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珍
收集我科2010-10的急诊患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85例,脑血管病108例,消化系统疾病206例,冠心病61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6例,药物中毒29例,饮酒过量28例,食物中毒4例,一氧化碳中毒11例,外伤127例,电击伤1例,其他人院未明确诊断患者441例.现将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探讨如下.
作者:郑兰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治疗效果及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9-02-2010-10收治的32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手汗症患者手术后手汗现象消失,手术效果满意,平均住院(4.8±0.5)d痊愈出院.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效果满意,而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岑小浴;李赛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38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给予血管扩剂治疗,防治血管痉挛的护理实践.结果 本组病例有1例术后出现重度脑血管痉挛.结论 采用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通过细致、全面的观察与护理并及时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林育敏;王莞琪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2-01-2011-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9例,选性别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95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国际化标准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结果 AD组INR、APTT、FIB、DD均高于NC组,TT低于NC组,P<0.01.主动脉夹层分期内比较,亚急性及慢性组夹层INR、FIB高于急性期夹层组,APTT、DD、TT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AD表现为凝血与纤溶持续激活,由于凝血与纤溶间的平衡破坏而产生高凝状态.
作者:庞秀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对踝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57岁,因右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约3 a于2010-11入院.患者约7a前开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直在我院风湿科行抗风湿治疗,3a前逐渐出现右踝部疼痛,肿胀致关节活动受限,开始经休息症状可缓解,故未予足够重视,后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关节活动度逐渐丧失,遂于我院骨科就诊,经拍摄X线片,诊断为右踝关节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入院查体:右下肢蹒跚步态,右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发红,压痛明显,右踝关节活动度完全消失,右足背动脉搏动有力,各趾活动感觉与末梢血运未见异常.
作者:王耀华;汤琦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来源广泛、含量丰富、分离简单的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被认为是脂肪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1].ADSCs经过一定的定向培养后,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是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随着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及脂肪干细胞逐渐走人人们的视线,脂肪肝细胞治疗面部老化的理念被更多的学者发现并研究.
作者:刘姗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心电监护是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有重要使用价值.而心电示波为直线时常常作为判断患者心脏骤停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本科于2011-01收治安置人工起搏器后心脏骤停的患者1例,发现对于安装人工起搏器的患者来说心脏骤停后心电监测仍有起搏信号,而心脏骤停后的起搏信号与正常心电图的起搏信号有一定的区别.
作者:乔海燕;陈艳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乙醇中毒性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和肝硬化.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所以,酒精性脂肪肝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荀福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1病历摘要女,21岁.主因腹痛伴阴道出血7d来院.患者入院时,由一中年男子很粗野地拽入抢救室.急诊病历眉栏儿登记:患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婚姻史,未婚.患者主诉月经期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7d,既往有痛经史.陪人强烈要求马上应用止痛针.查体:神志清,贫血貌,痛苦表情.腹部触诊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测T 36℃,P 90次/min,R 20次/min,BP 90/60mm Hg.急诊病历诊断痛经.值班护士遵医嘱立即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 mg,20 min后腹痛症状仍不缓解.后问诊得知患者有性生活史且陪人是其男朋友,经期已推迟10 d余,阴道持续少量出血,怀疑异位妊娠,建议做妇科B超检查.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宫内未见孕囊,左侧附件可见不均质包快回声,腹盆腔内可见游离性积液,直接由B超室护送人妇科查尿妊娠试验阳性,确诊为异位妊娠,立即手术治疗.术后7d痊愈出院.
作者:孟宪俊;刘宏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加强医院手术供应区的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重视消毒供应区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严格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结果 为手术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管理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玲玲;朱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患者较多,手术全年约千余台.2008年置管患者约400余人,2009年置管患者约600余人,2010年置管患者约800余人.管道种类繁多:胃管、导尿管、氧气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会阴部引流管、人工气道、肠内营养管、输液管、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等;2008年发生一起因导管滑脱引起的严重差错.现将防范导管滑脱记录表在普外科护理安全细节管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姜玉荣;张红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01-2008-12唐山市乐亭县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70例,并对其进行全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康复.
作者:王春秋;赵春蕾;张文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绿色气球菌( Aerococcus viridans)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属于条件致病菌,一般对人不致病.我院微生物室于2010-06-21从1例大面积重度硫酸烧伤患者创面渗出物中分离出绿色气球菌,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31岁.患者于2010-06-14工作中不慎掉入浓度为20%,温度为90℃的硫酸池中,患者立即自行爬出,估计接触时间约为2 min左右,脱去衣裤后,立即用自来水淋浴冲洗,烧伤面积约为80%左右,Ⅲ度面积约为60%,深Ⅱ度面积约为20%,入院后经抗体克治疗,48 h病情平稳.第5天患者创面渗出了白灰色的有恶臭的渗出物.检查:T 39.4℃,P 110次/min,R 30次/min,BP 100/60 mm Hg;血常规:WBC 14.5×109/L,N0.80,L0.20.于当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同时进行血液培养和尿液培养,创面分泌物分离培养出绿色气球菌,血液、尿液均无细菌生长.经用磺胺嘧啶银霜涂抹患处,去甲万古霉素输液治疗1周后,多次细菌培养未培养出病原菌.
作者:刘文英;张瑞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论述超声对阑尾炎的检查方法和对急性阑尾炎不同发展阶段的声像图的正确识别,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西门子G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55例手术证实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做常规腹部超声检查,除外其他腹部急症之后,对右下腹压痛敏感区采取逐级加压的手法,仔细甄别阑尾根部及盲端的位置,观察阑尾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回声及边界,回盲部肠管内径和肠壁厚度、大网膜位置回声及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肿大,右髂窝及肠间隙是否积液等.结果 手术和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急性阑尾穿孔伴坏疽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误诊1例,为回盲部憩室伴憩室炎;漏诊4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吻合率为91.1%.结论 正确的检查方法和识别能够大大提高检出率.
作者:马凤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方法 总结分析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表现.结果 3例患者误诊为消化道疾病,1例误诊为脑卒中.结论 当老年患者以脑血管意外、不好解释的部位疼痛、上腹痛等为首发表现时,应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心电图动态变化及酶学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诊断上的失误,提高老年人AMI的早期诊断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赵广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2009-04我科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期间,输注骨髓血时发生急性溶血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33岁.2009-02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予环磷酰胺加羟基脲治疗.患者与其胞姐HLA配型全相合,受体血型O型,供体血型A型,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09-03-31迁入层流病房,2009-04-01开始预处理,预处理方案为改良BUCY方案,BU 3.2 mg/(kg·d)×3,CTX 60 mg/(kg·d)×2d,Ara-c 2 g/(m2d),同时予以水化、碱化、护肝、护胃等治疗.
作者:蒋艳;李桂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子宫肌瘤患者自护知识的需求,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1 000例因子宫肌瘤需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及访谈式调查.结果 患者渴望了解子宫肌瘤相关知识及术后的自护知识.结论 了解患者的知识需求,提出护理措施,以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季爱华;郎可平;臧季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2007-02-2009-02我科将亲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5例,其中重型再障3例,中位年龄22(14~51)岁.慢性再障8例,男5例,女3例,中位年龄38(12~51)岁.病例均为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经规范免疫抑制治疗1 a以上无效,无条件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
作者:李桂兰;孙欣;高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护理科学技术的是源于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人类对生存的渴望、对痛苦的畏惧、对死亡的恐怖、对健康的追求是护理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静脉采血是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为临床检验诊断提供血标本的重要途径.门诊患者进行血液学检验时,标本的采集是检验工作人员按检验标准实施的;而住院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血标本是由病区护理人员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实施静脉采血的标准不同.如果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血标本,那么有可能不符合检验对血标本的要求.现将病区静脉采血的6种误区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徐利云;谢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药物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2003年颁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药物临床试验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子以客观准确的评价,保证结论的真实性[1].但在我国临床研究中,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而临床试验中有效的监查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做好临床试验的重要一环.在此笔者谈谈所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监查工作中发现的、及参加有关药物临床试验交流会、启动会而知晓的其他机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作者:黄玉蓉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