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洋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及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编号为奇数)和对照组(编号为偶数),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硫酸镁注射液.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呼气流速(P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25-(OH) D3和IgE水平,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血清25-(OH)D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毓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早期胰腺炎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第1、5、10天采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检测PCT水平,同时监测体温、白细胞(WBC)计数等,分析血清PCT在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抗菌药物治疗后PCT、体温、WBC计数、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且第5、10天PCT、体温、WBC计数、CRP水平显著低于第1天(P<0.05);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CRP和WBC(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动态监测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PCT水平能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必要时可联合体温、WBC计数、CRP等指标,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源珍;洪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成本-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于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使用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等指标,对比成本-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的68%显著增高(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较对照组的36%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成本-效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成本-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还能减少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行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治疗,研究组使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不良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P<0.05),输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3.10%)高于对照组(67.85%)(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患者恢复快,治疗时间短,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总满意率高,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史黎;王理瑛;姜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与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6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分为2组,手术组30例患儿采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消融组32例患儿使用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93.33% vs.9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7,P<0.05);手术组术后疼痛程度、咽痛持续时间、恢复正常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8、8.453、6.557,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9,P<0.05).结论 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确切,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超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采用湿润烧伤膏对创面进行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创面换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换药方法和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并配合严密的换药操作流程和全程临床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换药时导致的创面疼痛、出血、创面及肉芽组织损伤、再次感染、瘢痕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换药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好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时创面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疼痛感明显减轻,疼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创面及肉芽组织损伤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瘢痕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各种创面换药,并配合全程临床护理措施及正规创面换药操作流程,能显著提高创面治愈率,降低并发症,较传统换药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霞;郎拥军;张宝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经椎间盘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神经阻滞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0例在CT或C臂引导下采用经前路穿刺到突出椎间盘,用等离子对突出椎间盘进行靶点消融,消融完毕后再经椎间盘穿刺进入硬膜囊前间隙行病变神经周围黏连松解及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改善较显著(P<0.05),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近期优良率达95.38%,24个月远期优良率为78.57%.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经椎间盘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神经阻滞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华伦;郭晓丽;王伍超;高巍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快速流程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该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按照1∶1原则将数据录入随机数字表系统分为:研究组(n=32)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快速流程护理,对照组(n=32)使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工作环境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各维度分值均值、护理质量综合评定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列-互补模式护士参与医院事件与护理高质量实施基础与主导-从属模式比较,虽然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合作、人力及物力资源充足、管理和领导能力与主导-从属模式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模式是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评估、分析、方案制订及实施,但护理全程中以护士为主导,充分发挥协作和领导能力,改善工作环境,保证医护质量的提高.
作者:孟维慧;翟亚萍;罗洁;王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某地区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孕期保健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沙坪坝区助产机构分娩的新生儿9 373例,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268.43±493.736)g,大 5 270 g,小 320 g,不同性别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母年龄、孕周、分娩方式有关,与孕次、产次无明显关系.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为5.68%,巨大儿发生率为5.30%.结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性别、孕母年龄、孕周是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娩方式与出生体质量有关.
作者:陈古月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在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第四临床医学院接受Miles根治术的82例直肠癌患者(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将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外指导,研究组使用院外延续性护理.应用自主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抑郁/焦虑(SAS/SDS)量表对患者的自护能力及负面情绪进行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在ESCA 4个维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刚出院时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好转,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各种并发症17例,发生率41.46%,研究组7例,发生率17.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后造口患者应用院外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改善负面情绪,对于预后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鑫;段丹辉;刘文博;孙广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退热时间、肢体抖动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2%)(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2.64±0.41)d、住院时间(3.51±0.74)d、肢体抖动康复时间(5.81±2.6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09±0.46)、(4.09±0.78)、(6.99±2.87)d](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和认知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缩短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郭鑫;牟扬;徐向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200例早产儿血液、痰液、皮肤、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1 200例早产儿院内感染160例,感染率13.33%(160/1 200),共检测病原菌1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5株(35.14%),革兰阴性杆菌120株(64.86%).革兰阳性菌是导致早产儿皮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早产儿血液、肺部、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耐药性高,依次为58.46%、69.23%、76.92%;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美唑、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依次为85.00%、91.67%、86.67%.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早产儿出生胎龄小于或等于32周、机械通气时间大于3 d、住院时间大于7 d、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善及各种侵入操作可增加其院内感染发生率,通过分析早产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张云霞;钱婷婷;张国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正压接头与PICC导管连接,对照组使用肝素帽连接.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连接正压接头前后CVP数值.结果 连接后,实验组患者管腔回血率、堵管率、针刺伤率及静脉炎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CVP值与连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CVP值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采用无针密闭正压接头与PICC导管连接,能显著降低回血率、堵管率、针刺伤率及静脉炎的发生,且其对经PICC检测的CVP值无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滋阴益气中药减少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石家庄肾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初诊90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滋阴益气汤口服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和18个月的复发情况,定期检测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清蛋白、血脂7项、肌酐等.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P=0.015).治疗12、18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等均低于治疗前,而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益气中药可提高老年患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改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清蛋白、血脂7项、肌酐等指标.
作者:刘建民;薛闪;王瑞平;施书芳;刘勇志;王跃刚;曹西田;蒋莹辉;刘维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孕妇80例,分为新生儿窒息组(n=40)和新生儿正常组(n=40),对2组孕妇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不同脐动脉pH值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脐动脉血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重度、轻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脐动脉S/D值均显著高于新生儿正常组(P<0.05).pH<7.20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H值7.21~<7.25、pH≥7.25的新生儿(P<0.05),而pH值7.21~<7.25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又均显著高于pH≥7.25的新生儿(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斌;曹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拟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02例,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PCI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5);护理后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ACS患者PCI术后服药的依从性,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模式应用于教学查房对本科护生核心能力的价值及影响.方法 将2015-2017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08例本科护生选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将学生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为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的本科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试验组为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的本科护生,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2组学生在实习结束前2周进行教学查房核心能力的调查.比较2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评分.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362.79±40.14)分]、临床决策能力[(103.24±10.72)分]、沟通能力[(93.77±8.63)分]、自主学习能力[(106.28±5.4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10.11±30.85)、(84.49±12.31)、(81.25±4.32)、(92.88±8.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模式应用于教学查房,可优化护理教学流程,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思维判断、决策、沟通、自主学习等核心能力均显著提升.
作者:陈丽燕;冯冰霞;邱秀媚;王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不同时期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应用R显带技术对该院404例CML患者的骨髓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4例患者中Ph染色体阳性376例(93.1%),Ph染色体阴性但bcr/abl阳性28例(6.9%).376例Ph染色体阳性患者中,具有典型Ph易位者360例,具有变异易位者16例(复杂变异易位14例,简单变异易位2例).16例变异易位患者慢性期10例,急变期6例.伴额外染色体异常者80例(19.8%),其中慢性期32例,占CML慢性期患者(304例)的10.5%,以-Y、+8为主;急变期48例,占急变期患者(100例)的48%,以i(17)、+8、+Ph多见.CML急变期伴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慢性期(P<0.01).结论 Ph染色体是CML的细胞遗传学标志,Ph染色体可表现为典型易位和变异易位,变异易位在慢性期和急变期都可出现.CML急变期伴额外染色体异常的比例高于慢性期,CML病程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预示病程进入加速或急变期.
作者:鲍翠霞;于威娟;李杰;张霞;张晓录;黄葆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使用不同稀释液对高载量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稀释检测的结果,评估临床常用稀释液在高载量标本HBV-DNA稀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初次检测HBV-DNA载量超出线性范围的标本30份,比较使用阴性质控品、阴性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作为稀释液进行稀释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高载量标本进行稀释检测时,使用阴性血清、生理盐水、蒸馏水进行稀释,其检测结果与使用阴性质控品作为稀释液时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98,P=0.314);偏差均在允许总误差范围内,但偏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45,P<0.05).使用蒸馏水作为稀释液时偏差小,且该结果与使用阴性质控品进行稀释检测的结果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970X+0.255(Y=阴性质控品稀释检测结果,X=蒸馏水稀释检测结果),R2=0.959.结论 当试剂盒自带阴性质控品不能满足高载量标本HBV-DNA稀释检测需要时,使用蒸馏水作为稀释液进行稀释检测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汪东剑;彭慧琼;彭国林;林萍;徐波;刘仙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