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

祝毓斌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硫酸镁, 硫酸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摘要: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及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编号为奇数)和对照组(编号为偶数),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硫酸镁注射液.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呼气流速(P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25-(OH) D3和IgE水平,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血清25-(OH)D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下腹膜透析患者季节性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下腹膜透析患者季节性血压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综合护理干预下夏秋两季患者的血压、体质量、降压药及总出量情况,以及夏秋两季收缩压差值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下,腹膜透析患者在夏季收缩压(125.19±15.83)mm Hg、舒张压(76.83±10.38)mm Hg、平均动脉压(92.78±10.69)mm Hg、体质量(62.31±9.78)kg、DDD值(3.01±1.27)和秋季的收缩压(134.78±15.54)mm Hg、舒张压(83.65±10.24)mm Hg、平均动脉压(99.14±10.43)mm Hg、体质量(68.25±10.03)kg、DDD值(4.55±2.9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个季节的总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夏季和秋季收缩压差值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夏秋2个季节的体质量差值是血压季节性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下体质量增长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季节性血压变化幅度的重要因素,控制体质量可能会改变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幅度,有利于防止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可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首次行经导管肺动脉化疗栓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首次行经导管肺动脉化疗栓塞术(TPCE)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120例确诊为肺癌并拟行首次TPCE的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QI护理可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TP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信息化监控在急诊检验标本全程管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建立并持续改进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标本全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整合信息系统与标本管理相关的数据采集、阈值设置、报告应答流程,实现标本管理全程信息化监控.比较未实施监控管理工作的2014年10月和实施信息化监控的2015年6月住院患者标本各环节周转时间.结果 2014年10月与2015年6月的标本比较,标本采集中位用时由 43.5 min 下降至21.2 min,标本转运中位用时由31.4 min 下降至10.3 min.标本检验中位用时:临床急诊检验由29.6 min 下降至16.8 min,生化检验由52.6 min下降至32.5 min.免疫检验由51.6 min下降至36.5 min.结论 信息系统支持下实施急诊检验标本全程管理,可有效控制急诊检验报告周转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张红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在石蜡组织块脱蜡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替代二甲苯在石蜡组织块脱蜡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将石蜡组织块分为常规脱蜡组和快速脱蜡组,采用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代替二甲苯进行脱蜡后作透射电镜标本制备和观察,并与采用二甲苯按照常规脱蜡步骤进行脱蜡后作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常规脱蜡步骤与二甲苯常规脱蜡后转透射电镜标本的切片与观察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可用于石蜡组织块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时脱蜡,以减少二甲苯对环境和实验者的危害,但其难度略大,标本观察效果略差.

    作者:杨杰顺;叶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1例中段尿分离的弗格森埃希菌

    弗格森埃希菌属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是人和动物少见的条件致病菌,该菌可引起创伤、尿道、胸膜等感染,同时造成菌血症、腹泻[1].现从1例老年女性中段尿中分离出弗格森埃希菌1株,报道如下.

    作者:陈菲;周万青;张之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及心理状况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结果 出院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行走能力显示,研究组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d 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护理能显著改善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重返及更好适应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红;吕承祥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T-NHL-2009方案治疗儿童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预后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T-NHL-2009方案治疗儿童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并分析23例确诊为LBL并接受TNH-2009方案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3例患儿中5例为B-LBL,17例为T-LBL;1个疗程后17例达到完全缓解(CR),CR百分率为73.91%.CR患儿中复发1例,3年预期无事件生存率为89.87%;患儿无治疗相关病死,化疗不良反应以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感染和肝损伤常见.诱导Ⅱ方案肝损伤发生率高.结论 使用不含颅脑放疗的T-NHL-2009方案治疗儿童LBL安全有效.

    作者:郑晨钰;肖剑文;于洁;陈勇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湿润烧伤膏在临床护理换药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采用湿润烧伤膏对创面进行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创面换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换药方法和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并配合严密的换药操作流程和全程临床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换药时导致的创面疼痛、出血、创面及肉芽组织损伤、再次感染、瘢痕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换药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好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时创面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疼痛感明显减轻,疼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创面及肉芽组织损伤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瘢痕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各种创面换药,并配合全程临床护理措施及正规创面换药操作流程,能显著提高创面治愈率,降低并发症,较传统换药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霞;郎拥军;张宝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行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治疗,研究组使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不良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P<0.05),输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3.10%)高于对照组(67.85%)(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患者恢复快,治疗时间短,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总满意率高,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史黎;王理瑛;姜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且还能减少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以产程特性比较为基础的新旧产程标准临床实践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比较基础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孕产妇,按照产程标准使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行新产程标准处理;对照组50例行旧产程标准处理.比较2组产妇产程干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情况.结果 2组产妇活跃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原因比较:观察组未发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2产程延长、胎盘早剥、社会原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5%)高于对照组(40%)(P<0.05).结论 与旧产程时限标准比较,新产程时限有利于管理孕妇分娩,更加积极有效地选取更有利于孕产妇的生产方式,达到自然分娩的目的,降低剖宫产的使用率.

    作者:叶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小切口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该院诊治的75例(8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41足)和对照组(37例,41足).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法(外侧L形切口+解剖钢板+螺钉)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治疗前后跟骨情况(Gissane角、Bohler角、长度、宽度、高度)、跟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跟骨Gissane角、Bohler角、长度、宽度较治疗前增加,而跟骨宽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研究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75.61%和51.2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8%和31.71%,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χ2=5.263、9.873,P<0.05).结论 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足部损伤小,足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作者:李治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形成性评价模式用于教学查房以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模式应用于教学查房对本科护生核心能力的价值及影响.方法 将2015-2017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08例本科护生选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将学生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为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的本科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试验组为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的本科护生,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2组学生在实习结束前2周进行教学查房核心能力的调查.比较2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评分.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362.79±40.14)分]、临床决策能力[(103.24±10.72)分]、沟通能力[(93.77±8.63)分]、自主学习能力[(106.28±5.4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10.11±30.85)、(84.49±12.31)、(81.25±4.32)、(92.88±8.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模式应用于教学查房,可优化护理教学流程,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思维判断、决策、沟通、自主学习等核心能力均显著提升.

    作者:陈丽燕;冯冰霞;邱秀媚;王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及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编号为奇数)和对照组(编号为偶数),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硫酸镁注射液.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呼气流速(P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25-(OH) D3和IgE水平,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血清25-(OH)D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毓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S/D及脐血气预测高危妊娠新生儿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S/D检测及脐血气分析对高危妊娠新生儿结局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该院120例足月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根据胎心监护或脐血流S/D检测结果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胎心监护结果异常,脐血流S/D检测正常;B组为脐血流S/D检测异常,胎心监护正常;C组为胎心监护及脐血流S/D检测均异常.分娩后立即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应用阿氏(Apgar)新生儿评分法对2组预后进行预测,比较3组新生儿阳性符合率.结果 C组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7分和脐血气分析pH<7.2者分别为92.5%和82.5%,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者脐血气分析pH均小于7.2,占100.00%;>3~7分患儿中pH<7.2者,占89.53%;>7分患儿中pH<7.2者,占13.6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发病率为30.00%,脐血气分析发病率为16.67%,Apgar评分小于7分且脐血气分析pH<7.2的发病率为34.17%.结论 联合应用胎心监护和脐血流S/D检测,以及脐血气分析,对高危妊娠新生儿预后的阳性符合率更高,具有临床指导和治疗意义.

    作者:付艳岭;贯国京;王秀玲;宋学婷;牛琪;杨连杰;丁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髋部肌肉密度下降与髋部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髋关节部位肌肉密度对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50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骨折组,选取同期500例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股骨近端几何结构;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骨折组患者患侧和健侧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结果 骨折组患者的患侧和健侧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的股骨头直径(HD)、股骨头中心至股骨轴的距离(NL)、股骨颈窄处的宽度(N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髋关节部位股的骨近端(BMD)和股骨外侧皮质股厚度低于对照组,颈干角(NSA)较对照组钝,股骨颈宽度(FNW)宽于对照组,髋轴长(HAL)、股骨颈轴长(FNAL)长于对照组,髋关节部位前群肌肉和后群肌肉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的髋关节部位内侧群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部肌肉密度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髋关节部位骨密度降低可能会加大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等髋部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文华林;郭书权;柳维才;李虹霖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小板平均体积在2型糖尿病患者初级预防保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9月该院诊治的201例T2DM患者(T2DM组)和19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MPV、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PV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性关系(r=0.328或0.316,P<0.01).结论 MPV与T2DM独立相关.在初级预防保健工作中,MPV可作为糖尿病病情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俞海珍;郭旭昌;李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 2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同型半胱氨酸(Hcy) 作为脑卒中血清危险因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2组MTHFR C677T和A1298C位点基因型.使用循环酶法测定2组血清Hcy水平.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及Hcy水平差异.结果 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677T位点突变型(CT型+TT型)所占比例显著增高(89.23% vs.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等位基因T的分布频率比较(65.38% vs.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梗死面积增大,突变型所占比例明显增大.A1298C位点的突变频率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15±9.71)μmol/L vs.(12.68±4.01)μmol/L,P<0.05],且以大梗死组为高.单一位点的突变与血清Hcy水平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C677T与A1298C联合突变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6.15% vs.9.00%,P<0.05),且随梗死面积增大,联合突变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在病例组内,2位点同时发生杂合突变时Hcy显著高于仅C677T杂合突变[(21.13±8.47)mol /L vs.(11.52±4.36)mol/L,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升高会加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MTHFR C677T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1298C位点单独发生突变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未发现相关性,但与C677T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即2位点同时发生突变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概率增加.

    作者:赵娇;张冬青;王海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胱抑素C、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胱抑素C(Cys 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63例CHF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可分为3个亚组,包括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组,24例心功能Ⅲ级患者组,21例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选取同期该院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3个血清指标水平随心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清CA125与LVEF呈极强负相关(r=―0.86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Cys C与LVEF呈负相关(r=―0.51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927,P<0.05).结论 CHF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可能成为CHF心功能评估的临床指标.

    作者:叶张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早产儿院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与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200例早产儿血液、痰液、皮肤、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1 200例早产儿院内感染160例,感染率13.33%(160/1 200),共检测病原菌1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5株(35.14%),革兰阴性杆菌120株(64.86%).革兰阳性菌是导致早产儿皮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早产儿血液、肺部、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耐药性高,依次为58.46%、69.23%、76.92%;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美唑、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依次为85.00%、91.67%、86.67%.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早产儿出生胎龄小于或等于32周、机械通气时间大于3 d、住院时间大于7 d、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善及各种侵入操作可增加其院内感染发生率,通过分析早产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张云霞;钱婷婷;张国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