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黄海樱;黄俊健;冯桂玲;陈文捷;林敏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的含量与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妊娠糖尿病(GDM)孕妇58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63例、健康对照组68例进行24 h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糖尿病孕妇患者尿24 h 8-OhdG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女性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的含量与妊娠并发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呈正相关.
作者:赖金玉;谭忠伟;黎彩鹏;郭翼华;王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军团菌临床株和军团菌标准株进行脂多糖内毒素活性的初步研究.方法 用酚水法提取脂多糖作相关生物学活性试验.结果 军团菌脂多糖具有内毒素生物学活性,但其活件较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弱.结论 军团菌脂多糖具有内毒索的活性,可能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其毒性低于大肠埃希菌脂多糖.
作者:黄华;刘渠;许瑞环;吴愿如;彭常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儿童微量元素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方法 983例因食欲差、腹泻、贫血等住院患儿作为实验组,来本院儿保和门诊经血液生化、心肺X线等检查均正常的0.6~7岁儿童1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锌、铁、铜、钙、镁的含量.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锌、铁、钙、镁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微元素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检测微量元素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指导儿童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可避免盲目性.
作者:陈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凝血分子标志物(TM、F1+2、β-FG、D-二聚体)含量变化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 可疑DIC病例组血清TM、F1+2、β-TG、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DIC的发展而逐步升高.结论 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不但可以作为DIC早期预测、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且其动态测定结果还可以作为监测DIC病情发展情况,评价疗效、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实验参数.
作者:宋长广;柳爱英;贾玉东;王兰英;刘永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崮醇等多项指标,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首次证实了NASH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持续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提示hs-CRP不仅可以区分NASH和非进展性脂肪性肝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病变程度.
作者:初瑞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2,P>0.05).唾液酸苷酶法敏感性为95.2%(60/63)、特异性为94.6%(264/279);革兰染色评分法敏感性为85.7%(54/63),特异性94.9%(265/279).结论 唾液酸苷酶法与Amsel's标准方法,革兰染色评分法相比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和快速等优点,可为临床诊治细菌性阴道病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G(r=0.372,P<0.001)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Glb则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中,血清铁与血清TP、Alb、Glb、hs-CRP、A/G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患者中血清铁的水平与TP、Alb、hs-CRP和A/G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菅强;蒲晓允;尹锴;姜梅;邹永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方法 用McCoy细胞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一步免疫层析法对首诊单纯衣原体阳性的患者同时进行临床疗效的监测.结果 治疗一周后,细胞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转阴率分别为53.6%、51.8%,而一步免疫层析法仅为5.4%.三周后细胞培养法达96.4%;四周后荧光定量PCR达94.6%;五周后一步免疫层析法达96.4%.结论 荧光定量PCR和一步免疫层析法均不能成为短期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邓群;卢培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正相关(r=0.2318,P<0.01),而其他血脂项目,不同GGT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血清GGT升高者较多见,GGT与TG密切相关,TG水平随GGT升高而增高,两者呈平行关系.GGT和TG的增高可能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代民;李娜;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指标,升高的血浆CGRP水平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万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药物反应个体差异是药物治疗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临床药物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个别患者对常规药物治疗非常敏感而出现各种程度不等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也十分普遍,这些异常药物反应是由许多特殊基因型构成的特定基因型组所决定的,是目前药物基因组学需要明确的研究内容.现依据有关文献分析,归纳、总结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研究内容及与个体化给药的关系,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欣跃;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下降,分别为(39.7±5.6)%、(48.4±6.2)%,而其他72例化疗过程中血清尿酸未升高至480μmol/L以上的患者24 h Uua、尿酸排泄分数在化疗后1周下降,分别为(6.2±2.6)%、(7.5±3.1)%;21例化疗过程中血清尿酸升高至480 μmol/L以卜的患者加服促尿酸排泄药2周后Sua降至化疗前水平.结论 24 h Uua、尿酸排泄分数测定在肺结核吡嗪酰胺化疗过程中能及时地反映尿酸排泄的降低,指导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保证吡嗪酰胺化疗方案顺利地执行.
作者:余久如;潘桂红;鞠萍;杨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是目前乳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现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A153和TS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辅助手段.
作者:李艳丽;张宝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外医学界的重视.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与中医药治疗,已成为国内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 .近30年来,毫米波(MMW)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毫米波辐照对不同的生物体或组织细胞有着不同的频率窗效应及功率和时间阈值[1].因此,研究毫米波或极高频电磁波(EHFW)对机体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免疫学效应),在探讨其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评估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MW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易良波;骆云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腹部外科危重症病例中,低脂血症特别是低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极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低胆同醇血症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综合危重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结合APACHEⅡ评分可更为准确的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HDL-C可以通过中和内毒素血症及抑制黏附因子表达等机制来抑制炎症反应,在创伤应激中起保护作用.外科营养支持是腹部外科危重症病例救治中重要的环节,应重视研发肠外营养中含TC及HDL-C的配方.
作者:王倩;田伟军;高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而氟康唑的耐药率高,为28.4%.结论 近年来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对临床上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依他康唑、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谢永平;陈广幸;黎国梅;李静宇;梁庆明;伦秀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RA21-1明显高于SCLC,肺腺癌CEA、CA19-9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肺肿瘤.结论 联合检测肺肿瘤标志物有利于不同类型肺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作者:周津;王晓东;李凤焕;张博;向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养对男性病例的漏检率高,达80%以上;保证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和采用两种以上方法同时进行检测是提高淋菌检出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聂俊玮;刘广珍;林芝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有关UF一100检测各项参数的正常范围曾有许多学者作过报道[1],但绝大多数在调查时只选择健康成年人[2],对单独学龄人群组的调查尚未见报道,现对1336例保定市学龄人群尿沉渣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洪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一检测项目有2套或2套以上分析系统时,应对其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稳定.
作者:李启欣;李炜煊;陈斌鸿;陈社安;梁指荣;麦爱芬;李美珠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