠剂[1].溴鼠灵通过抑制维生素K1-2,3环氧化物降解酶活性,从而抑制肝脏对维生素K1依耐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的合成,引起出血.因其只影响新合成的凝血因子,故只有当血液循环中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浓度下降时才出现出血倾向,中毒后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出血发生,且急性中毒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2].此药在我国农村应用率广,对狗猫科动物毒性强,如人误服(尤以小儿误服其毒饵者为多见)可引起急性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常见的危重症[1-2].发现的迟早和抢救措施的合理与及时是影响抢救成功重要的因素.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例该病的急诊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等常规凝血指标进行分析,并探讨误食溴鼠灵轻度中毒者经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建新;徐忠玉;甘志忠;王少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缺血修饰清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11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根据cTnI升高与否分为cTnI未升高组及cTnI升高组.将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进行Hcy和IMA的联合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冠心病cTnI未升高组及升高组患者IMA和Hcy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cTnI升高组患者IMA和Hcy浓度显著高于未升高组(P<0.05).在冠心病cTnI未升高组中有27例患者出现IMA轻度升高,有34例患者出现Hcy升高.结论 cTnI、IMA、Hcy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作者:李守霞;郭胜利;赵素斌;郭丽丽;刘永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共105例,检测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总胆红素、血清清蛋白浓度,并对患者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测定门静脉宽度,腹水清蛋白浓度,计算SAAG,随访1~5年.构建SAAG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大截点值.结果 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APTT、SAAG是出血的危险因素,APTT、SAAG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SAAG的大截点值为18.5 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66.1%.结论 SAAG可作为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

    作者:程丽萍;张浩;高全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b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据患者血清中HBV e抗原(HBeAg)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将其分为6组:A组(HBeAg阳性,ALT正常)、B组(HBeAg阴性,ALT正常)、C组(HBeAg阳性,ALT轻、中度升高)、D组(HBeAg阳性,ALT高度升高)、E组(HBeAg阴性,ALT轻、中度升高)、F组(HBeAg阴性,ALT高度或重度升高).另将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HBV-D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ALT采用速率法,补体C3b采用ELISA-生物素亲和素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 D组与F组患者血清C3b、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A、B、C、E组(P<0.05);而D组与F组比较,患者血清C3b、AS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受检者血清C3b水平显著低于A、B、C、D、E、F组(P<0.05).C3b水平与ALT、AST、HBsAg存在正相关(P<0.05),而与HBeAg和HBV-DNA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补体C3b水平与HBV的感染及肝细胞损伤程度有关,而与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无关,可作为感染和预后的辅助检测指标.

    作者:蒋静;刘斌;热依汗·谢以提;孟存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

    目的 探讨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方法 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氨氮标准溶液,配制成标准使用溶液后进行了稳定性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测得的两条标准曲线的剩余标准偏差,斜率和截距有无显著性差异来判断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结果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在配制1个月内可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结论 该研究为在连续监测工作中降低测定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素军;王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学二联与三联产前筛查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二联和AFP、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DS)的检出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6 094例单胎孕妇血清AFP、fβ-hCG及uE3,应用Risks 2T分析软件,分别采取二联和三联筛查方案评估胎儿DS风险度.分析两种筛查方法的筛查阳性率、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二联及三联筛查的阳性率分别为7.89%(481/6 094)和5.35%(326/6 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筛查DS检出率为71.43%(5/7),假阳性率为7.82%(476/6 089);三联筛查DS检出率为85.71%(6/7),假阳性率为5.26%(320/6 088).三联筛查DS风险度均高于二联筛查(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对DS的检出优于二联筛查.

    作者:李剑;骆建云;漆洪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8例宫颈癌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水平.结果 正常体检者、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浓度分别为(8.12±2.13)ng/L 和(18.42±6.12)ng/L.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宫颈癌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为(18.42±6.12)ng/L,明显高于术后患者[(12.93±5.13)ng/L](P<0.05).血清组织蛋白酶D水平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组织蛋白酶D在宫颈鳞癌的分化、侵袭性生长及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宫颈鳞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桂;黄德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BV三联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V三联检测在妇科患者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 300例妇科患者行阴道分泌物BV三联(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酶、白细胞酯酶)检测及显微镜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并统计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在临床妇科炎症中的发生率.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BV三联检测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结果显示,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32.6%,显著高于滴虫性阴道炎3.6%及霉菌性阴道炎12.2%,其中20~49岁的育龄妇女均为BV高发年龄,其他年龄段也有一定的阳性率.结论 BV在妇科门诊的发病率较高,应加强BV三联检测在妇科门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慧丽;吴冬生;钟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T)、Ⅳ型胶原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7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正常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测定其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和部分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PⅢNT、Ⅳ型胶原与TBIL、TBA呈正相关;与总蛋白、清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性,化学发光法动态监测肝纤维化指标可指导临床判断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李彩东;吴斌;段正军;田鹏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高湿环境中不同性别人群血清TK-1水平差异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湿环境对不同性别人群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自高湿环境的健康体检者51例,其中,男20例,女31例.采用酶联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进行TK-1检测.结果 20例男性体检者中,血清TK-1阳性者3例(15.0%);31例女性体检者中,血清TK-1阳性者13例(41.9%).女性体检者血清TK-1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高湿环境中,女性细胞增殖明显比男性活跃.

    作者:胡娟;林薇;呼永河;徐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肺癌患者115例作为肺癌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tago-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PT、APTT、TT、FIB、D-二聚体、FDP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转移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肺癌局限者(P<0.05).肺癌患者抗凝血酶Ⅲ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对肺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静;柴若楠;张明磊;陈渝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中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中老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血糖水平的测定,为临床开展营养干预提供客观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中老年患者,采集患者的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TC和TG)、空腹血糖(FBG)及Hcy含量的检测.结果 (1)中老年患者Hcy水平比正常值高(P<0.05).(2)男性Hcy水平高于女性(P<0.05);男性TC和TG水平低于女性(P<0.05).(3)老年患者中,男性高Hcy血症、高TC血症、高TG血症患病率均低于女性(P<0.05).结论 中老年人应加强血清Hcy、血脂、血糖含量的检测,及早发现异常指标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尽可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或延缓疾病的进程.

    作者:万敏;李冰;李必生;崔幸琨;杨宝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性能验证和评价

    目的 对Roche Cobas u 411尿液分析仪和配套试纸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根据尿液化学分析仪通用技术条件(YY/T0475-2004)和干化学尿液分析试纸条通用技术条件(YY/T0478-2004)的行业标准,对仪器的精密度、试纸的精密度、仪器携带污染率和各项目不同量级的参考溶液进行准确性验证,同时采用Roche Cobas u 411尿液分析仪检测100份尿液标本白细胞酯酶、隐血,并将检测结果与显微镜检测结果比较,计算敏感性和特异性;比重、pH结果与Sartorius PB-10酸度计、MATER-SUR-NM折射比重计比较;其余8项检测项目与Clinitek AdvantusTM尿液分析仪上做平行实验,采用χ2检验比较各项检出的阳性率,计算各项目的 完全符合率和一般符合率,用Kappa值评估与Clinitek AdvantusTM尿液分析仪的符合一致性.结果 仪器精密度、试纸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和准确性验证均符合行业标准,白细胞酯酶、隐血的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检测比较,敏感性分别为77.7%(28/36)、89.5%(43/48),特异性分别为84.3%(54/64)、80.7%(42/52);与比重计和酸度计比较,比重和pH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8项指标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结果检验完全符合率大于70%,一般符合率大于85%,Kappa值均大于0.40.结论 Roche Cobas u 411尿液分析仪和配套试纸能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高原;杨剑敏;王欢;马展;张泓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需氧血培养细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分析

    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对快速鉴定病原菌的作用.方法 收集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2 473份血液培养的结果,分析血液标本在需氧瓶中生长细菌的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结果 2 473份血液标本中仪器报警阳性为226份(9.1%);分离出细菌和真菌共232株,其中有6份阳性标本每份分离出2株细菌.革兰阳性细菌91株(39.2%);革兰阴性细菌127株(54.8%);念珠菌14株(6.0%).仪器在24、48和72 h内阳性报警率分别为73.9%、95.3%和97.6%.快阳性检出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时间为4.1 h.肠杆菌科细菌、革兰阳性球菌、非发酵菌与念珠菌的阳性报警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8、20.6、19.7与33.1 h.肠杆菌科细菌组与非发酵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念珠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发酵菌组与革兰阳性球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菌属细菌的阳性报警时间有差异,仪器能在4 d内对血液感染的常见细菌和念珠菌报警.

    作者:周友全;马俊超;郭凤丽;杨丽;胡黎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细菌性阴道病实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相关,患者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尤其是产过氧化氢乳杆菌减少,而阴道加德纳菌、阴道阿托波菌、动弯杆菌、人型支原体以及其他厌氧菌的异常增多[1-2].BV与妇科手术感染、胎膜早破、自然流产、早产、绒毛膜炎、产褥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内瘤样变等发生相关,可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概率.另外,BV患者中交叉感染支原体、真菌、滴虫非常普遍[3].因此,BV的检测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子刚;徐瑞宏;李晶晶;汪丹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