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黄德琪
目的 探讨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PTMS)及精子正常形态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了共417周期IUI治疗的216对不孕夫妇.按处理前精子形态,将其分为形态正常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15%,n=45)、轻度畸形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10%~15%,n=103)、中度畸形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5%~10%,n=186)和重度畸形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5%,n=83).根据PTMS将其分为5组,第Ⅰ组:PTMS<2×106,第Ⅱ组:2×106≤PTMS<5×106,第Ⅲ组:5×106≤PTMS<10×106,第Ⅳ组:10×106≤PTMS<20×106,第Ⅴ组:PTMS≥20×106.比较各组妊娠率.结果 216对不孕夫妇临床妊娠73例,周期临床妊娠率17.50%.第Ⅰ、Ⅱ、Ⅲ、Ⅳ、Ⅴ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15.8%、24.1%、15.0%和21.4%.形态正常组、轻度畸形组、中度畸形组和重度畸形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0.0%、20.4%、19.4%和8.4%.结论 当PTMS<5×106或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低于5%时,IUI妊娠率显著下降.
作者:苏宁;王维;何燕;曾艳华;黄婷婷;彭娅娅;夏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S/CO值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30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HBeAg定量检测,采用ABI 73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306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eAg阳性177例(57.84%);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24例(7.84%);HBV-DNA阴性而HBeAg阳性56例(18.30%).HBV-DNA浓度为103~107 IU/mL,HBeAg与HBV-DNA浓度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HBV-DNA与HBeAg联合检测可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昝丽娜;孙峰;张秀芳;雷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美国雅培公司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已在三甲医院广泛应用,本科室主要用于门诊患者生化项目的快速检测.本科室自2004年起使用该仪器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范久波;刘海菊;陈斌;李智山;段清理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Graves病的复发因素.方法 选择186例Graves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根据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复发组和未停药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3(FT3)、游离甲状腺素4(FT4)、敏感促甲状腺激素(s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raves病的复发因素.结果 缓解组患者血清FT3、FT4、TgAb、TPOAb、TRAb及CXCL10明显低于复发组和未停药组(P<0.05),sTSH明显高于复发组和未停药组(P<0.05).甲状腺大小、TRAb水平及FT3/FT4值为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硫咪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Graves病的症状,但发病初甲状腺明显肿大、TRAb水平高、FT3/FT4比值高的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较大.
作者:卢洪文;柳林;张银环;孙丽萍;沈守祥;孟祥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共105例,检测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总胆红素、血清清蛋白浓度,并对患者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测定门静脉宽度,腹水清蛋白浓度,计算SAAG,随访1~5年.构建SAAG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大截点值.结果 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APTT、SAAG是出血的危险因素,APTT、SAAG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SAAG的大截点值为18.5 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66.1%.结论 SAAG可作为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
作者:程丽萍;张浩;高全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Glu)的基本性能.方法 采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的精密度、检测低限、线性范围、干扰实验,并与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个不同浓度葡萄糖样本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1.70%;检测低限为0.04 mmol/L;线性范围为(0.01~46.14 mmol/L),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为0.998;干扰物脂血、黄疸和溶血对葡萄糖干扰率均小于10%;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的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采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其精密度、检测低限、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均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刘珍琼;熊国亮;万珊;程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2种室内质控范围设定的比较,优选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室内质控控制范围的设定方法.结果 2种方法中,以20个测定数据计算均值,再用前3个批次的加权平均不精密度(CV%)计算的标准差(s),失控率和控制效果更加令人满意.结论 用加权平均CV%计算的s值来设定质控的控制范围,更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
作者:董家书;彭华;邹单东;蒙杰;戴盛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与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选取7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清蛋白(ALB)浓度,以及Cys C与ALT、AST、TBIL、γ-GT和AL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ys C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TBIL、γ-GT及ALB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与ALT、AST、TBIL、γ-GT及ALB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ys C浓度与慢性乙肝病程的进展有关,可作为评价肝功能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赵永杰;鲁岚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保定地区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检测情况.方法 采集3 752例保定地区患儿静脉血2 mL,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抗体,并将结果根据患儿性别、年龄、季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752例被检测患儿中MP-IgM抗体阳性1 293例,阳性率为34.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1.7%,女性阳性率为41.8%.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女感染阳性率之比为1.00∶1.32.8~<14岁MP-IgM抗体阳性率高,其次为4~<8岁年龄组,<1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低.8~<14岁组与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岁和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冬、春季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P<0.01),冬季与春季节比较,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P感染的发病与季节、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肺癌患者115例作为肺癌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tago-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患者PT、APTT、TT、FIB、D-二聚体、FDP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转移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肺癌局限者(P<0.05).肺癌患者抗凝血酶Ⅲ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对肺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静;柴若楠;张明磊;陈渝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 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4例GDM高危孕妇作为研究组(包括正常糖耐量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及GDM组),30例无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孕妇空腹血糖、血清Cys C及hs-CRP水平.结果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孕妇空腹血糖、Cys C及hs-CRP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DM组孕妇Cys C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和正常糖耐量组,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高于正常糖耐量组(P<0.01).妊娠晚期GDM孕妇空腹血糖、Cys C、hs-CRP水平高于妊娠早、中期(P<0.01).GDM组孕妇血清Cys C与hs-CRP、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1),血清hs-CRP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1).结论 Cys C和hs-CRP水平与GD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Cys C、hs-CRP对GDM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莉;杨斌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检验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临床体液检验由于其项目繁多,而且多为手工操作,涉及的形态学基础又因人而异,历来是临床检验实习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尤其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体液检验学的带教体会,谈谈应用PDCA循环教学法在带教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威廉·爱德华·戴明(W.Edwards.Deming)首先提出的.这个循环主要包括4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2],它对工作流程进行科学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参照这种模式,将PDCA循环应用在实习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薛雄燕;黄少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将Carba NP法用于产碳青酶烯酶肠杆菌科及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检测.方法 将8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arba NP法进行碳青霉烯酶检测,并将其与改良Hodge试验比较.结果 Carba NP 法能够特异、灵敏地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Carba NP试验Ⅰ能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Carba NP试验Ⅱ能进一步判定产碳青酶烯酶菌株的组别.其检测方法较改良的Hodge试验更简单、快速.结论 Carba NP法操作快速、简单,有助于提高产碳青酶烯酶菌株的检出率及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作者:袁敏;龚林;陈霞;刘佳;禹惠兰;徐建国;李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将9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n=28)、真菌感染组(n=28)、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n=28)、支原体或病毒感染(n=14),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28).检测各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患者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支原体或病毒感染组的变化不明显.各感染组患者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单纯真菌感染相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PCT和hs-CR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总体真菌感染患者比较,念珠菌感染患者PCT值高于曲霉菌感染(P<0.05).结论 PCT和hs-CRP检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志华;潘航;沈红石;任传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构建登革病毒1型(DENV-1)E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细胞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ENV-1 E蛋白序列,经酶切后将其插入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D1-E.重组质粒转化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目的 蛋白经异丙基-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并用纯化后的表达蛋白免疫家兔,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32-D1-E原核细胞表达重组质粒,DENV-1 E蛋白获得高效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的特异性抗血清效价为1∶25 600,Western blot证实其特异性良好.结论 成功构建了DENV-1 E蛋白的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制备了可用于DENV快速检测的高效多克隆抗体.
作者:汪伟;丁显平;杨会强;李竹石;谭帅;赵宇;刘莉娜;谭昌耀;曾献武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对快速鉴定病原菌的作用.方法 收集BacT/Alert 3D 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2 473份血液培养的结果,分析血液标本在需氧瓶中生长细菌的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结果 2 473份血液标本中仪器报警阳性为226份(9.1%);分离出细菌和真菌共232株,其中有6份阳性标本每份分离出2株细菌.革兰阳性细菌91株(39.2%);革兰阴性细菌127株(54.8%);念珠菌14株(6.0%).仪器在24、48和72 h内阳性报警率分别为73.9%、95.3%和97.6%.快阳性检出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时间为4.1 h.肠杆菌科细菌、革兰阳性球菌、非发酵菌与念珠菌的阳性报警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8、20.6、19.7与33.1 h.肠杆菌科细菌组与非发酵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念珠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发酵菌组与革兰阳性球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菌属细菌的阳性报警时间有差异,仪器能在4 d内对血液感染的常见细菌和念珠菌报警.
作者:周友全;马俊超;郭凤丽;杨丽;胡黎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医院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接受和认同,作为医院数字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IS)在医院实验室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作为本科室的一员,一直学习、探索LIS信息化服务理念.现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简单谈谈LIS系统中设备管理及设备故障维护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雷明德;黄学忠;郑晓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利用PCR-HRM技术对常见β地中海贫血5种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对野生型、纯合以及杂合突变进行分析,建立一种有效地突变筛查方法.方法 针对5种突变类型进行短片段扩增引物设计,用已知基因型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组DNA标本进行PCR-HRM分析,并对于纯合子进行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 常见5种基因型纯合子以及杂合子均可以利用PCR-HRM进行区分,并得到测序验证.结论 利用PCR-HRM技术可以对常见β地中海贫血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并可以发现未知突变.
作者:张彦;曾玉坤;刘舒;陈汉彪;尹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维生素D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钙磷平衡,调节骨代谢.近年来,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肿瘤、改善肿瘤预后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肿瘤学研究和维生素D功能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有关维生素D及其代谢物对抗肿瘤的分子机制,从维生素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维生素D与肿瘤相互作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维生素D抗癌的分子机制,全面揭示了维生素D在抗癌方面的功效及原理,从而为维生素D用于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基础.
作者:包安裕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前、后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分为药物处理组(用400 μg/mL鞣酸处理)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采用快速银染法鉴定药物作用前、后生物被膜的形成;用CRA平板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细胞间多糖黏附因子(PIA)的能力.用双向电泳技术对细菌总蛋白进行分离,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芯片/质谱 (HPLC-Chip/MS)鉴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表皮葡萄球菌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PIA生成能力减弱,生物被膜的形成被抑制.通过电泳分离,共得到1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分子,其中13个仅在药物处理组表达升高,有6个仅在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 生物被膜形成是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的主要途径,差异蛋白在生物被膜的形成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王伟佳;张秀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