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进展

丁海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流行病学, 治疗, 感染控制
摘要: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 PC )是β内酰胺酶的一种 ,在各类革兰阴性细菌中均可检测到 ,但主要存在于肺炎克雷伯菌(K P ).由于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有特点 ,同时临床治疗耐炭青霉烯类K P感染的药物有限 ,K PC阳性细菌感染的患者病死率较高.本综述中总结了K PC的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和诊断方法、目前临床可用抗菌药物、治疗结果、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由于目前治疗的局限性和研发药物的缺失 ,寻求积极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控制产KPC的KP(KPC-KP)的传播是当前的首要举措.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对 hs-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接受微创穿刺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行10、20 mg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反映头疼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肿量,不良反应,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中国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反映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BI指数),临床疗效及术后1、2、7 d的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05±0.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量为(8.45±6.10)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S评分、BI指数分别为(15.47±3.12)、(65.23±3.7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为7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7 d观察组的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20 mg/d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行微创穿刺的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hs-CRP水平.

    作者:赵英歌;李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BNP的变化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用于缺血性心肌病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并分析血浆脑钠尿肽(BNP)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7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试验组在给予常规疗法的同时服用曲美他嗪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血浆BN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2组在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负相关,但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给予曲美他嗪进行临床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可将血浆BNP作为敏感疗效指标;血浆BNP水平和LVEF呈明显负相关,但和LVEDd呈明显正相关;临床可将血浆BNP纳入心力衰竭的诊断指标体系,可对心力衰竭进行动态监控.

    作者:杨艳;胡喜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环境色偏好及色彩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环境色偏好特点及色彩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3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005例健康成年人(健康对照组)进行环境色偏好测验,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环境色偏好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蓝色、白色、绿色、黄色、红色、橙色、紫色、灰色、黑色,且对蓝色、白色、绿色、灰色的偏好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色偏好得分与一般精神病理明显相关(r=0.065,P<0.05),白色偏好得分与阳性症状明显相关(r=-0.064,P<0.05),绿色偏好得分与PANSS总分明显相关(r=0.063,P<0.05),且与阴性症状明显相关(r=0.100,P<0.05),灰色偏好得分与阴性症状明显相关(r=-0.069,P<0.05).越偏好黑色,病情越严重;越偏好红色、绿色,病情越轻.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室内环境色的偏好程度可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改变室内环境色彩可对治疗效果可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蒋平静;谭小林;蒋国庆;程雪;杨辉;胡舒;袁刚;曹国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324例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的396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为70.70%,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的检出率为15.1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的检出率为14.10%,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对碳青霉烯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除对碳青霉烯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性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细菌.真菌对抗真菌药敏感度高.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较高,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尽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诸君;赵丹妹;陈建国;吴白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品管圈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该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试验组实施品管圈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医患矛盾、住院时间、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非计划拔管和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不良事件、医患矛盾、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安慧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该院剖宫产术产妇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高平面、麻醉药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前视觉模拟评分(V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5、10、3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1%,对照组为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总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围术期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锦玉;郭小雨;陈琳;李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型别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型别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患者出现关节肿痛、关节畸形及骨质破坏的比例,将其分为A、B、C组等3组,将其余患者记为D组,对4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和X线放射学检查,分别对比4组患者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率、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率及抗核周因子抗体(APF)阳性率.结果 所有RA患者中,发生关节肿痛27例,发生关节畸形23例,发生骨质破坏20例,均未发生38例.A组抗CCP抗体阳性为22例(81.48%),AKA阳性为9例(33.33%),APF阳性为4例(14.81%);B组抗CCP抗体阳性为19例(82.61%),AKA阳性为15例(65.22%),APF阳性为9例(39.13%);C组抗CCP抗体阳性为15例(75.00%),AKA阳性为11例(55.00%),APF阳性为3例(15.00%).D组抗CCP抗体阳性为19例(50.00%),AKA阳性为12例(31.57%),APF阳性为5例(13.16%).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D组,A组AKA及APF阳性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抗CCP抗体、AKA及APF阳性率均高于D组;C组抗CCP抗体及AKA阳性率高于D组,C组APF阳性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型别自身抗体对RA患者的骨质影响不同,其中抗CCP抗体阳性对骨质影响较小,AKA阳性对骨质的影响居中,APF阳性对骨质的破坏性大.

    作者:张小斌;沈粉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浆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浆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86例LAA患者为LAA组,8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分析2组中血浆Hcy和Cys-C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LAA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采用Spearmen分析Hcy、Cys-C水平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LAA组血浆Cys-C水平(0.94±0.5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8,P<0.05);LAA组Hcy为(17.06±2.20)μmol/L,对照组为(16.56±3.08)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2,P>0.05);LA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r=-0.101,P>0.05),Cys-C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37,P<0.05),且与中度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略高(r=0.309).结论 LAA中血浆Cys-C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脑梗死的病情判断有临床意义.

    作者:高华;陈枫;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MSCTA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SCTA)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提高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经血管造影(DSA)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前的MSCTA图像数据,根据不同重建技术后颅内动脉瘤的图像特征,对瘤体的形态、空间关系和显示情况进行质量评分和对比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MSCTA共发现前交通动脉颅内动脉瘤49例,后交通动脉颅内动脉瘤71例,大脑前动脉颅内动脉瘤13例,大脑中动脉颅内动脉瘤26例,大脑后动脉颅内动脉瘤12例,颈内动脉末端颅内动脉瘤7例.容积再现(V R)的瘤体检出率(90.4%)高于大密度投影(MIP)的检出率(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平面重建(MPR)的载瘤动脉检出率(100.0%)高于MIP的检出率(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R的质量评分高于MPR和M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后处理技术各具优缺点,充分利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平均出血率、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80例,随机选取40例患者分为单纯埃索美拉唑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另40例为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再出血率、平均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血率、再出血率为5.0%、0,均明显低于单独治疗组的15.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较单纯埃索美拉唑更能有效降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出血率、再出血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申妮;张永利;刘鹏飞;薛顺和;乔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首例双柱骨折于1962年被报道.髋臼双柱骨折是指前、后柱均存在骨折的一种髋关节创伤 ,常见于交通伤、高坠伤等高能量损伤 ,约占髋臼骨折的20% [1].根据Letournel髋臼骨折分型 ,双柱骨折是其中为严重、复杂的.其既属于骨盆骨折又属于关节内骨折 ,这使得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 ,通过手术解剖复位是髋臼双柱骨折获得良好预后的前提.现就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吴华川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生存状况

    目的 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111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转归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111例SFTS患者中有92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康复,生存率为82.88%;19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为17.12%.SFTS发病高峰期为6~8月,57.66%的患者主要为生活在丘陵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为49~80;患者临床特点包括高热、头痛、畏寒等发热症状,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乏力、全身不适等感染中毒症状;患者的体征主要为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触痛,肢体震颤等;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4项指标升高,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2项指标降低,且伴有血尿、蛋白尿.结论 SFTS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为复杂,常伴有多器官损伤、衰竭,神经系统损伤,肺部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其预后差、病死率较高,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加强对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病情的监测、监护.

    作者:于海峰;王永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卵巢储备功能患者的AMH水平比较及其与AFC、FSH、E2、LH、T的相关性

    目的 对卵巢储备功能不同患者的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与窦卵泡计数(AFC)、促卵泡激素(FS 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 H)及睾酮(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8例患者,根据其卵巢储备功能的差异分为4组(A、B、C、D组).A组患者46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组患者44例,为卵巢功能减退患者;C组患者43例,为卵巢早衰患者;D组患者35例,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A M H、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A FC及基础内分泌激素等常规指标方面,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AM H水平方面,A组高,C组低,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 H水平与AFC、E2、T间呈明显正相关,AMH与FSH、LH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血清AMH水平结合AFC、基础内分泌激素水平可用于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佳余;唐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对CPB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 PB)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行C PB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患者静脉持续泵入0.6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至术毕,对照组患者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和对比2组患者术前(T1)、阻断升主动脉前(T2)、转流停止时(T3)、术后1 d(T4)、术后2 d(T5)、术后3 d(T6)6个时间点的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白细胞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的水平.结果 试验组患者T2~T6的N%、TNF-α、IL-6、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1~T6的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3~T6的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2、T5的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C PB瓣膜置换术引起的炎性反应程度,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不明显.

    作者:希尔娜衣·艾孜买提;努尔比艳;李艾芳;马海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MALDI-TOF-MS技术快速鉴定丝状真菌的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在丝状真菌快速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分离自临床的丝状真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序鉴定与MALDI-TOF-MS鉴定,同时回顾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 ,对丝状真菌菌种分布、标本来源进行分析,采用Kappa值一致性评价方法对质谱鉴定与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包含分离自临床的丝状真菌102株,非重复分离株83株.烟曲霉50株(60.24%),黄曲霉26株(31.33%).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其中痰液68株(81.93%),支气管灌洗液11株(13.25%).MALDI-TOF-MS技术与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比对,Kappa值为0.1410.结论 MALDI-TOF-MS技术在丝状真菌鉴定正确性与时效性优于形态学方法.

    作者:吴友伟;石红;刘万静;答嵘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预计值水平分别为(1.87±0.26)L、(64.74±6.88)%、(63.19±5.53)%,低于对照组的(1.72±0.20)L、(58.46±6.53)%、(59.07±5.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80.15±12.37)ng/L、(4.75±0.47)mg/L、(1.98±0.12)ng/mL,低于对照组的(97.18±15.63)ng/L、(6.13±0.60)mg/L、(2.51±0.1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为(2.02±0.27)分,低于对照组的(2.91±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1.10±0.51)次,低于对照组的(2.43±1.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在COPD稳定期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疾病预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贞;陈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清IFN-γ、OPN、IL-18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干扰素(IFN)-γ、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IL)-18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该院门诊收治的55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和对照组、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和阴性患者、其他不同病理分组血清IFN-γ、OPN和IL-18水平.结果 肺结核组的IFN-γ、O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IFN-γ、O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粟粒性肺结核患者IFN-γ、O 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空洞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及浸润性肺结核患者,而空洞性肺结核患者IFN-γ、O PN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及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IFN-γ、OPN、IL-18水平较高,3项指标可作为评估肺结核病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冯佩璐;袁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EB病毒和支原体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和支原体(MP)双重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22例由EBV和M P双重感染导致IM的临床表现,将其与单独EBV感染导致的IM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临床表现比较:双重感染组的高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EB V感染组,双重感染组的肺炎发生率和咽峡炎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B 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实验室指标比较,双重感染组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BV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和M P双重感染IM临床症状较重,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并发症如血小板减少症、肺炎和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王奕;谢国锦;苍旻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对护士工作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对护士工作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外科、胸血管外科、呼吸外科及骨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医院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后的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神经外科、胸血管外科、呼吸外科、骨外科每天人均白班及夜班护理工作量评分均较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8.96%,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前患者总体满意度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跨越楼层式中央监护站能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宏艳;胡志会;韩秀娟;王志茹;王翠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视力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结果 2组术前视力及散光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术后3周视力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眼压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周眼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前房深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周前房深度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手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理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