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熊静康;杨世杰

关键词:实验室, 品管圈, 质量管理
摘要:实验室的检验质量是血液病诊断的核心 ,要做好其质量保障 ,首先需掌握影响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所有步骤.实验室检验过程中薄弱的环节将直接影响整个实验诊断的质量.为提高检验诊断质量 ,当代检验医学发展了多种理论和思路来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其中品管圈作为众多控制措施手段之一[1 ] ,成为目前的质量控制领域的热点之一.现就品管圈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 PC )是β内酰胺酶的一种 ,在各类革兰阴性细菌中均可检测到 ,但主要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K P ).由于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特点 ,同时临床治疗耐炭青霉烯类K P感染的药物有限 ,K PC阳性细菌感染的患者病死率较高.本综述中总结了K PC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方法、目前临床可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由于目前治疗的局限性和研发药物的缺失 ,寻求积极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控制产KPC的KP(KPC-KP)的传播是当前的首要举措.

    作者:丁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首例双柱骨折于1962年被报道.髋臼双柱骨折是指前、后柱均存在骨折的一种髋关节创伤 ,常见于交通伤、高坠伤等高能量损伤 ,约占髋臼骨折的20% [1].根据Letournel髋臼骨折分型 ,双柱骨折是其中为严重、复杂的.其既属于骨盆骨折又属于关节内骨折 ,这使得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 ,通过手术解剖复位是髋臼双柱骨折获得良好预后的前提.现就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吴华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或顺铂对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或顺铂对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疾病控制率、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Ⅳ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C)组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组,每组42例,GC组患者采用GC治疗,GP组患者采用GP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率及肿瘤进展时间.结果 GC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例数为19例(45.24%),部分缓解(PR)例数为7例(16.67%),有效率为61.90%,GP组患者的CR例数为18例(42.86%),PR例数为6例(14.29%),有效率为57.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GP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乏力、便秘、肾毒性和肝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或GP二线治疗Ⅳ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相似,GC方案骨髓抑制不良的发生率较高,GP方案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黎胤谋;李靖;周勇;覃咸雄;于强;庹敏;成宏;彭世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卵巢储备功能患者的AMH水平比较及其与AFC、FSH、E2、LH、T的相关性

    目的 对卵巢储备功能不同患者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与窦卵泡计数(AFC)、促卵泡激素(FS 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 H)及睾酮(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患者,根据其卵巢储备功能的差异分为4组(A、B、C、D组).A组患者46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组患者44例,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C组患者43例,为卵巢早衰患者;D组患者35例,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A M H、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等常规指标方面,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AM H水平方面,A组高,C组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 H水平与AFC、E2、T间呈明显正相关,AMH与FSH、LH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血清AMH水平结合AFC、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可用于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佳余;唐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四肢洗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四肢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与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四肢洗方足浴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变化、震感阈值,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TSS评分中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和灼烧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腓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升,观察组患者提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震感阈值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升神经传导速度,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迎烈;曾艺鹏;贺艳菊;徐成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品管圈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实验室的检验质量是血液病诊断的核心 ,要做好其质量保障 ,首先需掌握影响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所有步骤.实验室检验过程中薄弱的环节将直接影响整个实验诊断的质量.为提高检验诊断质量 ,当代检验医学发展了多种理论和思路来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其中品管圈作为众多控制措施手段之一[1 ] ,成为目前的质量控制领域的热点之一.现就品管圈在检验质量管理中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熊静康;杨世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BNP的变化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用于缺血性心肌病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并分析血浆脑钠尿肽(BNP)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7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试验组在给予常规疗法的同时服用曲美他嗪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血浆BN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2组在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负相关,但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给予曲美他嗪进行临床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可将血浆BNP作为敏感疗效指标;血浆BNP水平和LVEF呈明显负相关,但和LVEDd呈明显正相关;临床可将血浆BNP纳入心力衰竭的诊断指标体系,可对心力衰竭进行动态监控.

    作者:杨艳;胡喜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品管圈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该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试验组实施品管圈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医患矛盾、住院时间、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非计划拔管和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不良事件、医患矛盾、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安慧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该院进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行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进程有效可行,建议推广.

    作者:徐颖;张月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清IFN-γ、OPN、IL-18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干扰素(IFN)-γ、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IL)-18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该院门诊收治的5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和对照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和阴性患者、其他不同病理分组血清IFN-γ、OPN和IL-18水平.结果 肺结核组的IFN-γ、O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IFN-γ、O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粟粒性肺结核患者IFN-γ、O 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空洞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浸润性肺结核患者,而空洞性肺结核患者IFN-γ、O 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及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IFN-γ、OPN、IL-18水平较高,3项指标可作为评估肺结核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冯佩璐;袁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及现状

    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红细胞被破坏溶血后 ,血红蛋白呈游离状态释放到血浆中 ,称为游离血红蛋白.医学实验室采用隐血试验(或潜血试验)对临床标本中微量的游离血红蛋白进行检测以用于出血性或溶血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当机体发生出血性或溶血性疾病时 ,血管内的红细胞可发生异常分布或溶血 ,通过对相关标本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 ,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游离血红蛋白检测是医学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标本类型主要包括粪便、尿液、胃液、浆膜腔积液、脑积液、血浆等 ,不同实验室针对不同的标本类型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大致可分为比色法、化学法和金标法[1 ] ,各种方法的检测性能各有优劣.现就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严念道;朱海波;王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尿胱抑素C和NAG联合检测在早期肾小管损伤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联合检测尿胱抑素C(Cys-C)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在早期肾小管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被确诊为肾小管损伤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检测的尿α-1微球蛋白(M G)值分为早期肾小管损伤组(早期组)、临床组,另选取同时间段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被检测者尿液中的Cys-C和NAG水平,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系统性比较.结果 临床组的尿Cys-C和NAG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组和对照组,早期组尿Cys-C和NA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检测中,尿Cys-C和NAG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0.9.尿Cys-C和NAG联合检测肾小管损伤的阳性率明显升高,相关性较高.结论 肾小管早期损伤时,尿Cys-C和NAG水平均明显升高,其可作为诊断肾小管早期损伤的指标.

    作者:谢东德;郭翼华;熊艳明;冯福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EB病毒和支原体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和支原体(MP)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22例由EBV和M P双重感染导致IM的临床表现,将其与单独EBV感染导致的IM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临床表现比较:双重感染组的高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EB V感染组,双重感染组的肺炎发生率和咽峡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B 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实验室指标比较,双重感染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和M P双重感染IM临床症状较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症如血小板减少症、肺炎和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奕;谢国锦;苍旻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经阴道分娩(VD)和剖宫产(CS)对于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分娩,产后6周和产后6个月复查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VD 62例(VD组),CS 58例(CS组).产后6周和产后6个月行经会阴彩超检查,测量耻骨膀胱角(PVA)和膀胱后角(RVA).结果 产后6周检查静息、咳嗽、Valsalva动作,VD组产妇PVA明显高于CS组产妇;产后6个月检查Valsalva动作,VD组产妇PVA明显高于CS组产妇.产后6个月检查咳嗽、Valsalva动作,VD组产妇RVA明显高于CS组产妇.结论 产后在盆底功能的评估方面,PVA比RVA更加灵敏,与VD比较,CS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更小.

    作者:孙立兰;叶青;何双;牛世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药治疗CINⅠ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

    目的 研究保妇康栓联合中药汤剂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Ⅰ合并高危型HPV感染患者251例,分为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130例,对照组121例.治疗结束后每6~12个月监测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学(LCT)和高危型HPV,必要时行阴道镜下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结果 治疗后第24个月随访,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病变逆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的青年组病变逆转率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中药治疗可促进CINⅠ和HPV感染病变逆转.

    作者:许彩芹;李艳华;李颖敏;张洁;李红梅;曲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NS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抑郁评分(36.73±8.50)分低于对照组的(40.07±10.71)分,焦虑评分(22.60±8.74)分低于对照组的(29.45±7.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总体健康评分(60.14±10.69)分高于对照组的(50.74±9.36)分,生理功能评分(75.73±20.08)分高于对照组的(64.53±22.30)分,生理职能评分(61.93±18.27)分高于对照组的(49.25±21.82)分,躯体疼痛评分(92.54±19.56)分高于对照组的(81.62±13.49)分,活力评分(67.43±12.85)分高于对照组的(59.08±14.33)分,社会功能评分(79.25±17.33)分高于对照组的(67.36±23.14)分,情感职能评分(59.83±19.14)分高于对照组的(45.86±23.42)分,精神健康评分(68.62±12.27)高于对照组(61.23±15.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88.64%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S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医院-社区-家属一体化护理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有利于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毛慧慧;毛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型别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型别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出现关节肿痛、关节畸形及骨质破坏的比例,将其分为A、B、C组等3组,将其余患者记为D组,对4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和X线放射学检查,分别对比4组患者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率、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率及抗核周因子抗体(APF)阳性率.结果 所有RA患者中,发生关节肿痛27例,发生关节畸形23例,发生骨质破坏20例,均未发生38例.A组抗CCP抗体阳性为22例(81.48%),AKA阳性为9例(33.33%),APF阳性为4例(14.81%);B组抗CCP抗体阳性为19例(82.61%),AKA阳性为15例(65.22%),APF阳性为9例(39.13%);C组抗CCP抗体阳性为15例(75.00%),AKA阳性为11例(55.00%),APF阳性为3例(15.00%).D组抗CCP抗体阳性为19例(50.00%),AKA阳性为12例(31.57%),APF阳性为5例(13.16%).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D组,A组AKA及APF阳性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抗CCP抗体、AKA及APF阳性率均高于D组;C组抗CCP抗体及AKA阳性率高于D组,C组APF阳性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型别自身抗体对RA患者的骨质影响不同,其中抗CCP抗体阳性对骨质影响较小,AKA阳性对骨质的影响居中,APF阳性对骨质的破坏性大.

    作者:张小斌;沈粉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远程护理结合易黄止带汤对老年阴道炎患者的疗效

    目的 研究远程护理结合易黄止带汤在改善老年阴道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阴道炎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字排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易黄止带汤,观察组采用易黄止带汤结合远程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阴道局部体征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阴道局部体征积分为(9.32±1.58)分,治疗后为(1.46±2.20)分;对照组治疗前阴道局部体征积分为(10.66.±2.39)分;治疗后为(4.15±2.32)分;观察组阴道局部体征积分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远程护理结合易黄止带汤,可改善老年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瑞静;吴迪;张卓;任明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胃癌转录调控网络构建及预后相关转录因子分析

    目的 构建胃癌转录调控网络,分析预后相关转录因子.方法 首先用基因芯片数据构建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在癌组织中的共表达网络,进而发现共表达网络中的核心亚网络,然后用具有预后数据的合适表达谱芯片,根据构建的网络筛选预后相关的转录因子,采用样本量较大、有预后数据的表达谱芯片验证转录因子对胃癌患者预后是否有预测作用.结果 共发现4个核心网络、21个核心转录因子.结合转录因子核心网络,确定和预后相关的4个核心转录因子其中的3个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 构建胃癌转录调控网络可为研究胃癌的潜在调控机制提供参考,并可能为将来胃癌的诊断治疗提供分子标志物及靶点.

    作者:康争春;李勃;蔡慧;马立业;于恩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效果

    目的 研究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就诊的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7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细菌学、影像学、并发症、组织病理学、生化、胸腔积液常规、癌胚抗原等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评估.将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非结核伴胸腔积液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胸腔积液和外周血T-SPOT.TB检测,评价2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 胸腔积液T-S PO T.T B检测研究组阳性率为100.00%,对照组阳性率为9.38%;外周血T-S PO T.T B检测研究组阳性率为91.11%,对照组阳性率为12.50%.外周血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1.11%,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7.50%,阳性似然比为12.54,阴性似然比为0.19;胸腔积液阴性预测值为90.63%,阳性预测值为100.00%,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0.63%,阳性似然比为20.39,阴性似然比为0.05.外周血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均低于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且优于外周血T-SPOT.TB检测,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可进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

    作者:高万芹;张勤;朱琳;胡立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