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徐刚;吴跃平;陈月生;陈运生;李长钢
Bayer Rapidlab 840血气分析仪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便、高效省时、用血量少、维护方便等优点,但使用过程中仍有许多细节值得探讨.该文对其常见故障、报警提示、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荆鹏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和对比医院2004-200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方法 用VITEK-AMS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菌种和药物试验,同时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率在2004、2005、2006年分别为20.5%、34.1%、41.9%,新生儿科连续3年产ESBLs检出率高;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产ESBLs菌株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复方新诺明有极高耐药性,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医生应慎重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减少产ESBLs菌株的产生,防止其暴发与流行.
作者:陈曼丹;辜红妮;姚映斐;林广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用引物PCR是应用与不同序列的保守区互补的通用引物,来进行PCR扩增,它能够高通量地对相关微生物或其亚型进行检测与鉴定分型,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鉴定分型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支原体及真菌等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
作者:袁晓辉;曲章义;王迎晨;陈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胃幽门螺杆菌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应用快速试剂检测法可迅速诊断其感染,对降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国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涪陵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以采取措施,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用赖氏法对血液进行ALT检测,用ELISA法对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72 868例,检出阳性总数为5 512例,总阳性率为7.56%;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分别为3.09%、0.48%、1.27%、0.07%,ALT异常率为2.73%,各年度检测结果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偿献血人群中总阳性率逐年降低,HBsAg阳性率高,ALT异常率次之,抗-TP阳性率排在第3位,抗-HCV和抗-HIV阳性率低,提示应加强血液质量监控,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夏凉;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由于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受者ABO血型系统抗原的变化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所以它直接反映了移植后骨髓成活与否及造血功能的恢复状态,也可为患者正确选择输注血液成分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章文;徐刚;吴跃平;陈月生;陈运生;李长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 C)5项肾功能指标对检出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5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5项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蛋白阴性的老年高血压病组血Urea和Cr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UA、β2-MG和Cys C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907、0.817,在各佳截断点的灵敏度分别为52.7%、78.2%、72.7%,特异度分别为98.4%、94.7%、78.9%.在诊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阳性率高,以联合检测UA、β2-MG和Cys C这3项肾功能指标组阳性率高,达86.8%.结论 检测血UA、β2-MG和Cys C是诊断老年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有较高的检出率,对高血压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文成;刘国科;张晓坤;杨晓仪;付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一种疾病,因此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诊断关键在于寻找有效的心肌标志物和开发快速精确的床旁检测技术.现简述AMI的病理过程和诊断标准以及用于AMI诊断的心肌标志物,介绍已开发使用的检测心肌标志物的床旁检测技术,讨论床旁检测技术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手段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作者:杨缜;刘秀菊;周道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004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及建筑工地工人的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制定卫生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年北京市海淀区从业人员(包括饮食、饮水行业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以及建筑工地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分别采用ELISA方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谷丙转氨酶.结果 全年共检测58 815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3.37%;谷丙转氨酶阳性率为2.12%;以建筑工地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为8.68%.结论 应加强监督力度把好服务行业的卫生质量关.应重点关注建筑工地人员的卫生状况,改善他们的整体卫生环境,从而促进整个人群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翟蕾;谢利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筛查女性宫颈癌,并对部分患者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方法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对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及妇科体检者651例进行宫颈癌筛查,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28例细胞学阴性者和13例低级别病变以上患者检测HPV-16、-18型.结果 651例样本检出低级别病变11例,高级别病变2例,检出率分别为1.69%和0.31%,总检出率为2.0%;28例细胞学阴性者检出HPV-16、-18型3例,感染率为7.14%;13例低级别以上患者检出HPV-16、-18型6例,感染率为46.15%,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简便实用,适宜于女性宫颈癌筛查;联合HPV-16、-18型检测更有意义.
作者:刘广印;周光庭;袁风云;何夫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针对目前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不同的检测系统检测肌酐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期望通过不同的组织机构之间进行合作,将肌酐的检测结果溯源到参考物质和参考测量程序,实现肌酐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对国内外肌酐测定室间质量评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在室间质评标本检测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结论 应该将肌酐的检测方法溯源到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LC-IDMS)法.
作者:张建平;王治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Rh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新方法--单核单层检测.方法 采集Rh抗体阴性对照组和阳性组共30例孕妇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血清抗体鉴定和单核单层检测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单核单层检测的灵敏度为77.8%,特异性为90.5%,阴性预示值为90.5%,阳性预示值为77.8%,准确率为86.7%.结论 单核单层检测作为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辅助手段,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危燕芬;严康峰;汪丽娟;谢敬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甘肃岷县乙型肝炎流行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岷县20个乡镇和门诊体检人群,进行HB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 甘肃岷县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结论 该县为HBV高感染人群可能与当地卫生条件差、计划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力度不够、气候高寒阴湿、患者经常输注家属和医院工作人员的献血有关.
作者:白洲霞;冯庆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宫颈癌患者死亡与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淋巴结、外周血、骨髓中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存在是导致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宫颈癌微转移的早期发现,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作者:刘兆董;江忠清;戴丽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筛选矽尘暴露人群的血清生物标记物,建立诊断判别模型.方法 根据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选取矽尘暴露人群(0期)、可疑矽肺(0+期)、一期矽肺(Ⅰ期)患者各20例,无矽尘暴露史的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芯片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处理数据并建立Wilks'lambda判别方程和诊断决策树图.结果 3组矽尘暴露人群共同表现出与健康对照组有差异的峰,占总差异峰数量的80%;以M/Z 3711.73、M/Z 4183.66、M/Z 5487.28和M/Z 6124.64建立的Wilks'lambda判别方程区别健康对照和矽尘暴露人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5%、90%,分类决策树的诊断敏感性则为100%,特异性为95%.用单差异峰或Wilks'lambda判别方程对各组矽尘暴露人群之间辨别能力较差,用诊断决策树对健康对照组、矽尘暴露人群(0期)、可疑矽肺(0+期)、一期矽肺(Ⅰ期)患者的正确区分率分别达到100%、95%、85%和90%.结论 M/Z 5933.65、M/Z 4183.66、M/Z 5487.28、M/Z 6124.64、M/Z 5915.14、M/Z 2745.7、M/Z 3711.73、M/Z 2954.78、M/Z 3401.03是区别健康对照人群与矽尘暴露人群的良好生物标记物,诊断决策树对健康对照、矽尘暴露人群(0期)、可疑矽肺(0+期)、一期矽肺(Ⅰ期)患者的区分均能获得较高准确性.
作者:赵学峰;王世鑫;涂植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机制较为明确,对其癌蛋白BCR-ABL的研究也较为透彻,因而常被作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模型.现就CML治疗新药研究进展及BCR-ABL基因检测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曾建明;冯文莉;张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体液新蝶呤水平在肺结核诊断及肺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肺结核、肺癌、肺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体液新蝶呤水平.结果 血清新蝶呤水平与尿液新蝶呤水平呈正相关(r=0.727,P<0.01).肺结核组血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肺癌组、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 或P<0.05),肺癌组血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肺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体液新蝶呤水平有助于肺结核的诊断和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孙艳;王景阳;朱一堂;胡金树;安国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新霉素7种药物对20株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用PCR法检测两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核苷转移酶基因,并使用DNA测序加以证实.结果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对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MIC50和MIC90均大于1 024 mg/L,耐药率分别为95%、95%、100%和90%;而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和新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90%、40%.从20株菌中检出ant(2″)-Ⅰ、ant(3″)-Ⅰ两种修饰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5%、80%,10株细菌两种基因同时阳性,占5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ant(2″)-Ⅰ、ant(3″)-Ⅰ基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作者:顾建文;姚丽娜;史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应用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定量测定儿童纤维蛋白原(FIB)的冯·克劳斯(Von Clauss)法和PT衍生(PT-der)法进行比较.方法 以低值和正常值质控血浆做批内精密度试验,对临床样本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中的Von Clauss法和PT-der法测定FIB,只有FIB在2.00~4.00 g/L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儿童FIB时,当PT-der法测定出的FIB不在正常范围时,建议改用Von Clauss法进行测定.
作者:徐刚;刘秋菊;章文;陈运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CIV、PⅢP)、HBV-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 测定80例肝病患者血清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同时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分级分期,分析TGF-β1、HA、LN、CIV、PⅢP、HBV-DNA、ALT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各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在肝脏炎症各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各期和炎症各级之间HBV-DNA、ALT均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CIV、PⅢ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TGF-β1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血清TGF-β1水平测定有助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作者:袁宏;陈青锋;肖萍;孙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