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万敏;李冰;李必生;崔幸琨;杨宝财

关键词:半胱氨酸, 高脂血症, 血糖, 老年人, 中年人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中老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血糖水平的测定,为临床开展营养干预提供客观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中老年患者,采集患者的静脉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TC和TG)、空腹血糖(FBG)及Hcy含量的检测.结果 (1)中老年患者Hcy水平比正常值高(P<0.05).(2)男性Hcy水平高于女性(P<0.05);男性TC和TG水平低于女性(P<0.05).(3)老年患者中,男性高Hcy血症、高TC血症、高TG血症患病率均低于女性(P<0.05).结论 中老年人应加强血清Hcy、血脂、血糖含量的检测,及早发现异常指标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尽可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或延缓疾病的进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不同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原因.方法 样本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住院输血的6 773例患者,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 6 773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有112例,发生率为1.65%,几乎全部为发热和过敏反应,其中输注血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为2.31%,血小板其次(2.05%),多发生在输血过程开始的1 h内,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输血反应(P<0.05).结论 临床应密切观察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过程,特别重视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的输血护理.

    作者:陈志远;张洪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接受胃镜检查的500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n=257)受检者给予口服二甲硅油散,对照组(n=243)受检者给予口服胃镜润滑剂.2组受检者分别于检查前15~20 min口服二甲硅油散40 mL,胃镜润滑剂10 mL.根据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程度,将其分为A、B、C、D 4个等级,并记录检查所需时间.结果 实验组受检者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受检者检查的平均时间为(7.0±2.3)min,对照组受检者检查的平均时间为(9.0±3.6)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硅油散具有良好的去泡效果,能提高胃镜下视野清晰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华;吕琳;梅浙川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苏州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妇女宫颈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4 862例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上皮细胞HPV阳性率为31.74%(1 543/4 862).其中,一重感染、多重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1.43%(1 042/4 862)、10.30%(501/4 862).前7位高危型HPV分别为16、58、52、33、18、56、31型,占59.09%,而低危型HPV分别为11、6、43型,占23.70%.结论 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可应用于宫颈细胞HPV分型检测.

    作者:龚培尧;李海;耿建祥;李丽;刘忠伦;王晓红;王宏景;夏林;夏思钧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高湿环境中不同性别人群血清TK-1水平差异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湿环境对不同性别人群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自高湿环境的健康体检者51例,其中,男20例,女31例.采用酶联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进行TK-1检测.结果 20例男性体检者中,血清TK-1阳性者3例(15.0%);31例女性体检者中,血清TK-1阳性者13例(41.9%).女性体检者血清TK-1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结论 高湿环境中,女性细胞增殖明显比男性活跃.

    作者:胡娟;林薇;呼永河;徐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循环DNA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人类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排行中居首位.据统计,2008年,全世界约有160万人被确诊为肺癌,占所有肿瘤发生的13%,同时约有140万人死于肺癌,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18%[1].由于缺乏有效的肺癌早期检测手段,3/4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造成当今世界范围内肺癌的低存活率.目前,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约15%,若能在早期检测到肺癌病变,患者5年存活率可超过60%[2].因此,需要发展新的经济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金萍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念珠菌抗原金标法检测聚维酮碘辅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金标免疫层析检测技术(GICA)检测聚维酮碘辅助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6例VVC患者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治疗组患者予氟康唑口服、硝呋太尔制霉菌素及聚维酮碘外用;对照组患者予氟康唑口服、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外用,而不用聚维酮碘.采用GICA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GICA较显微镜检查及临床症状评价有较高的符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91.66%,复发率分别为4.16%、20.83%,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维酮碘在VVC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GICA较显微镜检查更为准确.

    作者:朱素梅;魏峰;刘晓慧;任传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血浆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例ACI患者作为ACI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SYSMEX CA-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结果 ACI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中等面积及小面积梗死组(P<0.05).结论 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涛;王一萍;王应良;杨椿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结核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技术筛选结核患者与非结核患者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即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结果 结核组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TH1细胞百分比及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H1细胞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感染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上升,TH1细胞数量及TH1/TH2比例下降,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可能是结核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才冬;张瑞生;高应东;金玲;万芳;夏永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网织血小板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5例ITP患者作为ITP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将ITP组患者按血小板计数(PLT)分为2组,PLT>30×109/L组(n=20)及PLT<30×109/L组(n=15).以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治疗,总疗程为6个月.治疗后根据患者病情是否缓解,分为缓解组及未缓解组.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结果 PLT>30×109/L组及PLT<30×109/L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这两组患者的网织血小板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及其绝对值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患者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网织血小板的检测对于ITP的诊断、疗效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霞;黄衍锋;张旭;黄望香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医学实验室管理评审实践

    医学实验室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主要内容是对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和实现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些活动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相应的整改,以达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2个月,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期间,评审间隔宜缩短.当发生重大医疗事故或组织机构、人员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工作中质量体系不能有效运行时增加评审,时间由质量负责人指定.管理评审一般采用会议形式.以下是2012年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现汇报如下.

    作者:董家书;蒙雨明;蒋利君;李卓园;李钰;韦美德;彭华;程红革;韦柳华;梁委军;王贵生;吴昊;蒙杰;戴盛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36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n=15)和中重度损伤组(n=21),另选择19例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的IL-1β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中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IL-1β浓度为(11.17±3.68)μg/L,明显高于轻度损伤组[(5.78±1.89)μg/L](t=5.305,P=0.000)和对照组[(3.91±1.10)μg/L](t=8.245,P=0.000).中重度损伤组患者脑脊液IL-1β浓度为(9.24±4.01)μg/L,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5.09±1.97)μg/L](t=3.771,P=0.001)和对照组[(2.40±1.13)μg/L](t=7.153,P=0.000).患者血清IL-1β浓度高于脑脊液(t=4.426,P=0.000).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IL-1β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作者:李娜;程晋成;齐一龙;张文娟;孙灵迪;邵先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呼吸道感染患者3 514例,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9项病原体的联合检测.结果 3 514例患者血清IgM总阳性率为35.00%(1 230/3 514),IFB阳性率高,为26.01%;其次为MP,阳性率为16.28%;PIV、ADV、RSV阳性率分别为0.03%、2.27%、0.65%.病原体合并感染413例,阳性率为11.75%(413/3 514).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MP.

    作者:胡伟;代琼;胡孝彬;陈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6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试验中的临床效能评价

    目的 探讨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试验中的临床效能.方法 将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n=342),包括鳞癌63例,腺癌84例,小细胞肺癌195例,另将6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114).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 腺癌患者CEA、CA125阳性率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NSE、ProGRP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和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CYFRA21-1、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ProGRP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4.00 ng/L、78.80%、90.00%;鳞癌患者SCC-Ag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3 ng/mL、93.70%、90.00%;腺癌患者CA125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5.26 U/mL、79.00%、93.00%.结论 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的试验诊断可分别优先选择ProGRP、SCC-Ag、CA125.

    作者:穆朝东;徐怡;黄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Carba NP法用于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快速检测的研究

    目的 探讨将Carba NP法用于产碳青酶烯酶肠杆菌科及假单胞菌属细菌的检测.方法 将8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arba NP法进行碳青霉烯酶检测,并将其与改良Hodge试验比较.结果 Carba NP 法能够特异、灵敏地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菌株.Carba NP试验Ⅰ能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Carba NP试验Ⅱ能进一步判定产碳青酶烯酶菌株的组别.其检测方法较改良的Hodge试验更简单、快速.结论 Carba NP法操作快速、简单,有助于提高产碳青酶烯酶菌株的检出率及医院内感染的控制.

    作者:袁敏;龚林;陈霞;刘佳;禹惠兰;徐建国;李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学二联与三联产前筛查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二联和AFP、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DS)的检出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6 094例单胎孕妇血清AFP、fβ-hCG及uE3,应用Risks 2T分析软件,分别采取二联和三联筛查方案评估胎儿DS风险度.分析两种筛查方法的筛查阳性率、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二联及三联筛查的阳性率分别为7.89%(481/6 094)和5.35%(326/6 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筛查DS检出率为71.43%(5/7),假阳性率为7.82%(476/6 089);三联筛查DS检出率为85.71%(6/7),假阳性率为5.26%(320/6 088).三联筛查DS风险度均高于二联筛查(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对DS的检出优于二联筛查.

    作者:李剑;骆建云;漆洪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

    目的 探讨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实验.方法 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氨氮标准溶液,配制成标准使用溶液后进行了稳定性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测得的两条标准曲线的剩余标准偏差,斜率和截距有无显著性差异来判断氨氮标准使用溶液的稳定性.结果 氨氮标准使用溶液在配制1个月内可保持良好的稳定状态.结论 该研究为在连续监测工作中降低测定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素军;王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美国雅培公司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已在三甲医院广泛应用,本科室主要用于门诊患者生化项目的快速检测.本科室自2004年起使用该仪器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范久波;刘海菊;陈斌;李智山;段清理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前、后差异蛋白表达的分析

    目的 探讨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前、后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分为药物处理组(用400 μg/mL鞣酸处理)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采用快速银染法鉴定药物作用前、后生物被膜的形成;用CRA平板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表皮葡萄球菌产生细胞间多糖黏附因子(PIA)的能力.用双向电泳技术对细菌总蛋白进行分离,并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芯片/质谱 (HPLC-Chip/MS)鉴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表皮葡萄球菌菌落数明显减少(P<0.01),PIA生成能力减弱,生物被膜的形成被抑制.通过电泳分离,共得到1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分子,其中13个仅在药物处理组表达升高,有6个仅在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 生物被膜形成是表皮葡萄球菌耐药的主要途径,差异蛋白在生物被膜的形成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王伟佳;张秀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S/CO值与HBV-DNA浓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S/CO值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30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HBeAg定量检测,采用ABI 73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306例HBsAg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eAg阳性177例(57.84%);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24例(7.84%);HBV-DNA阴性而HBeAg阳性56例(18.30%).HBV-DNA浓度为103~107 IU/mL,HBeAg与HBV-DNA浓度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HBV-DNA与HBeAg联合检测可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昝丽娜;孙峰;张秀芳;雷婷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共105例,检测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总胆红素、血清清蛋白浓度,并对患者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测定门静脉宽度,腹水清蛋白浓度,计算SAAG,随访1~5年.构建SAAG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大截点值.结果 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APTT、SAAG是出血的危险因素,APTT、SAAG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SAAG的大截点值为18.5 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66.1%.结论 SAAG可作为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

    作者:程丽萍;张浩;高全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