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影响因子:1.09
  • 创刊:200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57
  • 全年订价:62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2018年20期文献
  • 两种方法检测HBV基因分型比较及基因型检出率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

    目的 分析磁珠法与煮沸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基因型检出率与H B V D N A定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感染病科就诊的19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采用提取H B V D N A,进一步采用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基因分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Abbot m2000提取的HBV DNA(磁珠法),进一步采用荧光探针PCR检测乙型肝炎基因分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分析基因分型的检出率与HBV DNA定量水平的关系.结果 磁珠法提取的HBV基因型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但是磁珠法检测C型检出率降低,B、D型检出率更高(P<0.05).HBV基因型检出率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相对于煮沸法提取的HBV DNA,磁珠法更能够提高乙型肝炎基因分型阳性率,并且能够提高非C型以及低病毒载量的患者检出率,更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瑞芹;刘娜;冯继红;徐光华;陈延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孕中、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妊娠高血压和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孕中、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在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035例,分析孕中期、孕晚期H cy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健康组、妊娠糖尿病组、妊娠高血压组及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组孕妇在孕中、晚期Hcy水平.结果 健康组孕中期Hcy水平为(3.91±1.69)μmol/L[95% 参考值范围:(3.80~4.03)μmol/L],孕晚期Hcy水平为(4.14±2.11)μmol/L[95% 参考值范围:(4.00~4.28)μmol/L],健康组孕晚期Hcy水平高于孕中期(P<0.05).孕中期各组间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组、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Hcy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组与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孕妇H cy水平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P<0.05).结论 健康孕妇H cy水平在孕中、晚期呈升高趋势.孕晚期H cy水平与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能有正相关性.

    作者:肖培;程龙慧;刘纪君;许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LP-PLA2及L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并发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50例,其中单纯T2DM组25例,T2DM合并血管病变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P-PLA2水平;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LDL-C水平.结果 与单纯T2DM组[(140.75±32.52)μg/L]相比,T2DM并发血管病变组患者LP-PLA2水平[(171.45±43.67)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2DM组[(2.78±0.43)mmol/L]相比,T2DM并发血管病变组LDL-C水平[(3.04±0.25)m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并发血管病变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血清LDL-C呈正相关(r=0.4735,P=0.0349).结论 T2DM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LP-PLA2和LDL-C水平升高可能在该病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尚守亮;赵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尿路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相关基因分布分析

    目的 分析尿液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 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及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从尿液分离的S A 176株,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初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其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结果 检测出92株M RSA,占52.27%;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萄球菌(M SSA)84株,占47.73%.SA对青霉素G均耐药,M RS A对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100.00% 、96.74% 、94.57% 、93.48% 、86.96% 、86.96% 、77.17%,对利奈唑胺、替考拉林、万古霉素均敏感;84株M S S A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17.86% 、19.05% 、19.05% 、61.90% 、34.52%.MRSA的耐药基因mecA、aph'-Ⅲ 、aac(6')/aph(2″)、ant(4'4″)、ermA、ermB、ermC阳性率分别为100.00% 、41.30% 、70.65% 、5.43% 、68.48% 、0、66.30%,耐消毒剂基因qacA/B、sm r(qacC+qacD)、qacEΔ1阳性率分别为56.52% 、5.43% 、7.61%;MSSA的耐药基因aph'-Ⅲ 、aac(6')/aph(2″)、ermB、ermC阳性率分别为13.10% 、25.00% 、28.57% 、14.29%,其余为0,耐消毒剂基因qacA/B、sm r(qacC+qacD)、qacEΔ1阳性率分别为45.24% 、0、4.76%.结论 尿液分离出的SA耐药基因MecA、aac(6')/aph(2″)、ermA、ermC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B检出率较高,可能是泌尿系统S A产生耐药及耐消毒剂的重要原因,临床应该注意各种抗菌药物及消毒剂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晓芹;魏迁;赵晓红;李明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刺激状态时血清TG检测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转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刺激状态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在预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临床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12月该院81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术后,停服甲状腺素片4周,拟行131I治疗的患者.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清TG、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水平,安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A2000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G的诊断性能.结果 转移组患者(22例)血清T G水平中位数为195.05μg/L(95%C I:93.23~296.33μg/L),比未转移组患者(59例)水平[5.74μg/L(95%C I:2.84~8.63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水平在未转移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远处转移患者中逐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水平与临床转移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607,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TG在诊断刺激状态的DTC患者发生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689~0.956,P<0.05),ROC曲线的佳截点值为9.46μg/L,此时诊断转移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5.7%.结论 刺激状态时TG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DTC全切术后发生转移,甲状腺全切后刺激状态时T G水平为9.46μg/L可作为判断转移的佳截点值.

    作者:王永斌;邓智勇;朱家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关节红外热像改变与疼痛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关节红外热像改变与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75例临床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 A S)评分分为轻症组(VAS评分0~5分)和重症组(VAS评分>5~10分).入院后行血清hs-CRP、尿酸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同时完善病变关节部位红外热像检查、疼痛程度VAS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测定.结果 重症组患者较轻症组患者AIS评分、双侧关节红外热像温度差值和血清hs-CRP水平均升高(P<0.05).但是两组患者血尿酸和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VAS评分与AIS评分、关节红外热像温度差值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65,P<0.01;r=0.701,P<0.01;r=0.869,P<0.01).AIS评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04,P<0.01).关节红外热像温度差值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50,P<0.01).结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双侧关节红外热像温度差值与疼痛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李莉;杨天德;徐梓辉;吴士明;陈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人造血干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温度对人造血干细胞(HSCs)生长及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不同温度对HSCs生长的抑制情况.方法 将H S C s在不同温度下培养分为5组:33℃组、35℃组、37℃组、39℃组、41℃组,其中37℃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4、7、10 d,观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 F U-E)集落数;分别培养6、12、24 h,观察HSCs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培养4 d,37℃组CFU-E集落数高,33℃组和35℃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7 d,37℃组C F U-E集落数高,33℃组、41℃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0 d后,37℃组C F U-E集落数高,33℃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6 h,33℃组H S C s凋亡率低,33℃组、35℃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12 h,33℃组H S C s凋亡率低,35℃组、39℃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 h,33℃组H S C s凋亡率低,35℃组、41℃组与3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6、12、24 h,温度变化与流式细胞仪检测HSCs凋亡率均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不同温度对HSCs的生长和凋亡有影响.37℃能促进HSCs的生长,温度降低可以抑制HSCs的凋亡.

    作者:杨鑫;周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风险的影响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重症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杀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1科收治的62例重症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月;于治疗前后,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的抑郁程度,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药物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通过计算自杀态度总分(SA)和自杀倾向得分评价药物对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SA较对照组高,自杀倾向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重症抑郁症伴焦虑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自杀风险,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蒋东;曹小莉;杜向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RNA结合基序蛋白25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中RNA结合基序蛋白25(RBM25)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肺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BM 25、Ki-67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肺腺癌组织中的RBM2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75例肺腺癌组织中RBM25表达的阳性率为13.3%,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93.3%(P<0.05);RBM25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RB M 25阳性患者的累计生存率为60.00%,明显高于RB M 25阴性患者的26.15%(P<0.05).肺腺癌组织中RBM25表达与Ki-67和Bcl-2均呈负相关关系(r=-0.259、-0.338,P<0.05).结论 RB M 25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而其低表达可能与肿瘤增殖及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作者:韩学艳;李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普通与无痛胃镜套扎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普通与无痛胃镜套扎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行急诊胃镜下套扎术患者,其中68例选择了普通胃镜下套扎术(A组),44例选择了气管插管无痛胃镜下套扎术(B组).记录术前血压、手术时间、悬浮红细胞用量、食管内视野评分、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再次出血率、病死率和窒息发生率.结果 套扎术开始前A组收缩压较B高,手术时间较B组短,悬浮红细胞用量较B组少,食管内视野清晰度评分较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肝性脑病发生率较B组低(P<0.05).A组3例套扎后再次出血,1例经第2次套扎后成功止血,2例放弃治疗死亡;B组5例套扎后仍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未经第2次套扎放弃治疗或死亡.A组共死亡2例,B组共死亡5例.两组再出血率、死亡或放弃治疗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窒息病例发生.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完成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手术,且有效、可行.经充分术前准备后,普通胃镜下患者适当呕吐反应更有利于急诊套扎手术完成.

    作者:沈文拥;易志强;刘爱民;魏莎;唐静;吴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心肌梗死患者51例(AMI组),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者41例(对照组),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及CysC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50和0.872.血清hs-CRP约登指数为0.791,高于NT-proBNP和CysC(分别为0.647和0.670).结论 NT-proBNP、hs-CRP及CysC在AMI患者早期血清中显著升高,可为AMI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柳东红;农妍;彭影;罗红;罗厚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MRI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磁共振(M 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M RI检查及关节镜检术,将金标准设定为关节镜检查结果 ,对临床检查与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查在A C 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9%(29/51)、86.2%(25/29)、67.5%(54/80)、87.9%(29/33)、53.2%(25/47);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50/54)、88.5%(23/26)、91.3%(73/80)、94.3%(50/53)、85.2%(23/27).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临床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临床检查结果.

    作者:刘愉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某院不同标本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标本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特征,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具特异性.方法 分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2017年临床不同部位送检标本的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K-B法作为补充.结果 2016-2017年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758株,其中痰液检出370株(48.8%),尿液172株(22.7%),血液102株(13.5%),其他各类114株(15.0%);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284株(37.5%).与血液标本分离菌株耐药率比较,痰液和尿液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血液高;其中痰液标本的分离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标本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不同标本类型进行药敏试验,可以更准确反映菌株的耐药性状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

    作者:邹红;李剑鸿;陈果;王晓燕;曾焱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重庆地区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腺瘤检出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腺瘤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结直肠腺瘤的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行肠镜检查并符合平均风险人群条件的677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肠镜结果 ,分析结直肠腺瘤、进展期腺瘤的检出情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腺瘤、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分别为13.1%(89/677)、2.7%(18/677).年龄增长、超重或肥胖、吸烟是发生腺瘤的相关因素(P<0.05).≥50岁(50~<60岁:OR=1.789,95%C I:1.067~2.999,P=0.027;≥60岁:OR=2.183,95%C I:1.154~4.130,P=0.016)、吸烟≥400支/年(OR=1.948,95%CI:1.146~3.310,P=0.014)是结直肠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OR=3.444,95%C I:1.034~11.480,P=0.044)是进展期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50岁、吸烟≥400支/年是发生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若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则增加进展期腺瘤的风险,上述指标为制订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腺瘤筛查策略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艳丽;雷微;王川;文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4项心肌指标联合检测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高龄ACS患者132例(ACS组),非缺血性胸痛患者98例(NICP组)和健康对照者100例(对照组).ACS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0~<3 h、3~<7 h、7~<12 h 3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IMA、H-FABP、cTnI、CK-M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IMA、H-FABP、cTnI、CK-MB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NICP组与对照组(P<0.05);死亡组这4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与H-FABP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815,4项心肌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941,其中敏感度(90.5%)、特异度(91.3%)、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9.5%)均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IM A与H-FABP联合检测.结论 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高龄患者ACS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降低患者漏诊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邸师红;代超;焦婷婷;马倩;李占君;杨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降低胃癌患者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胃癌患者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行化疗的15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接受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实施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消化系统反应及营养状况.结果 实施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腹泻、呕吐、便秘、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预后营养指数(PNI)均降低,但观察组PN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胃癌患者死亡风险,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薛娟;张亚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诊发热患者早期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发热患者早期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以及早期采集血培养标本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急诊室送检的1763份血培养标本,分析感染病原菌阳性报警(简称报阳)时间、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采用Bactec FX-400全自动血培养仪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离、鉴定细菌,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1763份送检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69株,阳性率为20.93%,剔除双侧双瓶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20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37.86%;革兰阴性菌123株,占59.71%;真菌2株,占0.98%;厌氧菌3株,占1.45%.培养的阳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多,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中位报阳时间为17.10h,革兰阴性菌为16.32h,早报阳时间仅为1h.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部分可达100.0%,对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未见耐药株.早期血培养阳性菌耐药率大部分低于同期病房.结论 发热患者早期进行血培养能明显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并缩短检出时间,能及时通知临床,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抗菌药物依据.

    作者:何彩珍;柳楠楠;殷潇娴;王玉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同病因、症状、病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比较

    目的 探讨由不同病因、不同症状和病程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是否有差异.方法 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5例纳入研究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纳入对照组,由同一检验人员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比容(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患者MPV明显低于非病毒因素引起的患者(P<0.05);代偿期患者PLT、PCT高于失代偿期患者(P<0.05);消化道出血患者PLT和PCT明显低于无消化道出血患者(P<0.05),MPV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者(P<0.05).结论 不同病因、症状、病程的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有明显不同,可通过监测血小板参数了解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为临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及早预判肝硬化出血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燕;崔翔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纳洛酮联合地塞米松对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患儿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肺炎患儿应用纳洛酮、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对心功能、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92例重症肺炎伴心衰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半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以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HR、R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患儿下降得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儿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患儿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发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联合地塞米松应用于重症肺炎伴心衰患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H R、RR、心功能、血气指标,并且不会增加治疗的风险,安全性较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勉;邱燕玲;韩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西北甘肃高海拔地区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实验室结果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6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 A)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及病因,加深对该病的预防及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7年6-12月收治的62例M A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80.6% 的M A患者为中老年人,61.3% 的M A患者饮食结构单一、欠规律,且MA患者多伴有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西北甘肃高海拔地区农村人口居多、贫穷,长期以面食为主是造成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主要原因.

    作者:何苗;白海;韩燕霞;张姝婷;张京;赵强;付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PPROM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β2防御素(HBD-2)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绒毛膜羊膜炎(H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PPROM患者为观察组,依据产后胎盘胎膜病理检查结果又分为HCA组、非HCA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产检并正常分娩的3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抽血测定3组血清PCT、HBD-2及IL-6水平,分析PCT、HBD-2及IL-6联合检测对PPROM合并HCA的诊断价值.结果 HCA组血清PCT、HBD-2、IL-6水平明显高于非HCA组和对照组(P<0.05);PCT、HBD-2、IL-6单独检测诊断PPROM合并HCA,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D-2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高于PCT、IL-6(P<0.05).PCT+HBD-2+IL-6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PCT+IL-6、HBD-2+IL-6(P<0.05);PCT+HBD-2+IL-6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PCT+IL-6、HBD-2+IL-6(P<0.05);PCT+HBD-2+IL-6系列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低于平行联合检测(P<0.05),特异度明显高于平行联合检测(P<0.05).结论 PCT、HBD-2及IL-6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PPROM合并HCA诊断的敏感度,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PPROM合并HCA诊断的特异度,对于PPROM合并HC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顾彦洁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低辐射剂量和低造影剂用量的MSCTU泌尿系统一站式检查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造影剂用量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泌尿系统一站式检查法在泌尿系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临床或B超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8组(管电流100 m A组、80 m A组、60 m A组、160~36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80 m L组、60 m L组、40 m L组、20 m L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在100、80、60、160~360 mA管电压下,注射碘海醇注射液(350 mgI/mL)80 mL进行MSCTU,根据患者肾盏,肾盂,上、中、下段输尿管以及膀胱横断面多平面重组(MPR)、三维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图像评分筛选佳辐射剂量.佳辐射剂量下,患者分别注射80、60、40、20 mL碘海醇注射液进行MSCTU,根据上述评定标准筛选佳造影剂用量.结果 管电流160~360 m A组与100 m A组、8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80 mL组与60 mL组、40 mL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图像质量都能满足临床诊断.管电流60 m A与100 m A组、8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20 m L组与80 m L组、60 m L组、40 m L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 mA管电流和40 mL的碘海醇注射液双低法的MSCTU能够充分满足尿路病变成像的需要,对尿路病变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作者:官彬;文鹏程;陈德全;游兴攀;沈国洪;粟华明;赵先宁;杨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两种方法学比较

    目的 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与被动凝集(P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 P)抗体结果的一致性,评估两种方法对于M 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6-10月在该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268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定血清M P抗体,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LIA法与PA法检测MP抗体的总符合率为79.1%,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566(P<0.01);MP-IgM在婴幼儿和青少年中的阳性率较高,而M P-IgG在成人及老年人中的阳性率较高.结论 CLIA法与PA法检测M P抗体存在一致性,应用CLIA法同时检测M P-IgG和M P-IgM亚型可用于临床M P感染的诊断.

    作者:曹春月;马丽;陈慧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耳聋突变基因携带孕妇的配偶基因测序研究

    目的 探讨对耳聋突变基因携带孕妇的配偶进行基因测序在降低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从1951例孕妇中检出78例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对其丈夫进行相应基因测序,若Sanger测序法检测发现双方为同一耳聋突变基因携带者,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对胎儿进行耳聋基因产前诊断.结果 对78例耳聋基因携带孕妇的配偶进行相应基因测序,发现耳聋基因突变12例,其中相同突变基因的携带者4例,其中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与GJB2基因杂合突变携带者各2例.4对夫妇在充分告知和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羊水穿刺进行胎儿耳聋基因产前诊断.结论 在孕妇群体中使用基因芯片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以有效检出耳聋基因携带者,通过对其丈夫进行相应耳聋基因测序分析,针对双方为同一致病突变基因携带者的夫妇进行相应基因的产前诊断,可以有效降低先天性耳聋患儿出生率.

    作者:曾黎;尚晶晶;刘正立;石亮程;柳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1763例妊娠期女性宫颈HP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期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 PV)感染情况和基因分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对2014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763例孕妇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妊娠期H PV的感染率及分型的分布特点.结果 1763例孕妇中检出H PV感染者489例,阳性率为27.74%,其中H PV高危亚型411例,占阳性感染者的84.05%;单纯低危亚型45例,占阳性感染者的9.20%;高低混合感染33例,占阳性感染的6.75%.感染率较高的高危型是HPV58、52、16、53,感染率较高的低危型是HPV6和HPV54.双重及双重以上亚型感染者84例,占感染者的17.18%.结论 妊娠期女性H PV高危型与单一型感染率较高.

    作者:纪巍;张晓瑜;张邂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159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南通市肿瘤医院和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E,采用VIT 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上述菌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亚胺培南进行复核,改良Hodge试验确认CRE的产酶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CRE 159株,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32株)和大肠埃希菌(22株);47.80% 来源于呼吸道痰液标本,23.90% 来源于尿液标本;66.67% 的标本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其次是肿瘤科,占16.35%.药敏结果显示CRE除了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23.9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均>70.00%.结论 CRE高耐药性比较明显,并且其临床分布及标本来源较为广泛,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避免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作者:张慧;王健;吴晓燕;张金业;刘继斌;林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宁夏某医院2016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1-12月该院门、急诊及住院患者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血培养标本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检测,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88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7株,占68.82%;革兰阳性菌221株,占25.06%;真菌23株,占2.61%;厌氧菌31株,占3.51%.临床血流感染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2.54%)、肺炎克雷伯菌(12.05%)、羊种布鲁菌(8.05%)、金黄色葡萄球菌(7.48%)、屎肠球菌(4.9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3.4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同时存在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情况,耐药率为2.40%;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仅对米诺环素和阿米卡星保持较好的敏感性.结论 该地区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布鲁氏菌占血培养的第3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临床经验用药需要重视.

    作者:马红;赵梅;殷国民;李莎莎;李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清GPC3联合AFP检测对肝癌患者诊断与肝功能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与肝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52例P H C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择肝硬化患者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脂肪肝患者10例及肝血管瘤患者8例纳入病例对照组(52例);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52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PC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GPC3、AFP水平高于病例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对照组GPC3、AF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患者AFP水平与GPC3呈正相关(r=0.579,P<0.05);以血清GPC3≥20 ng/mL、AFP≥200 ng/mL为诊断阳性值,GPC3诊断PHC的敏感度为65.38%,特异度为92.31%;AFP诊断PHC的敏感度为71.15%,特异度为84.62%;二者结合诊断PHC的敏感度为90.38%,特异度为88.46%.GPC3联合AFP检测诊断敏感度高于单纯GPC3检测及AFP检测(P<0.05).PHC患者组GPC3阳性患者AST、ALT、PT水平明显高于GPC3阴性患者,ALB水平明显低于GPC3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PC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GPC3和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并有助于判断患者肝功能.

    作者:凌欣;王军;高伟;郭绪晓;张冬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标本来源、不同科室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布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ATB Expression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 L S I)2016判断标准分析临床分离株.结果 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394株,分泌物、痰液、脓液、血液为主要标本来源;泌尿外科、骨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外科为主要检出科室.全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总分离率为44.6%,导管、痰液、血液、脓液、分泌物M RS A的分离率分别是66.7% 、55.6% 、51.7% 、40.0% 、38.9%,导管M RS A的分离率高于血液、脓液、分泌液(P<0.05);导管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其次是痰液、血液,分泌物、脓液较低.重症医学科(IC U)、内科、外科、儿科M RS A的分离率分别为69.2% 、55.6% 、41.8% 、20.0%,IC U的M RS A的分离率高于儿科、外科和全院(P<0.05).IC U分离株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未分离出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呋喃妥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结论 该院M RS A的检出率高,不同标本来源、不同科室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有差异,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谢艳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有性生活老年男性血清游离睾酮水平与总睾酮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有性生活老年男性血清游离睾酮(F T)水平与总睾酮(T T)的相关性.方法 将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及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4个医院随机收集的1709例有性生活的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高危性行为将其分为有高危性行为者(305例)和无高危性行为者(1404例);按不同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60~<65岁组(998例)、65~<70岁组(435例)、70~<75岁组(162例)、75~<80岁组(82例)和≥80岁组(32例)5个年龄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FT和T T值,分析总体、有无高危性行为和不同年龄段3种情况下血清FT与T T的相关性.结果 在1709例研究对象中,血清F T平均值为(8.18±2.23)pg/m L,血清T T平均值为(11.52±3.28)nmol/L,二者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rs=0.836,P<0.01).在有高危性行为者中,血清FT平均值为(10.72±2.19)pg/mL,血清TT平均值为(16.23±3.44)nmol/L,二者的秩相关系数rs为0.694(P<0.01);在无高危性行为者中,血清FT平均值为(7.63±1.82)pg/mL,血清T T平均值为(10.49±2.16)nmol/L,二者的秩相关系数rs为0.803(P<0.01).不同年龄组的血清FT与TT之间也同样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rs分别为0.800、0.858、0.780、0.919、0.914,P<0.01).结论 有性生活老年男性的血清F T水平与T T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可通过检测的血清T T值来反映FT水平.

    作者:赵凤兰;龚宇;易红;彭斌;肖贵元;胡莹;钟晓妮;贾瑜;周维康;雷山川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筛查中的优劣,为非综合征性耳聋筛查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对710例研究对象(儿童、成年人及胎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结果 芯片法检出异常37例,其中杂合突变25例,纯合/同质突变11例;飞行时间质谱法检出异常45例,其中杂合突变32例,纯合/同质突变11例.两种方法GJB2的检出率均为3.24%,在所有基因中检出率高,其次为SLC26A4.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聋基因检测应用于疾病筛查,可早期发现疾病、明确病因,通过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程;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各有其优缺点,医疗或研究机构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作者:付华钰;李娇;李萌;许涓涓;黄萍丽;陈碧艳;杜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孕中期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脂联素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孕中期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在G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5例孕中期(24~28孕周)GDM患者纳入GDM组,同期38例孕中期健康孕妇纳入正常妊娠组(正常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抵抗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DP)、瘦素(LEP),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GDM组血清抵抗素、LEP、VEGF、CRP、TNF-α和IL-6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ADP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脂肪因子、抵抗因子和血管相关因子与GDM有密切关系,这些因子的早期检测有助于及早预防和治疗GDM.

    作者:孔桂美;郝臻凤;陈琳;徐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缺陷率,以及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10人组成品管圈,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该院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2.30%,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的率为0.81%,说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中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晓伟;赵先进;张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KRJ自动粪便检验仪在消化道出血及寄生虫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科瑞杰(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在消化道出血及寄生虫感染方面的检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700例患者的粪便标本,分别采用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和传统手工法进行潜血(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寄生虫或虫卵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结果 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检测出21例寄生虫或虫卵(肝吸虫卵18例、钩蚴1例、钩虫卵1例和绦虫卵1例),检出率为3.00%;传统手工法只检测出13例(肝吸虫卵10例、钩蚴1例、钩虫卵1例和绦虫卵1例),检出率为2.57%.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率高于传统手工法(P<0.05).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115例血红蛋白阳性和97例转铁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43% 和13.86%;传统手工法检出113例血红蛋白阳性和100例转铁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6.14% 和14.29%.两种方法在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检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手工法基础上改良的K RJ自动粪便检验仪在寄生虫感染检测方面效率更高,且具有操作标准化等优点,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

    作者:朱丹萍;陈建芸;陈清兰;李林海;孙朝晖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上海临港地区健康人群骨代谢标志物β-CTx和tP1NP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上海临港地区的血清骨代谢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6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Roche公司Cobas E601系列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清β-C T x和t P1 N P水平.结果 厂商所提供的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21~50岁的男性、>50~70岁的男性的β-CTx参考区间经验证可直接使用;厂商未提供男性的tP1NP参考区间,引用该市其他实验室的范围9.06~76.24 ng/L,经验证可直接使用;而绝经前、后女性tP1NP,厂商所提供的参考区间经验证未通过,重新收集240例健康志愿者数据,自建适合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自建的绝经前、后女性tP1NP参考区间分别为13.52~75.24 ng/mL和25.26~99.81 ng/mL;男性21~50岁组与>50~70岁组血清β-CTx、tP1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绝经前与绝经后血清β-CTx、tP1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水平明显高于绝经前.结论 该实验室建立的女性绝经前和绝经后tP1NP参考区间与试剂厂家所提供的有差异,建议各验室建立适用于各自地区的β-CTx和tP1NP参考区间.

    作者:刘胜峰;金玮;杜玉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症临产孕妇凝血功能调查

    目的 通过对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分析不同临床症状下孕妇的凝血功能.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的非孕期女性)、正常临产组、妊娠期高血压(HDCP)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组、乙型肝炎组,对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 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 T)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正常临产组与对照组比较,PT值缩短(P<0.05),APTT值明显缩短(P<0.01),FIB值明显增高(P<0.01),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临产组与妊娠各合并症组比较:HDCP组较正常临产组FIB值明显增高(P<0.01),GDM组、乙型肝炎组和ICP组FIB值较正常临产组均增高(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妊娠合并症的临产孕妇相对于健康临产孕妇拥有更高的FIB,而APTT和PT有缩短趋势.因此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凝血四项对预测止凝血功能、预防产科并发症及降低产妇病死率意义重大.

    作者:吴剑锋;杨发达;朱丽敏;杨海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365例宫颈癌相关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65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宫颈癌ⅡA期(巨块型)和宫颈癌ⅡB早期患者,经济条件许可的均采用经股动脉新辅助化疗,宫颈癌ⅡA期以下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收治的365例患者中有151例采用经股动脉新辅助化疗,该部分患者中有手术机会的有95例,占62.91%;卵巢移位者31例,占手术患者的14.83%.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王君;刘月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管理层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评估其基本情况,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干预周期为30 d,连续干预2个周期.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对比其生活质量的变化,观察高血压管理层级分布的变化.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管理层级分布发生变化,一级管理患者比例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三级管理患者比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知行统一,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

    作者:朱莉;杨桂英;钱静;金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以2型糖尿病为诊断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9例.其中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的患者纳入治疗组,采用甲钴胺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且有着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亚;居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分期护理干预对围术期胆石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胆石症(CL)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CL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普通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术后分期护理.术前、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相关临床恢复指标,出院时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CL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护理干预可提高CL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李平;吴章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电子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 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7例CIN V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1(25例)和对照组2(27例).观察组采用电子灸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1采用电子灸,对照组2采用穴位注射.疗程共7 d,在疗程第1、2、3、7天记录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比较3组的疗效和Karnofsly体力状况(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第1、2、3天治疗CINV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化疗第7天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灸联合穴位注射能有效治疗CIN V,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

    作者:杨红;徐海燕;夏兴梅;尹娅萍;张黎丹;唐韵;邓本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该院糖尿病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505例患者中共分离到123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4.36%.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75株,占60.9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假丝酵母菌,分别为25株和10株,各占20.32% 和8.13%.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36株,占4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8株,占32%.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肺炎克雷伯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00%;假丝酵母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全部表现敏感.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医师应了解并掌握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宗桥;付善书;付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氟伏沙明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伏沙明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108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单用倍他乐克的患者为对照组,联合使用氟伏沙明和倍他乐克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组的Y-BOCS、SAS、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Y-BOCS、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4%,同样优于对照组(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伏沙明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鸣宇;陈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阿扎胞苷治疗MDS的研究进展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 S )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 ,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的异质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DN A 的过度甲基化是M DS的发病机制之一.阿扎胞苷于2004年5月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 )批准 ,用于治疗M DS.

    作者:胡玉梅;蒋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乳腺导管原位癌研究进展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水平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面具有显著异质性的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其为一种局限于乳腺导管-小叶内的肿瘤性病变,特征是上皮细胞增生,细胞学具有非典型性[1-2 ] .

    作者:买志福;郭文家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检测与预防研究进展

    梅毒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是由梅毒螺旋体(T P )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该病的传染性强 ,危害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早期梅毒主要侵犯皮肤黏膜 ,晚期可侵犯心血管、神经等系统 ,造成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性梅毒 ,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 ] .目前,孕产妇梅毒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文献[2 ]统计2012年全球约有93万例孕妇感染梅毒 ,孕妇梅毒感染是新生儿梅毒发生的直接原因.

    作者:刘晶;杨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18例艾滋病合并都柏林沙门菌感染的情况分析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发生的一系列机会性感染.都柏林沙门菌为D群非伤寒沙门菌,常引起牛感染,人类感染不常见,但是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患者和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后果往往是致死性的[1].艾滋病合并都柏林沙门菌感染在国内报道较少,主要以案例报道的形式呈现.笔者整理了艾滋病合并都柏林沙门菌感染的病例18例,从患者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疾病治疗和转归等方面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红丽;杨翠先;高丽;李正伦;谢祺;张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天门市1例似蚓蛔线虫雄虫单性感染病例报道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肠道内大的寄生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夺取营养,也可引起肠梗阻、肠扭转、肠穿孔、胆道感染和阻塞以及阑尾炎等急腹症,甚至还可钻入肝脏或侵入其他部位引起严重的异位损伤[1 ]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人群蛔虫感染呈逐渐下降趋势[2] ,临床上也有报道蛔虫、钩虫和鞭虫3 种土源性线虫感染的病例[3 ] ,但异位妊娠患者合并蛔虫单性感染在国内外鲜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银娥;朱名超;朱娅;许正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加强医院门诊医师出诊管理的措施分析及效果

    目的 通过门诊医师出诊现状分析,加强门诊医师出诊管理,维护门诊诊疗秩序,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收集2016年7—12月、2017年1—6月门诊医师出诊情况,分析停诊率、替诊率、无效替诊率、迟到率、早退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停诊率由2.4% 下降到0.8%,替诊率由2.9% 下降到1.2%,无效替诊率由0.6% 下降到0,医师迟到、早退现象减少明显,患者对医师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 规范门诊出诊管理,强调出诊计划的权威性、严肃性,通过出诊情况分析报告,加强出诊医师的管理,持续提高门诊服务和医疗质量.

    作者:向勤;王秀薇;张蕾;罗梅;王莉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生物技术制药》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素质中的作用

    《生物技术制药》作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和药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药人才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其课程特点,需要高等医学药学院校对课程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第二课堂是对主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补充和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对陆军军医大学93例参加《生物技术制药》第二课堂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参加《生物技术制药》第二课堂学习后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顾江;邹全明;左钱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血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指标体系监控

    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重要手段,在血培养检测流程中由于受到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检测过程不规范等因素影响,故目前临床血培养还普遍存在血培养阳性率低、污染率高等问题.因此,根据血培养检验前、中、后各检测流程,管理层面的支持性过程及回顾性角度分别建立相应的质量指标,制订限值,设定监控周期,及时发现问题并实施改进以提高血培养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学光;寿好长;杨明明;陈晓丹;韩静;丁程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虚拟教学实验室建设及应用

    紧密结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实际需求,应用3Dmax技术、视频拍摄、Flash动画技术,并整合相关文字、表格、图谱、电子讲稿和电子教材等材料,建立临床细菌学检验、临床真菌学检验和临床病毒学检验虚拟教学实验室,用于实验课教学、实习带教、交流与答疑.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郑磊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