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兰亚;居峰

关键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 观察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以2型糖尿病为诊断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9例.其中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的患者纳入治疗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且有着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 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7例CIN V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1(25例)和对照组2(27例).观察组采用电子灸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1采用电子灸,对照组2采用穴位注射.疗程共7 d,在疗程第1、2、3、7天记录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比较3组的疗效和Karnofsly体力状况(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第1、2、3天治疗CINV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化疗第7天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灸联合穴位注射能有效治疗CIN V,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

    作者:杨红;徐海燕;夏兴梅;尹娅萍;张黎丹;唐韵;邓本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虚拟教学实验室建设及应用

    紧密结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实际需求,应用3Dmax技术、视频拍摄、Flash动画技术,并整合相关文字、表格、图谱、电子讲稿和电子教材等材料,建立临床细菌学检验、临床真菌学检验和临床病毒学检验虚拟教学实验室,用于实验课教学、实习带教、交流与答疑.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郑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有性生活老年男性血清游离睾酮水平与总睾酮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有性生活老年男性血清游离睾酮(F T)水平与总睾酮(T T)的相关性.方法 将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及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4个医院随机收集的1709例有性生活的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高危性行为将其分为有高危性行为者(305例)和无高危性行为者(1404例);按不同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60~<65岁组(998例)、65~<70岁组(435例)、70~<75岁组(162例)、75~<80岁组(82例)和≥80岁组(32例)5个年龄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FT和T T值,分析总体、有无高危性行为和不同年龄段3种情况下血清FT与T T的相关性.结果 在1709例研究对象中,血清F T平均值为(8.18±2.23)pg/m L,血清T T平均值为(11.52±3.28)nmol/L,二者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rs=0.836,P<0.01).在有高危性行为者中,血清FT平均值为(10.72±2.19)pg/mL,血清TT平均值为(16.23±3.44)nmol/L,二者的秩相关系数rs为0.694(P<0.01);在无高危性行为者中,血清FT平均值为(7.63±1.82)pg/mL,血清T T平均值为(10.49±2.16)nmol/L,二者的秩相关系数rs为0.803(P<0.01).不同年龄组的血清FT与TT之间也同样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rs分别为0.800、0.858、0.780、0.919、0.914,P<0.01).结论 有性生活老年男性的血清F T水平与T T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可通过检测的血清T T值来反映FT水平.

    作者:赵凤兰;龚宇;易红;彭斌;肖贵元;胡莹;钟晓妮;贾瑜;周维康;雷山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刺激状态时血清TG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刺激状态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在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临床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12月该院81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后,停服甲状腺素片4周,拟行131I治疗的患者.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清TG、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水平,安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的诊断性能.结果 转移组患者(22例)血清T G水平中位数为195.05μg/L(95%C I:93.23~296.33μg/L),比未转移组患者(59例)水平[5.74μg/L(95%C I:2.84~8.63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水平在未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远处转移患者中逐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水平与临床转移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607,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TG在诊断刺激状态的DTC患者发生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689~0.956,P<0.05),ROC曲线的佳截点值为9.46μg/L,此时诊断转移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5.7%.结论 刺激状态时TG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DTC全切术后发生转移,甲状腺全切后刺激状态时T G水平为9.46μg/L可作为判断转移的佳截点值.

    作者:王永斌;邓智勇;朱家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强医院门诊医师出诊管理的措施分析及效果

    目的 通过门诊医师出诊现状分析,加强门诊医师出诊管理,维护门诊诊疗秩序,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2016年7—12月、2017年1—6月门诊医师出诊情况,分析停诊率、替诊率、无效替诊率、迟到率、早退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停诊率由2.4% 下降到0.8%,替诊率由2.9% 下降到1.2%,无效替诊率由0.6% 下降到0,医师迟到、早退现象减少明显,患者对医师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 规范门诊出诊管理,强调出诊计划的权威性、严肃性,通过出诊情况分析报告,加强出诊医师的管理,持续提高门诊服务和医疗质量.

    作者:向勤;王秀薇;张蕾;罗梅;王莉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上海临港地区健康人群骨代谢标志物β-CTx和tP1NP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上海临港地区的血清骨代谢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6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Roche公司Cobas E601系列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β-C T x和t P1 N P水平.结果 厂商所提供的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21~50岁的男性、>50~70岁的男性的β-CTx参考区间经验证可直接使用;厂商未提供男性的tP1NP参考区间,引用该市其他实验室的范围9.06~76.24 ng/L,经验证可直接使用;而绝经前、后女性tP1NP,厂商所提供的参考区间经验证未通过,重新收集240例健康志愿者数据,自建适合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自建的绝经前、后女性tP1NP参考区间分别为13.52~75.24 ng/mL和25.26~99.81 ng/mL;男性21~50岁组与>50~70岁组血清β-CTx、tP1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绝经前与绝经后血清β-CTx、tP1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水平明显高于绝经前.结论 该实验室建立的女性绝经前和绝经后tP1NP参考区间与试剂厂家所提供的有差异,建议各验室建立适用于各自地区的β-CTx和tP1NP参考区间.

    作者:刘胜峰;金玮;杜玉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以2型糖尿病为诊断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9例.其中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的患者纳入治疗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且有着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亚;居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尿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相关基因分布分析

    目的 分析尿液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 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及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从尿液分离的S A 176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初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其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结果 检测出92株M RSA,占52.27%;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萄球菌(M SSA)84株,占47.73%.SA对青霉素G均耐药,M RS A对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100.00% 、96.74% 、94.57% 、93.48% 、86.96% 、86.96% 、77.17%,对利奈唑胺、替考拉林、万古霉素均敏感;84株M S S A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17.86% 、19.05% 、19.05% 、61.90% 、34.52%.MRSA的耐药基因mecA、aph'-Ⅲ 、aac(6')/aph(2″)、ant(4'4″)、ermA、ermB、ermC阳性率分别为100.00% 、41.30% 、70.65% 、5.43% 、68.48% 、0、66.30%,耐消毒剂基因qacA/B、sm r(qacC+qacD)、qacEΔ1阳性率分别为56.52% 、5.43% 、7.61%;MSSA的耐药基因aph'-Ⅲ 、aac(6')/aph(2″)、ermB、ermC阳性率分别为13.10% 、25.00% 、28.57% 、14.29%,其余为0,耐消毒剂基因qacA/B、sm r(qacC+qacD)、qacEΔ1阳性率分别为45.24% 、0、4.76%.结论 尿液分离出的SA耐药基因MecA、aac(6')/aph(2″)、ermA、ermC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出率较高,可能是泌尿系统S A产生耐药及耐消毒剂的重要原因,临床应该注意各种抗菌药物及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晓芹;魏迁;赵晓红;李明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低辐射剂量和低造影剂用量的MSCTU泌尿系统一站式检查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造影剂用量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泌尿系统一站式检查法在泌尿系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临床或B超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8组(管电流100 m A组、80 m A组、60 m A组、160~36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80 m L组、60 m L组、40 m L组、20 m L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在100、80、60、160~360 mA管电压下,注射碘海醇注射液(350 mgI/mL)80 mL进行MSCTU,根据患者肾盏,肾盂,上、中、下段输尿管以及膀胱横断面多平面重组(MPR)、三维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图像评分筛选佳辐射剂量.佳辐射剂量下,患者分别注射80、60、40、20 mL碘海醇注射液进行MSCTU,根据上述评定标准筛选佳造影剂用量.结果 管电流160~360 m A组与100 m A组、8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80 mL组与60 mL组、40 mL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图像质量都能满足临床诊断.管电流60 m A与100 m A组、8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20 m L组与80 m L组、60 m L组、40 m L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 mA管电流和40 mL的碘海醇注射液双低法的MSCTU能够充分满足尿路病变成像的需要,对尿路病变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作者:官彬;文鹏程;陈德全;游兴攀;沈国洪;粟华明;赵先宁;杨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心肌梗死患者51例(AMI组),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者41例(对照组),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及CysC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50和0.872.血清hs-CRP约登指数为0.791,高于NT-proBNP和CysC(分别为0.647和0.670).结论 NT-proBNP、hs-CRP及CysC在AMI患者早期血清中显著升高,可为AMI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柳东红;农妍;彭影;罗红;罗厚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4项心肌指标联合检测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高龄ACS患者132例(ACS组),非缺血性胸痛患者98例(NICP组)和健康对照者100例(对照组).ACS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0~<3 h、3~<7 h、7~<12 h 3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IMA、H-FABP、cTnI、CK-M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IMA、H-FABP、cTnI、CK-MB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NICP组与对照组(P<0.05);死亡组这4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与H-FABP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815,4项心肌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941,其中敏感度(90.5%)、特异度(91.3%)、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9.5%)均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IM A与H-FABP联合检测.结论 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高龄患者ACS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降低患者漏诊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邸师红;代超;焦婷婷;马倩;李占君;杨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指标体系监控

    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重要手段,在血培养检测流程中由于受到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检测过程不规范等因素影响,故目前临床血培养还普遍存在血培养阳性率低、污染率高等问题.因此,根据血培养检验前、中、后各检测流程,管理层面的支持性过程及回顾性角度分别建立相应的质量指标,制订限值,设定监控周期,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改进以提高血培养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学光;寿好长;杨明明;陈晓丹;韩静;丁程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人造血干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对人造血干细胞(HSCs)生长及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不同温度对HSCs生长的抑制情况.方法 将H S C s在不同温度下培养分为5组:33℃组、35℃组、37℃组、39℃组、41℃组,其中37℃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4、7、10 d,观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 F U-E)集落数;分别培养6、12、24 h,观察HSCs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培养4 d,37℃组CFU-E集落数高,33℃组和35℃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7 d,37℃组C F U-E集落数高,33℃组、41℃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0 d后,37℃组C F U-E集落数高,33℃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6 h,33℃组H S C s凋亡率低,33℃组、35℃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2 h,33℃组H S C s凋亡率低,35℃组、39℃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 h,33℃组H S C s凋亡率低,35℃组、41℃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6、12、24 h,温度变化与流式细胞仪检测HSCs凋亡率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不同温度对HSCs的生长和凋亡有影响.37℃能促进HSCs的生长,温度降低可以抑制HSCs的凋亡.

    作者:杨鑫;周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RNA结合基序蛋白25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中RNA结合基序蛋白25(RBM25)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肺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BM 25、Ki-67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肺腺癌组织中的RBM2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75例肺腺癌组织中RBM25表达的阳性率为13.3%,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93.3%(P<0.05);RBM25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RB M 25阳性患者的累计生存率为60.00%,明显高于RB M 25阴性患者的26.15%(P<0.05).肺腺癌组织中RBM25表达与Ki-67和Bcl-2均呈负相关关系(r=-0.259、-0.338,P<0.05).结论 RB M 25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而其低表达可能与肿瘤增殖及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韩学艳;李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同病因、症状、病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比较

    目的 探讨由不同病因、不同症状和病程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是否有差异.方法 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5例纳入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纳入对照组,由同一检验人员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比容(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患者MPV明显低于非病毒因素引起的患者(P<0.05);代偿期患者PLT、PCT高于失代偿期患者(P<0.05);消化道出血患者PLT和PCT明显低于无消化道出血患者(P<0.05),MPV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者(P<0.05).结论 不同病因、症状、病程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有明显不同,可通过监测血小板参数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为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及早预判肝硬化出血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燕;崔翔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缺陷率,以及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10人组成品管圈,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该院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2.30%,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的率为0.81%,说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中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晓伟;赵先进;张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分期护理干预对围术期胆石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胆石症(CL)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CL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普通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术后分期护理.术前、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相关临床恢复指标,出院时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CL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护理干预可提高CL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李平;吴章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KRJ自动粪便检验仪在消化道出血及寄生虫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科瑞杰(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在消化道出血及寄生虫感染方面的检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700例患者的粪便标本,分别采用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潜血(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寄生虫或虫卵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检测出21例寄生虫或虫卵(肝吸虫卵18例、钩蚴1例、钩虫卵1例和绦虫卵1例),检出率为3.00%;传统手工法只检测出13例(肝吸虫卵10例、钩蚴1例、钩虫卵1例和绦虫卵1例),检出率为2.57%.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率高于传统手工法(P<0.05).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115例血红蛋白阳性和97例转铁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43% 和13.86%;传统手工法检出113例血红蛋白阳性和100例转铁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14% 和14.29%.两种方法在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检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手工法基础上改良的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在寄生虫感染检测方面效率更高,且具有操作标准化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

    作者:朱丹萍;陈建芸;陈清兰;李林海;孙朝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检测与预防研究进展

    梅毒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是由梅毒螺旋体(T P )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该病的传染性强 ,危害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早期梅毒主要侵犯皮肤黏膜 ,晚期可侵犯心血管、神经等系统 ,造成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性梅毒 ,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 ] .目前,孕产妇梅毒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文献[2 ]统计2012年全球约有93万例孕妇感染梅毒 ,孕妇梅毒感染是新生儿梅毒发生的直接原因.

    作者:刘晶;杨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365例宫颈癌相关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65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宫颈癌ⅡA期(巨块型)和宫颈癌ⅡB早期患者,经济条件许可的均采用经股动脉新辅助化疗,宫颈癌ⅡA期以下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收治的365例患者中有151例采用经股动脉新辅助化疗,该部分患者中有手术机会的有95例,占62.91%;卵巢移位者31例,占手术患者的14.83%.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王君;刘月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