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志福;郭文家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在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水平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面具有显著异质性的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其为一种局限于乳腺导管-小叶内的肿瘤性病变,特征是上皮细胞增生,细胞学具有非典型性[1-2 ] .
作者:买志福;郭文家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胱抑素C(CysC)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心肌梗死患者51例(AMI组),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者41例(对照组),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及CysC水平.结果 AMI组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hs-CRP和Cys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50和0.872.血清hs-CRP约登指数为0.791,高于NT-proBNP和CysC(分别为0.647和0.670).结论 NT-proBNP、hs-CRP及CysC在AMI患者早期血清中显著升高,可为AMI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柳东红;农妍;彭影;罗红;罗厚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高龄ACS患者132例(ACS组),非缺血性胸痛患者98例(NICP组)和健康对照者100例(对照组).ACS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0~<3 h、3~<7 h、7~<12 h 3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IMA、H-FABP、cTnI、CK-M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IMA、H-FABP、cTnI、CK-MB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NICP组与对照组(P<0.05);死亡组这4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与H-FABP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815,4项心肌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941,其中敏感度(90.5%)、特异度(91.3%)、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9.5%)均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IM A与H-FABP联合检测.结论 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高龄患者ACS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降低患者漏诊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邸师红;代超;焦婷婷;马倩;李占君;杨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腺瘤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结直肠腺瘤的筛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行肠镜检查并符合平均风险人群条件的677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和肠镜结果 ,分析结直肠腺瘤、进展期腺瘤的检出情况,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腺瘤、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率分别为13.1%(89/677)、2.7%(18/677).年龄增长、超重或肥胖、吸烟是发生腺瘤的相关因素(P<0.05).≥50岁(50~<60岁:OR=1.789,95%C I:1.067~2.999,P=0.027;≥60岁:OR=2.183,95%C I:1.154~4.130,P=0.016)、吸烟≥400支/年(OR=1.948,95%CI:1.146~3.310,P=0.014)是结直肠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OR=3.444,95%C I:1.034~11.480,P=0.044)是进展期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50岁、吸烟≥400支/年是发生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若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则增加进展期腺瘤的风险,上述指标为制订平均风险人群结直肠腺瘤筛查策略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艳丽;雷微;王川;文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胃癌患者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于该院行化疗的15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接受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实施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消化系统反应及营养状况.结果 实施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腹泻、呕吐、便秘、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预后营养指数(PNI)均降低,但观察组PN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化疗后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胃癌患者死亡风险,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薛娟;张亚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分析不同临床症状下孕妇的凝血功能.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的非孕期女性)、正常临产组、妊娠期高血压(HDCP)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组、乙型肝炎组,对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 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 T)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正常临产组与对照组比较,PT值缩短(P<0.05),APTT值明显缩短(P<0.01),FIB值明显增高(P<0.01),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临产组与妊娠各合并症组比较:HDCP组较正常临产组FIB值明显增高(P<0.01),GDM组、乙型肝炎组和ICP组FIB值较正常临产组均增高(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妊娠合并症的临产孕妇相对于健康临产孕妇拥有更高的FIB,而APTT和PT有缩短趋势.因此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凝血四项对预测止凝血功能、预防产科并发症及降低产妇病死率意义重大.
作者:吴剑锋;杨发达;朱丽敏;杨海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急诊发热患者早期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以及早期采集血培养标本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急诊室送检的1763份血培养标本,分析感染病原菌阳性报警(简称报阳)时间、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采用Bactec FX-400全自动血培养仪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分离、鉴定细菌,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1763份送检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69株,阳性率为20.93%,剔除双侧双瓶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20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8株,占37.86%;革兰阴性菌123株,占59.71%;真菌2株,占0.98%;厌氧菌3株,占1.45%.培养的阳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多,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中位报阳时间为17.10h,革兰阴性菌为16.32h,早报阳时间仅为1h.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部分可达100.0%,对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未见耐药株.早期血培养阳性菌耐药率大部分低于同期病房.结论 发热患者早期进行血培养能明显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并缩短检出时间,能及时通知临床,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抗菌药物依据.
作者:何彩珍;柳楠楠;殷潇娴;王玉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低辐射剂量和低造影剂用量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泌尿系统一站式检查法在泌尿系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临床或B超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8组(管电流100 m A组、80 m A组、60 m A组、160~36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80 m L组、60 m L组、40 m L组、20 m L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在100、80、60、160~360 mA管电压下,注射碘海醇注射液(350 mgI/mL)80 mL进行MSCTU,根据患者肾盏,肾盂,上、中、下段输尿管以及膀胱横断面多平面重组(MPR)、三维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图像评分筛选佳辐射剂量.佳辐射剂量下,患者分别注射80、60、40、20 mL碘海醇注射液进行MSCTU,根据上述评定标准筛选佳造影剂用量.结果 管电流160~360 m A组与100 m A组、8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80 mL组与60 mL组、40 mL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图像质量都能满足临床诊断.管电流60 m A与100 m A组、80 m A组,以及碘海醇注射液20 m L组与80 m L组、60 m L组、40 m L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 mA管电流和40 mL的碘海醇注射液双低法的MSCTU能够充分满足尿路病变成像的需要,对尿路病变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作者:官彬;文鹏程;陈德全;游兴攀;沈国洪;粟华明;赵先宁;杨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65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宫颈癌ⅡA期(巨块型)和宫颈癌ⅡB早期患者,经济条件许可的均采用经股动脉新辅助化疗,宫颈癌ⅡA期以下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收治的365例患者中有151例采用经股动脉新辅助化疗,该部分患者中有手术机会的有95例,占62.91%;卵巢移位者31例,占手术患者的14.83%.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应个体化.
作者:王君;刘月合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磁珠法与煮沸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基因型检出率与H B V D N A定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感染病科就诊的19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采用提取H B V D N A,进一步采用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基因分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Abbot m2000提取的HBV DNA(磁珠法),进一步采用荧光探针PCR检测乙型肝炎基因分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分析基因分型的检出率与HBV DNA定量水平的关系.结果 磁珠法提取的HBV基因型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但是磁珠法检测C型检出率降低,B、D型检出率更高(P<0.05).HBV基因型检出率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 相对于煮沸法提取的HBV DNA,磁珠法更能够提高乙型肝炎基因分型阳性率,并且能够提高非C型以及低病毒载量的患者检出率,更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瑞芹;刘娜;冯继红;徐光华;陈延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孕中、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12月在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1035例,分析孕中期、孕晚期H cy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健康组、妊娠糖尿病组、妊娠高血压组及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组孕妇在孕中、晚期Hcy水平.结果 健康组孕中期Hcy水平为(3.91±1.69)μmol/L[95% 参考值范围:(3.80~4.03)μmol/L],孕晚期Hcy水平为(4.14±2.11)μmol/L[95% 参考值范围:(4.00~4.28)μmol/L],健康组孕晚期Hcy水平高于孕中期(P<0.05).孕中期各组间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组、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Hcy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组与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孕妇H cy水平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P<0.05).结论 健康孕妇H cy水平在孕中、晚期呈升高趋势.孕晚期H cy水平与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能有正相关性.
作者:肖培;程龙慧;刘纪君;许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并发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诊断为T2DM的患者50例,其中单纯T2DM组25例,T2DM合并血管病变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LP-PLA2水平;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LDL-C水平.结果 与单纯T2DM组[(140.75±32.52)μg/L]相比,T2DM并发血管病变组患者LP-PLA2水平[(171.45±43.67)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T2DM组[(2.78±0.43)mmol/L]相比,T2DM并发血管病变组LDL-C水平[(3.04±0.25)m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并发血管病变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血清LDL-C呈正相关(r=0.4735,P=0.0349).结论 T2DM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LP-PLA2和LDL-C水平升高可能在该病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尚守亮;赵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缺陷率,以及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由10人组成品管圈,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该院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2.30%,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的率为0.81%,说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中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晓伟;赵先进;张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在GDM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5例孕中期(24~28孕周)GDM患者纳入GDM组,同期38例孕中期健康孕妇纳入正常妊娠组(正常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抵抗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DP)、瘦素(LEP),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GDM组血清抵抗素、LEP、VEGF、CRP、TNF-α和IL-6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ADP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脂肪因子、抵抗因子和血管相关因子与GDM有密切关系,这些因子的早期检测有助于及早预防和治疗GDM.
作者:孔桂美;郝臻凤;陈琳;徐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磁共振(M RI)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M RI检查及关节镜检术,将金标准设定为关节镜检查结果 ,对临床检查与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检查在A C 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9%(29/51)、86.2%(25/29)、67.5%(54/80)、87.9%(29/33)、53.2%(25/47);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50/54)、88.5%(23/26)、91.3%(73/80)、94.3%(50/53)、85.2%(23/27).M RI检查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临床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在ACL损伤诊断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临床检查结果.
作者:刘愉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胆石症(CL)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CL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普通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术前、术中、术后分期护理.术前、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相关临床恢复指标,出院时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CL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期护理干预可提高CL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李平;吴章树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紧密结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实际需求,应用3Dmax技术、视频拍摄、Flash动画技术,并整合相关文字、表格、图谱、电子讲稿和电子教材等材料,建立临床细菌学检验、临床真菌学检验和临床病毒学检验虚拟教学实验室,用于实验课教学、实习带教、交流与答疑.
作者:芮勇宇;王前;裘宇容;郑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电子灸联合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 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7例CIN V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1(25例)和对照组2(27例).观察组采用电子灸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1采用电子灸,对照组2采用穴位注射.疗程共7 d,在疗程第1、2、3、7天记录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比较3组的疗效和Karnofsly体力状况(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第1、2、3天治疗CINV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化疗第7天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灸联合穴位注射能有效治疗CIN V,利于患者进一步治疗.
作者:杨红;徐海燕;夏兴梅;尹娅萍;张黎丹;唐韵;邓本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磷酸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与肝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52例P H C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择肝硬化患者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脂肪肝患者10例及肝血管瘤患者8例纳入病例对照组(52例);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52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PC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GPC3、AFP水平高于病例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对照组GPC3、AF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患者AFP水平与GPC3呈正相关(r=0.579,P<0.05);以血清GPC3≥20 ng/mL、AFP≥200 ng/mL为诊断阳性值,GPC3诊断PHC的敏感度为65.38%,特异度为92.31%;AFP诊断PHC的敏感度为71.15%,特异度为84.62%;二者结合诊断PHC的敏感度为90.38%,特异度为88.46%.GPC3联合AFP检测诊断敏感度高于单纯GPC3检测及AFP检测(P<0.05).PHC患者组GPC3阳性患者AST、ALT、PT水平明显高于GPC3阴性患者,ALB水平明显低于GPC3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GPC3水平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GPC3和AF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并有助于判断患者肝功能.
作者:凌欣;王军;高伟;郭绪晓;张冬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比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筛查中的优劣,为非综合征性耳聋筛查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对710例研究对象(儿童、成年人及胎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结果 芯片法检出异常37例,其中杂合突变25例,纯合/同质突变11例;飞行时间质谱法检出异常45例,其中杂合突变32例,纯合/同质突变11例.两种方法GJB2的检出率均为3.24%,在所有基因中检出率高,其次为SLC26A4.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聋基因检测应用于疾病筛查,可早期发现疾病、明确病因,通过早期干预延缓疾病进程;芯片法和飞行时间质谱法各有其优缺点,医疗或研究机构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作者:付华钰;李娇;李萌;许涓涓;黄萍丽;陈碧艳;杜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