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群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102例高血脑出血患者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组,10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另选择102例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ys 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血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ECCR)水平.对于3组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分为20~49、>49~59、>59岁组,分析3个年龄段研究对象血清Cys C水平.结果 (1)高血压脑出血组血清Cys C水平[(1.82±0.55)ng/L]高于高血压组[(1.20±0.41)ng/L]和对照组[(0.92±0.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血清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TC水平[(4.91±1.36)nmol/L]高于对照组[(4.37±1.39)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TG水平[(1.75±0.55)nmol/L)]高于对照组[(1.58±0.47)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SCr水平[(129.56±38.33)μmol/L]高于高血压组[(106.76±33.62)μmol/L]和对照组[(98.23±31.7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ECCR水平[(63.45±23.11)mL/min]低于高血压组[(84.54±21.35)mL/min]和对照组[(100.61±32.71)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EC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9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ys C水平[(3.17±0.79)ng/L]高于大于49~59岁[(1.71±0.46)ng/L]和20~49岁[(1.01±0.32)n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中年患者血清Cys C水平高于高血压脑出血青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岁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1.38±0.42)ng/L]高于20~49岁[(1.14±0.41)n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59岁的高血压患者与大于59岁、20~49岁的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305),与ECCR呈明显负相关(r=-0.438,P<0.05).结论 高血脑出血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其年龄、ECCR相关,年龄越大,ECCR越低,血清Cys C水平越高.
作者:高涛;李成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炎性反应指标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CHB患者作为CHB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根据肝组织病理学诊断将CHB患者肝组织炎性反应分为G0~G4级,根据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分析CHB患者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CHB组血清TBiL、ALT、MCP-1、TGF-β1、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G0~G2级者血清TBiL、ALT、MCP-1、TGF-β1、IL-6水平均低于G3~G4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纤维化分期S0期血清TBiL、ALT、MCP-1、TGF-β1、IL-6水平低于S1~S2期,S1~S2期各项指标均低于S3~S4期.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与MCP-1、TGF-β1、IL-6呈正相关(P<0.05),纤维化分期与MCP-1、TGF-β1、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MCP-1、TGF-β1、IL-6水平与CHB肝组织炎性反应分级及纤维化有密切的关系,上述指标均可为CHB病情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作者:袁颖华;杨潇瑾;黄建芳;庄春芳;谢德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临产首胎和二胎孕妇的凝血功能差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临产二胎孕妇凝血功能差别.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定期产前检查的临产孕妇进行凝血4项检测,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首胎孕妇及二胎孕妇各200例,另同时选取同期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200例健康非孕妇作为对照组,也进行凝血4项检测,将3组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将二胎孕妇按照年龄分为以下3组:年龄小于29岁组、29~<34岁组、年龄大于或等于34岁组,将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检测数据显示,首胎孕妇组、二胎孕妇组APTT、PT、TT、FIB检测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TT、PT、TT检测均值均为:对照组大于首胎孕妇组大于二胎孕妇组,而FIB检测均值则为:对照组小于首胎孕妇组小于二胎孕妇组;首胎孕妇组与二胎孕妇组进行比较:两组仅APTT检测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胎孕妇组检测均值较小.不同年龄段二胎孕妇检测均值比较:年龄小于29岁组与29~<34岁组APTT检测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较小;年龄小于29岁组与大于或等于34岁组APTT、PT、FIB检测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APTT、PT检测均值较小,FIB检测均值较大.结论 首胎孕妇、二胎孕妇体内促凝功能均较健康非孕妇强,尤其是二胎孕妇体内促凝功能活跃更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二胎孕妇体内促凝功能有所减弱.临床上需重视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高龄的二胎孕妇或多胎孕妇更应引起重视,并且应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立鹏;刘泽滨;王斌;陆学东;秦白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普通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方案与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方案治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由3名研究员独立利用计算机对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后提取数据,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纳入病例843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24例,对照组(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419例.Meta分析结果如下:治疗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换率方面治疗效果无差异,在HBV-DNA阴转率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24周,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换率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48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转换率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HBsAg转换率方面两组治疗效果无差异.治疗随访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无差异.结论 普通干扰素α-2b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换率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普通干扰素α-2b治疗,并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该研究纳入文献存在诸多不足,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高质量、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研究来证实.
作者:吴欢;伍龙;吕林玲;石统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病原菌耐药程度对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40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72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68例为鲍曼不动杆菌组.根据患者病原菌耐药性分为泛耐药菌组和一般耐药菌组.另外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留取患者痰标本,接种到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进行致病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检测致病菌及耐药性,以及PCT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血浆PCT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泛耐药菌组PCT阳性率为60.00%,明显高于一般耐药菌组(7.14%)和对照组(0.00%);泛耐药菌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84.29%,一般耐药菌组为82.85%,对照组为0.00%,3组研究对象C反应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组患者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患者C反应蛋白、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泛耐药菌组与一般耐药菌组C反应蛋白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泛耐药菌组、一般耐药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鲍曼不动杆菌组患者血浆PCT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PCT是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指标,且病原菌耐药程度越高,患者体内血浆PCT水平越高.
作者:宋志军;王国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KD)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该院儿科住院部接收并经检查确诊的110例KD患儿纳入临床研究,均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且根据应用时间的不同将患儿分为3组,早期用药组(病程为1~5 d)32例,中期用药组(病程为超过5~10 d)37例,晚期用药组(病程超过10 d)41例.分析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期用药组和晚期用药组患儿退热时间及各种症状消退时间均较早期用药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用药组患儿退热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较中期用药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用药组和晚期用药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早期用药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用药组患儿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早期用药组和中期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患儿于发病6~10 d时开始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其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发生率均较低,且治疗所需时间缩短,推测此阶段是丙种球蛋白应用的好时机,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安娜;姚旭;郭锦明;邢丽梅;吕娜;柏金秀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记忆与执行功能及其与健康对照者的表现差异.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1例重度OSAH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结果正常的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睡眠呼吸参数并接受神经认知功能相关测评,以蒙特利尔量表评分(MoCA)和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修订版评估受试者记忆功能;以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画钟试验评分检查(CDT)评估受试者执行功能.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指数及血氧饱和度(SaO2)<90%占监测时间百分比(TSat9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氧饱和度(SaO2min)、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mean)及快速动眼睡眠时间(REM)百分比(REM%)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记忆功能比较,观察组受试者MoCA、图形重置、视觉再现、逻辑记忆、词语配对及空间叠加功能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执行功能比较,观察组受试者WCST测试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及概念化水平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及非持续性错误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试者CD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MoCA与SaO2min、SaO2mean水平及REM呈正相关(r=0.366、0.294、0.275,P<0.05),与TSat90呈负相关(r=-0.365,P<0.05);图形重置与TSat90呈负相关(r=-0.312,P<0.05);视觉再现与SaO2mean水平呈正相关(r=0.400,P<0.05),与TSat90呈负相关(r=-0.315,P<0.05);逻辑记忆与SaO2mean水平及REM%呈正相关(r=0.323、0.309,P<0.05),与TSat90呈负相关(r=-0.365,P<0.05);词语配对与SaO2mean水平呈正相关(r=0.247,P<0.05),与TSat90呈负相关(r=-0.313,P<0.05);空间叠加与SaO2mean水平呈正相关(r=0.318,P<0.05),与TSat90呈负相关(r=-0.311,P<0.05);CDT评分与TSat90呈负相关(r=-0.217,P<0.05).结论 重度OSAHS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存在广泛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与夜间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袁曼;刘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区域性危重新生儿主动转运网络系统的转运特点,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危重新生儿主动转运网络建设过程中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和网络医院特点.结果 该院与重庆地区及周边区域90家医院建立稳定的转运协作关系,初步建立了重庆市新生儿急救转诊系统,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通过网络转运系统转诊新生儿13 856例.转运新生儿数量逐渐增多,转诊率和转运新生儿病死率同步下降,疾病种类中主要以早产儿为主.结论 新生儿出生数量和早产儿逐年增加,提示需要产科、儿科进一步配合和加快新生儿室建设,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黎;李雪莲;李霞;孙清;史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其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具有重要判断作用,因此,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如何改进、创新进行阐述.
作者:王克迪;苏建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并分析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东莞市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选取东莞市2016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200例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25例无职业性电离辐射接触人员作为对照组,调查分析其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累计剂量关系密切,且不同累计剂量阶段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存在差异,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员结节患病率较对照组低,且其多发结节发病率也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3水平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增长及有吸烟史是导致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对患甲状腺结节疾病影响较小;其中年龄增长、女性及吸烟等因素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升高.因此,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能对医院放射性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影响甚微,不是导致其致病的原因.
作者:陈满连;蔡木蔚;李笑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近3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变化规律,对比分析新生儿组(0~28 d)、婴儿组(>28 d至1岁)、幼儿组(>1~3岁)和儿童组(>3~14岁)4个年龄组病原菌构成差异和菌株耐药性,以期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WHONET5.6和SPSS18.0软件对2012-2014年分离出的1 005株病原菌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2014年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分别为48.7%、60.4%、66.2%,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分别为50.9%、36.2%、29.7%,真菌分离率分别为0.5%、3.4%、4.1%.4个年龄组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分别为63.0%、61.9%、59.5%、34.9%,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分别为35.5%、35.4%、38.6%、61.8%,真菌分离率分别为1.5%、2.7%、2.0%、3.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6.5%、97.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1.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3%,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4.5%、97.9%,相对应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32.8%和50.8%.结论 从时间分布来看,昆明地区儿童血液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近3年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革兰阴性杆菌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年龄分布来看,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主要病原菌对一线抗菌药物耐药日趋严重,定期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化,对儿科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敏;黄海林;杜廷义;蒋洪超;庄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和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因胎膜早破而入院的妊娠妇女8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非胎膜早破妊娠妇女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阴道分泌物及宫颈分泌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两组假丝酵母菌感染阳性数、胎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MP-1)的表达程度.分析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对胎膜早破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两组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检测革兰阳性、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假丝酵母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膜MMP-9阳性单位(PU)值、MMP-9/TMP-1 PU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MP-1 PU值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相关性(P<0.05).研究组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及病理性黄疸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相关性,是母婴出现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
作者:杜就旧;刘海莉;韦佩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对机械性静脉炎预防作用的研究,探讨其影响机制及干预作用,以期为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ICU采用PICC置管输液患者90例,以随机试验原则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采用相应的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电磁波治疗器照射置管部位护理,增强透明贴护理置管部位护理,微波治疗仪局部加热护理等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热敷护理.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以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试验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优质护理具体措施下,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率更低.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等合理有效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MRI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经该院临床确诊的4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轴位T1W1、T2W1、T2Flair扫描及增强扫描,观察患者MRI特征、临床表现,以及MRI对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的评价.结果 患者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层下,病灶边缘无水肿,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MRI信号多变,其中24例患者表现为脑表面线样强化,10例MRI无明显增强,10例伴脑实质病变内淡薄斑片状强化,4例为脑回状强化.48例患者MRI均表现为异常信号,平扫时T1W1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1信号稍高.将MRI进行分级,随着等级增加,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死率及植物生存率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MRI是目前诊断病毒性脑炎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病毒性脑炎病灶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MRI中病灶范围越广泛,提示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洪莲;任鸿萍;刘华;张正甫;张毅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66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8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83例)患者实施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与强化运动指导,对比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糖情况、牙周检查指标、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情况、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9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控制良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牙周检查指标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周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饮食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翠香;王瑜琴;王艾萍;邢攸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将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重组入防原医学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引导、促进了学员对放射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理论认识,提升了学员对放射性疾病的防治能力,并对内容重组应用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与探讨.
作者:王艾平;李蓉;史春梦;徐辉;王军平;冉新泽;王涛;粟永萍;程天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静脉输液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周径缩小值(患者治疗前、后髌骨上15 cm处大腿周径减少值与髌骨下10 cm处小腿周径减少值总和的平均值)、周径缩小时间、静脉畅通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径缩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周径缩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畅通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溶解Ⅰ、Ⅲ级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局部皮肤淤斑、牙龈出血、肢体再肿胀,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冲式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权建军;卢翔;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中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检出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8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肺癌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记录患者的病原菌株及检出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84例患者中真菌感染17例(20.24%),年龄大于75岁(OR=1.879)、住院时间超过2周(OR=2.095)、侵入性操作(OR=2.885)、高血压(OR=1.983)、糖尿病(OR=2.217)及贫血(OR=2.190)是中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17例感染者检出17株真菌,检出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占88.24%.检出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属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耐药率较高,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分别为20.00%、20.00%及30.00%,克柔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分别为50.00%、50.00%及50.0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100.00%.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高危肺癌患者的感染预防工作,并慎重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
作者:朱彦华;王秀梅;杨杰;刘明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gG4抗核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皮肤科和合作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SLE患者100例,健康体检者50例,测定其血清IgG4抗核抗体水平,分析其与SLE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及临床指标(血清C3、清蛋白及24 h尿蛋白)的相关性,探讨IgG4抗核抗体在评价SLE疾病活动性中的作用.结果 SLE患者血清IgG4抗核抗体水平(0.53±0.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9±0.12).修正SLE-DAI评分(M-SLEDAI)评分大于10分的患者血清IgG4抗核抗体水平(0.33±0.31)明显低于M-SLEDAI评分小于或等于10的患者(0.92±0.51),且M-SLEDAI评分与血清IgG4抗核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666,P<0.05).血清IgG4抗核抗体水平与血清C3水平和清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53,P<0.05;r=0.501,P<0.05),与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r=-0.510,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gG4抗核抗体水平升高,并且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由此提示IgG4抗核抗体在SLE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张雷;苏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HSPN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318例,按照是否发生肾炎将其分为HSPN组和HSP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腹痛、皮疹反复、消化道出血构成,以及IgA、清蛋白、血小板计数(PLT)、抗链球菌溶血素(ASO)、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疹反复、清蛋白、消化道出血、三酰甘油及腹痛为HSPN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皮疹反复、清蛋白、消化道出血、三酰甘油及腹痛是HSPN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提示当患者出现以上表现时,应及早采取积极的治疗及预防措施,防止肾损伤的出现及进一步发展.
作者:张小华;朱小晖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