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体会

牛忠辉;史新翠;马杰

关键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 愈合过程, 腹部手术, 周转率, 工作量, 发生率, 并发症, 医生, 压力, 躯体, 科室, 经济, 家属, 家庭, 患者, 床位
摘要: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为5.13%,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精神、躯体、工作、家庭及经济上造成不同的损害,也增加了医生的压力及工作量,亦影响科室床位周转率,故应引起重视.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排粪造影在青年人排便困难诊断中的应用(附60例分析)

    排便困难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文献上未见青年人排便困难的报道,为探讨青年人排便困难的病变特点,笔者搜集了60例年龄在15~36岁之间的青年人排便困难患者所做的排粪造影资料,对其作了回顾性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火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临床分析

    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1],多发生在术后2~3天,随着术后创面愈合,前房逐渐恢复,较为严重的浅前房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2].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不但关系到青光眼手术的成败,而且对视功能的保护亦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抗青光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振;努尔艳·依布拉西;王颖;阿孜古力;郝尚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放射治疗时摆位误差控制的体会

    放射治疗基本上都采用分次治疗模式,通常需要3~7周,治疗时患者体位的固定和重复性直接影响着治疗的精度和效果.放疗过程中理想的摆位要求是摆位偏差越小越好,即:精确度高,重复性好,保证治疗方案的忠实执行[1].

    作者:曹继兰;黄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消化道异物手术治疗探讨

    吞食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80%~90%异物可以自行排出,约10%~20%的上消化道异物需内镜取出,大约1%的异物需外科手术取出[1].自1998年10月~2007年9月,我院收治经胸经腹手术取出消化道异物患者2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国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7例早期先天梅毒患儿的护理体会

    先天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指梅毒螺旋体经过母体胎盘绒毛的渗透与弥散作用,沿脐带血进人胎儿体内,孕妇感染梅毒后,可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1].Risser等[2]报道德克萨斯州Harris地区1990年、1991年及1992年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分别为3.2‰、4.6‰及4.2‰活产.

    作者:小平;马秉成;侯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瑞素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上消化道重建术是胸部外科手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部分或全部的食管-胃切除后残余食管胃吻合、食管结肠或食管空肠吻合,虽然其隶属于消化道手术,但常因为需同时开胸开腹进行手术操作,故较常规胃肠道手术比较,操作难度大,常合并有消化、呼吸、循环等多器官系统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多,尤其食管与胃、空肠、结肠等不同组织器官经机械吻合后,吻合口愈合时间相对较长,出现吻合口瘘的可能性相对增加,因此术后营养尤其是肠内营养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阿布力米提;陈康;努尔兰;金澄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临床效果

    扁桃体切除是五官科常见手术,手术时间较短,要求诱导快、充分抑制咽喉反射、术后苏醒迅速且较完全,常规采用气管内全麻以策安全.本文比较了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此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章启湘;倪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是高糖作用下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的产物,其中糖化血红蛋白Alc是其主要形式(HbAlc),反映检测前8~12周平均血糖的水平,是判断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2].

    作者:余方华;侯梅;董丽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50例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PROM)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儿的安全,主要引起早产、脐带脱垂、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增加宫内感染及产褥感染的机会.同时常常预示着难产的发生,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2008年发生的PROM 150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莉君;周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dif-ferentiation,CASTLE)组织发生、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甲状腺CASTLE的临床表现,对标本切片进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原位杂交EBV检测观察.结果:大体检查肿瘤呈质硬灰白色略呈分叶状肿块.光镜下肿瘤组织结构、细胞特点以及免疫表型都与纵隔胸腺癌一致.结论:呈胸腺样分化的甲状腺癌是罕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认识其特征,为临床治疗利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刘霞;李巧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实验前准备在检验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方法学也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仪器、新项目相继投入临床应用,给我们检验人员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检验医学在临床医疗、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人员认为: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就是高质量.

    作者:叶扬;张新华;张咏梅;张新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专家建议重视人工流产对病人的心理影响

    人工流产术虽然是妇科门诊常见的小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不多,安全系数较高.但随着已婚及未婚人工流产数量的增加,涉及范围广泛,使其已成为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医疗和社会问题.因此直接影响到广大妇女的生殖和心理健康.现将本人遇到的人工流产术发生恐惧心理46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努尔孜亚;文灵芝;帕丽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诊科常见护理隐患及预防措施

    急诊科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前线,是接受患者就诊及抢救危重患者的场所.急诊科的特点是:急、危、重症患者多,工作节奏快,患者及其家属心情急躁.因此,急诊科护士必须具有应急能力强、抢救技术熟练、处事敏捷、工作效率高、善于沟通的良好素质.

    作者:张梅花;闫海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78例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眼外伤占很大比例,挫伤性前房积血在临床较为常见.如病情较重或处理不当则导致严重并发症.因眼球受到机械性外伤打击时,前葡萄膜可能发生破裂,血液进入前房导致前房积血.我院收治眼球钝挫伤前房积血78例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努尔艳·依布拉西;张红振;杨红梅;玛依拉·塔依尔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局部冰敷加地塞米松冲管对静脉滴注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诺维苯(navelbine,NVB)是临床常用的长春碱类抑制细胞分裂的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肺癌尤其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中有较好效果.但诺维本的局部刺激性大,静脉注射后87%的患者发生静脉反应,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为了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内膜的损伤,减少非穿刺性刺激引起的静脉炎,我科采用在用药前后给予地塞米松(DXM)冲管加局部冰敷的方法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兰华;哈丽达·艾买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不同面积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简便、客观、无创的捡查方法来分析不同面积肺拴塞患者危险因素与临床指标相关性,从而为不同面积肺血栓栓塞的初步诊断提供依据,并合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法:将确诊的肺栓塞患者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肺血栓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分为大面积和小面积两组,将次大面积组归入大面积组.其中大面积组患者48例.小面积组患者51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危险因素、血常规及生化指标、D-二聚体、凝血功能、血气分析、住院天数、治疗效果等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在呼吸困难、心悸症状及血压下降、肺部啰音、胸腔积液、下肢肿胀等体征发生率上均高于小面积组肺栓塞患者,且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发生率上高于小面积组肺栓塞患者,且两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面积组患者在D-二聚体值、PT值及APTT值指标上高于小面积组患者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

    作者:马建军;陈刚;崔月;何元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闭合穿钉技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近年来生物力学的发展,交锁髓内钉固定术逐渐发展成为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远离骨折端,远离受损伤的软组织的闭合穿钉技术,体现了创伤小、恢复快、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等更多优点.

    作者:李勇;陈敏生;汤国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等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脊麻的临床观察

    罗哌卡因迄今为止是第一个纯左旋异构体局麻药,自1999年被引进我国后,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成人和儿童的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外周神经阻滞.对于罗哌卡因用于脊麻的麻醉效应,安全性及对血流动髓腔内,麻醉平面容易控制[3].

    作者:钱江;翟慧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接触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接触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Contact 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CTFD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00年1月~2007年2月的难治性青光眼,CTDc组30例(30眼),冷凝组30例(30眼)为对照.CTDC组激光参数:1050~2 800 mW,时间1000~2000 ms,每点能量2.10~3.75 J,光凝范围180°~360°,击射点数7~28点,每点间隔2 mm.冷凝组采取冻-融-冻方式,温度-60~-80℃,时间40~60 s,冷凝范围下方180°,冷冻6~13个点.术后临床观察记录手术前及手术后3 d、1 w、2 w、3 w、1 m眼压测量值(mmHg),术后症状及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用药情况.手术有效标准定为治疗后眼压较术前下降30%以上或眼压≤21 mmHg,或无光感眼术后眼部疼痛消失.每个病例均随访1个月.结果:CTDC组争冷凝组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各时期眼压均低于术前眼压(P<0.05+).随访结束时手术有效率CTDC组93.33%,冷凝组83.33%,疼痛缓解率CTDC组96.67%;冷凝组86.67%: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D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丽;安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乳腺癌组织中uPA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引起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肿瘤浸润转移的研究已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尿激酶原激活物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瘤细胞通过其自身分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bator,uPA)以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破坏其屏障作用,从而侵袭周围组织[1].

    作者:杨新海;严水华;刘双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