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学二联与三联产前筛查的比较分析

李剑;骆建云;漆洪波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人, 甲胎蛋白, 雌三醇, 产前筛查
摘要:目的 比较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二联和AFP、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DS)的检出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6 094例单胎孕妇血清AFP、fβ-hCG及uE3,应用Risks 2T分析软件,分别采取二联和三联筛查方案评估胎儿DS风险度.分析两种筛查方法的筛查阳性率、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二联及三联筛查的阳性率分别为7.89%(481/6 094)和5.35%(326/6 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筛查DS检出率为71.43%(5/7),假阳性率为7.82%(476/6 089);三联筛查DS检出率为85.71%(6/7),假阳性率为5.26%(320/6 088).三联筛查DS风险度均高于二联筛查(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对DS的检出优于二联筛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性能.方法 采用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25(CA125)、CA153,对该仪器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试验及携带污染率进行测试.结果 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3.15%、2.58%、1.92%,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4.29%、3.65%、2.4%.AFP、CA125、CA153检测的相对偏差分别为3.45%、2.66%、-2.61%.其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相关性良好.各测定项目的 携带污染率均小于2%,属于可接受范围.结论 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线性.

    作者:吴佳力;郑莹莹;苏屿;王可环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Graves病的复发因素.方法 选择186例Graves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根据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复发组和未停药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3(FT3)、游离甲状腺素4(FT4)、敏感促甲状腺激素(s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raves病的复发因素.结果 缓解组患者血清FT3、FT4、TgAb、TPOAb、TRAb及CXCL10明显低于复发组和未停药组(P<0.05),sTSH明显高于复发组和未停药组(P<0.05).甲状腺大小、TRAb水平及FT3/FT4值为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硫咪唑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Graves病的症状,但发病初甲状腺明显肿大、TRAb水平高、FT3/FT4比值高的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较大.

    作者:卢洪文;柳林;张银环;孙丽萍;沈守祥;孟祥凤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清蛋白梯度(SAAG)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共105例,检测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总胆红素、血清清蛋白浓度,并对患者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测定门静脉宽度,腹水清蛋白浓度,计算SAAG,随访1~5年.构建SAAG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大截点值.结果 门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APTT、SAAG是出血的危险因素,APTT、SAAG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SAAG的大截点值为18.5 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66.1%.结论 SAAG可作为预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生化指标.

    作者:程丽萍;张浩;高全成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检测的预后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 了解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改变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根据其预后状况良好与否分为研究组(n=52)和对照组(n=61);以68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检测其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及尿酸水平.结果 3组受检者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LDL-C、血糖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HDL-C、血尿酸及血糖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HDL-C、血尿酸、血糖及年龄这7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al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年龄、HDL-C、血尿酸、血糖是急性期脑出血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HDL-C、血尿酸、血糖可作为脑出血预后不良的预测性指标.

    作者:韩铁牛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儿童血清IgM抗体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年龄5~28 d 10例,1~12个月58例,1~3岁62例,4岁及以上30例.采集患儿血清,应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对其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160例检测样本中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者共81例,占50.62%;阴性79例,占49.38%,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64例(40.00%),乙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39例(24.38%),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抗体阳性17例(10.62%),呼吸道合抱病毒抗体阳性6例(3.75%),副流感病毒l、2、3型6例(3.75%)、甲型流感病毒3例(1.87%),腺病毒2例(1.25%),Q热立克次体抗体阳性2例(1.25%),未检测到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所检测160例患儿中以1~3岁患儿检出率高,阳性率为70.97%.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血清肌钙蛋白增高和脑岛叶梗死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cTnI与脑岛叶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组,按照岛叶是否受累将其分为岛叶梗死组(n=119)和非岛叶梗死组(n=191).同时在敬老院征集正常中、老年人3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cTnT、cTnI,分析血清中2种肌钙蛋白增高对脑岛叶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2种肌钙蛋白明显增高(P<0.05),且主要为岛叶梗死患者;肌钙蛋白增高的岛叶梗死患者病死率急剧升高(P<0.05),明显高于正常者,预后极差.结论 脑岛叶梗死患者均伴随血清肌钙蛋白增高,后者加重患者病情.

    作者:郭建英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A1型患者检测出自身抗-A11例

    血型中的自身抗体主要分为冷自身抗体和温自身抗体两大类,为非特异性抗体,它们几乎和所有的细胞发生凝集,主要存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患者体内.冷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H、抗-I、抗-IH抗体等;温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Wrb、抗-Ena、抗-LW、抗-U、抗-Ge、抗-Sc抗体.抗-A1抗体作为同种抗体主要存在部分A2型血型中[1],它被认为是天然的自然产生.A1型正常人血清中未见产生抗-A1抗体.本实验室发现A1型患者罕见的产生了自身抗-A1抗体,国内在移植患者中偶见报道[2],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何鸣镝;许婷婷;沈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快速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利用PCR-HRM技术对常见β地中海贫血5种突变类型进行检测,对野生型、纯合以及杂合突变进行分析,建立一种有效地突变筛查方法.方法 针对5种突变类型进行短片段扩增引物设计,用已知基因型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组DNA标本进行PCR-HRM分析,并对于纯合子进行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 常见5种基因型纯合子以及杂合子均可以利用PCR-HRM进行区分,并得到测序验证.结论 利用PCR-HRM技术可以对常见β地中海贫血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并可以发现未知突变.

    作者:张彦;曾玉坤;刘舒;陈汉彪;尹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清葡萄糖性能评估

    目的 评价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Glu)的基本性能.方法 采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葡萄糖的精密度、检测低限、线性范围、干扰实验,并与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结果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个不同浓度葡萄糖样本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1.70%;检测低限为0.04 mmol/L;线性范围为(0.01~46.14 mmol/L),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为0.998;干扰物脂血、黄疸和溶血对葡萄糖干扰率均小于10%;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对的相关系数为0.999.结论采用BS-2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其精密度、检测低限、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均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刘珍琼;熊国亮;万珊;程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Cys C浓度与肝功五项指标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与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选取7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清蛋白(ALB)浓度,以及Cys C与ALT、AST、TBIL、γ-GT和AL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ys C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血清ALT、AST、TBIL、γ-GT及ALB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与ALT、AST、TBIL、γ-GT及ALB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ys C浓度与慢性乙肝病程的进展有关,可作为评价肝功能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赵永杰;鲁岚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6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试验中的临床效能评价

    目的 探讨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试验中的临床效能.方法 将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n=342),包括鳞癌63例,腺癌84例,小细胞肺癌195例,另将6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114).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 腺癌患者CEA、CA125阳性率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NSE、ProGRP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和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CYFRA21-1、SCC-Ag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ProGRP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4.00 ng/L、78.80%、90.00%;鳞癌患者SCC-Ag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3 ng/mL、93.70%、90.00%;腺癌患者CA125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5.26 U/mL、79.00%、93.00%.结论 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的试验诊断可分别优先选择ProGRP、SCC-Ag、CA125.

    作者:穆朝东;徐怡;黄艳春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基于LIS平台提升科室设备档案管理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医院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接受和认同,作为医院数字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IS)在医院实验室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作为本科室的一员,一直学习、探索LIS信息化服务理念.现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简单谈谈LIS系统中设备管理及设备故障维护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雷明德;黄学忠;郑晓聪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大量输血患者血小板和出凝血功能变化分析

    目的 观察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输注前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预防凝血功能障碍的措施.方法 对37例不同类型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患者24 h输注红细胞悬液>10 U(2 000mL),输注红细胞悬液前后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患者在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后,检测结果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IB)均较输血前显著降低(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均较输血前有显著延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大量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应及时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减少因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稀释引起的出血,及时输注血小板和血浆,提高输血疗效.

    作者:于丽君;朱国标;李翠莹;黄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雅培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应用体会

    美国雅培公司C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已在三甲医院广泛应用,本科室主要用于门诊患者生化项目的快速检测.本科室自2004年起使用该仪器以来,应用良好,现将应用中的体会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范久波;刘海菊;陈斌;李智山;段清理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保定地区3752例患儿MP-IgM抗体的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保定地区肺炎支原体(MP)抗体的检测情况.方法 采集3 752例保定地区患儿静脉血2 mL,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抗体,并将结果根据患儿性别、年龄、季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752例被检测患儿中MP-IgM抗体阳性1 293例,阳性率为34.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1.7%,女性阳性率为41.8%.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女感染阳性率之比为1.00∶1.32.8~<14岁MP-IgM抗体阳性率高,其次为4~<8岁年龄组,<1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低.8~<14岁组与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岁和其他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冬、春季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P<0.01),冬季与春季节比较,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P感染的发病与季节、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威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野战高温高湿环境输血安全策略探讨

    西南地区山峦叠嶂,天然多雨,年平均湿度达77%,夏季空气湿度接近100%,野战条件下,野战医疗所驻地湿热度极高,输血安全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血液在运输、接收、储存、输注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黄菲;朱国标;甘新宇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尼古丁对大鼠骨折愈合和骨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大鼠骨折愈合和骨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低尼古丁组(n=40)、高尼古丁组(n=40)和对照组(n=40).建立骨折愈合模型,于建模后第3、7、14、21天分别处死10只大鼠,采集桡骨骨折部位骨痂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测量骨痂厚度和成熟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痂中VEGF表达水平.结果 建模后第3天,低尼古丁组、高尼古丁组大鼠骨痂厚度、成熟度及VEG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第7、14、21天,低尼古丁组、高尼古丁组大鼠的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但骨痂厚度和成熟度低于对照组(P<0.05);低尼古丁组大鼠VEGF表达水平高于高尼古丁组(P<0.05).结论 尼古丁减少骨痂形成,延缓骨折愈合过程,促进VEGF表达,且不同尼古丁剂量对VEGF表达的影响不同.

    作者:黄伟忠;张莉;唐景云;廖苑妮;刘东云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血清学二联与三联产前筛查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二联和AFP、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DS)的检出价值.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6 094例单胎孕妇血清AFP、fβ-hCG及uE3,应用Risks 2T分析软件,分别采取二联和三联筛查方案评估胎儿DS风险度.分析两种筛查方法的筛查阳性率、检出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二联及三联筛查的阳性率分别为7.89%(481/6 094)和5.35%(326/6 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联筛查DS检出率为71.43%(5/7),假阳性率为7.82%(476/6 089);三联筛查DS检出率为85.71%(6/7),假阳性率为5.26%(320/6 088).三联筛查DS风险度均高于二联筛查(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对DS的检出优于二联筛查.

    作者:李剑;骆建云;漆洪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T)、Ⅳ型胶原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7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正常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测定其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和部分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PⅢNT、Ⅳ型胶原与TBIL、TBA呈正相关;与总蛋白、清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可靠性,化学发光法动态监测肝纤维化指标可指导临床判断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李彩东;吴斌;段正军;田鹏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 采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将其分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中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评估其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SAP组与MAP组患者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WBC及NLR预测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不低于0.7.NLR较WBC预测SAP的诊断临界(CO)值、敏感性、特异性、AUC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在SAP的早期诊断中意义不大.结论 NLR在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不良预后中优于WBC.

    作者:胡秦妮;张玉琴;邓芝云;林静;肖娜娜;杨志华;赵晋;哈小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