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峰;王永梅
目的 研究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对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接受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治疗的82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及随访期的相关资料,比较患者术后神经损伤、硬膜囊撕裂、椎间盘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数量及比例.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治疗评分(JOA评分),比较患者术前1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时在M acnab疗效标准下的评定结果.结果 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损伤4例(4.88%),硬膜囊撕裂6例(7.32%),椎间盘炎2例(2.44%).术前1周VAS评分为(8.41±1.72)分,JOA评分为(13.39±4.55)分;术后1周VAS评分为(2.21±1.35)分,JOA评分为(23.58±3.19)分;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1.49±1.14)分,JOA评分为(24.31±3.46)分;术前1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各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周患者ODI为(54.37±14.18)%,术后1周为(23.11±4.69)%,术后1个月为(22.69±4.16)%.经改良M acnab标准对患者末次随访的疗效进行评价,疗效为优者64例(78.05%),疗效为良者16例(19.51%),疗效为可者2例(2.43%).结论 经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手术对于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疗效明显等特点,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建华;张昊;菅新民;陈少初;胡亚威;张弦;卢学有;张惠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或顺铂对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C)组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组,每组42例,GC组患者采用GC治疗,GP组患者采用GP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率及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GC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例数为19例(45.24%),部分缓解(PR)例数为7例(16.67%),有效率为61.90%,GP组患者的CR例数为18例(42.86%),PR例数为6例(14.29%),有效率为57.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GP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乏力、便秘、肾毒性和肝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或GP二线治疗Ⅳ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相似,GC方案骨髓抑制不良的发生率较高,GP方案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黎胤谋;李靖;周勇;覃咸雄;于强;庹敏;成宏;彭世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痰液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COPD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口服10 m g孟鲁司特钠,吸入噻托溴铵18μg,对照组患者给予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1个月.在治疗开始与结束时测定患者肺功能,留取痰液进行痰沉渣炎性细胞及痰上清液炎性因子[白三烯B4(L T B4)、白细胞介素(IL)-8、髓过氧化物酶(M PO)]检查.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提高,治疗组患者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痰沉渣炎性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LTB4、IL-8、MPO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治疗COPD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痰液炎性细胞,降低痰液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气道炎性反应.
作者:韩颖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咽气道流线型喉罩(SLIPA喉罩)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通气效果及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置入SLIPA喉罩,对照组置入气管导管.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 min(T0)、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1 min(T2)、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3 min(T3)、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5 min(T4)各时段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以及拔管后1 min(T5)、拔管后3 min(T6)、拔管后5 min(T7)、拔管后10 min(T8)、拔管后30 min(T9)各时段躁动评分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1~T3 Cor、E、N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明显低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各项指标在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T5~T9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咽痛不适、痰中带血丝、呛咳、胃肠胀气、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应用于老年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性,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拔管后躁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志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8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3例).2组患儿均给予降温、化痰、补液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滴注7d后,换用红霉素干混悬剂,口服,连用7d.观察组给予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5d后,停4d,换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连用3d,停4d,再口服3d.结果 2组患儿心肌酶及CRP水平在治疗3 d后有所上升、但随着治疗逐渐下降.观察组治疗后3 d、1周后血清CK-MB、CK、LDH、AST及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4,P<0.05).对照组有2例出现腹泻,3例出现腹痛,2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静脉炎,总发生率为17.78%;而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腹泻和腹痛,总发生率为4.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3,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能较好地改善患儿的心肌酶及CRP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肌损伤,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推广价值.
作者:诸葛远莉;薛春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氧摄取率与谵妄是否具有相关性,为临床及时诊治谵妄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取该院收入重症医学科后安置漂浮导管监测氧摄取率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谵妄分成2组:对照组24例,患者未发生谵妄;观察组27例,患者发生谵妄.按观察组谵妄发生前(T1)、发生时(T2)、发生后(T3)时间段收集观察组数据,并于相应时间段收集对照组数据,包括血红蛋白(H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心脏指数(CI),计算出动脉血氧水平(CaO2)、静脉血氧水平(CvO2)、氧输送(DO2)、氧消耗(VO2)、全身氧摄取率(O2 ER),观察2组患者氧摄取率变化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在T1、T2、T3时间段,观察组的实际监测指标CI、PvO2、Hb均值与对照组数值相近,PaO2、SvO2均值低于对照组,计算指标SaO2、DO2、VO2、O2 ER均值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谵妄发生前后与氧摄取率变化无相关性.
作者:罗小波;蔡昆;罗明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该院剖宫产术产妇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高平面、麻醉药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前视觉模拟评分(V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5、10、3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对照组为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总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围术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锦玉;郭小雨;陈琳;李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接受微创穿刺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10、20 mg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反映头疼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肿量,不良反应,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反映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BI指数),临床疗效及术后1、2、7 d的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05±0.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量为(8.45±6.10)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S评分、BI指数分别为(15.47±3.12)、(65.23±3.7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7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7 d观察组的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20 mg/d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行微创穿刺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hs-CRP水平.
作者:赵英歌;李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保妇康栓联合中药汤剂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Ⅰ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251例,分为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130例,对照组121例.治疗结束后每6~12个月监测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学(LCT)和高危型HPV,必要时行阴道镜下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结果 治疗后第24个月随访,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病变逆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的青年组病变逆转率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中药治疗可促进CINⅠ和HPV感染病变逆转.
作者:许彩芹;李艳华;李颖敏;张洁;李红梅;曲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端粒酶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10月该院女性患者668例同时进行TCT、HPV-DNA及端粒酶的检测,并对其中1项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结果 TCT、HPV-DNA和端粒酶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小于病理学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0.22%,特异度为85.45%,阴性预测值为83.04%.结论 TCT、HPV-DNA及端粒酶检测均有一定局限性,但上述方法联合应用将大大提高检出率,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登海;陈忠萍;居峰;陆梅男;季兆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联合检测尿胱抑素C(Cys-C)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在早期肾小管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被确诊为肾小管损伤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检测的尿α-1微球蛋白(M G)值分为早期肾小管损伤组(早期组)、临床组,另选取同时间段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被检测者尿液中的Cys-C和NAG水平,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系统性比较.结果 临床组的尿Cys-C和NAG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组和对照组,早期组尿Cys-C和NA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检测中,尿Cys-C和NAG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0.9.尿Cys-C和NAG联合检测肾小管损伤的阳性率明显升高,相关性较高.结论 肾小管早期损伤时,尿Cys-C和NAG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可作为诊断肾小管早期损伤的指标.
作者:谢东德;郭翼华;熊艳明;冯福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 PB)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行C PB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静脉持续泵入0.6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至术毕,对照组患者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和对比2组患者术前(T1)、阻断升主动脉前(T2)、转流停止时(T3)、术后1 d(T4)、术后2 d(T5)、术后3 d(T6)6个时间点的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白细胞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的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T2~T6的N%、TNF-α、IL-6、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1~T6的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3~T6的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2、T5的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C PB瓣膜置换术引起的炎性反应程度,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不明显.
作者:希尔娜衣·艾孜买提;努尔比艳;李艾芳;马海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出院回访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采用出院回访护理模式;常规组66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耐受强度、胸闷发作频率、射血分数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回访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功能,建议推广和应用.
作者:段秋艳;徐东妮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四肢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与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四肢洗方足浴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变化、震感阈值,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TSS评分中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和灼烧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腓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提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震感阈值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升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迎烈;曾艺鹏;贺艳菊;徐成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卵巢储备功能不同患者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与窦卵泡计数(AFC)、促卵泡激素(FS 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 H)及睾酮(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患者,根据其卵巢储备功能的差异分为4组(A、B、C、D组).A组患者46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组患者44例,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C组患者43例,为卵巢早衰患者;D组患者35例,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A M H、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等常规指标方面,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AM H水平方面,A组高,C组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 H水平与AFC、E2、T间呈明显正相关,AMH与FSH、LH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血清AMH水平结合AFC、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可用于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佳余;唐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适用于泸州地区临床实验室健康成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致性参考区间,并验证其适用性.方法 选择代表泸州地区地理区域的7个临床实验室,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体检的健康成人4163例(各医院参考人群总数不低于500例),所有健康成人分为男、女2组,每组按年龄分别分为≤44岁(青年组)、>44~59岁(中年组)、>59岁(老年组),检测所有人群全血HbA1c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不同实验室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基础数据基本正常,符合HbA1c生物参考区间对参考人群的要求;不同实验室间同性别、同年龄组人群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实验室间同组HbA1c数据进行合并后,不同性别、年龄组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显示6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9,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HbA1c数据分布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r=0.086,P>0.05),与年龄有较弱相关性(r=0.253,P<0.05).按年龄分组,泸州地区HbA1c一致性生物参考区间分别为青年组4.40%~6.30%;中老年组(>44岁)4.70%~6.50%.新建立参考区间经7个实验室验证符合要求.结论 推荐将青年组4.40%~6.30%、中老年组4.70%~6.50%作为泸州地区HbA1c一致性的参考区间.
作者:郭永灿;张帮林;杨清明;刘靳波;黎金凤;陈坚;蒋春阳;陈美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就诊的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学、影像学、并发症、组织病理学、生化、胸腔积液常规、癌胚抗原等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评估.将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非结核伴胸腔积液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胸腔积液T-S PO T.T B检测研究组阳性率为100.00%,对照组阳性率为9.38%;外周血T-S PO T.T B检测研究组阳性率为91.11%,对照组阳性率为12.50%.外周血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1.11%,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7.50%,阳性似然比为12.54,阴性似然比为0.19;胸腔积液阴性预测值为90.63%,阳性预测值为100.00%,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0.63%,阳性似然比为20.39,阴性似然比为0.05.外周血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均低于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且优于外周血T-SPOT.TB检测,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可进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
作者:高万芹;张勤;朱琳;胡立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发光二极管(L ED)冷光和普通蓝光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新生儿科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的新生儿黄疸78例,随机分成普通蓝光治疗组(对照组)、L ED冷光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9例,疗程3~4 d.检测2组光疗前及光疗后48、96 h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的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治疗48、96 h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如皮疹、体温异常、腹泻、烦躁哭闹等)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蓝光治疗比较,LED冷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更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周雪莲;张天勇;杨小凤;张孝彬;王婷;万志佳;万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红细胞被破坏溶血后 ,血红蛋白呈游离状态释放到血浆中 ,称为游离血红蛋白.医学实验室采用隐血试验(或潜血试验)对临床标本中微量的游离血红蛋白进行检测以用于出血性或溶血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当机体发生出血性或溶血性疾病时 ,血管内的红细胞可发生异常分布或溶血 ,通过对相关标本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 ,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游离血红蛋白检测是医学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标本类型主要包括粪便、尿液、胃液、浆膜腔积液、脑积液、血浆等 ,不同实验室针对不同的标本类型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大致可分为比色法、化学法和金标法[1 ] ,各种方法的检测性能各有优劣.现就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严念道;朱海波;王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肝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计943例,根据试验需要分为4组,其中原发性肝癌(PHC)组372例(Ⅰ期患者79例,Ⅱ期患者137例,Ⅲ期患者142例,Ⅳ期患者14例),慢性肝炎组177例,肝硬化组222例和健康对照组172例,分别检测FER、AFP、AFP-L3.采用独立和联合方法对FER、AFP、AFP-L3水平进行诊断和性能分析.结果 PHC组FER、AFP及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FER、AFP及AFP-L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FER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不同分期患者随病情加重,FER、AFP及AFP-L3水平均不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ER、AFP、AFP-L3单项指标检测PHC时,敏感度高为FER(74.89%),特异度高为AFP-L3(82.50%);采用2项指标检测PHC时,敏感度高为FER、AFP并联方案(89.11%),特异度高为FER、AFP-L3串联方案(86.19%)和AFP、AFP-L3串联方案(86.19%);采用3指标联合检测PHC时,敏感度高为FER、AFP、AFP-L3并联方案(89.11%),特异度高为FER、AFP、AFP-L3串联方案(86.51%).FER、AFP、AFP-L3串联方案95%CI为0.776~0.845,明显高于FER和AFP-L3单独检测时的95%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与AFP单独检测时的95%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R、AFP、AFP-L3串联方案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率,FER在肝癌的诊断中价值高.
作者:余晓辉;徐传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