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赵娇;张冬青;王海滨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同型半胱氨酸,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摘要: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 2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同型半胱氨酸(Hcy) 作为脑卒中血清危险因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2组MTHFR C677T和A1298C位点基因型.使用循环酶法测定2组血清Hcy水平.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及Hcy水平差异.结果 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677T位点突变型(CT型+TT型)所占比例显著增高(89.23% vs.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型等位基因T的分布频率比较(65.38% vs.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梗死面积增大,突变型所占比例明显增大.A1298C位点的突变频率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15±9.71)μmol/L vs.(12.68±4.01)μmol/L,P<0.05],且以大梗死组为高.单一位点的突变与血清Hcy水平未发现显著的相关性.C677T与A1298C联合突变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6.15% vs.9.00%,P<0.05),且随梗死面积增大,联合突变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在病例组内,2位点同时发生杂合突变时Hcy显著高于仅C677T杂合突变[(21.13±8.47)mol /L vs.(11.52±4.36)mol/L,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升高会加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MTHFR C677T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1298C位点单独发生突变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未发现相关性,但与C677T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即2位点同时发生突变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概率增加.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在石蜡组织块脱蜡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替代二甲苯在石蜡组织块脱蜡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将石蜡组织块分为常规脱蜡组和快速脱蜡组,采用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代替二甲苯进行脱蜡后作透射电镜标本制备和观察,并与采用二甲苯按照常规脱蜡步骤进行脱蜡后作透射电镜标本制备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常规脱蜡步骤与二甲苯常规脱蜡后转透射电镜标本的切片与观察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可用于石蜡组织块转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时脱蜡,以减少二甲苯对环境和实验者的危害,但其难度略大,标本观察效果略差.

    作者:杨杰顺;叶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行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治疗,研究组使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不良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P<0.05),输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3.10%)高于对照组(67.85%)(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患者恢复快,治疗时间短,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总满意率高,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史黎;王理瑛;姜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出院计划服务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状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服务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认知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该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患者14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随访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出院计划服务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视运动组织、注意力及专注力、定向力、动作运用、空间知觉、视知觉、思维操作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各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计划服务干预模式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在长期康复过程中的肢体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

    作者:姚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某院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长(短)PR间期发现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长(短)PR间期的发现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8例,按受检者疾病种类,分为心血管病组、脑血管病组、肺血管病组.对3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3组长PR间期和短PR间期的发生率.结果 心血管病组患者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血管病组与肺血管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组患者长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血管病组与肺血管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PR间期的变化比脑血管病和肺血管病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PR间期的变化与心率变化高度相关.

    作者:严霞;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T-NHL-2009方案治疗儿童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预后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T-NHL-2009方案治疗儿童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并分析23例确诊为LBL并接受TNH-2009方案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3例患儿中5例为B-LBL,17例为T-LBL;1个疗程后17例达到完全缓解(CR),CR百分率为73.91%.CR患儿中复发1例,3年预期无事件生存率为89.87%;患儿无治疗相关病死,化疗不良反应以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感染和肝损伤常见.诱导Ⅱ方案肝损伤发生率高.结论 使用不含颅脑放疗的T-NHL-2009方案治疗儿童LBL安全有效.

    作者:郑晨钰;肖剑文;于洁;陈勇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探讨提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贫血患者83例,其中39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记为A组,4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记为B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记为正常组,3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比容(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水平低于正常组,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水平高于正常组,A组Hb、RBC、MCV、MCHC、RDW水平高于B组,MCH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与鉴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时,应用血常规检验可提升诊断与鉴别的准确性,促使患者尽早接受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蒋主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颈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联合硬膜囊前间隙阻滞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经椎间盘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神经阻滞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0例在CT或C臂引导下采用经前路穿刺到突出椎间盘,用等离子对突出椎间盘进行靶点消融,消融完毕后再经椎间盘穿刺进入硬膜囊前间隙行病变神经周围黏连松解及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改善较显著(P<0.05),临床治疗效果满意,近期优良率达95.38%,24个月远期优良率为78.57%.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经椎间盘穿刺硬膜囊前间隙神经阻滞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华伦;郭晓丽;王伍超;高巍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清铁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脑水肿体积系数动态变化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清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体积系数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2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2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定期对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进行检测,对照组仅检测1次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7天血清铁蛋白[(296.30±120.68)ng/mL]与第15天[(250.10±129.6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与第1天血清铁蛋白[(162.96±70.25)ng/mL]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呈动态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1天NSE[(10.21±3.22)ng/mL]水平与第15天[(10.65±3.4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低于第7天NSE[(14.21±6.40)ng/m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呈动态变化,对其检测能为脑水肿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

    作者:周晗;汪逵;向春晖;邓民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首次行经导管肺动脉化疗栓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首次行经导管肺动脉化疗栓塞术(TPCE)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120例确诊为肺癌并拟行首次TPCE的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QI护理可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TP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使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和沙美特洛替卡松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研究.方法 将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临床确诊的300例COPD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患者单纯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观察组150例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洛替卡松.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2.83±0.67)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77±0.52)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71.28±5.53)%]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40.23±2.44)分]较治疗前[(68.04±5.32)分]和对照组[(52.65±2.87)分]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3%)较对照组(72.6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和沙美特洛替卡松联合应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党建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乳晕弧形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术在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晕弧形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因哺乳期乳腺脓肿在江津区中心医院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切开组,n=35),以及行乳晕弧形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术(负压组,n=35)治疗乳腺脓肿的患者,对2种手术方式在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切开组比较,负压组具有术后切口美观、术后疼痛少、术后恢复较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P<0.05),但2组治愈率及3个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晕弧形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优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许建利;吴诚义;帅磊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后造口患者院外延续护理的疗效分析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在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疗效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第四临床医学院接受Miles根治术的82例直肠癌患者(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将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外指导,研究组使用院外延续性护理.应用自主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抑郁/焦虑(SAS/SDS)量表对患者的自护能力及负面情绪进行评定,同时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在ESCA 4个维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刚出院时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好转,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各种并发症17例,发生率41.46%,研究组7例,发生率17.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后造口患者应用院外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改善负面情绪,对于预后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钟鑫;段丹辉;刘文博;孙广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医学影像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探讨医学影像科全面质量管理(TQM)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确定医院影像科TQM体系目标,建立TQM体系,分析影响TQM体系的各个环节,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使用,将TQM效果与常规管理进行比较.结果 TQM实施后患者等待时间、检查时间、诊断报告发出时间,短于常规管理(P<0.05);TQM实施后医学影像科服务态度、影像质量、患者满意度、管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P<0.05);TQM体系的实施工作人员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自信心、凝聚力、拓展思维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TQM体系的实施能极大地提高医学影像科整体管理质量.结论 医学影像科建立相对完善的TQM体系,并运用于临床可提高管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仲平;曾开奇;朱策均;胡宴宾;康占龙;丁云贵;李贤华;符水;黄向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急性胰腺炎及其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早期胰腺炎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第1、5、10天采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检测PCT水平,同时监测体温、白细胞(WBC)计数等,分析血清PCT在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抗菌药物治疗后PCT、体温、WBC计数、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且第5、10天PCT、体温、WBC计数、CRP水平显著低于第1天(P<0.05);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CRP和WBC(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动态监测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PCT水平能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必要时可联合体温、WBC计数、CRP等指标,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源珍;洪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及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编号为奇数)和对照组(编号为偶数),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硫酸镁注射液.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呼气流速(P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25-(OH) D3和IgE水平,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血清25-(OH)D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毓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新指南CLSI EP9-A3在凝血分析仪比对中的研究与运用

    目的 运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3指南对该科室2台不同凝血检测仪进行检测结果比对.方法 以STAGO-Evlution凝血分析仪为参照系统(X),STAGO-Compact凝血分析仪为实验系统(Y),依据CLSI EP9-A3文件要求,分别测定40例标本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应用ESD法进行离群值检验,选用佳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计算各检测项目95%置信区间(CI)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1/2 TEa为可接受标准. 结果 ESD法未发现离群值点.PT、FIB差值具有恒定CV变化,采用加权小二乘法(WLS)回归分析;APTT差值为混合变化,使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应用回归方程直接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及回归各项目可信区间,其偏倚均小于可接受标准.结论 STAGO-Evlution与STAGO-Compact 2台凝血仪检测PT、APTT、FIB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施雄飞;林云;张兴宗;刘晓敏;刘曦;詹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形成性评价模式用于教学查房以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模式应用于教学查房对本科护生核心能力的价值及影响.方法 将2015-2017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08例本科护生选为研究对象,按照年度将学生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为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的本科护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试验组为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的本科护生,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模式.2组学生在实习结束前2周进行教学查房核心能力的调查.比较2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评分.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362.79±40.14)分]、临床决策能力[(103.24±10.72)分]、沟通能力[(93.77±8.63)分]、自主学习能力[(106.28±5.4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10.11±30.85)、(84.49±12.31)、(81.25±4.32)、(92.88±8.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模式应用于教学查房,可优化护理教学流程,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护理工作中的思维判断、决策、沟通、自主学习等核心能力均显著提升.

    作者:陈丽燕;冯冰霞;邱秀媚;王雪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小切口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微创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该院诊治的75例(8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41足)和对照组(37例,41足).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方法(外侧L形切口+解剖钢板+螺钉)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治疗前后跟骨情况(Gissane角、Bohler角、长度、宽度、高度)、跟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跟骨Gissane角、Bohler角、长度、宽度较治疗前增加,而跟骨宽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研究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75.61%和51.2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8%和31.71%,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χ2=5.263、9.873,P<0.05).结论 小切口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联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足部损伤小,足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效果显著.

    作者:李治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益肾活血蠲痹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蠲痹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开始收集该院门诊糖尿病并发DPN患者,共174例,采用奇偶数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6)和观察组(n=88),均常规用药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采用弥可保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活血蠲痹方内服,中药泡脚,连续2个月.结果 观察组完成研究82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显效率52.44%,总有效率76.83%,高于对照组(20.00%,57.70%),观察组无效率(23.17%)低于对照组(42.50%).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血管阻力指数(SVR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周围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PU)、腓总神经运动转导速度(MNCV)、感觉转导速度(SNCV)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蠲痹方治疗DPN疗效肯定,可能与降低HbA1c、TC水平,改善组织灌注有关.

    作者:贾秀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上皮衍生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检测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确诊的140例CKD患者,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77例(尿蛋白排泄率小于20 μg/min)、尿蛋白阳性组63例(≥20 μg/min),另选择该院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PEDF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尿蛋白正常组和尿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PED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PEDF水平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正常组和尿蛋白阳性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组患者FPG、HbA1c、Scr、BUN水平高于尿蛋白正常组,GFR低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DF水平与Scr、BUN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血清PEDF水平与GFR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CKD患者血清PEDF水平变化可能与患者肾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俊;周雅珊;梁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