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敏;宋路
不稳定心绞痛(UAP)的治疗目前已明确需做危险因素分层和评估,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高危患者主张在48h行介入治疗,对于中、低危患者急性期可给予抗栓、抗缺血、稳定斑块治疗,以后择期做血运重建治疗.
作者:张雪莲;田飞;赵洪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于1994年8月~2007年11月对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 AC)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2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共51例,现就手术时机、操作技巧及并发症防治作一分析.
作者:艾依热提;艾依拉提;普日海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伤残率高的疾病,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保守治疗[1,2],在临床实践中,正确选择治疗方式与手术时机[3,4],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廷刚;秦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剂和特定造影成像技术一起,作为一些器官诊断性成像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临床应用,正日益被临床接受.
作者:黄淑华;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是慢性、进行性、多因素的系统性疾病,颈动脉作为人体浅表动脉,容易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
作者:庄丽;刘艾;曲延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依据2006~2007年哈密地区42731例健康体检者统计数据,测量血压、计算体质指数、检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并对其作连续门诊随访观察.结果:体质指数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患病率、糖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体质指数正常组.结论:肥胖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因素,防治与肥胖相关疾病,应从预防体重超标做起.
作者:段喜凤;谢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期间引起心律失常的相关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资料完整的血液透析2664例次,各种心律失常779例次,发生率29.99%.发生时间以上机后2~4小时多,347例次(45.83%),以室性早搏和心房纤颤多见,其次有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透析期间心律失常较常见,其发生率与老年、超滤过多,低血压和血钾失衡有关.
作者:李春山;李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一、概述:社会护理学是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广,在中国还不为广大医务人员所了解.
作者:谭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国儿童哮喘两次大规模调查[1-2]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于全球总的哮喘患病率上升趋势一致[3].
作者:艾比白·艾尔肯;多力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座落在维吾尔族聚居区,新疆南部喀什市,多年的接生工作中,我们发现维吾尔族妇女外阴条件好,软产道弹性强,软产道损伤发现率明显比汉族产妇低.现将汉族初产妇300例,维吾尔族初产妇300例资料作以下分析.
作者:李翠英;马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烧伤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急外伤,皮肤的屏障功能受到破坏,细菌容易侵蚀,并在此生长繁殖[1,2],易于导致感染[3].
作者:朱卫江;蒋玉凤;骆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性16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54(32-72)岁.病程8个月(2d-4年);发生部位:胃(含贲门)15例(44%),小肠9例(26%),结直肠6例(17%),大网膜3例(9%),肠系膜1例(4.0%).
作者:左刚;刘恒山;马海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新生儿的死亡率可反映出一地域的妇幼保健和医疗水平,探究其死因是提高围产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呼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现今,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癫痫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
作者:张卫星;罗春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是以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为主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作者:张慧敏;滕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上牙列不齐的表现多种多样,在治疗上以正畸治疗为首选.但成人正畸因错过矫治器矫正的良好时机,增加了矫治难度.
作者:陈增平;夏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或医患纠纷时医疗机构可以选择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和解或民事诉讼方式处理解决,何种方式有利于保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减轻损害应当是医疗机构做出决策的唯一基点.
作者:地力拜尔;王忠臣;李巧稚;李晓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977年Andress Gruentzig首次使用PCI术,我国于90年代在北京、上海等医院开始应用,随后在全国多家医院发展,PCI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陈刚;刘刚;艾力·买合木提;郭洁;高学忠;王敬科;玛丽艳;吕荣江;计丽华;崔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精神病患者首次住院,许多家人都要求陪护.陪护对病人是否有利,病人是否需要陪护,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作者:周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急危重症医学院的迅速发展,在ICU病房危害患者的气管切开指征逐步放宽,同时对气管切开的安全性和技术要求也提高.
作者:拜合提尼沙·吐尔地;姜翠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