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合并间质瘤1例病理分析

张琰;赵花;马琳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学, 间叶瘤/病理学
摘要:对胃癌合并间质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56岁.因上腹部隐痛伴反酸、胀气7个月入住我院.查体:全腹软,剑突下压痛阳性,反跳痛不明显.CT提示胃贲门部壁不规则增厚,强化明显,考虑胃贲门癌.胃镜检查为胃贲门部溃疡性质待查(恶性可能性大),胃窦部黏膜下见一直径1 cm的结节性病变性质待查.病理活检诊断为:(贲门)小块低分化腺癌;(胃窦)小块间叶性肿瘤,间质瘤可能性大.随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胃贲门部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及浆膜层,小弯淋巴结3/8个查见癌转移,大弯淋巴结7个未见癌转移;(胃窦)间质瘤,免疫组化结果:CD117(+),CD34(+).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踝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

    对踝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57岁,因右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约3 a于2010-11入院.患者约7a前开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直在我院风湿科行抗风湿治疗,3a前逐渐出现右踝部疼痛,肿胀致关节活动受限,开始经休息症状可缓解,故未予足够重视,后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关节活动度逐渐丧失,遂于我院骨科就诊,经拍摄X线片,诊断为右踝关节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入院查体:右下肢蹒跚步态,右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发红,压痛明显,右踝关节活动度完全消失,右足背动脉搏动有力,各趾活动感觉与末梢血运未见异常.

    作者:王耀华;汤琦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过敏反应男,9月龄.因腹泻给予0.9%氯化钠溶液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 g+10%氯化钾3 ml静脉滴注,余液体10 ml时,患儿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烦躁不安,呼吸急,口周发绀,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患儿症状缓解[1].

    作者:毕书祝;李健;韩新平;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烟花爆炸致眼球破裂伴颅脑和颜面复合伤13例的护理

    目的 总结了13例眼球破裂伴颅脑、颜面复合伤的护理经验.方法 总结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眼科中心2010-01-2011-02所收治的13例的护理体会.结果 13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行二次手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对患者正确的护理,避免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愈后及今后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郑云萍;吴萍;任巧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良洗肠法在治疗老年人便秘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索老年人便秘清洁洗肠的方法.方法 选择100例老年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改变肛管插入深度及分阶段灌入不同灌肠液量的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来获得更好的灌肠效果.结果 两组灌肠次数,灌入液量不同,患者的强烈排便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性便秘清洁洗肠中,采用改变肛管插入深度及分阶段灌入不同灌肠液量的方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任俊华;于艳杰;刘宏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母乳喂养宣教落实方法探讨

    母乳的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为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略之一,是为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供理想食物的独特途径[1,2].为此,要确保保健人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技巧的宣教工作到实处,让母亲和婴儿真正享受到母乳喂养的好处.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袁昌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46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氧气刀治疗胃息肉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对46例胃息肉患者施行氩离子凝固术,护士负责术前器械准备、术中器械传递及配合医生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46例患者均一次性APC治疗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是安全、风险低、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医护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君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方法 总结分析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 3例患者误诊为消化道疾病,1例误诊为脑卒中.结论 当老年患者以脑血管意外、不好解释的部位疼痛、上腹痛等为首发表现时,应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心电图动态变化及酶学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诊断上的失误,提高老年人AMI的早期诊断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赵广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苯巴比妥钠过敏反应

    1病历摘要女,37岁.因鼻塞,鼻涕伴阵发性头疼2 a,2011-03-05以鼻中隔偏曲收入院,患者神志清,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定于2011-03-07T08:00去手术室在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于2011-03-07T07:00遵医嘱给予立即肌内注射鲁米那钠0.1g,7:50患者全身散在皮疹,瘙痒,立刻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立即肌内注射氟美松5 mg,10 min后症状缓解.

    作者:刁朝霞;张亭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医院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医院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患者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也是容易产生纠纷的一个环节,对于容易产生药患纠纷的因素,本文从医师方面、收费方面、药师方面、患者方面、管理方面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整理,并针对每一种因素给出了防止措施,希望在能够提高患者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药患纠纷的发生,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药患关系.

    作者:姬利红;李福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乳腺颗粒细胞瘤病理误诊2例分析

    目的 总结乳腺颗粒细胞瘤临床误诊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术前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特殊性,镜下结构,细胞形态特殊,生长方式呈浸润性,免疫组化检查显示S-100、NSE(+),CEA(-).结论 乳腺颗粒细胞瘤较少见,临床、细胞学及冰冻、微波快速病理检查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应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术前病理诊断,减少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作者:叶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输液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 通过加强门诊患者输液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常见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对输液流程进行了细化,做好长期坚持培训,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总结出一系列静脉输液技巧及患者沟通技巧,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保证门诊输液的护理安全.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成人小肠蛔虫症反复误诊1例分析

    本文对成人小肠蛔虫症反复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7岁.因间歇性腹胀腹痛20 a余入院.疼痛反复发作,间期正常,无放射性,呈阵发性,性质不定,无节律性,多出现在夜间,与季节无关,偶伴腹泻,2~3次/d,稀便,无黏液及脓血,便后疼痛缓解.食欲不振,乏力、纳差、全身瘙痒.无恶心呕吐、呕血,无吞咽困难、返酸、嗳气.无便秘、便血、脂肪痢和陶土样大便.曾在某县医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抗感染和支持等治疗后略有好转.后在某市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手术切除后症状依然存在.查体:T 36.3℃,R 17次/min,P 80次/min,BP 120/80 mm Hg.痛苦病容,明显消瘦.

    作者:何晓霞;薛迪强;杨国嵘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乳癌的二维超声特征性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以期提高小乳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个小乳腺肿瘤(≤1.5 cm)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状况,将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肿瘤的形态、高回声晕、包膜及微小钙化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及高回声晕诊断小乳癌敏感性分别为80.7%、34.6%、46.1%,特异性分别为79.5、97.4%、97.4%.结论 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微小钙化及肿瘤边缘高回声晕是诊断小乳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潘丽霞;李雪晶;高双;闫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留置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1 留置尿管对排尿的影响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当某些疾病或手术等原因需留置导尿管时,临床常采用开放尿管引流尿液.留置尿管持续引流,膀胱呈空虚状态,易引起膀胱张力消失,膀胱逼尿肌无力,膀胱反射功能减弱或消失,拔除尿管后易致尿潴留[1].

    作者:刘巍;刘丽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中青年脑血管病200例的心理护理

    随着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患脑血管病的人越来越年轻,心理障碍愈之明显.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模式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应用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医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调节患者病理心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笔者根据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现将心理护理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桂贞;张凤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Alport综合征肾活检1例的护理

    Alport综合征是属进行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的器官是肾、耳、眼[1],病程迁延,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我们为此类患者制定个体化术前教育,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顺利完成肾活检术,无出现并发症和继发感染,为诊断取得宝贵的病理资料.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亚妹;李雅萍;甘云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安普贴预防ICU术后患者体位性压疮的超前护理干预

    本科2010-06-2011-02对286例手术患者术前使用安普贴超前护理干预,预防ICU术后患者体位性压疮,把发生压疮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压疮发生前的积极预防[1],取得了满意效果,无一例压疮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帅军;李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宫内节育器移位至膀胱误诊为膀胱肿瘤1例

    1病历摘要女,32岁.因尿频、尿痛1 a.反复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间断发作,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提示膀胱后壁肿物大小为1.5 cm×1.0 cm,有弱血流回声,性质待查.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后壁偏左带蒂肿物,色略发红,大小同彩超描述,诊断:膀胱肿瘤.CT平扫提示后壁膀胱肿物,子宫内节育环影像.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未见手术禁忌证.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切除膀胱后壁肿物后,切肿物蒂时发现有一金属物位于蒂内,试用异物钳取出失败.

    作者:林哲放;王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病区静脉采血的误区及其对策

    护理科学技术的是源于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人类对生存的渴望、对痛苦的畏惧、对死亡的恐怖、对健康的追求是护理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静脉采血是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为临床检验诊断提供血标本的重要途径.门诊患者进行血液学检验时,标本的采集是检验工作人员按检验标准实施的;而住院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血标本是由病区护理人员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实施静脉采血的标准不同.如果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血标本,那么有可能不符合检验对血标本的要求.现将病区静脉采血的6种误区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徐利云;谢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0例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的原因,探讨护理体会.方法 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80例重症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80例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使得躁动患者能够得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及处理,避免了一些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耐心、细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是及时有效的控制躁动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清;张月红;杨惠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