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亲情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杨水珍

关键词:产科护理, 护理工作
摘要: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医疗市场由技术竞争向服务竞争,乃至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的转变,为了给孕产妇提供优质的服务,创造我们自己的护理品牌,我院自2005年起构建了全面实施以亲情贯穿于工作中的有质有量伴有高度责任心的特色护理.通过4 a的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胃轻瘫32例的护理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可达20%左右[1].主要症状为呕吐、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糖尿病的有效控制.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对32例(DGP)患者控制血糖,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的治疗与护理观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美玲;赵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发性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直肠癌术后复发后,以前多采取姑息治疗,而现在随着手术诊断方法的进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使大部分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达到了根治,而感染成为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后的问题之一,感染成了术后护理的要点[1].现将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赵敏;丁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58例心理障碍分析及干预

    乳腺癌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加上术后各种治疗措施(如放疗,化疗)的影响,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难以自我调节的心理障碍,而需要心理治疗.本院2005-02/2008-11对58例乳腺癌患者出现心理障碍,采取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江力;朱会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长期膀胱造瘘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对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对42例膀胱造瘘患者及家属进行留置膀胱造瘘管健康教育的效果与38例未指导组进行比较.结果:教育指导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健康教育组.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的有效健康指导,可以提高其对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操作技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对微意识状态患者实施亲情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对微意识状态(MCS)患者,实施亲情护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方法:将M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亲情护理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进行对比.结果:亲情护理可有效提升MCS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加速预后.结论:亲情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清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措施,可作为治疗MCS患者的重要护理手段.

    作者:赵立敏;白妙春;王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6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6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治疗等方面的进行分析,实行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该65例患者的早期精神症状于术后3~6 d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的原因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

    作者:刘紫萍;潘凌蕴;赵闽;樊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0例的治疗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出血主要原因是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糜烂、溃疡所致呕血及便血,病死率较高[1].2003-01/2008-01我院治疗观察和护理肝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奚翠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对患者焦虑、疼痛的影响.方法:将52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两组采取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方法对焦虑和疼痛的影响.结果:实施舒适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

    作者:丁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及手术患者304例的护理

    电子鼻咽喉镜是一种新型的耳鼻咽喉疾病诊断治疗工具,在耳鼻咽喉科应用较广.笔者2006-11/2008-12应用PENTAX-EPK-1000型电子鼻咽喉镜进行咽喉部检查及活检或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304例,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江萍;薛飞;季俊峰;李泽卿;王秋萍;方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随着增高.而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术本身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心理刺激,门诊手术患者都是当天来当天做,大多数患者对手术都有恐惧和焦虑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压力,若手术室护士能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极为有益.笔者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高丽冰;向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胃镜下综合治疗胃石症28例的护理

    进食某种物质后不能消化排空,积聚在胃内逐渐形成的固体性结块统称胃结石[1].在我国北方地区为多发病,以食用柿子、山楂、黑枣等形成植物性胃石多见[2].我院自2004/2009年经胃镜下配合药物治疗胃石症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露;肖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加皮瓣修复术1例的护理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颌骨缺损可恢复口腔颌面部外形及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及控制术后感染是组织瓣种植体成活、手术成功的关键[1].而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是非常重要.

    作者:陈秀萍;黄妹英;蔡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33例的护理

    目的:实施护理干预,预防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针对33例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学龄儿童不同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心理护理、保守治疗的护理、手术治疗的护理、生活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33例中视力恢复到0.6~1.5者23例,0.3~0.5者9例,0.1者1例(并发外伤性白内障).结论:对眼外伤伴前房积血的患儿,提供快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是预防和防止伤后盲残的重要手段.

    作者:柏晏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56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56例患者胸腔积液大多在1~3周内吸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蒨;孙玉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士的角色化及角色人格探讨

    护士的职业角色化和角色人格都属于护理心理学范畴,是护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护士的角色化和角色人格探讨如下.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并复习参考文献,确定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案.结果:妇科癌症患者常表现七种心理特点,针对不同患者及其不同时期心理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结论:加强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病情好转,对于癌症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孔胜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115例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减少人为因素所致的穿插失败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方法:采用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合理固定及正确的封管方法等措施.结果: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结论:留置针的穿刺中新生儿的头皮穿刺难度较高.相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更严格,在操作中尽量减少人为的失败能够使穿刺的成功率提高.

    作者:何佳;文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8例的护理

    胸腔镜是近年来我科开展的一项胸部微创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小,避免开胸术所致的一些不良反应、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笔者2005-03/2009-07共主管了1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23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股沟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结合资料回顾总结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资料与体会.结果:本组23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细心观察,积极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韦利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交流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1].它是反映人的思想、情操、道德、文化和修养,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2].通过交流、护士在使用护理程序中,可以收集到患者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进而制定完整可靠的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交流能沟通与患者的感情,取得患者的信任,密切护患关系,调动患者的群体气氛,使患者积极参与,提高病房的管理质量.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交流技巧总结如下.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