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菲;周万青;张之烽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采用湿润烧伤膏对创面进行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各种不同原因导致的创面换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换药方法和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并配合严密的换药操作流程和全程临床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换药时导致的创面疼痛、出血、创面及肉芽组织损伤、再次感染、瘢痕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换药治疗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好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时创面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疼痛感明显减轻,疼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创面及肉芽组织损伤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瘢痕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湿润烧伤膏进行各种创面换药,并配合全程临床护理措施及正规创面换药操作流程,能显著提高创面治愈率,降低并发症,较传统换药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江霞;郎拥军;张宝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9月该院诊治的201例T2DM患者(T2DM组)和195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MPV、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2DM组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PV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性关系(r=0.328或0.316,P<0.01).结论 MPV与T2DM独立相关.在初级预防保健工作中,MPV可作为糖尿病病情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俞海珍;郭旭昌;李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200例早产儿血液、痰液、皮肤、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1 200例早产儿院内感染160例,感染率13.33%(160/1 200),共检测病原菌1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5株(35.14%),革兰阴性杆菌120株(64.86%).革兰阳性菌是导致早产儿皮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早产儿血液、肺部、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耐药性高,依次为58.46%、69.23%、76.92%;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美唑、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依次为85.00%、91.67%、86.67%.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早产儿出生胎龄小于或等于32周、机械通气时间大于3 d、住院时间大于7 d、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善及各种侵入操作可增加其院内感染发生率,通过分析早产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张云霞;钱婷婷;张国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单胎足月孕妇80例,分为新生儿窒息组(n=40)和新生儿正常组(n=40),对2组孕妇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不同脐动脉pH值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组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脐动脉血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重度、轻度窒息新生儿的脐动脉pH值、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脐动脉S/D值均显著高于新生儿正常组(P<0.05).pH<7.20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H值7.21~<7.25、pH≥7.25的新生儿(P<0.05),而pH值7.21~<7.25新生儿的窒息、羊水浑浊、脏器损伤发生率又均显著高于pH≥7.25的新生儿(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斌;曹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剖宫产术中镇静程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术后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1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及对照组(n=59).胎儿娩出、断脐后,观察组产妇使用负荷剂量DEX(0.4 μg/kg,10 min静脉滴注),对照组在相同时间采用点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DEX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腹壁缝合完毕时(T2)评估2组产妇的Ramsay镇静评分,使用运动心肺功能仪测定呼吸代谢指标,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T1、T2时,观察组产妇Ramsay镇静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呼吸代谢指标呼吸熵(RQ)、氧耗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h,观察组产妇血清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氢(LHP)、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增加剖宫产产妇的术中镇静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减轻术后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李建宾;惠建伟;何婉雯;郭瑞;陈友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S/D检测及脐血气分析对高危妊娠新生儿结局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该院120例足月分娩的高危妊娠孕妇根据胎心监护或脐血流S/D检测结果的不同分为3组.A组为胎心监护结果异常,脐血流S/D检测正常;B组为脐血流S/D检测异常,胎心监护正常;C组为胎心监护及脐血流S/D检测均异常.分娩后立即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应用阿氏(Apgar)新生儿评分法对2组预后进行预测,比较3组新生儿阳性符合率.结果 C组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7分和脐血气分析pH<7.2者分别为92.5%和82.5%,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3分者脐血气分析pH均小于7.2,占100.00%;>3~7分患儿中pH<7.2者,占89.53%;>7分患儿中pH<7.2者,占13.64%,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发病率为30.00%,脐血气分析发病率为16.67%,Apgar评分小于7分且脐血气分析pH<7.2的发病率为34.17%.结论 联合应用胎心监护和脐血流S/D检测,以及脐血气分析,对高危妊娠新生儿预后的阳性符合率更高,具有临床指导和治疗意义.
作者:付艳岭;贯国京;王秀玲;宋学婷;牛琪;杨连杰;丁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应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该院行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治疗,研究组使用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不良情绪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更早(P<0.05),输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费用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3.10%)高于对照组(67.85%)(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患者恢复快,治疗时间短,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总满意率高,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史黎;王理瑛;姜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长(短)PR间期的发现状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8例,按受检者疾病种类,分为心血管病组、脑血管病组、肺血管病组.对3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3组长PR间期和短PR间期的发生率.结果 心血管病组患者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血管病组与肺血管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组患者长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血管病组与肺血管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PR间期的变化比脑血管病和肺血管病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PR间期的变化与心率变化高度相关.
作者:严霞;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结节良恶性患者270例,入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入院后对病灶部位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使用改良5分法对肿块进行评分,测定肿块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将测定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60例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者108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2例,乳头状癌8例,导管原位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其他2例.162例良性肿瘤确诊为纤维腺瘤者131例,炎性病灶5例,复杂囊肿14例,纤维囊性增生12例.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鉴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在1、2、5分病灶鉴别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3、4分病灶鉴别准确率高于评分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评分法(P<0.05).结论 乳腺结节良恶性患者采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评分法鉴别效果良好,能提高确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中应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探讨提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贫血患者83例,其中39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记为A组,4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记为B组,另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记为正常组,3组均接受血常规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比容(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水平低于正常组,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水平高于正常组,A组Hb、RBC、MCV、MCHC、RDW水平高于B组,MCH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与鉴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时,应用血常规检验可提升诊断与鉴别的准确性,促使患者尽早接受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蒋主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及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就诊编号分为观察组(编号为奇数)和对照组(编号为偶数),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雾化吸入硫酸镁注射液.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呼气流速(P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25-(OH) D3和IgE水平,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血清25-(OH)D3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7.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注射液联合沙丁胺醇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毓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西门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与人工镜检白细胞分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该院住院及健康体检者共102例,晨取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肘静脉血,采用西门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及BX-50型显微镜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及相关性.结果 西门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好的批间精密度及批内精密度;西门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与人工显微镜镜检比较,相关性较好,且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碱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门子ADVIA-2120血液分析仪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但对于异常血液标本,还需结合人工显微镜检验,可更好地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王爱华;李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清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体积系数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2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2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定期对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进行检测,对照组仅检测1次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7天血清铁蛋白[(296.30±120.68)ng/mL]与第15天[(250.10±129.6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与第1天血清铁蛋白[(162.96±70.25)ng/mL]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呈动态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1天NSE[(10.21±3.22)ng/mL]水平与第15天[(10.65±3.4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低于第7天NSE[(14.21±6.40)ng/m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呈动态变化,对其检测能为脑水肿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
作者:周晗;汪逵;向春晖;邓民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和沙美特洛替卡松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研究.方法 将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临床确诊的300例COPD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患者单纯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观察组150例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洛替卡松.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2.83±0.67)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77±0.52)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71.28±5.53)%]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40.23±2.44)分]较治疗前[(68.04±5.32)分]和对照组[(52.65±2.87)分]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3%)较对照组(72.6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和沙美特洛替卡松联合应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党建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新产程标准与旧产程标准在产程特性比较基础上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26例孕产妇,按照产程标准使用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行新产程标准处理;对照组50例行旧产程标准处理.比较2组产妇产程干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情况.结果 2组产妇活跃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原因比较:观察组未发现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2产程延长、胎盘早剥、社会原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5%)高于对照组(40%)(P<0.05).结论 与旧产程时限标准比较,新产程时限有利于管理孕妇分娩,更加积极有效地选取更有利于孕产妇的生产方式,达到自然分娩的目的,降低剖宫产的使用率.
作者:叶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首次行经导管肺动脉化疗栓塞术(TPCE)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120例确诊为肺癌并拟行首次TPCE的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QI护理可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TP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氟替卡松鼻喷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采用ELISA法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进行检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细胞因子IL-4及IFN-γ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鼻痒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及喷嚏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细胞因子IL-4及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细胞因子IL-4及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血浆细胞因子IL-4及IFN-γ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丹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产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4例孕产妇,均于该院妇产科接受产检及生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2例)和参照组(62例).参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产前检查及围产期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产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孕产妇生产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产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护理干预满意度等,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及抑郁(HAMD)量表评估护理干预前及产后产妇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9.03%,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8.39%,均分别高于参照组(67.35%、87.10%);研究组并发症率为0.00%,新生儿并发症率为0.00%,均分别低于参照组(6.45%、1.61%)(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2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产前阶段性心理辅导课程及围产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孕产妇心理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率,帮助孕产妇顺利生产,保证母子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岚;陈小荷;练洁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46.7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上升,叶酸、维生素B12降低,说明高Hcy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子,其检测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强;李元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检测在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确诊的140例CKD患者,根据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77例(尿蛋白排泄率小于20 μg/min)、尿蛋白阳性组63例(≥20 μg/min),另选择该院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PEDF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尿蛋白正常组和尿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PED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PEDF水平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正常组和尿蛋白阳性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组患者FPG、HbA1c、Scr、BUN水平高于尿蛋白正常组,GFR低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DF水平与Scr、BUN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血清PEDF水平与GFR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CKD患者血清PEDF水平变化可能与患者肾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杨俊;周雅珊;梁琼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