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院回访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的影响

段秋艳;徐东妮

关键词:出院回访,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康复结局
摘要:目的 研究出院回访护理模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2例,采用出院回访护理模式;常规组66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改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耐受强度、胸闷发作频率、射血分数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回访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功能,建议推广和应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实验室的检验质量是血液病诊断的核心 ,要做好其质量保障 ,首先需掌握影响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所有步骤.实验室检验过程中薄弱的环节将直接影响整个实验诊断的质量.为提高检验诊断质量 ,当代检验医学发展了多种理论和思路来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其中品管圈作为众多控制措施手段之一[1 ] ,成为目前的质量控制领域的热点之一.现就品管圈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熊静康;杨世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EB病毒和支原体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和支原体(MP)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22例由EBV和M P双重感染导致IM的临床表现,将其与单独EBV感染导致的IM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临床表现比较:双重感染组的高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EB V感染组,双重感染组的肺炎发生率和咽峡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B 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实验室指标比较,双重感染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和M P双重感染IM临床症状较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症如血小板减少症、肺炎和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奕;谢国锦;苍旻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预计值水平分别为(1.87±0.26)L、(64.74±6.88)%、(63.19±5.53)%,低于对照组的(1.72±0.20)L、(58.46±6.53)%、(59.07±5.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80.15±12.37)ng/L、(4.75±0.47)mg/L、(1.98±0.12)ng/mL,低于对照组的(97.18±15.63)ng/L、(6.13±0.60)mg/L、(2.51±0.1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为(2.02±0.27)分,低于对照组的(2.91±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1.10±0.51)次,低于对照组的(2.43±1.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在COPD稳定期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疾病预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贞;陈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血清学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妊娠期特发疾病 ,该病及其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母婴结局 ,但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众多国内外学者认为 ,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炎性反应机制、血管内皮损伤机制、胎盘因素等.其中血管内皮损伤是关键环节.全身小血管痉挛使胎盘缺血、缺氧 ,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 ,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系统炎性反应 ,终导致该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及炎性指标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CP-1) ,白细胞介素(IL)及中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NLR)等.本研究将综述以上几项指标与 HDP的密切联系及其相关性 ,为HDP的病因研究、临床预测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曹丽;唐丹;张羽;林换弟;张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卵巢储备功能患者的AMH水平比较及其与AFC、FSH、E2、LH、T的相关性

    目的 对卵巢储备功能不同患者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与窦卵泡计数(AFC)、促卵泡激素(FS 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 H)及睾酮(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患者,根据其卵巢储备功能的差异分为4组(A、B、C、D组).A组患者46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组患者44例,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C组患者43例,为卵巢早衰患者;D组患者35例,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A M H、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等常规指标方面,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AM H水平方面,A组高,C组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 H水平与AFC、E2、T间呈明显正相关,AMH与FSH、LH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血清AMH水平结合AFC、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可用于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佳余;唐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品管圈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该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试验组实施品管圈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医患矛盾、住院时间、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非计划拔管和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不良事件、医患矛盾、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安慧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SLIPA喉罩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通气效果及对NE、E、Cor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咽气道流线型喉罩(SLIPA喉罩)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通气效果及对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置入SLIPA喉罩,对照组置入气管导管.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 min(T0)、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即刻(T1)、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1 min(T2)、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3 min(T3)、置入SLIPA喉罩或插管后5 min(T4)各时段激素水平、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以及拔管后1 min(T5)、拔管后3 min(T6)、拔管后5 min(T7)、拔管后10 min(T8)、拔管后30 min(T9)各时段躁动评分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T1~T3 Cor、E、N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明显低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各项指标在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T5~T9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咽痛不适、痰中带血丝、呛咳、胃肠胀气、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应用于老年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性,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拔管后躁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志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效果

    目的 研究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就诊的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学、影像学、并发症、组织病理学、生化、胸腔积液常规、癌胚抗原等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评估.将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非结核伴胸腔积液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胸腔积液T-S PO T.T B检测研究组阳性率为100.00%,对照组阳性率为9.38%;外周血T-S PO T.T B检测研究组阳性率为91.11%,对照组阳性率为12.50%.外周血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1.11%,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7.50%,阳性似然比为12.54,阴性似然比为0.19;胸腔积液阴性预测值为90.63%,阳性预测值为100.00%,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0.63%,阳性似然比为20.39,阴性似然比为0.05.外周血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均低于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且优于外周血T-SPOT.TB检测,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可进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

    作者:高万芹;张勤;朱琳;胡立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对CPB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 PB)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行C PB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静脉持续泵入0.6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至术毕,对照组患者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和对比2组患者术前(T1)、阻断升主动脉前(T2)、转流停止时(T3)、术后1 d(T4)、术后2 d(T5)、术后3 d(T6)6个时间点的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白细胞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的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T2~T6的N%、TNF-α、IL-6、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1~T6的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3~T6的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2、T5的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C PB瓣膜置换术引起的炎性反应程度,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不明显.

    作者:希尔娜衣·艾孜买提;努尔比艳;李艾芳;马海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记录,对生命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护理前血压水平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段时间护理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降低,但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结局中,研究组出现子痫、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和低体质量儿的患者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体生命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效果明显,可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应加以推广.

    作者:纪文君;史路路;王培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MALDI-TOF-MS技术快速鉴定丝状真菌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丝状真菌快速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分离自临床的丝状真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序鉴定与MALDI-TOF-MS鉴定,同时回顾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 ,对丝状真菌菌种分布、标本来源进行分析,采用Kappa值一致性评价方法对质谱鉴定与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包含分离自临床的丝状真菌102株,非重复分离株83株.烟曲霉50株(60.24%),黄曲霉26株(31.33%).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其中痰液68株(81.93%),支气管灌洗液11株(13.25%).MALDI-TOF-MS技术与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比对,Kappa值为0.1410.结论 MALDI-TOF-MS技术在丝状真菌鉴定正确性与时效性优于形态学方法.

    作者:吴友伟;石红;刘万静;答嵘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浆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浆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86例LAA患者为LAA组,8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中血浆Hcy和Cys-C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LAA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采用Spearmen分析Hcy、Cys-C水平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LAA组血浆Cys-C水平(0.94±0.5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8,P<0.05);LAA组Hcy为(17.06±2.20)μmol/L,对照组为(16.56±3.08)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2,P>0.05);LA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r=-0.101,P>0.05),Cys-C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37,P<0.05),且与中度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略高(r=0.309).结论 LAA中血浆Cys-C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脑梗死的病情判断有临床意义.

    作者:高华;陈枫;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324例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396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为70.70%,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的检出率为15.1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的检出率为14.1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对碳青霉烯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除对碳青霉烯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性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细菌.真菌对抗真菌药敏感度高.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尽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诸君;赵丹妹;陈建国;吴白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平均出血率、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80例,随机选取40例患者分为单纯埃索美拉唑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另40例为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再出血率、平均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率、再出血率为5.0%、0,均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的15.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较单纯埃索美拉唑更能有效降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出血率、再出血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申妮;张永利;刘鹏飞;薛顺和;乔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清IFN-γ、OPN、IL-18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干扰素(IFN)-γ、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IL)-18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该院门诊收治的5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和对照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和阴性患者、其他不同病理分组血清IFN-γ、OPN和IL-18水平.结果 肺结核组的IFN-γ、O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IFN-γ、O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粟粒性肺结核患者IFN-γ、O 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空洞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浸润性肺结核患者,而空洞性肺结核患者IFN-γ、O 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及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IFN-γ、OPN、IL-18水平较高,3项指标可作为评估肺结核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冯佩璐;袁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糖化血清清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疗中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糖化血清清蛋白(GA)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比较两者在糖尿病(DM)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8月在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DM初筛人群29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单纯糖耐量异常(IGT)组、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IFG/IGT)组、DM组5个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液态酶法测定GA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1c水平,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DM组GA、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与其他4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与IFG/IGT组血清G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水平与HbA1c具有明显相关性.回归方程Y=0.2305 X+2.2218,R2=0.7446.HbA1c与GA在各组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中,GA与HbA1c在NGT组和糖耐量减低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是反映近期血糖变化的良好指标,与HbA1c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袁亚玲;翁克贵;张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生命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患者生命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该院就诊的108例肾移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 F-36)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分,采用情感量表对2组患者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采用多维记忆评估量表(MMAS)对患者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依从性进行测评,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组患者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高依从性例数多于对照组,干预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负向情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正向情感、快乐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盛梦丹;黄玮;周江桥;陈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腰痛方胶囊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腰痛方胶囊对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治疗的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医(牵引及布洛芬口服)方案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腰痛方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病情均表现出好转,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浆MDA水平更低,总有效率、生命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腰痛方胶囊,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MDA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程学民;刘迎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远程护理结合易黄止带汤对老年阴道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 研究远程护理结合易黄止带汤在改善老年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阴道炎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字排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易黄止带汤,观察组采用易黄止带汤结合远程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阴道局部体征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阴道局部体征积分为(9.32±1.58)分,治疗后为(1.46±2.20)分;对照组治疗前阴道局部体征积分为(10.66.±2.39)分;治疗后为(4.15±2.32)分;观察组阴道局部体征积分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远程护理结合易黄止带汤,可改善老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瑞静;吴迪;张卓;任明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LED冷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目的 研究发光二极管(L ED)冷光和普通蓝光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新生儿科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的新生儿黄疸78例,随机分成普通蓝光治疗组(对照组)、L ED冷光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9例,疗程3~4 d.检测2组光疗前及光疗后48、96 h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的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治疗48、96 h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如皮疹、体温异常、腹泻、烦躁哭闹等)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蓝光治疗比较,LED冷光光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更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周雪莲;张天勇;杨小凤;张孝彬;王婷;万志佳;万健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