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踝肱指数检查在糖尿病足筛查的临床价值

高旭;孙侃

关键词:踝肱指数, 糖尿病足,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临床应用
摘要:经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是一种操作简便,能客观有效的早期诊断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无创性血管诊断方法.可通过观察下肢血管的血流量,快捷、非侵入性的筛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随着血管病变的检测技术迅速发展而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DA)的诊断和预后分析,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随访以及预防坏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拟从踝肱指数测量、诊断标准、影响因素、临床运用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一综述.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踝肱指数检查在糖尿病足筛查的临床价值

    经多普勒超声测定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是一种操作简便,能客观有效的早期诊断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无创性血管诊断方法.可通过观察下肢血管的血流量,快捷、非侵入性的筛选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随着血管病变的检测技术迅速发展而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DA)的诊断和预后分析,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随访以及预防坏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拟从踝肱指数测量、诊断标准、影响因素、临床运用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高旭;孙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水平与肥胖及血压的关系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MS)患者瘦素水平与肥胖及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哈萨克族MS患者和104例哈萨克族健康体检者,均检测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清瘦素、血脂、空腹血糖.结果:MS组的体质指数、腰围、平均动脉压及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瘦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6.51,7.72,3.65,4.81,5.03,5.84,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t =4.05,P<0.01).MS患者瘦素与体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5),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5).结论:哈萨克族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与肥胖及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作者:苏向辉;孙侃;常向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关节被动功能训练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瘫儿童腕关节掌屈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关节被动功能训练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偏瘫儿童腕关节掌屈的效果.方法:将32例腕关节掌屈的偏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16)和治疗组(n=16),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手关节被动功能训练机(WKS-Ⅰ型),治疗前后对所有患儿手功能进行运动功能(Bruuntrom)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手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关节被动功能训练机配合作业疗法可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腕关节掌屈,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

    作者:韩庆;朱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化疗、清宫术治疗宫颈妊娠1例报道

    宫颈妊娠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由于宫颈壁仅含15%肌肉组织,其余为无收缩功能的纤维结缔组织,当发生自然流产或行刮宫时,可因子宫颈收缩力弱,不能迅速排出妊娠产物,开放的血管不闭锁,发生大出血.本文报道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药物化疗、清宫术成功治疗宫颈妊娠1例,对身体的生理干扰小、止血快、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康桂仙;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卵巢交界性肿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均为Ⅰ期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单纯囊肿剔除,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5例行双侧附件切除,5例行全子宫+附件切除术.术后3例复发,复发率为13.64%.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良好,病变隐匿,术前不易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早期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仍有一定风险,术后需长期随访.

    作者:郑丽琴;赵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兵团基层医院进修医师胃肠镜规范化教学探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医院规模小,从事胃肠镜检查的医师少,但胃肠镜检查在基层医院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兵团基层医院内镜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成立的兵团内窥镜中心,承担着兵团基层医院胃肠镜教学重任.我们采用专人带教,众人帮扶;阶段学习,分解教学;建立档案,定期联系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黎永军;朱武;胡咏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种监测方法用于诊断慢性胎儿宫内窘迫的探讨

    目的:探讨3种监测方法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中的作用.方法:将360例单胎孕妇分为4组,Ⅰ组为胎心监护(A)、脐血流S/D值测定(B)及AFI测定(C)均正常;Ⅱ组为3种监测方法中的结果2项正常,一项异常;Ⅲ组为3种监测方法中的结果1项正常,2项异常;Ⅳ组为3种监测方法结果均异常.对4组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Ⅰ组272例,Ⅱ组40例,Ⅲ组36例,Ⅳ组12例.Ⅰ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种监测方法联合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其临床价值高于单项监测方法及两项监测方法,对于胎儿宫内窘迫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进一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牛玉芹;梁秋菊;单红英;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绩效薪酬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分配在我院的实践效果.方法:制定护士绩效评价量化指标,将绩效评价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指标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47%提高到95.10%,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由实施前的89.39±3.09分提高至实施后93.91 ±2.35,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投诉明显下降,护理科研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绩效改革规范了管理岗位,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作者:于新萍;谷新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08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84.4%.结论: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配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彭文君;孙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问题会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探讨心理干预对MHD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2005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39例MHD患者,针对疾病因素、治疗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家庭因素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联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维护了MHD患者的身心健康,消除或减少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了信任感、依赖感,并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对MDH患者进行针对性、个体性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和减慢并发症,从而有效提高MDH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作者:李琼;刘晋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33例FDB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3例FDB中单骨型26例,多骨型7例;病变部位分布在四肢骨22例、骨盆5例、颅面骨4例、肋骨2例;影像学表现为囊状改变23例、磨玻璃样改变5例、丝瓜瓤样改变3例、虫蚀样改变2例.结论:FDB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DR可显示病变整体,CT可显示病变内部结构,MRI可了解比邻组织的关系,综合应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FDB与骨肿瘤、骨囊肿、骨肉瘤和畸形骨炎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迎;巴图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实验诊断学教学现状与思考

    实验诊断学是从检验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学科,是医学学生必修的桥梁课程.本文从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对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这些现状进行了思索,做出总结,希望能对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旻;程江;马雅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完善兵团医疗保障建设的建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中国现存世界上唯一一个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半军事化组织,它的工作重点是保障新疆的稳定,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增长.由于新疆兵团的特殊性,加上新疆兵团医疗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兵团医疗保障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在研究兵团医疗保障体系相关层次存在的缺陷与症结的基础上,对兵团医疗保障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和完善兵团医疗保障发展的建议.

    作者:刘淑峰;龚新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SCT诊断小儿脓胸及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儿脓胸的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从而达到消除脓腔及感染,促进肺复张的治疗目的.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MSCT检查并经三维重建的病历资料完整的小儿脓胸患儿3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左侧脓胸19例,右侧脓胸15例,脓气胸2例.合并肺脓肿14例,少量积液9例,中量积液17例,大量积液10例.对渗出早期、少量胸腔积液的脓胸患儿9例给予抗菌素治疗及支持治疗,其中3例治疗效果不佳,改行胸腔抽脓治疗;纤维脓性期18例行胸腔引流冲洗、胸腔闭式引流;对慢性期(机化期)脓胸患儿9例行手术治疗.结论:根据MSCT不同分期而对小儿脓胸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缩短感染及脓腔存在的时间及病程.

    作者:热孜万古丽·阿不力克木;刘露;李学雄;林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孕妇236例,其中符合GDM诊断标准的21例为GDM组,其余215例为非GDM组.分别对2组进行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HbA1C进行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GDM组FBG、OGTT及HbA1C均明显高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种诊断方法中,HbA1C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分别为90.9%、80.0%、83.3%,提示HbA1C在诊断GDM的3种检查中效果好.结论:HbA1C水平在GDM患者中明显升高,诊断GDM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早期干预治疗可减少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HbA1C为糖尿病的血糖水平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是临床上筛查、诊断、监测妊娠期糖尿病的简单、可靠的方法.

    作者:黄艳卉;史菊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治进展

    近年来,随着诊断治疗新技术和新药物的不断涌现,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的理念和方法日益更新,已从消极转为积极多途径的综合诊治.现就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袁合林;黄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行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2009年7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160例患者,疗效优:85例,良:47例,优良率为82.5%,无效率为17.5%,VAS评分改善率75.8%,5例术后1天出现头痛,占3.1%.结论:经皮椎间盘内臭氧注射行髓核消融术可缓解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是一种操作方法简便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方法之一.

    作者:张冀江;张少勇;赵序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淡药剂学硕士研究生带教的策略与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科学带教是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根据药剂学的专业特色,结合带教实践,对药剂学硕士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科研选题、课题质控、导师自身建设、培养方式、人文教育等问题做简单探讨和总结,为药剂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王新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中木犀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pack ODS(5μm,250 ×4.6mm);检测波长:350nm;流动相:甲醇-0.4%磷酸(48∶52);流速:1.00mL·min-1;柱温:35℃.结果:木犀草素在20μg·mL-1~120μg·mL-1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n =5),日内精密度RSD为1.81%(n=5),日间精密度RSD为1.85%,稳定性RSD为1.55%(n=5),重复性RSD为0.36%(n=5),平均回收率为99.92% (n =9),RSD为0.07%(n=9).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飞;于宁;罗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毛细支气管炎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指标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161例纳入标准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当天均抽血化验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任一项指标增高患儿为细菌感染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上述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患儿为非细菌感染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加用抗生素,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住院天数变化.结果:细菌感染组加用抗生素较不用抗生素组临床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用抗生素与不用抗生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以采用联合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来鉴别诊断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为细菌性感染或非细菌性感染.对无细菌感染证据患儿可不予抗生素治疗.

    作者:宁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