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关键词:国外医学, 临床生物化学, 检验学, 杂志, 征订
摘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型钠尿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B型钠尿肽是一种神经激素,可反映心室压力负荷与容量负荷的变化.其检测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并可指导心衰的治疗.B型钠尿肽的结果分析应结合临床,而不应作为一种孤立的指标.

    作者:徐晓欣;郑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淀粉酶/尿肌酐及尿胰蛋白酶原-2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评价

    目的探讨尿淀粉酶/尿肌酐(Uamy/Ucr)及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进行血清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胰蛋白酶原-2测定.结果急性胰腺炎尿胰蛋白酶原-2的诊断特异性高, 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7.92 %和91.14%,其次Uamy/Ucr特异性为91.67%,敏感性为92.41%(临界值为75U/mmol),而临床常用的诊断指标Samy、Uamy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低于前两者.结论尿淀粉酶/尿肌酐比值及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是较好的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

    作者:夏涵;府伟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CA125检测对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检测血清中CA125含量,探讨其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150例肿瘤患者(38例卵巢癌,22例其他癌,即肝癌、肺癌和胃癌,50例卵巢囊肿,40例子宫肌瘤)和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CA125含量.结果卵巢癌、其他癌(肝癌、肺癌和胃癌)、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患者CA125阳性率分别为78.9%、45.5%、16.0%和2.5%;CA125含量分别为(217.9±225.2)U/ml、(105.8±55.0)U/ml、(67.3±34.7)U/ml和(17.0±7.1)U/ml,正常对照组为(13.4±7.4)U/ml.结论 (1)恶性肿瘤患者比良性肿瘤患者CA125阳性率高,均值比较呈显著性差异(t=2.171,P<0.05);(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比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肝癌、肺癌和胃癌)CA125阳性率高,均值比较差异不显著(t=1.570,P>0.05);(3)良性肿瘤患者中卵巢囊肿CA125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9.281,P<0.001),而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t=1.170,P>0.05).CA125检测对妇科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大,对肝癌、肺癌和胃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良性肿瘤诊断价值有限.

    作者:毛和香;罗德生;王长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消化系统肿瘤组织细胞来源及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从肿瘤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角度,探讨肿瘤细胞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化疗.方法通过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着色法,对480例消化系统肿瘤新鲜标本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分析不同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肿瘤细胞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1)4种不同肿瘤细胞对丝裂霉素(MMC)及5-氟脲嘧啶(5-FU)+顺铂(CDDP)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其余所有药物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临床分期中,食管癌肿瘤细胞对阿霉素(ADM)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肿瘤细胞对所有药物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在胃癌和大肠癌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中,肿瘤细胞对所有药物的敏感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越高.

    作者:王崇树;魏寿江;赵国刚;侯华芳;王城;何德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精确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简要概括了MIP-1α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涛;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有赖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死亡之间的适当关系. 淋巴细胞中, 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是免疫系统维持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细胞周期参与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死亡.因此,阐明免疫细胞发生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东方;龚非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肌钙蛋白T和B型尿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预后的评价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992~2001年10年间沙门菌感染的临床检验与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 RF、ANA、ASMA及AMA检测与分析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与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AIH筛选和确立相应的实验辅助诊断指标.方法收集34例AIH患者血清,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中RF,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ASMA和AMA.结果患者血清RF的阳性率为67.6%(23/34),ANA、ASMA和AMA的阳性率分别为52.9%(18/34)、17.6%(6/34)和11.7%(4/34),3种自身抗体检出的总阳性率为58.8%(20/34).统计分析显示,RF阳性率与3种自身抗体检出的总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20例自身抗体阳性血清均为RF阳性.进一步分析显示,血清RF含量与3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 AIH患者血清中RF阳性率与其ANA、ASMA和AMA 3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密切相关,提示RF与ANA、ASMA和AMA均可作为实验诊断AIH的辅助参考指标.

    作者:刘小平;罗海峰;李建英;扬朝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遗传性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缺乏

    人的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用罗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胞浆中含有两种颗粒:嗜天青颗粒(又称初级颗粒)和特异性颗粒(又称次级颗粒).嗜天青颗粒为粗大的紫红色,在原始粒细胞阶段很少或见不到,至早幼阶段含量丰富.随着细胞的成熟,酸性粘蛋白合成增加,并与嗜天青的碱性颗粒形成复合物,从而失去嗜天青的特性.故自中幼阶段以下,嗜天青颗粒已变得不明显,甚至已见不到,而让位于细小、不规则的特异性颗粒.然而,在电子显微镜下,即使成熟的PMN,嗜天青颗粒仍可见到.

    作者:马洪玉;朱忠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肿瘤细胞对氨甲蝶呤产生耐药生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氨甲蝶呤(MTX)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探讨其耐药的具体机制.随着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对其耐药的理解更加深入,涉及谷氨酰合成酶(分胞浆型cFPGS和线粒体型mFPGS两种异构体)与MTX耐药机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与耐药、二氢叶酸还原酶与耐药间作用的机制.现从药物转运、谷氨酸化以及合成代谢途径认识引起MTX耐药的生化机制,并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作者:何晓东;沈佐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树突状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获得大量高纯度且表型、功能典型的DC是各种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提.目前已在多种组织中建立了数种有效的DC分离纯化、培养扩增的方法,但仍存在方法的优化问题,实验技术方法的改进为今后DC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作者:熊菲;程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管生成素相关基因3的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素相关基因3(Angptl 3)是一种新发现的多功能分泌因子,主要在肝脏中表达,能与脂肪组织直接结合,发挥与胰岛素相反的作用;同时可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从而影响脂质代谢.Angptl 3的低表达可以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通过与整合素连接促进血管生成,参与生理性血管生成过程.因此,Angptl 3将可能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具有高脂血症表现疾病的一个新靶点,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作者:商文静;王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磁分离-酶标记-化学发光法测定促甲状腺素的应用

    目的评估促甲状腺素(TSH)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中的诊断地位.方法采用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检测TSH,比较TSH在诊断甲亢时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的灵敏度为0.01mIU/L,批内、批间精密度CV值分别为2.39%和4.09%,与质控靶值回归方程y=0.928 4 x-0.055 1(r2:0.998 4)、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相比,TSH具有大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小的交叉重叠范围.在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的诊断中,TSH与FT4具有相同的诊断效率(P>0.05),而在甲亢的诊断中,TSH比FT3、FT4更有效(P<0.05).结论由于高灵敏度与高精密度方法学的应用,可检测到低浓度的TSH值,使TSH不但应用于甲减的诊断,而且也能应用于甲亢,甚至亚临床型及潜在型甲亢或甲减的诊断.

    作者:王志刚;曹浩强;殷新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外源蛋白在酵母中表达的糖化修饰及人源化改造

    Pichia pastoris(为毕赤酵母属中的一种)是目前广泛用于分泌表达重组蛋白质的宿主细胞,许多有着药用价值的蛋白质为N-糖基化修饰.因此,要求表达宿主能够产生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人相同的N-连寡糖.近一些研究组报道了利用组合基因文库来改造Pichia pastoris N-糖基化路径,从而产生同哺乳动物细胞N-糖基化蛋白质一样的N-连寡糖.该类研究的成功将可能广泛用于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并极有可能掀起运用Pichia pastoris生产药用糖蛋白的热潮.

    作者:黎刚;潘卫;王应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细胞伪足形成与微丝骨架研究进展

    趋化是原生动物基本、原始的运动形式.目前,很多学者研究免疫细胞及癌细胞的趋化性,并揭示了伪足形成的主要机制,以及其形成与细胞骨架的关系.普遍认为,细胞伪足的形成源于其细胞骨架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秀真;吴泽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热烈祝贺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网开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热休克蛋白90与类固醇激素受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一类重要的应激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折叠、运输等过程.作为类固醇激素受体的伴侣蛋白,HSP90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功能状态,因而极有必要对HSP90的异常合成、分布、功能及其与类固醇激素发挥生理效应和治疗作用之间的关系、调节机制作深入的探讨.现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欧阳涓;姜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浆部分凝血因子在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对血浆凝血因子在与之相关的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作一综述.血浆FⅧ升高与动、静脉血栓事件存在着密切关系.国内的研究认为,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发生率低,可能不是静脉血栓或冠心病的主要遗传性危险因素.FⅦ基因第8外显子的Q等位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遗传保护因子.FⅫ: 蛋白C(protein C)下降可能降低了纤溶酶原的活性,形成血栓性疾病.F Leu34对防止脑梗死、心肌梗死的发生是一种保护因素,而对出血性卒中则可能是一种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FⅪ、FⅫ、F、 PK、 KK及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Ⅱ、FⅦ、FⅨ、FⅩ)均明显降低,FⅤ:C可作为慢性重型肝炎诊断、预后指标及肝衰竭患者进行肝移植术时的主要筛选指标;肝移植术后,凝血因子及凝血功能的检测对于调控其凝血功能、保证手术成功意义重大.在肾病患者,活化凝血酶和纤维蛋白促进炎症反应;尿毒症患者透析后使体内蛋白C抗凝途径的抗凝活性增强,导致透析患者出血.颅脑损伤患者FⅡ、Ⅴ、Ⅹ水平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为判断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预后提供线索.

    作者:赵振军;张丽杰;武湘云;孙桂兰;李如意;冯文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