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治疗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对比

任明霞

关键词:高血压, 门静脉/并发症,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并发症, 胃肠出血/病因学/治疗, 垂体激素类, 后叶/治疗应用, 奥曲肽/治疗应用
摘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FVB)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病情凶险,若救治不及时,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我院2007-03- 2011-03成功救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1例,现报告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的“120”急救护理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也称异位妊娠,临床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占异位妊娠95%左右,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黏膜皱襞间,胚泡生长发育时绒毛向管壁方向侵蚀肌层及浆膜,终穿破浆膜,形成输卵管妊娠破裂,输卵管肌层血运丰富,短期内可发生大量腹腔内出血,剧烈腹痛,轻者可出现晕厥,严重者失血性休克,很快危及生命[1].本文收集“120”急救中心从2007-01-2009-01成功救治异位妊娠破裂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例36例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包皮环切术后阴茎坏死2例病因分析

    包皮环切术主要用于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术后发生阴茎皮肤或部分阴茎坏死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在近几年中,我们共诊治2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例1:18岁.在某医院行包皮环切术,术中高频电刀止血,为防止术后出血,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来患者自觉阴茎疼痛剧烈,认为是术后正常反应,未及时诊治.术后3d,发现龟头发黑,表面可见多发水疱,遂来我院就诊.松解弹力绷带后发现阴茎远端1/2左右变黑,20 min后未见明显颜色变化,注射器针头穿刺龟头仅见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观察数日后,阴茎黑色部分组织干性坏死,待界限清楚后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残留正常阴茎组织约4 cm.术后病理证实坏死阴茎海绵体内大量血栓形成.

    作者:徐衍盛;刘萃龙;关维民;赵豫渡;欧阳昀;高雪松;张勇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左肺下叶腺鳞癌误诊为肺结核空洞1例分析

    现将吉林油田总医院结核科收治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3岁.因间断性咳嗽、咳白色黏液样痰、乏力15 d入院.吸烟史30 a,30支/d.否认肿瘤家族史.门诊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高密度影,其内见点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左肺下叶后段胸膜下空洞性病灶,大小约2.0 cm×2.0cm,壁较薄.其边缘模糊.所示叶段支气管通畅.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门诊以左肺结核收入院.查体..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 Hg.颈部、锁骨下及双腋下无肿大淋巴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

    作者:李东禹;王立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46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氧气刀治疗胃息肉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对46例胃息肉患者施行氩离子凝固术,护士负责术前器械准备、术中器械传递及配合医生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46例患者均一次性APC治疗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是安全、风险低、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医护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君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自制简易尿缸在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

    我科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较多,术后常需要持续膀胱冲洗,而科室尿缸数量有限,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患者需要固定使用自己的尿缸.2008-2010年我科将自制的尿缸用于膀胱冲洗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桂月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乳癌的二维超声特征性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以期提高小乳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个小乳腺肿瘤(≤1.5 cm)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状况,将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肿瘤的形态、高回声晕、包膜及微小钙化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及高回声晕诊断小乳癌敏感性分别为80.7%、34.6%、46.1%,特异性分别为79.5、97.4%、97.4%.结论 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微小钙化及肿瘤边缘高回声晕是诊断小乳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潘丽霞;李雪晶;高双;闫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基于PDCA循环的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现状

    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如何做好肿瘤的预防、治疗、预后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是各界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是诱导人们养成并保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合理并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设施,自觉自愿地从事改进个人和集体的卫生状况或环境的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作者:唐燕青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认领班次式”排班的探讨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患者尽可能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护理服务的根本目标[2].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患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的主体是护士,在护理管理中我们必须重视、关心护士们学习、生活的需求,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引导她们愉快地投入工作,才能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因此,合理的排班显得尤为重要.本病房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将“护士认领班次式”排班运用到护士排班中,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病房的工作,而且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新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复方氨基酸不良反应

    复方氨基酸为肠道外营养药,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恶心、呕吐女,62岁.因席汉氏综合征人院,因全身无力、纳差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脉滴注,输入2h左右,约200 ml时,患者出现颜面潮红,随之恶心、呕吐,呕吐物为粉红色胃内容物约40ml.即停药,予对症治疗,约15 min症状缓解[1].

    作者:李安富;李开珍;孙志强;李建成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血管球瘤导致肢体末端顽固性疼痛误诊误治3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肢体末端血管球瘤的误诊、误治,提出正确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被误诊患者,总结误诊原因,提出正确治疗方案.结果 36例误诊患者确诊后接受手术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4 a无复发.结论 血管球瘤是导致肢体末端顽固性疼痛的重要病因之一,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晓楠;朱晓爽;董长宪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自制女性留取尿标本支架在体检科的应用

    目的 通过设计应用女性留取尿标本支架,保护女性在留取尿标本时手和其他地方以及尿标本均不被污染.方法 根据女性尿道解剖结构设计女性尿标本支架.结果 女性1 426人用此支架留取尿标本手和其他地方无一例被尿标本污染同时尿标本也未被污染,满意度达100%.结论 用此支架节约能源,节省物品,保护皮肤.可有效保护手和尿标本均不被污染.

    作者:范宁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64层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失败2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我院2008-10-2010-10对380例行64层螺旋CT(SCTA),临床可疑冠心病125例,确诊冠心病74例,胸痛64例,冠状A支架置入术后72例,冠脉搭桥术后22例,正常体检23例,上述病例中因各种原因检查失败28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子15例.频发早搏、心律失常18例(经临床医生用药调整后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董红梅;罗晓霞;李永平;李蕴博;产宁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4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配合经验,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4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由专业护士进行手术配合.结果 4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恢复好.结论 术前准备充分,术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贾明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早产误诊为输尿管结石1例分析

    对早产误诊为输尿管结石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22岁.2011-03-03T11:30因停经7个月、腰酸、少量阴道出血0.5d来我院妇产科就诊,首诊医师询问情况为:平素月经规律,3/30 d,末次月经2010-08-19,无外伤史,自感胎动好,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询问婚育史,患者因疼痛剧烈未予回答.当时查体:BP 100/70 mm Hg,心肺(一),腹软,宫底脐上二指,胎心140次/min,请其进行血、尿常规和彩超检查.

    作者:毕永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肥胖症的健康行为指导

    我国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5.6%,两者之和23.20%,已接近人口的1/4.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长期的能量蓄积,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快增长的问题,要求我们应该从预防着手,以长期保持能量平衡,防患于未然.本文对肥胖症的健康行为指导探讨如下.

    作者:周比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刮匙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143例的观察与护理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好发于儿童[1].2010-03-2010-11我科用刮匙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143例,同时加强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9例,女84例,年龄1.5~12(平均7.4)岁.病程2周~9个月.疣体出现在颈部、前胸、后背、臀部、阴部、下肢,粟粒至黄豆大、半球形肤色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数目不等,顶端下陷形成脐窝,从中可排挤出乳白色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

    作者:樊玉玲;李志国;马爱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肝素预防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目的 观察肝素封管液对预防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抽取2008-2010年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209例,均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实验组105例,在输液前后均用氯化钠溶液10ml行脉冲式正压冲管后再用肝素钠稀释液(浓度为10 U/ml)5~10 ml行脉冲式正压冲管.对照组104例,在输液前后只用氯化钠溶液冲管,方法同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1个月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氯化钠溶液冲管后用小剂量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期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吴晶;甘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我院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正确及时地填写感染病例报告表.方法 对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各科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全院感染漏报率为14.29<(20%),符合卫生部要求;但有部分科室超标.结论 临床医生对院内感染认识不足,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不全,采取有效地措施可以降低感染漏报率.

    作者:陈燕;闵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

    近年来,由于医疗纠纷争议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由于一些社会和媒体片面的宣传,以及暴力事件不断增加,不断有医护人员受到伤害的报道,其中有因医患纠纷使医护人员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报道;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被锐器、安瓶扎伤的事情也常有发生[1-3].为此自2010-01—2010-12我院眼科门诊通过定期讲座、面对面交流、避免针刺伤害、模拟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的措施,避免医护人员受到意外伤害收到良好效果.2010年全年无医疗纠纷、无医护人员受到伤害.现详细介绍如下.

    作者:王晶;刘海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由“CT血管连接征”诊断肺癌误诊1例分析

    本文对由“CT血管连接征”诊断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3岁.因咳嗽,咳痰40 d,畏寒,发热伴胸痛5d入院.体检:右上肺呼吸音低,叩浊.实验室检查:WBC 5.3×109/L.胸片示右肺上叶团块状实变影.CT表现:右肺上叶尖后段见横截面为类圆形实质性病灶.截面大小约为2.5 cm×2.0 cm,内密度较均,CT值46 Hu,轮廓轻度分叶,边缘毛糙.与肺门间见二条血管样影相连(即血管连接征),靠侧胸壁处有胸膜牵曳.临床诊断:右上肺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手术过程:全麻下行右上肺叶切除术.入胸膜探查右肺与壁层胸膜、纵隔、膈肌粘连,锐形与钝形分离后,右肺上叶尖后段可触及质韧约3.0cm×4.0 cm大小肿块,无中下叶浸润,无肺门转移.病理诊断:肺炎伴实变.

    作者:阚文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