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光萍;姚翔;陈燕
一检测项目有2套或2套以上分析系统时,应对其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稳定.
作者:李启欣;李炜煊;陈斌鸿;陈社安;梁指荣;麦爱芬;李美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正相关(r=0.2318,P<0.01),而其他血脂项目,不同GGT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血清GGT升高者较多见,GGT与TG密切相关,TG水平随GGT升高而增高,两者呈平行关系.GGT和TG的增高可能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代民;李娜;张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染防控的难点之一.及时了解本院MRSA、MRCNS感染的分布与特征,监测其耐药性,有助于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控制感染及扩散.
作者:马均宝;崔东岚;吴智刚;严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RPMI 1640和GMB-MH对NCCLs M27-A宏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均表现出较好相关性.但对NCCLs M27-A宏量肉汤稀释法的相关程度,RPMI 1640优于GMB-MH.RPMI 1640纸片扩散法可以替代NCCLs M27-A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波;张锦海;宋敏;崔小平;冯安萍;崔坤;何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在临床生化实验室中常常同时拥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同的检测分析系统,由于不同的生化分析系统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异的检测方法,要使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生化分析系统间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系统误差具有可接受性,是临床实验室进行质量管理的目标之一[1].
作者:王川蓉;张琳琳;李顺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凝血分子标志物(TM、F1+2、β-FG、D-二聚体)含量变化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 可疑DIC病例组血清TM、F1+2、β-TG、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DIC的发展而逐步升高.结论 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不但可以作为DIC早期预测、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且其动态测定结果还可以作为监测DIC病情发展情况,评价疗效、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实验参数.
作者:宋长广;柳爱英;贾玉东;王兰英;刘永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崮醇等多项指标,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首次证实了NASH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持续显著高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提示hs-CRP不仅可以区分NASH和非进展性脂肪性肝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病变程度.
作者:初瑞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用性强的检测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波;黄海樱;黄俊健;冯桂玲;陈文捷;林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外医学界的重视.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与中医药治疗,已成为国内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 .近30年来,毫米波(MMW)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毫米波辐照对不同的生物体或组织细胞有着不同的频率窗效应及功率和时间阈值[1].因此,研究毫米波或极高频电磁波(EHFW)对机体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免疫学效应),在探讨其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评估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MW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易良波;骆云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腹部外科危重症病例中,低脂血症特别是低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极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低胆同醇血症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综合危重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结合APACHEⅡ评分可更为准确的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HDL-C可以通过中和内毒素血症及抑制黏附因子表达等机制来抑制炎症反应,在创伤应激中起保护作用.外科营养支持是腹部外科危重症病例救治中重要的环节,应重视研发肠外营养中含TC及HDL-C的配方.
作者:王倩;田伟军;高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用溴甲酚绿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用于研究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方法 糖尿病组76例与健康对照组42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和随机尿微量清蛋白,同时测定尿肌酐,根据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水平分组,结果用t检验分析.结果 尿微萤清蛋白在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不同病程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不同血糖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溴甲酚绿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可以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
作者:代秀安;邓演超;李全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人体组织中有四种不同的丙酮酸激酶同工酶表达,其中肿瘤特异性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type M2,M2-PK)在早期胚胎组织中表达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再次表达.肿瘤M2-PK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糖酵解调控肿瘤细胞代谢.肿瘤M2-PK在肿瘤细胞中主要以二聚化形式存在,M2-PK与某些肿瘤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二聚化并且在二聚体和四聚体之间相互转变,从而使肿瘤细胞在变化的氧和营养供应的环境下生长.肿瘤M2-PK作为可肿瘤标志物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作者:周云丽;牛瑞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是目前乳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现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A153和TS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辅助手段.
作者:李艳丽;张宝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综述.
作者:熊怡淞;仲人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ea、Cr、血脂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的病程、FBG、UA、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高血糖和高血压是D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UA升高可能也与DR的发生有关.
作者:韩昌洪;陈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6%.结论 HCV感染可触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可能是HCV感染后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柴伟;张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有统计学意义;(3)参比液放置不同时间对结果测定的影响,第4天Na+结果降低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天K+、Na+、Cl-结果降低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暴露标本放置时间、样品杯加样时间、参比液放置时间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Na+、Cl-结果均有影响,且随时间的延长影响更加显著.
作者:李飞;刘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各项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自动化仪器已深入运用到医学检验工作的各个方面.甚至各种细胞形态学的检测也已逐步向完全自动化迈进.
作者:孟向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了解两台电解质分析仪在室内质控可比性很好的情况下测定同一患者血清样品对检测结果出现差异较大的原因.为探寻其原因,现将实验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李广权;周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胎儿和新生儿的溶血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会引起流产、死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严重时会发展到核黄疸、永久性脑损伤和婴儿死亡.近年来对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的溶血性疾病的抗体进行了广泛研究,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阮光萍;姚翔;陈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