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少数名族地区中等卫生学校护理技术教学探讨

张慧敏;滕冬梅

关键词:族地区, 中等卫生学校, 护理技术操作, 实践性课程, 专业课程, 护理专业, 临床
摘要:<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是以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为主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刮除术的比较

    腺样体切除术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许多学者在改进手术器械,选择手术进路方面做了大量探索.

    作者:程秀琴;柯星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异丙酚输注相关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

    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药,在临床使用已20余年,其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可控性强等药理特点,在临床麻醉和ICU已成为常用药物.

    作者:杨沁岩;郑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检查方法的选择

    乳腺疾病已成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乳腺是一体表器官,有利于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应用,因此相应的检查仪器也就越来越多.

    作者: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术前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前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2月~2007年8月所有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食管癌58例,贲门癌22例)其中40例术前未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组),另外40例术前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组).行开胸手术后,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比较.结果:A组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炎22例,肺不张6例,呼吸窘迫3例,急性呼吸衰竭10例,气管切开4例,死亡2例.B组患者发生肺炎10例,肺不张0例,呼吸窘迫0例,急性呼吸衰竭2例.结论:术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合并COPD对减少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对呼吸窘迫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刘艳萍;徐志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疗效评价

    慢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主要症状是鼻塞,下鼻甲黏膜肥厚或同时伴有下鼻甲骨性肥大是造成鼻塞的主要原因,可保守治疗,也可手术治疗,如保守治疗失败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电凝、激光,射频微波等手术治疗,但以上手术均破坏了鼻甲粘膜,虽然改善了通气,但鼻腔粘膜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作者:范仙华;闫辉;吴晓丽;巴哈尔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期间引起心律失常的相关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资料完整的血液透析2664例次,各种心律失常779例次,发生率29.99%.发生时间以上机后2~4小时多,347例次(45.83%),以室性早搏和心房纤颤多见,其次有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透析期间心律失常较常见,其发生率与老年、超滤过多,低血压和血钾失衡有关.

    作者:李春山;李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功能头架用于颅脑手术中的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具有部位深、手术精细、手术时间长等特点,它的发展离不开多功能头架.

    作者:马玲玲;虞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氨溴索治疗颅脑出血昏迷并肺部感染118例分析

    颅脑出血昏迷是临床常见病,该类患者病情危重,昏迷时间长,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肺部感染常例,部分患者采用氨溴索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宫薇;朱大泉;王剑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的观察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使血糖控制理想,其方法主要为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和使用胰岛素泵,本文将两种方法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达标时间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宝珍;南惠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腔镜胆囊切除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51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4年8月~2007年11月对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 AC)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2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共51例,现就手术时机、操作技巧及并发症防治作一分析.

    作者:艾依热提;艾依拉提;普日海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6亿患者,我国的患病率为1%~4%,约40%的患者都有家族史.

    作者:刘淑芬;哈丽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的患者,在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观察疗效并行安全性评价,尤其对替罗非班使用剂量作初步探讨.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30日入院并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的127例,根据术后替罗非班使用剂量,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全量组(替罗非班以0.1μg/kg·min维持静脉点滴)和半量组(替罗非班以0.05μg/kg·min维持静脉点滴),所有患者均正规使用肝素(包括低分子肝素)、盐酸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观察临床特征,PCI术情况,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临床基线基本相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CI术中病变数,其中三支病变数全量组占40.26%,半量组占44.00% 双支病变全量组占37.66%,半量组占30.00%;单支病变全量组占22.08%,半量组占26.00%,两组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住院期间MACE,非致命性心梗全量组3.90%(3例),半量组4.00%(2例);死亡全量组1.3%(1例),半量组2.00%(1例);总MACE发生率,全量组33.77%(26例),半量组34.00%(17例),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对接受经皮血管成形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使用半量不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黄春艳;买苏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再通对早期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中常见的危险心律失常,应尽快予以纠正.

    作者:吴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的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红敏;宋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少数名族地区中等卫生学校护理技术教学探讨

    <护理技术>是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是以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为主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作者:张慧敏;滕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11例分析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发生率较低,但病情较严重,一旦发生,病死率达20%-50%b[1]b.

    作者:胡毅;杨旭;刘胜;荣亮;陆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2~2006年新疆部分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流动情况分析

    卫生人力资源流动性研究主要指对各类卫生机构流动人员的形式、构成及原因的分析,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杨圆圆;简党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14例临床分析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 is EAA)也称过敏性肺炎,是指易感个体反复吸入有机粉尘抗原后诱发的一种肺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性疾病.

    作者:王健;杨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受损程度是否存在平行关系尚有争论,因此我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关系进行研究,以通过心血管造影方法评价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为评定治疗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作者:谢伟;刘俊明;黄文军;李辉;李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研究及临床评价

    目的:通过肺功能监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分级治疗,观察联合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临床评价.方法:本试验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经肺功能测定筛选出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Ⅲ-Ⅳ级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每泡含沙美特罗50ug氟替卡松250ug),1泡/次,每日2次,连续用3个月.结果:1.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及其百分比值(FVc%)、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及其比值(FEV1%)、一秒内呼出的气量占全部用力呼气肺活量之比(FEV1/FVC)、用力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3月后,试验组FVC、 FVc%、 FEV1、 FEV1%、FEF25-75较试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均<0.001);对照组FVC、 FVc%、 FEV1、 FEV1%、 FEV1/FVC、 FEF25-75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肺功能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具有重要意义.2.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够改善稳定期、严重程度为Ⅲ-Ⅳ级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王慧;郭阳;李健;王献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