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曼;黄民主;张志魁;郑宝文;朱庆义;李洪波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冠心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2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96例和健康对照组1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8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IL-8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IL-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IL-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AMI组和UAP组结果 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IL-8与外周血WBC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IL-8升高可能是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清IL-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韩根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以小鼠骨髓细胞为前体,建立一种高效、简便的体外扩增、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 .方法 实验分为GM/4组和GM/4-α组,以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鼠白介素-4(rmIL-4)对小鼠骨髓细胞联合诱导培养,GM/4-α组在第5天添加rmTNF-α继续培养48 h,GM/4组不加并于第5天时终止培养;分别收集第5天、第7天的悬浮及疏松贴壁细胞,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分子,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2组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所收集的2组细胞均具有典型DC形态,细胞表面高表达小鼠髓源性DC相对特异性标志CD11c,表达率达75%以上;GM/4组DC细胞表面CD40、CD86、MHC-Ⅱ的表达率分别为30.5%、34.2%、45.1%,GM/4-α组则分别为78.7%、88.3%、96.7%;MLR中GM/4组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不如OM/4-α组强.结论 此种方法 能于体外定向诱导和扩增出大量髓源性DC,这为后续研究DC在器官移植后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余昆;苟欣;周青松;杨华安;仲伟营;夏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释放试验(HRT)与糖尿病的关系,观察血糖浓度对HRT的影响.方法 取各种血糖浓度的血液标本,每例标本同时做全血和红细胞的HRT(应用梯带释放法),观察血糖浓度与HRT结果 的关系.进一步进行体外试验,以研究葡萄糖对HRT的影响.结果 全血HRT结果 与血糖浓度无关.梯带释放与血糖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体外试验葡萄糖浓度对红细胞的梯带释放影响明显;葡萄糖能使梯带增强,且有按5%、10%、50%递增趋势.结论 葡萄糖能影响红细胞的HRT,改变红细胞的通透性.
作者:张晓燕;高丽君;高雅琼;周立社;苏燕;秦良谊;秦文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T淋巴细胞的分离方法 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技术.稳定而高效地分离出高纯度且活性不受影响的T淋巴细胞是进行一系列免疫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现分别就如今已用的几种T淋巴细胞分离技术进行阐述,并着重描述每种分离方法 是否改变了T细胞的生物活性及对后续试验的影响.
作者:卢干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HBV DNA定量测定主要是用于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动态观察及疗效判断.目前,临床实验室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但影响因素也较多,其结果易受模板浓度及扩增反应体系批间差异和标本处理过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2],为了解PCR实验室本年度HBV DNA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试剂批间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情况,现对五个批号试剂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雷秀霞;陈斌;龙幼敏;陈英姿;明凯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白假丝酵母菌(也称为白色念珠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规鉴定该菌需做血清芽管试验.使用动物血清不利于临床操作,使用人血清则可能因血清来源的个体不同造成结果不稳定.为此,现应用简易中药液代替血清做芽管试验,取得了理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苏盛通;陈惠业;许潘健;庞璐;吴博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对下颌骨骨折术后愈合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和给药组(30例),给药组在下颌骨骨折手术当天开始服用六味地黄丸,其中在服用15、30、45、60、75、90 d分别进行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 给药组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使下颌骨骨折术后愈合血清钙、镁、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测定上述指标能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提供更多实验室依据.
作者:罗祖军;王强;林棋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现实验室非配套检验系统的溯源性及其确认的方法 .方法 以新鲜患者血清为临时校准品,在Roche Modular PI检测系统上定值后校准非配套检测系统,校准验证有效后,在非配套检测系统上对日常校准品进行定值,用新的校准值校准自建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后,按EP9-2A文件进行方法 比对,评估非配套检测系统与Roche Modular PI系统检测结果 的偏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 非配套Alcyon300检测系统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血糖(Glu)、淀粉酶(AMY)及AFT检测系统中钾(K)、钠(Na)、氯(Cl)经过校准和校准验证后,与Roche Modular PI检测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Urea、UA、AST、ALT及Glu与目标检测系统在医学决定水平值处偏倚部分接受外,其余项目偏倚均小于CLIA'88允许总误差的二分之一(1/2TEa),临床可以接受.结论 校准和校准验证可以实现非配套系统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远程;郭永灿;张帮林;刘欣;邱厚兵;杨小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D-二聚体(D-D)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甙酶/肌酐(NAG/Cr)比值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通过检测92例PIH患者和35例健康妊娠孕妇PAPP-A、VEGF、D-D和NAG/Cr的水平,分析其与PIH的关系.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VEG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显著降低,而PAPP-A、D-D、NAG/C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加重PAPP-A、D-D、NAG/Cr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VEGF、PAPP-A、D-D、NAG/Cr与PIH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于PIH患者的病情判断、临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秋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临床痰液标本军团菌分离培养标准检验方法 ,提高培养阳性率.方法 采集50例新鲜痰液标本分为两组,一组直接预处理后进行培养,另一组加入标准菌株后再预处理及培养.预处理采用液化处理,然后分别采用直接接种、酸处理或热处理后再接种军团菌选择性BCYEα-DGVPC培养基,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根据军团菌生长缓慢及菌落形态和在缺乏L-半胱氨酸的平板、血平板上不生长的特点作初步判断、生化反应及PCR法确证.结果 50例末加菌的痰液均未分离出军团菌;50例加有军团菌的模拟痰标本直接接种的检出率为58%,其中酸处理的标本检出率为70%,热处理的标本检出率为66%.3种培养方法 进行比较,单独的热处理与直接处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61),单独的酸处理与直接处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酸处理和热处理培养阳性结果 比较并不具有一致性.结论 酸处理和热处理2种方法 均可以提高军团菌检出率,其中酸处理可以湿著提高军团菌检出率.
作者:宣瑞红;胡朝晖;王娟;邓小玲;朱庆义;李连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TNF-α、IL-6、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者及1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值随着肝炎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伟英;杨利华;卓凌;林赛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石油化工企业大气污染对企业职工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石化体检者按工作年限分组,Ⅰ组(<10年)291例,年龄22~35岁,Ⅱ组(10~20年)634例,年龄33~45岁.Ⅲ组(>20年)427例,年龄44~55岁.正常对照组根据石化体检者的分组情况按年龄<35岁、35~45岁、>40岁分组,所有血清样本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七检测α1-AT含量,观察不同组间结果 的差异.结果 Ⅰ组中石化体检者α1-AT结果 为2.58±0.38 g/L,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和Ⅲ组α1-AT结果 分别为2.02±0.43 g/L和1.72±0.41 g/L,P<0.05,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石化体检者不同工作年限Ⅰ、Ⅱ、Ⅲ组间血清α1-AT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不同年龄组α1-AT结果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油化工厂在进行石油冶炼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氮、烯烃、链烷、醇、羰基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α1-AT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石油化工企业在积极治理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同时,对职工定期监测α1-AT含量,及时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对降低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向长港;祝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家族3,亚家族A,多肽5(CYP3A5)基因和多重耐药基因1(MDR1)C3435T多态性对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在基因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酶切片长多态性(RFLP)方法 对63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CYP3A5和MDR1基因分型.移植手术1个月后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携带CYP3A5*1基因型肾移植患者的剂量校正曲线下面积(AUC0-t)明显低于CYP3A5*3*3型患者,在随后对上述2 组不同CYP3A5基因分型的患者进行MDR1的C3435T基因多态性分型研究表明,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他可莫司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CYP3A5基因多态性与他可莫司药代动力学参数相关,携带CYP3A5*1基因型肾移植患者比CYP3A5*3*3型患者需要较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目的 浓度;而在影响他可莫司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因素中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不是重要因素.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有利于器官移植患者剂量选择及个体化用药治疗.
作者:罗儒超;聂新民;李伟芳;桂嵘;黄竹英;朱利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情况,为献血者的招募及血液初筛检测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BsAg初筛;初筛合格者血液样本采用双人、双试剂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初检与复检.结果 HBsAg初筛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计划献血人群、志愿献血人群、互助(应急)献血人群.血液初复检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HCV、HBsAg、梅毒抗体、抗-HIV;女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男性(P<0.01);学生与军人ALT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其他职业人群(P<0.01).结论 坚持HBsAg初筛并选择性进行ALT初筛,能显著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作者:高艳;陈志强;麦永平;范章平;陈桃;吴剑云;刘旭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功能检查在挤压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方法 对16例挤压综合征患者诊治过程中的尿常规检查和血液肾功能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出现血清钾离子、肌酐和尿素氮浓度的快速显著升高;尿量减少,尿蛋白实验阳性,水平从+至+++不等;12例患者出现血尿和肌红蛋白尿.经以补液、利尿、血液透析和全身营养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尿量恢复正常,血清钾离子、肌酐和尿素氮浓度逐渐下降,10例基本治愈的患者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应定时检查患者的肾功能确保对挤压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项贵明;姚磊;李强;董解菊;邱宗文;蒲晓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红细胞参数检测在不同基因型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儿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选取的20例β-地贫杂合子(β+-地贫)、44例β-地贫双霞杂合子(β0-地贫)、3例α-合并β-地贫、38例缺铁性贫血(IDA)患儿以及54例健康儿童血清sTfR以及红细胞参数(RBC、Hb、MCV、Hct、MCFI、MCHC、RDW)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sTfR在儿童β-地贫和IDA的诊断价值,并结合红细胞参数探讨其对不同基因型β-地贫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1)各病例组间及其与健康对照组sTf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β+-地贫组RBC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与健康对照组相近(P>0.05,下同)但明显高于β0-地贫与IDA 组(P<0.01),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与β0-地贫组、IDA组相近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IDA组相近,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低于β0-地贫组(P<0.01).结论 血清sTfR可以作为评价β-地贫基因变异程度的有用指标,sTfR结合血常规红细胞参数可以对儿童β0-地贫和β+-地贫作出初步诊断.
作者:伍绍国;黄钰君;区小冰;张力;华亮;佟莉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 20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8.8%,革兰阳性球菌占15.7%,真菌占5.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8.4%和58.3%,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3.6%和61.7%.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而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明显降低,敏感率为47.7%~71.6%,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 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应及时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趋势,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
作者:范艳萍;王运铎;张毅华;李秀文;徐维家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耦联因子6(CF6)是线粒体ATP合成酶的1个亚基,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起前列环素合成受抑、NO释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增加,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血管相关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扮演关键角色.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CF6明显升高,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现简要综述CF6的结构功能、信号转导系统对精尿病及血管病变的作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不孕不育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1 278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培养检测及体外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现状.结果 不孕不育患者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42.9%,人型支原体阳性率7.0%,二者混合感染阳性率为9.0%,药敏结果 显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对Uu及Mh的敏感率均>80%;而环丙沙星对Uu及Mh的的敏感率低,分别为11.3%和16.0%.结论 支原体在不孕不育患者中感染率较高,耐药问题严重,临床大夫应依据药敏结果 合理使用抗支原体药物.
作者:贺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细胞衰老是生物衰老的基本单位,是人类老年病发病的共同基础.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对衰老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基因时代,细胞内DNA损伤积累是衰老过程中先提出的机制,DNA损伤与细胞衰老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DNA不断地被外源性和内源性因子损伤,如果损伤持续,它能引起DNA复制或翻译错误,从而导致点突变或染色体重排及经由各种信号途径引起应激反应,引起细胞衰老.本文将就DNA损伤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文瑞;刘新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